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8篇)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8篇)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

近來閲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多感觸,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1850年寫的《附錄和補遺》中的一部分。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的作品藴含着豐富而偉大的哲學思想,但早期的作品並不受到同行們應有的歡迎和理解,當然也不會得到世人認可和讚許。金子總是會發光,在去世的前幾年,叔本華終於獲得了他早應獲得的名聲。

書中講述了,決定人生命運的根本區別在於三項內容: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人的自身對於造成人們的幸福抑或不幸福會產生根本和徹底的影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對人的幸福的影響僅次於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亦即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這些對人的幸福所發揮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們應該愛護,培養和發展我們的自身,因為它是我們得到幸福的關鍵,對我們的幸福起決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帶給我們幸福的莫過於輕鬆、愉快的感官,因為他所帶來的好處是即時呈現的。一個人如果他能時刻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那麼幸福就會想他招着手走過來。所以樂天派是幸福的,他們總能找到高興的理由,擁有輕鬆、愉快的心情。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愉快的情緒,而愉快的情緒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體魄,會使我們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專注於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沒有人會願意像病人一樣躺在牀上,或者坐在輪椅上度過他的一生,因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運。叔本華認為最大的愚蠢就是為了諸如金錢、晉職、學問、名聲。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兩者之間。當距離痛苦越遠的時候,我們離無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痛苦,而無聊來自豐裕和安定。普通民眾為了温飽和免於飢餓,和痛苦進行着曠日持久的戰爭。富人卻不得不面對無聊連續不斷的襲擊。

金錢之於人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人們總是誇大了金錢的作用,以至於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倆。這樣做的後果是幸福離他們越來越遠,因為傷害了自身,與高貴的人格是背道而馳的,也損害了自己的名譽,儘管名譽對於我們的幸福沒有我們的自身和擁有的身外之物更有優勢。人們希望得到足夠多的錢,好讓他們的後半輩子免於因為錢而造成的不幸,然後瘋狂地追逐金錢,當賺到的錢能讓他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又有了新念頭要讓下一代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於是又開始追逐金錢的行動。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難以滿足,因為他們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在不斷地膨脹。金錢可以為我們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的問題,還可以為我們生病時提供醫藥費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費。這也是金錢的真正意義。至於購買華麗的服裝,閃着耀眼光芒的珠寶首飾,名貴的跑車,還有結婚祝壽宴請時鋪張排場,都是浪費金錢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的幸福並沒有多麼大的好處。

地位、名譽、名聲對我們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們不應該過分地追求,更不要將它們視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別人賦予我們的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而且可能隨時被別人收回去。其實得到名譽並不難,只要恪守本分,兢兢業業,它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因為名譽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一旦你沒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沒去做一件本該有你去做的事情,那麼名譽就會從你身邊溜走,而且一去不復返。名聲被視為名譽的孿生兄弟,名譽會死,而名聲卻永恆的存在。正因為得到後可以永恆的存在,所以得到名聲是很艱難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貝蒂在《吟遊詩人》中寫道:高傲的名聲殿堂閃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麼的艱難!顯而易見,要得到這一奢侈品並非易事。很多做出過非凡成就,寫出過卓越作品的人,在獲得了他們應有的名聲之前,就已經悄悄地離開了人世。在他們做出非凡成就和寫出卓越作品的年代,這世上並沒有比他們偉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點的評論家,更沒有和一樣擁有偉大智慧和思想的頭腦。直到後世,誕生了天才,他們智慧和思想才開始被大眾所知道了解,並且名聲大噪。本書的作者還是幸運的,在他永遠地閉上眼之前,世人就將顯赫的名聲贈予了他,儘管此刻他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已經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非常樂意使用和維護這種權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這種權利,讓我們從這權利中受益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不可逃避的問題。從我做起,從人的自身開始,培養我們良好的道德品格,發展我們豐富精神思想,鍛煉出我們健康的身體。錢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因錢的缺乏而受到干擾。地位、名譽、名聲,我們不必強求,做好本職工作,熱衷於自己的事業。做到了這些,你會發現,幸福的翅膀長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2

叔本華講榮譽,提醒我,不要太在意他人的想法。那不過是存在於他人的腦海裏,並不會對我自身產生多大的影響。而且他人的想法不總是對的。我們應當儘量控制我們脆弱的自尊心。

喜歡叔本華對驕傲和虛榮的分析對比。驕傲是我們內心的確信,而虛榮是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的。驕傲是因為我們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而虛榮只會讓我們漸漸失去自我。

叔本華説,民族自豪感是最廉價的驕傲。我不認可這個觀點。不是最廉價,而是最普遍。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並不一定在其他方面不值得驕傲。為自己的民族驕傲,應該算是一種對國家的認可,而非對自己的自信。

地位

地位和名譽的區別在哪呢?叔本華説地位不過是提供一種虛假的價值。但當這種虛假的價值成為大眾普遍認可的代表性事物,我們處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又不得不去承認地位的重要性。地位可以維穩,它可能會附帶金錢,表明社會對一個人的認可。即使它可能只是一個職稱,一張憑證。但是受到社會認可,我們也會因此獲得許多好處。

叔本華説,外在的良心就是名譽,內在的名譽就是良心。這句話有點繞,卻也很有道理。名譽是我們所呈現出來的,而真正想要獲得名譽,需要有良好的品格,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當然,不純粹是道德的影響。

人要取得社會的信任,必須要有良好的社會評價。良好的評價取決於我們的人格。名譽和聲望又有所不同。聲望需要爭取,而名譽只需要保持。它不需要我們做多大的努力。

追求

我們現在一直在講追求,但追求何種事物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感。如果我們一直去追求那些我們不可能達到的事物,我們會容易感到挫敗而感到無價值。追求簡單的關係在這個社會顯得有些困難,但如果有豐富的內在,簡單的關係反而會使我們感到舒暢,因為人不用一直去考慮他人的想法,而是專心為自己而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豐富內在

