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韋應物 >

韋應物的代表作

韋應物的代表作

韋應物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韋應物的代表作!

韋應物的代表作

  韋應物的代表作

1、《滁州西澗 》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寄全椒山中道士 》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3、《賦得暮雨送李曹 》

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4、《聞雁 》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5、《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6、《七夕 》

人世拘形跡,別去間山川。

豈意靈仙偶,相望亦彌年。

夕衣清露濕,晨駕秋風前。

臨歡定不住,當為何所牽。

7、《答趙氏生伉 》

暫與雲林別,忽陪鴛鷺翔。

看山不得去,知爾獨相望。

8、《答鄭騎曹青橘絕句 》

憐君卧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

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

9、《答重陽 》

省札陳往事,愴憶數年中。

一身朝北闕,家累守田農。

望山亦臨水,暇日每來同。

性情一疏散,園林多清風。

忽復隔淮海,夢想在灃東。

病來經時節,起見秋塘空。

城郭連榛嶺,鳥雀噪溝叢。

坐使驚霜鬢,撩亂已如蓬。

10、《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 》

樑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

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入仕三十載,如何獨未伸。

英聲久籍籍,台閣多故人。

置酒發清彈,相與樂佳辰。

孤亭得長望,白日下廣津。

11、《道晏寺主院 》

北鄰有幽竹,潛筠穿我廬。

往來地已密,心樂道者居。

殘花回往節,輕條蔭夏初。

聞鍾北窗起,嘯傲永日餘。

12、《登寶意寺上方舊遊 》

翠嶺香台出半天,萬家煙樹滿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坐聽微鍾記往年。

13、《登樓

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

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

14、《登樓寄王卿 》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雲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15、《調笑 》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16、《獨遊西齋,寄崔主簿 》

同心忽已別,昨事方成昔。

幽徑還獨尋,綠苔見行跡。

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

憂來結幾重,非君不可釋。

17、《端居感懷 》

沈沈積素抱,婉婉屬之子。

永日獨無言,忽驚振衣起。

方如在幃室,復悟永終已。

稚子傷恩絕,盛時若流水。

暄涼同寡趣,朗晦俱無理。

寂性常喻人,滯情今在己。

空房欲雲暮,巢燕亦來止。

夏木遽成陰,綠苔誰復履。

18、《對殘燈 》

獨照碧窗久,欲隨寒燼滅。

幽人將遽眠,解帶翻成結。

19、《對春雪 》

蕭屑杉鬆聲,寂寥寒夜慮。

州貧人吏稀,雪滿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棲禽愁未去。

開闈正亂流,寧辨花枝處。

20、《對雪贈徐秀才 》

靡靡寒欲收,靄靄陰還結。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

無為掩扉卧,獨守袁生轍。

  詩人韋應物的詩句

1、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答李瀚——韋應物

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詞客,何人最往還。

3、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4、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寺居獨夜寄崔主簿——韋應物

幽人寂無寐,木葉紛紛落。寒雨暗深更,流螢渡高閣。

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寧知歲方晏,離居更蕭索。

6、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7、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8、長安遇馮著——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採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9、淮上喜會梁州故人——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iyingwu/8vlv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