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柳宗元 >

柳宗元的資料大全

柳宗元的資料大全

關於柳宗元的事情大家知道多少呢?他是哪裏人,文學成就是什麼?

柳宗元的資料大全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説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柳宗元的事故

柳宗元被貶到柳州去當刺史,他倒是很平靜的。這不能不歸功於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經歷。

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所以人們也稱他柳河東。他從小就非常聰明,能寫一手好文章。十三歲的時候,他寫過一篇文章呈給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賞,大家都傳着看,都認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考上進士,在京城做官。後來因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關係,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牽連,跟劉禹錫一樣發配到邊遠地方去當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當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麼樣才能使心情舒暢一些呢?他在公務完成後,就到附近的山野去遊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歡,就在那裏安了家。但是,給這個地方取個什麼名字呢?他想來想去,還是取了個“愚”字:溪稱為愚溪,丘稱為愚丘,泉稱為愚泉,溝稱為愚溝。他覺得他是因為“愚”而被貶官的,所以得用這個“愚”來命名。他終究沒有讓自己高興起來。

柳宗元還遊了小石潭,聽到流水的聲音,就像身上佩帶的玉環碰撞發出的丁當響聲,真叫人高興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魚,大約有一百條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動,陽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動也不動。有時突然遊得好遠,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樂似的。美景叫他流連忘返,他應該是很高興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貶,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畢竟心裏關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間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產一種很毒的蛇,把它風乾製成藥,可以醫治許多疾病。他特地訪問了一個姓蔣的以捕蛇作為職業的農民。那個姓蔣的農民説:“我的祖父因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親也是這樣死的;我捕毒蛇已經有十二年了,差一點死去的次數也有好多次了……”

他説着説着,臉色變得悲哀起來。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樣子,非常同情,就説:“你既然怨恨捕蛇,那麼我去跟當官的説一説,更換這個捕蛇差役,恢復原來的賦税,怎麼樣?”

不料那個姓蔣的慌忙搖着手,更加悲傷了,他説:“您千萬別這樣!我雖然苦,但是比我的鄰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還能太太平平過日子。我的鄰居們天天有死亡的危險啊!我就算因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鄰居們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聽了非常有觸動,寫了一篇名為《捕蛇者説》的文章。他由衷地説:“官府的賦税對人民的毒害原來比毒蛇還厲害啊!”

柳宗元對當時社會的腐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除了寫遊記外,還採用寓言的形式寫了不少作品進行諷刺。他的《臨江之麋(麋,鹿的一種)》,寫一隻麋得到主人的寵愛,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後,麋外出,見到其他的狗還以為是同伴,結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這個寓言諷刺那些依仗權貴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還寫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諷刺貪官污吏,有的諷刺剝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愛看,流傳很廣。

就這樣,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長安。他當時還想為朝廷做點事。可是他怎麼也看不慣那樣官僚只顧升官發財,拍馬奉承的壞風氣。不久又被排擠,貶到更遠的柳州(今廣西櫛州)。

柳宗元已經養成了習慣,常常到民間走走,瞭解一些情況,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幾個兇橫的傢伙抓住一箇中年漢子,後面,這個中年漢子的妻子和兒女在悲慘地哭哭鬧鬧。一打聽,原來這個中年漢子欠了債,到期還不出,債主就把他抓去當奴隸。柳宗元實在看不過去,就下令全帶到官府去。經過審問,柳宗元才知道這是柳州的一種陋習,有許多奴隸和奴婢就是這樣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決心要改變這種情況。他下令,所有的奴隸或奴婢一律可以由親人或朋友按原來所借的債還清贖回;要是因為貧困一時沒有能力贖回,可以為債主打工,等工錢和債務相當的時候,就應該解除債務關係。柳州的貧苦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發現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因為有些奴隸或奴婢,已經失去勞動能力,他們沒有辦法打工,又怎麼能贖回自己呢?看到這種情況,柳宗元心裏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祿,送到債主家裏,把贖回的奴隸和奴婢送回他們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廢除了人身典押的陋習,對附近的州縣也有深遠的影響。柳宗元還引導人民發展生產、興辦學校。柳州人民怎麼能不愛戴他呢!人們都親切地稱他“柳柳州”。

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還跟韓愈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對改變當時只注意形式不重視內容的文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他寫了不少寓言、傳記、政論散文,還寫了許多詩歌。有一首詩是我們熟悉的`,其實也是他為人的象徵: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的文學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

(一)論説: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説》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説》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説》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説(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四)山水遊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於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託。至於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五)詩詞騷賦:獨具特色(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台宗、律宗等學説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後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於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於清麗中藴藏幽怨,同中有異。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漁翁》《溪居》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蹟見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人物評價:

蘇軾:“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歐陽修:“天於生子厚,稟予獨艱哉。超凌驟拔擢,過盛輒傷摧。苦其危慮心,常使鳴心哀。投以空曠地,縱橫放天才。山窮與水險,上下極沿洄。故其於文章,出語多崔嵬。”

嚴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

毛澤東:“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義哲學家,見之於他的《天説》,這篇哲學論著提出了‘天與人交相勝’的論點反對天命論。劉禹錫發展了這種唯物主義。”

標籤: 柳宗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zongyuan/e2979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