叔本華這一章講的很好,提了很多人生的建議。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我們儘量去尋找那些可以和我們心靈契合的人,無聊的聚會可以少去,因為那不會讓我們成長,那只是會讓我們妥協,成為和每個人一樣的人。事實上,人應該是要為自己而活的。如果一個人有豐富的內在,他就不必一直去社交,逃避自我的反省。

豐富的內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想人這一生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努力去過好這一生。首先是要關注當下,對當下發生的事情不要過於糾結,要努力去發掘生命中的快樂小事,因為我們很容易忽略那些可以讓我們快樂的事情。對於不開心的事情,在我們預見範圍之外的,我們就告訴自己,那是命運安排的必然事件,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及時反思。這雖然聽起來很佛學,但是能讓自己心境平靜下來就挺好。對於未來,我們要訂立目標,但因為未來離我們太遠了,可能會有點看不見摸不着,所以不用太糾結,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就像一本書,需要豐富的內容+註釋

喜歡叔本華對人生的比喻,他把人生比做一本書,首先是要有豐富的內容,其次要結合這些內容做充分的註釋,也就是覆盤。我想象以後我回顧這一生,或者寫自傳的時候,我的人生應該是立體的豐富的,而不是想一想覺得索然無味。努力往豐富的人生走吧!要看我對豐富的定義是什麼,它至少不應該把社交當目標。

獨立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很多人,likeme,喜歡觀望而不會思考,這簡直致命。我們可以看別人的缺點,來對照我們自身,努力不成為那樣的人。對別人的缺點不必指責,反正會有人告訴他的,我説了反而會讓人不開心,我負責説好話誇讚人就OK了。同時要避免炫耀,人真的會很煩這種。

身體健康是資本,時間是借貸主

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包括飲食,睡眠,運動等等。叔本華説,時間就是借貸主,挺有道理。一開始我們透支使用,熬夜等等,很容易很招來不可逆轉的後果。我想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拋棄熬夜的壞習慣,就把時間想象成借貸主。作為一個好孩子,怎麼可以借貸呢?你還不起啊!

這一章講了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分析了人生各個階段的人的特點。童年時期,我們更多的是認知,去發現這個社會。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塑造價值觀的最關鍵時候。青年時期,我們看大量小説,以為生活就是書中的樣子,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以為只要努力,經過痛苦就能迎來光明。成年後,在經歷過大起大落後,我們才知道童話就是騙小孩子的。我們一輩子追求財富,等到老去才終於發現一切都是虛空。

至少在現在看來,叔本華的描述很符合我現在的狀態。但人身處於怎樣的階段,就勇敢去嘗試。正當少年,就應該努力去探索。最近一直在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好活真的很重要啊!我不希望最後回顧這一生,想起來都是碌碌無為。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3

什麼是幸福的生活?

找到將來和過去和現在的平衡,享受每一段什麼都沒有時光,沒有痛苦,沒有快樂,這才是理想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標準是:儘量少的痛苦和也沒有無聊的狀態那就確實得到了塵世間的幸福。

對子虛烏有獵物的追逐都會帶來苦惱,疾病,憂患等,追逐到手的歡娛,它只是慾望暫時抑制,歡娛只是失而復得的片刻快感。一切快樂來至身體裏健康出現問題而恢復或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快感就是慾望得到了滿足的結果。一滿足後快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不滿足時又相當的苦悶。

但如果我們犧牲歡娛以避免痛苦,那我們肯定獲得收益,摒棄所有快感,就等於摒棄快感的反面:所有的痛苦。我們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所能給予我們的最好東西,不外乎就是一種沒有苦痛的、寧靜和可以讓我們勉強忍受下去的生存;我們必須限制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和要求,這樣,我們才能更有把握實現它們。而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快樂是一場夢,痛苦卻真正實在的。因此,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最好運數就是生活了一輩子但又沒有承受過什麼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體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經享受過強烈無比的歡娛。所謂幸福論就是平平安安的,減少了許多不幸生活的活法。

該選擇什麼工作為人生目標?

選擇工作唯一的標準是選擇你喜歡做的工作,如果它能為你帶來好處,那更好不過。人類整個存在其實就是有不如無的東西,所以實在的東西都是虛無的,所有虛無的東西都是實在的。如果只為了金錢而埋頭做事,到了目標實現的時候,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已經不再適合我們的需要了;或者,我們成年累月為某一工作做準備,但這些準備工夫不為人知地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到頭來,我們再也無法進行計劃中的工作了。所以,經歷長年的拼搏,歷盡諸多風險,我們終於獲得了財富,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不再有能力享受這些財富了。我們其實就是為了別人苦幹了一場。或者,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如願爬上了某一職位,但我們卻已經無力勝任這一職位的工作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是因為我們所追求的結果來得太晚了。或者,與此相反,我們太遲着手做事情了,也就是説,就我們做出的成就或者貢獻而言,時代的趣味已經改變了。新一代的人成長了起來,他們對我們成就的事情不感興趣;其他的人走了捷徑,趕在了我們的前面,種種情形,不一而足。賀拉斯的這些話就包含了這方面的意思:為何耗損你的靈魂!

