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柳宗元 >

韓愈和柳宗元是政敵更是好友

韓愈和柳宗元是政敵更是好友

【人物簡介】

韓愈和柳宗元是政敵更是好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説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

  韓愈和柳宗元是政敵更是好友

韓愈和柳宗元並稱“韓柳”,曾共同倡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併成為一生的好朋友。

韓愈著名的《師説》被後世廣為流傳,但在當時卻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可柳宗元卻始終支持韓愈的觀點;韓愈負責修撰國史,想逃避責任之時,又是柳宗元給了他重重的一擊。

他們在患難中昇華友誼,在交流中傳遞温暖,從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亮點。本期《晨報講堂》的堂主康震就為您解讀韓愈和柳宗元的友誼。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34歲的柳宗元因為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往湖南永州。

此時的柳宗元正擔任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正六品的品級,表面看上去是個官,實際上卻是個被流放的罪犯。由於他這種極為特殊的身份,昔日的很多朋友、同事擔心受到牽連,對他是避之惟恐不及。

不過,也有這樣一個人,無論是在柳宗元春風得意之時,還是在他被貶之後,始終能夠與他交流情感、討論學問,並與柳宗元成為一生一世的好朋友。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韓愈。

韓愈和柳宗元曾是同事

韓愈與柳宗元的朋友關係可以追溯到他們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

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至貞元十二年(796年),韓愈一直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以及博學宏詞科考試。在此期間,柳宗元也在長安參加科舉考試。雖然他們不是同一科的考生,但彼此之間是比較熟悉的,何況韓愈連續考了四次,已經是非常著名的考生了,而且文章的名氣也是有的,所以他們作為詩文之友的關係在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前後,柳宗元和韓愈都在御史台擔任監察御史,成為同事。從寬泛的意義上來説,他們既是同學,又是同事,更是朋友。

這裏需要對韓愈和柳宗元的微妙關係做一些必要的交代。其實,他們的這種朋友關係主要是在詩文創作領域,在政治方面卻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或者説,柳宗元在政治上所受到的器重與當時韓愈所受到的待遇並不對等。

當時,柳宗元與革新集團的首領王叔文的關係十分密切,而韓愈卻與王叔文等人的關係比較疏遠,對王叔文等人為政的風格以及做人的品質也頗為不滿,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韓愈和柳宗元原本是政敵關係。

雖然當時韓愈的地位較低,但是在王叔文等人看來,他也許會在未來成長為對革新派有威脅的人物,所以就防患於未然,找個由頭將韓愈貶得遠遠的。

韓愈和柳宗元差一個輩分

雖然柳宗元與王叔文走得很近,但並未影響他與韓愈之間的關係。可以説,後人之所以將韓柳並稱,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緣分多多。

第一,韓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導並開創了唐代的古文運動、儒學復興運動,他們是首屈一指的領袖人物,所以並稱;

第二,在古文運動、儒學復興運動中,韓愈和柳宗元都以卓越的才華創作了大量流傳千古的文章,是中唐時期首屈一指的大散文家、大詩人,也是唐代兩位最重要的哲學家,所以並稱;

第三,韓愈和柳宗元年齡相近,不僅認識,而且非常熟識,還都有被貶的經歷。

所不同的是,韓愈先後被貶兩次,但被貶的時間較短,起起落落;而柳宗元卻一貶不起,最終死在被貶地柳州。但即便是在被貶的漫長歲月裏,韓愈與柳宗元的通信也從未中斷,始終保持着思想的交流,所以並稱。

而且,韓愈和柳宗元還有一層不為人知的關係。韓愈雖然年長柳宗元五歲,但是兩個人卻差了一個輩分。因為韓愈的兄長韓會與柳宗元的父親柳鎮有交往,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柳宗元給韓愈寫信時,總是很謙虛地稱呼韓愈為“丈”,就是前輩、長輩的意思。

柳宗元贊同《師説》的觀點

柳宗元雖然被貶之後長期不在中原地區,但是他跟韓愈之間是聲氣相投的。

韓愈寫下名滿天下的《師説》之後,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因為在唐代,門第、血統依然是士人走向仕途很重要的門徑,讀書求教、好為人師則為貴族士大夫們所不齒。而十年之後,遠在永州被貶之地的柳宗元對韓愈的觀點是堅決支持的。

當時,有一位名叫韋中立的'年輕人專門從長安奔赴永州拜會柳宗元,希望拜他為師,學習古文。柳宗元在給韋中立的信中就以韓愈為例,説韓愈奮勇不顧世俗的目光,敢於觸犯眾人的忌諱,甘願承受他人的譏笑和侮辱,才寫了《師説》這篇文章。

由此可見,柳宗元非常贊同韓愈《師説》中的觀點,只是採取的形式有所不同。

其實,早在長安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拜柳宗元為師,向他學習文章寫作。現在被貶永州,他雖然不願意揹負一個勇於為師的名義,但在實際上,他用自己的行動呼應了韓愈的要為人師表,要將古文之道傳授給更多讀書人的號召。

柳宗元曾狠狠批評韓愈

作為唐代的兩位著名思想家,韓愈和柳宗元的交流在“心有靈犀”的默契之外,也並不都是風平浪靜的。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元月二十一日這一天,柳宗元給韓愈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對韓愈冷嘲熱諷,毫不留情。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柳宗元如此大動肝火呢?

事情還得從韓愈官職的變動説起。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朝廷任命韓愈為比部郎中兼史館修撰,負責修撰國史。可韓愈接到這個任命之後卻噤若寒蟬。

説起來道理並不複雜,做史官的第一要求是要尊重歷史,但如果你要尊重歷史,那麼皇帝的看法和宰相的看法跟你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樣。你是堅持真理,還是維護皇權?這樣一種巨大的矛盾,在韓愈的內心反覆翻滾,這是他畏懼做史官的根本原因。

當時有個叫劉軻的秀才給韓愈寫了一封祝賀信,韓愈在給劉秀才的回信中説了自己的心情,同時也把這封信寄給柳宗元一份。信的意思大概是説,史官不是輕易能做好的。朝廷給我這個職位就是看我年紀大了,又沒有其他才能,想着好歹給我個位置,讓我能夠享受一些俸祿就夠了。

柳宗元一看這封信,十分生氣,在給韓愈的回信中説:接到你的信,“私心甚不喜”。難道説你認為宰相讓你做史官,就是為了給你個頭銜,讓你幹領俸祿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你不應該在那兒待着。一個真正有志向的人,怎麼能夠等到讓別人來督促自己才想到要盡職盡責呢?

柳宗元在這封書信裏一語中的,凡是承擔了那個職責,就要堅守那個職責所代表的道義與原則,如果要改悔,就不如立刻離開那個職責的崗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zongyuan/npznx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