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商隱 >

李商隱及其《無題》

李商隱及其《無題》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其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的詩歌,特別是他的“愛情詩”,對後代影響很大,其“無題”詩,對宋初的西昆派詩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即便是到了現在,李商隱的詩歌仍然有很重要的價值。

李商隱及其《無題》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一號樊南,懷州河內人,唐文宗開元二年進士,授密書省校書郎,補弘農尉。當時牛李黨爭激烈,由於李商隱早年授知於令狐楚,後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為妻,被牛黨視為背恩,長期受到壓抑。在黨爭的夾縫中,李商隱不得不離開京城,先後在桂管觀察使鄭亞幕下以及劍南,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下為僚屬。晚年闢為鹽鐵推官,四十六歲時客死滎陽,潦倒終身,故而詩歌常常充滿着一種感傷情調。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他對於當時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懷有強烈的憤慨和不滿,迫切希望國家中興,但是在激烈的黨爭中,卻橫遭排擠,一生襟袍未曾開,從而使他的詩歌充滿着一種感傷情調。李商隱擅長七律,七絕,情致婉曲,構思精巧,文采富麗,具有獨特風格。部分詩歌用典精闢,或有不得已的苦衷,歷來有意藴難明之感,有〈〈樊南文集〉〉,〈〈李義山集〉〉。

李商隱是一個關心現實政治的詩人,這在他的早年表現得更為突出,如他二十六歲寫的《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州。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法,欲迴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宛鳥雛竟未休。”

從這首曾被王安石稱讚的名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晚唐國運的關心以及在事業上的遠大抱負。這種心情在其他早年的詩篇中也有明顯的表現。他二十五歲時寫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就是一首長篇的政治詩,雖然藝術不夠成熟,但它反映了較為廣闊的現實。作者寫他當時在長安西郊所見的農村景象是:“高田長槲櫪,下田長荊榛。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他又通過農民的話,陳述了貞觀,開元到安史之亂後農民生活的變化。從今昔對比中,詩人提出了仁政任賢的主張,指出政治的理亂“在人不在天”。這些都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他對當時宦官專權的黑暗政治也很憤慨不滿。甘露事變中宦官殺死宰相王涯等幾千人,他寫了《有感》二首和《重有感》三詩,後詩尤為悲憤痛切:

“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供主君憂。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擊高秋!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雪涕收。”

在宦官熏天勢焰之下,當時許多詩人都不敢正面發表反對意見,有的甚至順從宦官的言論,而年青的李商隱卻從國家安危出發,毅然呼籲誅討宦官,這種勇氣是難能可貴的,他朋友劉蕢因“耿嫉惡”被貶死,他也連寫了幾首詩為他呼冤。在《井絡》,《韓碑》中他還反對了藩鎮的割據。

李商隱還寫了許多詠史詩,曲折地對政治問題發表意見。這些詩主要是諷刺歷史上帝王們的荒淫奢侈,引為現實的殷鑑。如《北齊》詩:“小憐玉體黃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隋宮》詩:“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諷意極為鮮明激烈。《富平少侯》詩:“當天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則用詠史含蓄地的諷刺了耽於女色不視朝政的唐敬宗。有的詠史是寄託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例如《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論。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號稱賢明的漢文帝召見賈誼,而且不問蒼生。他自己生在昏亂年代還有什麼更好的出路呢?

隨着他在政治上的失望,關懷現實的詩篇減少了,更多的詩是用憂鬱感傷的調子,感歎個人的淪落,世運的衰微,如《杜工部蜀中離席》:

人生何處不離羣,世路幹弋惜暫分。雪嶺未歸天外使,鬆州尤駐殿前軍。座中醉酒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詩裏雖然對邊事還有所關心,但那種頹然自放的心情已經掩蓋不住了。又如他的《登樂遊原》絕句: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一遍轉眼就會消失的夕陽,不僅象徵着他個人的沉淪遲暮,也象徵着大唐帝國的奄奄一息。其他的小詩,如《宿駱亭寄懷崔雍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也同樣是這種暗淡低沉的末世哀音,比之他早期的作品,氣概是大不相同了。

李商隱的作品中,最為人傳誦的是他的愛情詩,這類詩或名《無題》,或取篇中兩字為題,以“無題”名詩是李商隱的一大創造。據説以“無題”命名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因為詩中所寫的男女情愛,在那個時代未便向人明言,二是因李商隱一生中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對朋黨傾扎深深憂懼,故凡有政治感觸,多拖以男女情事,為避嫌疑,乾脆題為“無題”。

這類《無題》詩,寫作年代已不可考,有關本事也不得而知。過去舊注家多説有政治寓意,有的認為是作者政治失意,向權臣令狐淘?求助哀告之作,有的認為是宰相李德裕被貶為崖州(今海南島),作者寫詩對他表示敬慕和同情。但這些猜測均依據不足,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這幾首詩是純粹寫男女愛情的詩。