把慾望調節到一箇中庸的尺度,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裏不經意地説過一句話,我視這句話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條,我還是把它譯成德語吧[1]:“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這一句話所包含的真理在於:所有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誰要是完整地接受了我的哲學的教誨,並因此知道我們的整個存在其實就是有不如無的東西,而人的最高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這一存在,那麼,他就不會對任何事情、任何處境抱有巨大的期待;不會熱烈地追求這塵世的一切,也不會強烈抱怨我們計劃的落空和事業的功敗垂成。相反,他會牢記柏拉圖的教導:“沒有什麼人、事值得我們過分的操心。”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在這裏我用一個日常司空見慣的事實對此真理加以解釋。假如我們整個身體健康無恙,但只有一小處地方受傷或者作痛,那我們身體的整體健康並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注意力始終只集中在那疼痛的傷處。我們生活中的總體舒適感覺就會因這一小處傷痛而煙消雲散。同樣,儘管各樣事情都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和發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違反了我們的意願——儘管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這一併不如意的事情就會進入我們的頭腦;我們就會總是惦記着這一件事情,而不會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經如我們所願發生了的事情。在這兩個例子裏面,我們的意欲都受到了傷害。亞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除了你自己嫌棄自己,沒有人能傷害得了你。別人的看法只對他自己產生作用。誰要是聽到別人背後説他的話,還有説話的那種語氣,幾乎每個人都會非常氣憤。最後,我們要知道:甚至名譽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也只是間接而非直接的。當我們終於成功地摒棄了這一普遍的愚蠢做法,那我們內心的安寧和愉快就會令人置信地增加。同樣,我們的舉止和態度會變得更加自信、踏實,更加真實和自然。

從這些特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自身的影子,因為極端的例子往往最清晰地説明事情。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憂心、煩惱、操勞、憤怒、恐懼都確實與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有關。所有這些都和上述那些可憐的罪人的所作所為同樣荒謬。我們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讀書能知道人性的弱點,否則被淹沒於芸芸眾生的愚蠢的看法中,過於看重別人的看法,悲喜寄託在'些凡夫俗子身上,你的心就飄浮不定。

怎樣去看待成功?

莫忘初心,偉大的人不是因為被別人認為偉大而偉大,而是它本身的偉大。能慢慢成熟的作品,經過時間的沉澱,會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比起一年長大的雜草,一年之後連根拔起。雖然成功有一定偶然,但是好的作品遲早會受到肯定。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4

叔本華封神之作,雞湯界的核彈。

熬過難啃的前幾十頁,會發現讀這本書很好讀,有幾節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很多道理簡單明瞭,但在叔本華的書中讀到和在公眾號裏讀到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生命長度決定了我們是階段性動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為三個人截然不同的人,因為這三個階段我們的追求(好奇、性慾、和安穩)不同。青年時期更多的應該是積累,到了中年時期再爆發。沒有任何一個體育冠軍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奪冠,少年得志很難,大器晚成才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實現的目標。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識、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謂人情練達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讓人在獨處、面對災難、年邁時不至於變得無助。這條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寶貴。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5

遇到一本好書時忍不住快些讀下去,另一方面又捨不得讀完,三萬多字讀了大半個月,作為極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他的書讀起來並不輕鬆,他孤獨地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獨地活着。但此時此刻,在這個人的身邊,某樣東西告訴我們:他為此孤獨獲得了補償。那種要了解永恆的熱切渴望,伴隨着這個人的一生;而這種渴望,對於大部分人來説,只是在死神臨近之時,才罕有地、像夢一樣地瞬間在腦海掠過。他終其一生對造作都深惡痛絕,始終忠實於自己。他孑然一身、受盡別人的誤解。因為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幫助,這個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負的羈絆。他對此偉大的饋贈心存感激。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要對得起所獲得的這一饋贈。為了肩負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棄了所有其他人都會開心享受的樂趣。他現在頭上的月桂花環是在他到了生命的黃昏之時,才終於戴到了他的頭上。儘管如此,他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卻是懷着鐵一樣的信念。在那漫長的、不公正的默默無聞之中,他從不曾偏離其崇高的孤獨路徑半步。在自己選定的事業中,他真可稱得上恆兀兀以窮年。

在後面附錄其實很容易能夠找到他的想法源頭,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徵是對幸福苦苦追求,而又無法滿足,那麼,人的後半生的特徵則變成了對遭遇不幸的害怕和憂慮。因為到了人生的後半部分,我們多多少少都清楚地瞭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虛幻的,而苦難才是真實的。因此,現在我們努力爭取的只是一種無痛苦和不受煩擾的狀態,而不是快感逸樂,這至少對於具有理性的人來説是這樣。在青春歲月,無論我們身處何種環境、狀況,我們都會對其感到不滿,那是因為我們剛剛才開始認識到人生的空虛與可憐——在此之前,我們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樣子——但我們卻把無處不在的人生的空虛與可憐歸咎於我們的環境、狀況。整個一生顯得如此短暫,令人無法想象。當一個人老了以後,那走過的漫長歲月,還有自己的風燭殘年,有時候在某一瞬間,竟然會變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地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那種孤身上路是怎麼一回事。”他孤獨又自負,敏感又堅強。他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着隱居的生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6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書中,始終強調人的自身屬性對人生幸福度的決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開篇立論,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智力、審美等個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決定幸福與否。

快樂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一個具有樂觀陽光氣質的人,能夠在任何條件下尋覓到快樂與滿足。一個氣質悲觀憂鬱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無法打動它,就像是陽光照不進黑暗森林。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樂或痛苦,對他的心靈激不起任何漣漪,掀不起任何波瀾,毫無意義。

隨後指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對命運與幸福的影響較小,其擁有或佔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其幸福,作者把這類人比作毫無思想感情的機器,並通過對比指出,依賴外部因素的快樂是低級趣味,只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才是高級趣味。

同時又指出,對於普通人難以真正享受發自內心的快樂,其人生就如同一台中,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慾望得到滿足則無聊,慾望不能滿足就痛苦。而更有諸多人同時陷於痛苦和無聊之中,淪於無法滿足遠超自己能力的願望的失望中,無所事事,卻不懂節慾,並從內心尋找快樂。

總之,痛苦和無聊是幸福快樂的兩大死敵。

《人生的智慧》強調個人的清心寡慾,修身養性,着重心靈的態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類似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

叔本華沒有為絕大多數人提供改變世界和改變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變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法。當普通人領悟自我與世界相互獨立自我,不為世界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樣子的時候,就多了一條路:簡單的快樂,社會價值觀由成功轉向成為“人”自己。

