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刻畫的栩栩如生,尤其是諸葛亮,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人物角色!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閲讀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1

讀《三國演義》,猶如喝一杯濃茶,茶越喝越深。

其中的兩位猛將使我記憶猶新。首先是關羽,他過五關,斬六將,英姿颯爽,並且身穿綠色戰袍,手持斬月刀,讓我敬佩不已。

還有一位戰將——張飛。他跟隨劉備多年,盡力效忠。

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一位軍師諸葛亮。他初出茅廬,就幫助劉備打了一個勝仗,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火燒赤壁,幫助劉備統一了江山。

特別是火燒赤壁,使曹操大軍喪身於火海之中,曹操狼狽不堪,慌忙而逃,這一戰正證明了諸葛亮的機智、聰明。

劉備的精神更加讓我們欽佩。他為了得到諸葛亮這位人才,三次去諸葛亮的住處,諸葛亮被他的精神打動了,最終同意與他一同出山。

他們四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他們的名字會萬古流芳。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2

“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王”,大概諸葛亮心中,讓劉禪即位,才是他興漢的最佳方案,當時諸葛亮聽了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講完了,還叩頭流血,也許要他“自立成都之王”是不忠不義之事,嚴重違背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忠君事主的理念。所以他日後做事更加小心謹慎“事必躬親”,雖然他釀造了悲慘的結局,但這正是古代君子之儒與義士英雄的高風亮節,松柏之操的凝匯。

為了統一中原,他出師伐魏時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出師表》,時刻都記掛着先帝,第一句説“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情深意切,對劉備逝去的惋惜與懷念溢於言表。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3

提起三國,便會提起諸葛亮,他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這是徐庶對諸葛亮的評價。徐庶已經夠厲害了,一個被他稱讚的如此偉大的人,自然不可忽視。

“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絛,面如冠玉,脣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這就是諸葛亮的外貌描寫。

且不説他借東風,襲華容,僅在他未出山之前,“北伐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已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這一席話,乃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諸葛亮極具思想的。他內心一直忠於大漢,“忠貞”一直是諸葛亮這個人物的思想核心。

“忠”與“義”從來就是中國古人儒家倫理觀念的重要範疇,作為一箇中國儒士,諸葛亮將這一點做的很到位,以致杜甫有詩云:“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他出事之前就為劉備定好了未來進展的鴻圖,出山後,一直竭忠盡智,使劉備如魚得水,蒸蒸日上,劉備舍天下,徇義,堅持伐吳,將要傾覆剛成之大業時,孔明乃是“再三苦諫”,即是劉備將他的諫表擲於地,仍不成丹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dle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