以《無題》為代表的李商隱七律,揚棄了元白那種對事件本身的興趣,而轉入心靈的象徵,即將一己之悲劇性身世及心理,幻化為象徵性圖景。既有形象的鮮明性,豐富性,又具有內涵的朦朧性,抽象性,從而獲得豐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讀者多方面的聯想,而內容的深微,意境的朦朧,手法的象徵,語言的典麗精工,餘味曲折,開啟了從晚唐到五代的詞境。

李商隱七絕,管世銘謂其“用意深微,使事穩愜,直欲以前賢之外另闢一奇。”(《讀學雪山房詩抄》凡例)。如《樂遊原》一詩表現詩人的遲暮情懷,對時代也是一種象徵,前人認為消息甚大。李商隱長於詠史,其詠史絕句大都運用見微知著,或即事微挑的方法,具有很高的諷刺藝術,如《齊宮詞》:

“永壽兵來夜不扃,金蓮無復映中庭。樑台歌管三更罷,猶子風搖九子鈴。”

關於無題詩,李商隱自己曾經解釋説:“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謝河東公和詩啟》)。又説:“楚雨含情俱有託。”(《梓州罷吟寄同舍》)。但是,現在看來,他這些詩可能少數是別有寄託的,如《錦瑟》;更多的是有本事背景的言情之作,這些本事,作者既不肯明言,我們也無須做徒勞的追究,這些中交織着他愛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絕望的種種複雜心情,如下面兩首不同時作的.《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酒純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白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兩首詩是他情詩中的名作,前一首裏,寫出男女雙方雖然透過重重封建禮教的帷幕達成了愛情的默契,但是也帶來了無法達到願望的更大的痛苦,鮮明而清晰的種種細節的回憶,都和這種歡樂與痛苦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後一首裏,執者的愛情在瀕臨於絕望中顯出了無比強烈的力量,春蠶,蠟炬兩句,已成為描寫愛情的絕唱。後四句,寫對女方的深刻體貼,咫尺天涯的距離,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線希望,也是深刻動人的。這些詩很典型的表現了封建時代士大夫們那種隱祕難言的愛情生活的特點。他們一面嚮往愛情,一面又對封建禮法存着重重顧慮。因此,這些詩和詩經,樂府民歌中那些表現強烈反抗的愛情詩歌完全不同,至於他的那些狎妓調情的詩,則和這些有其真摯愛情的詩不能同日而語。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深情緬邈的愛情詩。由於李商隱生活的不幸,他所吟詠的愛情就顯得格外複雜深沉,婉曲含蓄。本詩主要表現戀人離別時的憂傷痛苦,抒發了纏綿執着的相思之情,並表達了對美好願望的追求。

這是一首寫封建社會戀愛不自由的詩,前四句敍述一對情人經過艱苦的努力才得以見面,可是不得不在一個困難的情況下被迫分離,況且又是暮春時節。春風無力,白花凋謝,就更使人傷感,他們只得舊地裏表示永遠相愛的決心;後四句寫別後思念的苦況,也表達了力求克服障礙繼續取得歡會的願望。

這是一首著名的愛情詩,抒發了男女雙方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全詩抒情,具有迴環往復婉轉深微的特點。首句抒寫相思別離之情,兩個“難“字,已有纏綿之意,次句以暮春衰殘景物映襯別離之情,倍增哀怨。春蠶兩句從自己一方表白對愛情的忠貞。“曉鏡”兩句又推己及對方,懸揣戀人也沉浸於相思痛苦之中。由此詩意也就更加深了一層,兩心如此相通,竟至體貼入微,不更顯示了愛情的真摯和專一麼?末兩句借用神話傳説,表達了因睽隔兩地而生的探看的願望,與首句遙相呼應。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句是歷來為人們所激賞的名句。詩人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以春蠶之絲和蠟炬之淚這兩個象徵性意象,來表現相思之深和對愛情的忠貞,形象貼切,含意雋永。

全詩可以分成四個部分,詩的每兩句就是一個抒情層次。首聯由抒情入筆寫惜別之苦,頷聯借春蠶和蠟燭自比,寫對愛情的忠貞。頸聯轉換角度,推己及人,因為詩人自己對對方的相思到了刻骨銘心的程度,因而便設想對方也在思念着自己。尾聯用神話傳説來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通篇以“別”為主題,四聯雖有所側重,內在聯繫卻非常緊密,始終圍繞“情”與“思”展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把憂傷,祝願,希望等複雜豐富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層層深入,迴環往復,有力的突出了詩的主題。