當我們把這套理論訴諸現實時,有一種錯覺,就是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狹隘立場上,主觀臆斷地以為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之間的差距:當西方社會龐大而穩定的中產階級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內心的幸福意義活成自我、平民甚至無產階級也能在社會福利的廕庇下免於掙扎而是簡單而快樂地低慾望生活着的時候,中國社會廣大的“打工人”卻在殘酷的內部傾軋中受到物質、慾望、攀比、競爭的多重夾擊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從這本書中對中國社會和個人意義產生了悲觀感——這就是管中窺豹甚至強詞奪理了。

這些理論,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會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時代預言、驗證、反思、借鑑價值。

看似是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差距的表象,實質是時代與時間的問題。現在的中國社會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病,恰恰也是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社會的頑疾。

中國現在處於資本積累和起步上升階段,叔本華那個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現在處於高度發達即將甚至可以向共產主義發展的階段,中國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人現在很難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人現在可以做到內心幸福安然,中國人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

叔本華在書中隱隱約約地對比了這兩種生存狀態和生活境界,並不是辛辣地對比諷刺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而是看透了當下的時代而預言未來的時代。

中國人不應該在讀罷此書後倍感消沉,而應該意識到叔本華的理論猶如一座發展時間線的標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視角普適於任何文明,只不過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驗證了預言,走得慢的中國今天也走到了這座里程碑旁並在叔本華理論和西方實踐經驗的結合指引下,對前途有所瞭解,並朝着那個歸宿調整心態、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在未來也能實現每個人的或心靈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質文明的腳步並走在物質文明的前面,讓不同階層的人都找到價值的棲息、意義的歸宿。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7

自我反省就像是長胖一樣,我終究要直面的。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是空的。骨子裏缺少驕傲,脆弱又虛榮,眼淚會不請自來,嫉妒會如影隨形。另外,最難過的是,風一吹就站不穩,所以我常常撿他人的想法放在自己身體裏,今天撿你的,明天撿他的。

有時候耍小脾氣,乾脆就讓身體空着。我就會像氣球一樣飛起來,飛得高高的。眾人卻抬頭仰望:“哇,你好棒。”我興高采烈地享受這份褒獎,然後得意忘形的飄向遠方,竟忘了目標。

不可否認眾人有意無意的誇獎增強了我生活的勇氣,正如我在受到別人輕視、不敬、怠慢時,會難過、傷心,會有深刻的創痛一樣。眾人的誇獎向我允諾:眾人會聯合力量給予我保護和幫助,憑藉這股比自身力量強大得多的防護牆,我就可以對抗生活中的災禍和困頓。我,才有了底氣。

但叔本華説,這是虛無的。“就算是強有力的手臂,如果甩出的是一件很輕的物體,那也無法給予這輕物足夠的力量讓它飛得很遠,並且有力地擊中目標。這輕物很快就會墜落地面,因為這輕物本身沒有物質性的實體以接收外力。”

於是我想,如果有朝一日,那些花花綠綠的語言大廈,還有逝去的時髦留下的漂亮空殼,當他人望向我內在的時候竟發現一切都是空架子——這會淪為怎樣的笑柄啊。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繼續讀他的書,他諄諄教誨——

1、“偉大的心和偉大的頭腦所具備的價值和幸福全在於它們的自身。”——我不能靠他人而活,應該反觀內心。

2、“每個人的世界到底是貧瘠的、淺薄的和膚淺的,抑或豐富多彩、趣兒味盎然和充滿意義的——這視各人頭腦而定。”——餵養自己的不能只是虛榮這種食物。

3、“要過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並且能從生活經驗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訓,我就必須勤於反省,經常回顧做過的事情和曾經有過的感覺和體驗。”——這是很好的建議。

4、“一個人是否具備價值只能取決於這個人在別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那這樣的生存將是悲慘的。”——做自己的主。

5、“每一個人首先是並且實際上確實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裏,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自己的幸福,其重要性百倍於他人對自己隨心所欲的看法。”——自己很重要。

......

最後,我想要告訴大家,今天我有了自己。骨子裏面裝什麼,心裏裝什麼,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漸漸有了一分明白,如腳踏實地般安穩。

那麼,你是誰?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8

讀完書看完附錄,和那麼多偉大的人物一樣,我也被叔本華深深吸引。確實,就像尼采説的,叔本華是為自己而寫,文字不矯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堅定、自信。本書,讓我對哲學也產生了興趣。

直接行動就是在噹噹網上訂購了“尼采、柏拉圖”,和哲學搭上夥之後,反觀之前的讀物,覺得層次太過低劣,接收到的知識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消化腸道”,搞不清是第幾手了。當真正閲讀名著時,會發現,很多我認為新鮮的論斷有可能是好幾個世紀之前的產物。在19世紀叔本華的書中,發現很多現下都非常“時髦”的觀點,如同新瓶裝舊酒,可見我的孤陋寡聞。

1、對待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態度

很多心靈導師都告誡人們要“活在當下”,其實在19世紀叔本華便認為“現在“尤其珍貴。他花了很長一段論述來説明過去、現在和未來對人們的影響,並明確表示“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現在的重要性“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賣瘋了的暢銷書《當下的力量》無非也就是圍繞這些理念。

2、關於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於內心的寧靜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因為看到某名家的這句話,我不遠千里去北京參加她的工作坊。而這裏,叔本華對於人自身幸福的論述更加的的精準。他説“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財富除了能滿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對於我們的真正幸福沒有多大影響。”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説法也很多,但是這幾句話,簡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屬性,幸福無關乎他人和財富,僅僅關乎自身。這個理念,是不是也能從目前林林總總的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關於世界的看法

大學時候某老師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簡單,世界便待你簡單“,叔本華説“同一樣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樣的境遇,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都不盡相同,處在同一樣環境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個人到底生活於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於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事物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人對事物的認知,這和心理學的情緒ABC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應該説情緒ABC理論從這個觀點中吸取了養分。

4、關於變化、關於夢、關於別人的看法、關於社交

“只有轉換變化才是永恆的”

“人的內在衝動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我們睡夢的指引,這些夢帶着預示的內容”雖然弗洛伊德説自己沒有受到過叔本華的影響,真是這樣嗎?夢的解析,意識和性在叔本華的書中都是有論述的,而且就像這段對夢的描述一樣,都相當之精闢。

“我們可以把那些瑣碎的、每時每刻煩擾我們的小小不幸視為存心給我們做練習和鍛鍊之用,這樣我們就不至於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這種觀點是不是比“心靈雞湯”更為實用?

