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劉長卿 >

劉長卿《登餘干古城》賞析

劉長卿《登餘干古城》賞析

劉長卿的《登餘干古城》在緬懷歷史的同時,又通過描繪被貶途中景色,來抒發詩人憂國憂民的心情。

登1餘干2古縣城3

孤城上與白雲齊4,萬古荒涼楚水西5。

官舍6已空7秋草沒8,女牆9猶10在夜烏啼。

平沙11渺渺12迷人遠13,落日亭亭14向15客低。

飛鳥不知陵谷變16,朝來暮去弋陽溪17!

【註釋】

登:途徑。

餘干:唐代饒州餘干縣,今江西餘干。

古縣城:指唐朝以前建置的餘干縣城。

齊:一樣高。

楚水:先秦古名。這裏指信江。

官舍:官衙。

空:人去樓空。

沒(mò):淹沒,覆蓋。

猶:仍然。

女牆:城牆上凹凸的小牆。

平沙:平曠的沙地。

渺渺:無邊無際。

迷人遠:令人迷茫。

亭亭:高聳的樣子,這裏有自高而下的意思。

向:朝。

陵谷變: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這裏指世事俱變。這裏指《十月之交》的典故。

弋(yì)陽溪:地名。

【白話譯文】

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臨水,就象塞上的孤城,恍惚還象先秦時那樣,矗立於越國的西邊。它太高了,彷彿跟空中白雲一樣高;也太荒涼了,似乎億萬斯年就沒人來過。城裏空空的,以前的官署早已掩沒在秋天茂密的荒草裏,唯有城上的女牆還在,但已看不見將士們巡邏的身影,只在夜間聽見烏鴉在城頭啼叫。站在城頭眺望,平曠的沙地無邊無際,令人迷茫;孤零零的夕陽,對着詩人這個遠方來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顯得格外沉寂。然而無知的鳥兒不懂得這一切,依然飛到這裏覓食,朝來暮去。

【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劉長卿從嶺南潘州南巴貶所北歸時途經餘干,詩人被貶謫,是由於為官正直不阿而遭誣陷,因此他深感當時的政治腐敗和官場污濁。劉長卿途經餘干之時,又剛剛經過軍閥戰亂,觸處都見戰爭創傷,顯出國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狀,使詩人更加為唐朝國運深憂,故而創作這首詩。

【賞析】

寫作手法

這首即景抒情的詩篇,就包藴着這種感慨深沉的歎喟,寂寥悲涼,深沉迷茫,情在景中,興在象外,意緒不盡,令人沉思。這城廢棄在唐初,詩人把它前移至先秦;廢棄的原因是縣治遷移,詩人含蓄地形容為政治腐敗導致古城衰亡。出於這樣的構思,次聯寫城內荒蕪,醒目點出官舍、女牆猶在,暗示古城並非毀於戰爭。三聯寫四野荒涼,農田化為平沙。末聯歸結到人跡湮滅,借《十月之交》的典故,點出古城荒棄是因為政治腐敗,導致人民離鄉背井,四出逃亡。舊説《十月之交》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詩中激烈指責周幽王荒淫昏庸,誤國害民,“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造成陵谷災變,以至“民莫不逸”。結合前三聯的描述,可見這裏用的正是這層意思。

政治抒情詩

這是一首山水詩,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它所描繪的山水是歷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涼古城,無可賞心悦目,並非欣賞對象,而只是詩人思想的例證,感情的寄託,引人沉思感傷,緬懷歷史,鑑照現實。所以這詩不但在處理題材中有虛構和想象,而且在詩的結構上也突出於表現詩人情懷和自我形象。詩人滿懷憂國憂民的心情,引導人們登臨這高險荒涼的古城、空城、荒城、指點人們注意那些足以引為鑑戒的歷史遺蹟,激發人們感情上共鳴,促使人們思想上深省。

形式美學

從形式美學上看,這首詩歌在結構上呈現出了一種內在的美學對稱。中間兩聯對仗工整,形成了詩歌畫面的近景與遠景,色彩與聲響。首尾兩聯各用一個主語,句式相似,對應工穩。巧妙的詩歌結構不僅保持了詩歌形式上的對稱之美,更形成了詩歌音律節奏的和諧變化。特別是首尾兩聯語意綿密,上下勾連,一氣不斷,更是產生了不同的音律效果。首聯迫促,如異峯突起,強化了孤城的萬古荒涼,給讀者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感覺震撼效果。尾聯低緩,便於詩人悲痛壓抑情感的抒發,有如幽谷哀箏,幽恨綿長。詩歌就在結構的統攝之下,不為篇幅所窘,不為法度所限,於嚴格的體式中,氣韻飛動,神思飛揚。使這座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餘干縣城,不僅是一座孤城,更是一座詩人心靈的荒城。無怪乎前人評説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此詩能寫得如此沉迷哀婉、深沉悲涼,且情在景中,興在象外,正是詩人“煉飾”功夫所至。

拓展閲讀:劉長卿與李白作別餘干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江上花”、“越鄉春”首先指的是春景,以春天的美景來襯托離別的愁緒。其次,又是一語相關,暗指李白美貌的宗夫人。這位宗夫人,名叫宗煜,是李白第四任妻子,前朝宰相宗楚客孫女,比李白小13歲,知音律,善操琴,宋州(今河南商丘)梁園有名的'才女,是大詩人李白狂熱的粉絲。李白遊梁園的時候,在壁上題詩,被這位有才有貌又有錢的宗大小姐用千金買下,留下了“千金買壁”的文壇佳話。喪偶的李白聽説之後,大為感動,在杜甫和高適的撮合下,李白和宗大小姐喜結連理,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緣。“問禮人”,借用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暗指李白是老子李耳的後代。“逐臣”,當然指的是劉長卿自己。

用白話來解釋,詩的意思就是:十二郎(李白排行十二)啊!酒喝得差不多了吧?你花一樣的宗夫人在江上大聲催你上船了呢。美貌的宗夫人聲若嬌鶯,給你帶來了鄱陽湖的春色,雖然你曾遭放逐,但如今已獲赦,夫婦團聚,久別勝新婚了吧,哈哈。唉,我們現在在此地握手分別,可是各自喜歡各自愁!只有着江邊的萬里青山送我去嶺南貶謫地,你卻要由花一樣的夫人陪着回鄱陽湖遊山玩水去了。

從此詩的語調中明顯看到調侃的味道。這也可以反映出李白是個很隨和的人,不然,怎麼好如此開玩笑。而且劉長卿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搞笑的人,應該是被李白感化了。

正所謂:“風流雲散,一別如雨”。唐代詩壇兩顆巨星短暫的交匯之後,又沿着各自的軌道前行。劉長卿帶着隨從,騎上馬往嶺南而去,陪伴他的只有“古道西風瘦馬”、連綿不斷的青山和無盡的感傷!而李白,則帶着紅顏知己宗夫人輕輕鬆鬆暢享鄱陽湖美景,去廬山尋幽問道去了。但餘干美麗的山水以及幹越亭前的風光,給李白留下美好回憶。不久後,李白寫下《尋陽送弟昌峒鄱岠司馬作》一詩,詩中有“搖扇及幹越,水亭風氣涼。與爾期此亭,期在秋月滿”,表達了李白對幹越美景的深深留戀之情。

這一年,李白剛好年滿花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changqing/j9vo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