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王維 >

從文學鑑賞談王維的詩歌創作

從文學鑑賞談王維的詩歌創作

王維作為盛唐詩歌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詩不僅在當時,更在千百年後的今天產生着重要的影響。王維替中國詩歌定下了地道的詩歌傳統,其山水詩的寂靜空靈精神,也深入民族骨髓,內華為中國美學穩定的藝術趣味和心理結構。

從文學鑑賞談王維的詩歌創作

一、瞭解文學創作背景

中國素來講求知人論世,運用在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總結為兩點:知人,即我們要知道作者的個人經歷,個人素養,以便將作品與作者更好的結合;論世,即我們要了解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現實生活對其創作的影響。

自身原因:將詩歌與繪畫、音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是因為其本身就對詩歌、繪畫並對音樂有很深造詣。詩人兼畫家的身份,所以在詩歌創作中使用畫家繪畫技巧,使自己的詩歌創作風格在色彩上顯示出獨特性;王維的母親崔氏,師從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禪師三十多年,受母親影響,其兄弟、妻子皆信佛,王維則是一位前程的佛教徒,也以玄談為樂,呈現出素雅幽淡的特徵。

社會原因: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維,造就了“榮光外映而秀色內含”的王維體。盛唐是王維的時代,盛唐詩歌的主流趣味是以王維為領袖的都城詩的趣味。王維的一生,自其少年時代便聲名卓著,而到花甲之年則更加為世人所重,長安地域的貴族文化影響了他的一生。後期半歸半隱,作品也呈現出恬淡靜遠的特徵,也與其所處的社會處境密不可分。

二、從審美的角度看王維的詩歌創作

王維在詩歌和文化藝術等多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詣,也被譽為盛唐時代“最具代表意義的人物”。王維的創作具有強烈的時代風貌,其精湛的文學筆調和藝術就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音樂美

王維詩歌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其對《九歌》進行了很好的繼承。雖然他創作的騷體只有9首,但有《魚山神女祠歌》、《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等好詩。對“兮”字的繼承,使得詩歌舒緩、悠長,具有音樂美。

大量使用疊字,增加語言的音樂性。王維的詩歌中運用了大量的疊字,約有60餘首。王維從《詩經》、《古詩十九首》中吸收營養,運用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中,對疊字的運用能夠如此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繪畫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對王維詩歌的一大讚譽,詩畫的完美混融與其自身素質是分不開的。他既是詩人又是畫家,所以在創作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把繪畫原則全面而恰當地融入到詩歌創作中。王維詩歌中色彩詞有25個,在詩歌創作中出現過335次。

王維的詩也善於運用各種線條進行山川景物,運用多變的曲線描繪複雜的物體,這是繪畫的常識,王維靈活的運用到了詩裏面。“霧中遠樹刀洲出,天際澄江巴字回”也是運用曲線來寫景狀物。

禪意

成長在一個佛教氣氛濃厚的家庭中,禪宗思想潛移默化的對其產生影響,王維《請施莊為寺表》説:“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再加上盛唐寺院眾多,佛教文化繁榮,使得其作品也有很多與禪有關的所在,尤其是後期對現實不滿,決定隱遁後,禪意作品更多。隱居期間,他長持齋戒,日日禪誦,過着居士的生活。正如《山中寄駐弟妹》一詩所説: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羣。城郭遙相望,惟應見白雲。

三、從一字、一詞、一句中體味王維的詩歌藝術

“兮”字,疊詞的使用,使得王維的詩歌具有獨特的音樂美,詞秀而調雅。

色彩詞在詩歌中起着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的作用,當與具體的物象相結合的時候,能夠呈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王維詩歌中使用的顏色詞有25 個,分別出現在不同的詩歌中335 次,我們可以看出,王維對色彩的選擇表現出集中性、以白青為主、素雅色調為主色調的特點較為明顯。線條詞,用長短、曲直、粗細等勾勒物體的輪廓;利用空間詞對描寫的畫面進行構圖。《送邢桂州》中,“月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積雨輞川莊作》中用色彩、光線的強烈對比準確地表現了夏日積雨,田間景色的特徵。

四、王維詩歌中的山意象、水意象、禪意象

王維詩作中的山水意象禪意悠遠、恬淡、寧靜,但並不枯燥、浮躁,而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王維的山水詩融詩情畫意於一體,常採用因物寄託的手法來表現某種時空條件下的主觀感受,他還以耐人尋味的獨特抒情方式,使作品的含意更委婉,詩情更醇厚。

王維詩歌中也存在大量水意象,因為王維嚮往幽靜的生活,所以,他的詩歌作品也表現出淡泊純淨的境界。他將以動趁靜、靜中有動很好的結合起來。

王維的詩歌創作和他的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詩歌創作中常流露出一種禪趣。此外,也受時代的影響。不得不在對現實社會的屈從下尋求解脱而禪宗正是主張“靜心”“覺悟”王維正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在詩歌創作中表現出幽怨、寧靜的筆調。

五、賞析王維,對詩歌研究與創作的意義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精髓的表現形式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文學也很好的體現了一代的社會風貌。文學創作使得我們可以更好的瞭解時代風貌,也為我們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研究客體。

其作品將文學、繪畫、禪意、音樂、世間百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為後代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很好的藍本。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重新認識自然、體驗生命、迴歸本真,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angwei/jndky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