“如果我們真的擁有這方面的素質和長處,那我們並不會想到故意去顯示、炫耀它—想到我們的這一份擁有,我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這就是“曬幸福,分得快“的哲學原理。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熱衷程度大致上與他的精神思想價值成反比。”所以獨處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説當今中國“無大師”估計就是不夠孤獨,嵇康、阮籍、陶淵明這些真正的隱士,才能創造出一流的作品。

總之,在現代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內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時髦論點”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學理論觀點,在本書中都可見端倪,且更為簡練、精闢,不愧為《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9

花了一天的時間,拜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説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願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後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為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註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説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説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慾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於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説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讚揚的傑出人物,往往死後會被遺忘。因為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0

邁着沉重的步伐,我們走過了2020年的三分之一時間。這是災難的一年,鉅變的一年,也是奮鬥中的一年。逆流中,我們思考與尋找,不斷堅定信念……

在疫情中,我見到了許許多多頑強的英雄,同樣見證了無數普通人堅守、堅強的故事。作為一名交通行業從業者,每當我看到我們守護的交通動脈,每當看到辛勤工作的同事們,我心中的自豪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

在這短暫而又無比漫長的抗疫征程中,我相信,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激盪着思考與疑問。是的,天災猶如一面鏡子,照亮了人性中的閃耀和光輝,也展露了我們生活與精神的脆弱。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乏迷茫與焦慮,我們是否應該返璞歸真。

帶着這些思考,我投入了屬於我們高速行業的“抗疫”戰爭中。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的2020,我相信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堅持”,在疫情中堅守職責,在業餘時間裏堅持閲讀。在這段艱苦奮鬥的日子,文字無疑為我帶來了許多力量。其中給我帶來最大震顫與激勵的是叔本華所著《人生的智慧》。在艱苦的奮鬥路途中,坎坷與困難無疑是常態;在面對困難枯燥的抗疫工作時,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動搖與懷疑。尤其是在我們面對到以我們一己之力無法掌控與預測的天災人禍時,正如加繆在《鼠疫》中講到那樣:“當未來成為了觸不可及的彼岸時”在不安中如何掌控我們自身的精神,成為了我在疫情期間的思考。而《人生的智慧》中的觀點讓我窺見了端倪:理性的人不追求快樂,只求擺脱痛苦。正如書中所提到:沒有真正的需求,就沒有真正的幸福。唯有摒棄個人的惰性與趨利避害的自我心理,在實現個人意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們才不易誤入歧途。

隨着疫情發展,我這本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想要收穫價值與成就,唯有將自身的精神與價值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工作與事業中,我們才會收穫那“肯定”而“確切”的滿足。一次次耐心的排查,一個個忘我的晝夜……我們在思考,我們在前行。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1

最近再次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受益非淺。這本書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但依舊不影響到它的經典。它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財富、名聲等。許多生活中的困惑,經叔本華深刻而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

近一年來對原先感興趣的事提不起興趣,對生活不再積極樂觀。對工作也失去熱情。不斷從外界找原因,卻忘記從內部探尋。而今天看到叔本華所寫,才恍然大悟。他寫道:我們從我們自己那裏汲取的快樂遠比從我們周遭所獲得的要多更多。最高級的、最多樣的、最持久的快樂是那些思想上的快樂。而思想上的快樂,主要源於思想的力量。

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是最快樂、幸福的?戀愛時和另一半一起在地裏摘西紅柿,一邊欣賞美麗的晚霞。在泰國時和朋友們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無忌憚的高聲唱歌嬉笑。元旦聯歡會時和學生們一起跳舞、遊戲。大學時,週末在圖書館閲讀的一個下午。高一時,在課堂上心無旁騖的聽課。還有安靜的夜晚寫出一篇好文章的時候。

他人會帶給我快樂,但並不穩定,也不容易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樂卻相反,不需要別人的配合,獨自一人就可以實現。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是身處要職還是處於底層,只要你打開書,靜下心來去讀,就能有所收穫。

他還寫道:人類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實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內在的構成,他心靈的構造。因為這是個人感覺、慾望和想法引發的內心的滿意或不滿的直接源頭;從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環境對他來説只是一個媒介或者是一種間接的影響。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我總認為是環境的改變導致現在的倦怠狀態。但仔細分析下來卻不是這樣的。大概是因為當初所設下的目標大部分達成了,下一個人生階段又尚未來到。長遠目標過於遙遠,近期目標沒有設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廢寢忘食的書。作者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書中,作者以優雅的文體和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的成名作。這本書涉及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待人接物等與我們世俗生活至為接近的事情,語言很通俗,但卻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心悦誠服地將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時本書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闡述了幸福論。

