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白 >

走進李白的作文怎麼寫

走進李白的作文怎麼寫

小時候,常常聽大人們談起李白和杜甫,説他們是詩寫得最好的兩個人。從此幼小的心靈中就對他們留下絕對的信任和崇拜。覺得他們是那麼神祕,那麼偉大。

走進李白的作文怎麼寫

終於我也仰着小小的頭,揚起嫩嫩的嗓音,像一波山草在飄動:“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國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整日與山花野草結伴的我,驀地闖進這詩的國度,覺得眼前事物樣樣新奇,件件可愛。我如飢似渴地啃着這些詩句,逐漸地也慢慢有所領悟。我的小心眼裏似乎更喜歡李白,他的每一句詩都像一片片滾着露珠的'青草兒——多明麗,多輕快!而杜甫則沒有那麼多神奇,他只是個蒼老憔悴的“瘦老頭”,心中似乎只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悲歎。

我長大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悄悄冒出新芽,雖還嫩生生的,但終於敢大膽步入成年人的內心深處,敢於評論他們了。

人們都説,李白傲慢非凡,輕蔑權貴,對黑暗政治強烈憤慨。果真如此?在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中,他不也對韓荊州歌功頌德嗎?難道僅因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便給其貼上“輕蔑權貴”的者的詩篇極少。高傲的態度,永遠不能體察人民疾苦,以至於詩中只有山水如何優美,而缺少人民的熱愛和追捧!

然而,杜甫這個一度被我蒙上灰色的詩人,卻以他偉大光明的照射強烈震撼了我的心靈。杜甫生活維艱,“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他甚至還遭受小兒子餓死的奇慘變故。在杜甫的後半生,生活無論怎樣困難,他都勇於嚴肅正視事實,始終關注着民族命運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後期創作中始終貫穿着“窮年憂黎元,歎息熱中腸”的精神。安史叛軍的殘酷屠殺,統治階級的腐朽荒淫,勞動人民的痛苦呻吟,總之有關軍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都在他的詩中得到深刻反映。當他為命運多舛而倍感淒涼時,國家憂患、人民疾苦隨即以更悲涼的色彩橫到心上。他那種拋棄“小我”而關心大眾的人格昇華,是同時代詩人所不可比擬的。更讓人俯首長歎的是,在那悽風苦雨人難寐之夜,杜甫非但説有頓生對天下人怨憤冷漠之心,反而以己及人,甘心犧牲自我而築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廈,這是怎樣一顆滿溢着赤誠和慈愛的心靈!但遺憾的是,杜甫很少有歡快的詩句,即使有,體現的總是淒涼,可能是當時歷史背景的影響太深了吧!

對童年的我而言,李白和杜甫是夢;對現在的我而言,他們是真;或許他們是真正的夢,而這是我用自己的眼看他們。我崇拜李白的江河才華,更敬慕杜甫那顆悲天憫人、包容一切的魂靈!

標籤: 走進 李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bai/py9n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