這首詩的藝術特色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迴環往復的抒情方法。四聯各有側重,每一聯都是一個抒情角度。開頭從相見時難寫到離別,表現一對戀人刻骨銘心的相思,痛苦難堪的真情;頷聯從自己一方表白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九死不悔;頸聯由己及推人,表現戀人雙方苦苦思念;尾聯化用神話傳説,寫自己渴望相見的心願,於是詩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來,虛實變化,風情婉轉。

2.比興手法的運用與諧音雙關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春蠶之絲和蠟炬之淚這兩個象徵性意象,來表現相思之苦和對愛情的堅貞,形象貼切,意境雋永,“絲”與“思”諧音雙關,蠟淚暗指情人淚,使全詩深情並茂。

3.婉曲柔密的風格。全詩感情強烈,但沒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綿柔的形式來吐露,或用殘春季節的暗示,或用殘春蠟炬表現,又用神話假託,呈現婉曲柔密的風格特點。

唐代詩人中,李商隱的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的古詩,繼承前人的方面較廣。五古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學杜甫,《海上謠》學李賀,七古《韓碑》學韓愈,但風格不大統一,成就也就不夠高,他成就最高的是近體,尤其是七律,這方面他繼承了杜甫七律錘鍊謹嚴,沉鬱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樑詩的濃豔色彩,李賀詩的幻想象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緬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

在用典上,他掌握了杜甫用典的技巧,藉助恰當的歷史類比,使不便明言的意思得以暢達,使容易寫得平淡的內容顯得鮮豔。他的愛情詩中還善於化用神話志怪故事,點染意境氣氛,李賀詩神奇中見真實的想象的本領這精湛的技巧在他的七律中也有很好的表現。但是,他用典有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説:“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是有根據的,如《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則説她獨自一個人生活在天上,非常寂寞,每天都要度過痛苦不堪的長夜,後兩句説嫦娥應當後悔不該偷吃仙丹,如今冷冷清清住在月宮裏,對着無邊無際的碧海般的春天,這顆心是日日夜夜都不能平靜的。

在由西海主編,成都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李達五輯評的《古詩精華輯評》一書中,從117至121頁也對李商隱進行了大量的評價,具體內容有:

《舊唐書》卷190中説:“李商隱能為文,不喜偶對。從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隱,自是始為今體章奏。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與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

《彥周詩話》中説:“李義山不詩,字字鍛鍊,用事婉約,仍多近體,惟有〈〈韓碑〉〉詩是一首古體。”楊萬里〈〈詩齋詩話〉〉:“五七字絕句最小,而最難工,雖作者亦難得四局全好者,晚唐人與介甫最工於此。”如李義山憂唐之衰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又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如:“芭蕉不解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如:“鶯花啼又笑,畢竟是淮春。”

〈〈詩林廣記〉〉引王荊工雲:“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李義山一人而已。”

〈〈原詩〉〉:“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而無其匹也。”

李商隱的〈〈無題〉〉詩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第四冊,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首愛情詩,李商隱的詩還被選入其他許多教材作為範文,可見他的詩歌地位之高。

李商隱儘管由於時代的侷限,讓他一生坎坷,鬱郁而不得志,但是他還是努力創作,大膽創新,寫出了許多優秀的詩篇,特別是他開創了《無題》詩的先河,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尤其是在詩歌史上具有重大的貢獻,他所寫的愛情詩至今仍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由於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能有李商隱這樣含蓄的愛情表達方式,實在是難能可貴的。李商隱用心細微,忠於愛情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對那些見異思遷的人更是一個極好的提醒。如果每個人都能有這份忠貞,對待愛情不去朝三暮四,離婚的現象就會大大減少,前娘後母的學生就會大大減少,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就會減少,犯罪的青少年就會減少,因為許多誤入歧途的兒童都與父母的離異有直接的關係,而造成離異的原因就是部分夫妻雙方或單方缺乏對愛情的忠貞,對婚姻不負責任,到處尋花問柳,甚至家外有家,把原本美好的家庭弄得妻離子散,孩子心理上難免受到傷害。

不過,李商隱過分壓抑自己的感情,不敢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是由於社會環境的限制,但這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這也可能是造成李商隱只活了四十多歲的一個重要原因,並讓他的詩歌創作就此劃上了句號,我們無法欣賞到他更多的作品,因此,這一點我們要引以為戒。

綜上所述,李商隱一生蹭蹬,以遊幕生涯為主,其詩有濃厚的感傷情緒,形成一種精麗而富於暗示的詩風,從而創造出以〈〈無題〉〉詩為代表的新型七律。他的詩,特別是他的愛情詩,對後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開創了“無題”詩的先河,儘管他一生清寒,但他的確是繼杜甫,韓愈和李賀之後,最富於創新的詩人。他的詩值得我們欣賞,他的藝術風格值得我們學習,他的精神——對愛情的忠貞,對國家的忠心,對文學的執着,對黑暗勢力的抨擊,對美好願望的追求——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shangyin/w0g9mg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