本書開篇即將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分為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顯示的樣子。那麼何為幸福呢?叔本華的解釋是,人的內心快樂抑或內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產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對於幸福只能發揮間接作用。楊絳先生説過,人最可貴的是人自身。人生説短也短,説長也挺長,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否強大。然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叔本華對現實進行了剖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考慮運氣、考慮擁有的財產,或者考慮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們如果能夠內在豐富,或許對運氣就不會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在對比中產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説大眾,不分貴賤,都總是承認:眾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所以,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鳩魯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三類: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類如食品、衣物,最後一類如奢侈、排場等。然而,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或許是排在後面的需要。人性中還有一點,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提高我們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並沒有錯,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麼好嗎?適當的給慾望做減法,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或許並非壞事。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話,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眼前的事物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對它的認識多半取決於自己的主觀看法。相比糾結於各種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導致不快樂,能夠擁有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現實中,人們不可避免的想要爭取名聲或名譽。叔本華認為,名聲和名譽是一對孿生兄弟。名譽是可朽的,但名聲是不朽的。名譽尾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而不會超越此界線。但名聲卻與此相反,它走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之前,並把名譽也帶到了名聲抵達之處。每個人都能獲得名譽,但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名聲。因為名聲的獲得只能通過做出行動業績或創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動業績需要一顆偉大的心,而創作鉅著需要擁有非凡的頭腦。行動業績會通過記憶傳達給後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來的樣子留傳下來。作品的形成不依賴機會,它們只靠創作者本人。只要作品還存在,它就以原來的樣子而存在。然而,我們會發現,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歷經數世之後才被人欣賞、開始流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為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能力的評判員。當然,書中也提到,現實中不排除虛假的、名不副實的名聲。

關於獨處、思想和孤獨,書中寫道,一個人逃避、忍受或喜歡獨處是和這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成比例的。因為在獨處的時候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受到自己的豐富思想。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他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因為通過與同一類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得最強烈的刺激。在這種意義上,叔本華把平庸之輩比喻為俄羅斯獸角樂器,而把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比作鋼琴。每隻獸角樂器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而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更適合獨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為主音存在。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書中露骨的寫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人性的弱點。如,書中引用歌德的話,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們給別人榮譽的同時,也就降低了我們自己。因而叔本華總結為,人們除了智力的不足,還有一種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譽會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判,它也不會受到嫉妒的攻擊,但獲得名聲只能經過與嫉妒的'一番惡鬥,並且,月桂花環是由那些絕非公正的裁判員所組成的裁判庭頒發授予的。如此觀點看似悲觀,但經受過生活、人性考驗的人或許會有共鳴。所以,對此部分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對於現在和將來,叔本華認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永遠不要忘記: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總的來説,不管將來還是過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重要。距離相隔遠了,物體在人的視覺裏就縮小了,但卻在頭腦思想裏放大了。只有現時才是真正的和現實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為了將來操心傷身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而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書不長,但字字璣珠。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更多體會,還是拿書慢慢領悟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2

哲學書我一直看的很少,因為覺得全是大白話,道理翻來覆去的説。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覺得貌似什麼也沒説,因為哲學在邏輯上的論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釋的,最後的選擇還是需要自己做判斷。

最近馬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我對叔本華並不瞭解,是看到了有推薦這本書的,正好想看書了,就決定看一看。

這本書內容很少,但是精煉,有深意。對於人生的智慧,叔本華到沒有直接去説,只是圍繞着“人”來講一些道理,講到了人,幸福、不同層次的需要、別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階段以及延伸出來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議。對“人”從裏到外,從以前到現在,從內窺自身到外審整體,從財產、技術到精神、幸福都談論到了。基於目前的閲歷,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兩處內容,讓我很有感觸。

“我們幸福的原因在於我們自身之內,而非自身之外。”

這句話,咋一看其實就是一句白話,更像是一晚陳年雞湯。我們或許會説,幸福是比較出來的,你沒有那麼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們或許會説,你總拿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相比,又怎麼會感到幸福呢。這些話我也拿來去安慰過朋友,寬慰過自己,但始終沒有説服自己,因為一段時間後,我又會陷入不自覺的比較、難過、不幸福的感覺中。

叔本華的想法是説服了我,他説“如果沒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會獲得精神上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麼感官麻痺後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某個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會對這個領域的內容感到非常興奮,那麼他對於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現的不感興趣甚至是漠視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終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層面的東西。我並不覺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質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內心深處了想法,才會明白怎樣滿足自己,怎樣提高幸福指數。

“如果一個人缺少符合他年齡的神韻,那麼他就會擁有他那個年齡特有的各種不幸,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

以前的我,總是希望事情盡善盡美,多聽一些意見,多做一些考慮,多做一些及計劃,多儘量避開一些“坑”,甚至想過,我要記錄下來,以後告訴我的孩子,怎樣去避免掉這些。但同時,我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萬一我的孩子不願意聽我的,執意為之,我是要堅持,還是要放下。現在,我想我會放手,我會給孩子建議,讓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體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題而是多選題,但是最終判斷在他,最終選擇在他。我並不是懼怕不幸所以這樣。

不幸是主觀的,不同的人的不幸是不一樣的。我能想到的一個情形,就是早戀。青春期的時候,懵懂多情,在乎一切,但是我們被教導的是壓抑,並不是有效的疏導。長大了呢,不止一個人對我説,回想過往,最遺憾的是校園期間沒有一段值得回憶的懵懂情感。他們不幸嗎,有人覺得,有人不覺得,但是他們的確缺失了人生中不能再重來的一部分,經歷或者認知。

如果有機會,我會再讀一遍,或許到時候會得出其他的想法吧。好書值得多讀。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3

説心裏話,哲學書對我而言太深奧了,一般情況下我不會購買這類書,因為讀不懂。

人生的智慧,這五個字吸引我決定讀一下,而這是第二次閲讀。第一次泛泛地讀了,毫無收穫。

於是決定再次讀一遍。應該坦誠地説,這一次讀後,有了一點點的感悟。

一、縱觀全書,叔本華的關於人生的智慧的哲學思想充滿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為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華在書的開章,就解釋了何為人生的智慧:“如何儘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也既是人生如何獲得幸福。

書中用六章闡述了人生的基本劃分、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財產、人所展現的表象、建議和格言以及人生的各個階段。

作者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點,將人生得到的好處分為三個部分——外在之物,人的靈魂,人的身體。作者用這個觀點逐一論述了人的一生中獲得幸福快樂的途徑和關鍵。

二、這本書讓我明白,對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關鍵作用的,是人的主體獲得的好處: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樂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體魄。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沒有好的身體,談何快樂?沒有愉悦的感官又如何感覺到快樂呢!

所以,我們應該將身體的健康重視起來,而不是年輕時忽略身體、透支身體,年老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沒有機會後悔。

叔本華在論述人的一生如何獲得快樂幸福時,用很多語言和引用否定了財產的多少對人生快樂幸福的作用。即使人的財富可以讓人實現很多願望,但是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因為人類是一個貧乏不堪、充滿需求的物種,對財富有更多的尊重和崇拜。而權力可以獲得財富。但是同時,財富和權力不會永恆存在,因此擁有這些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幸福,而保護財富和對權力的極力維持,讓人充滿了焦慮和疲憊……

所以,作者得出結論~~人獲得幸福快樂的智慧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兩者之間達成一個平衡,明白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得到教誨才會感到快樂。所以,得到教誨就是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學習才會讓人感覺到無盡的快樂,也就是精神上的獲得才是永恆的和真正的!

一本好書,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的精髓寫出來,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靜下心來讀一讀,用哲理來讓我們獲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4

我很慶幸能夠在徘徊在痛苦與無聊時讀到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這本書,這給我這段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慰藉,叔本華認為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但人們總在它們之間搖來擺去——脱離了痛苦,便開始無聊;不無聊時,多半痛苦着,程度輕重而已。

“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我們的選擇實際上只有兩個,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與別人交流是無聊的,特別是這個人與你的差別很大的時候,開口不是眾所周知的真確就是無窮無盡的日常。這點在多人的交流中更加明顯,越多人蔘與的團體,它的內部就越無趣,越枯燥。但一個人也是痛苦的,生理的社交動機在不斷的抓撓你的內心,所處環境的對象越少,越能感受到孤獨的痛苦。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持久的生活地的心如意,最終都只能在學習和讀書,當時間和注意力被這些極度耗費精力的行動中消磨殆盡,才能得到最後的放鬆。於是,某種程度上説理想的幸福是伴隨着孤獨的。

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羣中去,學會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説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煉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孤獨並不是一種被主流聲音肯定的行為,我們更倡導與他人交流,於是我常常在不想找人交流和不想孤獨中徘徊。這樣的徘徊的折中,便是叔本華所説的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的孤獨,很遺憾,時至今日我很少能做到這個恰當的度。我認為我更多的時候會感到孤獨而不是無聊,在沒有足夠動機的時候,我寧可在孤獨中度過。而這份孤獨才是促使我不斷去尋求更多替代社交的物品的動機。我才有機會接觸這些心理學,哲學的論述。

叔本華的論述給了我足夠的代入感,讓我沉迷其中,但隨着讀書的深入,一些問題也愈發凸顯。人生的幸福是否真的需要孤獨呢?

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觀點,動機理論認為交流的動機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在自我實現的路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偶然的孤獨是我們所排斥的,不是因為我們都是沒有思想的“庸人”,而是我們生而如此。在人本主義的觀點中,人生的幸福,是可以在需求的滿足中,一步步地得到,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孤獨的地位,也許我們可以從外表認為部分自我實現者在某些時候是孤獨的,但他本人卻不可能是這樣想的。一個人感到孤獨的最好解決方式,還是找個朋友聊聊天,而不是自我慰藉。

儘管我很感謝這本書給我無趣的生活帶來了幾道明光,但我想我要暫時告別這本書了,不希望有朝一日的重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5

帶着敬畏的心真正意義的讀完了第一本所謂的人生哲學書。叔本華的名字在上一本哲學的慰藉中被提到了,在那本書中提及叔本華是因為他對愛情的解讀,而這本書提到了一個人一生的一切所需要經歷的事情。

快樂,幸福,痛苦,無聊,愛情,慾望,

回憶,委屈,憤怒,正義,勇敢……各種各樣寶貴的人生經歷,無需誇大也不應掩飾,樂觀正面的分析後,再經歷或者面對,人就變得更加坦然而無所畏懼了。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所在

當然叔本華也指出了什麼是對的,追求精神和健康層面的滿足要遠高於滿足自身原始需要(沉迷於肉體刺激),同時對於身外之物名譽,聲望,財富也做出了註解。這些也是屬於低一級別的慾望滿足。

當然作者最後在談論青年與老年的區別時也提到了當老年喪屍體力後,也就失去了賺錢的能力,這個時候面臨貧困則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同時作者對老年的生活也做出了正面的肯定,因為慾望的消失,人們可以在年老的時候變得更加深刻,透徹有智慧並且更快樂,這刷新了我所理解的對老年生活的認識。

最後,用簡介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務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對情和愛沒有過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希望每一位看過本書的人都能夠得到精神層面的自由,這也是最最寶貴的。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6

《人生的智慧》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晚期著作,該書能幫助我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儘快成長,幸福生活。230年前的叔本華,從本真的維度,闡釋了人生本原的面目和最智慧的活法,這也是叔本華《人生的智慧》一書的寫作目的。

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寫到“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叔本華將這句話解讀為“所有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正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不是缺少發現,而是缺少想去發現美的心境。當煩憂、焦慮和痛苦縈繞心間時,我們的注意力始終只會聚焦在痛苦之上而無暇顧及其它。我們感受到的痛苦越強烈,自身存在感也越真實,而快樂轉瞬即逝,像夢一般不真實。伏爾泰也曾有過類似的表述:“快樂只不過是一場幻夢,但痛苦卻是真正實在的”。

叔本華認為要儘量避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痛苦,就要過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比如我們不應該以痛苦為代價或者冒着遭受痛苦的風險,去追求氾濫的物質慾望滿足和感官快樂,那樣只會為了否定、虛幻的東西而遭受真實的痛苦。對於已經發生的痛苦,要從生活經驗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訓,勤於反省,經常回顧做過的事情和曾經有過的感覺和體驗。降低對生活的期望,生活並不是讓我們享受的,我們必須忍受和克服它。增加生活閲歷不失為應對良策,洞察世間百態才可做到平常之中安然自得,處亂之時榮辱不驚。叔本華還從對人自身的剖析、對待自己、他人及命運的態度、人生的各個階段等方面闡釋他認定為人生真理的感悟。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中寫到:“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在明白人生的殘酷,遭受生活的苦難後,依然選擇不放棄,併為人生構建意義,便是我所理解的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也是讀《人生的智慧》一書獲得的最大智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7

對叔本華的哲學瞭解不多,不敢妄加評論。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能活得更幸福,是本比較通俗易懂的人生指南。

人們被自己的意欲支配,追求外在的快樂,金錢財富地位榮耀。這些外在的快樂與幸福,只有取得了人們才得到滿足。但是,這滿足不會長久,內心的意欲又會叫囂着想要得到更多。

於是,人們就深陷在這樣奔波忙碌中去滿足自己的慾望。慾望得不到實現就痛苦,沒有慾望實現時就迷茫無聊。叔本華告訴你,要擺脱這種在痛苦和無聊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的過程,就要去尋求自己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就會悲觀看待,有的則是樂觀面對。這是出於每個人個性的不同,而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直接決定了這個人是否能得到內心的幸福。一個人在精神思想上越是豐富多彩,越有可能得到快樂,沉迷於感官上的滿足只會陷入慾望陷阱。

感官的滿足簡單舉個例就是現在的碎片化閲讀,獲取短時的快樂,最終卻只剩空虛與無聊。叔本華總結了三類人們獲得快樂的方式,值得參考與學習。一是吃飯睡覺等基本生理需求。二是肌肉力量帶來的快樂,例如運動、舞蹈等體育活動。三是感覺能力方面的樂趣,包括觀察、思考、閲讀、創作、演奏音樂等。

在滿足基本需求後,發展第二第三類樂趣會給人們帶了更大的幸福。叔本華在書中還闡釋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值得學習,我的敍述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片段。有人認為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覺得他認為人們不是在痛苦就是在無聊中轉換是悲觀認識,這本書卻是在教人們在認清自己後在這樣的人生中也能得到自己的樂趣。

和叔本華一樣不喜社交,選擇獨處思考自己人生哲學的人大有人在,那些有着思想樂趣的人會在他這裏找到共鳴。

叔本華説過:“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在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庸俗的人,但我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 篇18

在我看來,叔本華是很悲觀的。但是好像他對減少苦痛又很有執念,所以也並沒有徹徹底底到虛無主義的地步。他的悲觀在於他不相信改變。畢竟是二百多年前的書,觀點在變化,世界也在發展。所以我認為辯證看這本書還是比較合適的。

叔本華對於獨處的重要意義的強調,對騎士榮譽鞭辟入裏的分析,以及他對世界苦難內核的洞察,都有極其深厚的意義。但是對於他的觀點我有一些不太贊同的地方。

首先是人性格不可能改變的悲觀內核。叔本華認為,人生有很多難以預測的苦難,要躲避真實痛苦,不要追求虛假的幸福。我認為人是由經歷塑造的,發自內心的成長的力量是有改變自己可能的。此外,既然一個人有不依靠任何外物與外在關係的獨處力量,那有什麼好失去的呢?如果不佔有任何外物,為什麼不能超脱地去用勇氣去做些嘗試呢?我們自己依賴的自己的力量是不會失去的啊。如果沒有嘗試,只是躲避苦難的話,會一直錯過。

其次,我認為他個人經歷得出來的結論有些偏激而絕對化。從叔本華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他睥睨眾生的強烈的優越感。或許優越感是抵消自身痛苦的利器,但同時過強的優越感可能會造成自我矇蔽,會影響對世界多樣性的認知。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優勢,不同人有不同經歷,觀點也都千差萬別,不同人身上也都有我們可以學習進步的地方。此外,他個人極強優越感會阻礙他現實中與人相處,他不屑於與其他“庸人”交流。為了避免衝突,他懷疑真誠,拒絕表達想法,抵抗自我暴露。他阻斷對其他人想法的理解,同時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對其他人的不理解與惡意往往會阻礙自己獲得心靈平和寧靜。

叔本華自身家境不錯,他可以專注於哲學不為生活所迫,他可以獨居專心沉浸於精神世界,認同自我。他按照自己本心生活的並且全然接受自己的。我也極其敬佩尊重他自洽的思想體系,他鮮明的觀點,他出眾的才華。但是對於社會上的大眾來説,有他知識儲備,強大精神力,有一定物質基礎的人並不是那麼多,情況也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是要努力生存,要適應社會,平衡個人和社會衝突,才可以盡最大可能規避苦難與折磨。

對於一部分人來説,他們自信接受自己,獨處是自發的選擇,在獨處中他們汲取力量,同時他們也不排斥接受不同人觀點,不會完全切斷與人的交流與聯繫,他們享受孤獨並且可以在這本書找到共鳴。但是也有一些不夠自信的人,或許人生早起經歷了一些不幸運的事,他們選擇的獨處更可能是無法與別人相處,抨擊世界後無可奈何的措施。他們口中的獨處可能只是自我安慰,也不是完全接納自己。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絕與外界聯繫,也很容易以惡意眼光看世界。他們難以瞭解新的觀點,改變思維誤區,緊接着就是進一步的自我封閉帶來的惡性循環。但是一旦冰冷的現實出現意想不到的災難,理想化形象可能會崩塌,現實落差可能會造成長久難以扭轉的抑鬱。這種情況的話,對這本書的強烈共鳴,可能會帶來進一步的惡性循環。

當然我並沒有否認這本書巨大的價值與深遠影響,也沒有否認叔本華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與人格魅力。我只是認為看這本書時,應該與時俱進多加辯證思考,而不僅僅是「傾向於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東西」看書是為了找到自己,尋找共鳴。但是看書也是為了看見世界的多樣性,增加閲歷。

標籤: 精選 人生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evw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