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甫 >

杜甫題畫鷹詩的文化內涵

杜甫題畫鷹詩的文化內涵

杜甫題畫詩中,鷹不只是一個畫面形象而且是具有了主體精神的象徵意象,這個意象最能表達詩人昂揚壯大的情思和卓然不羣的氣度。

杜甫題畫鷹詩的文化內涵

一、《詩經》中鷹的形象

早在《詩經》時代就有以鷹來象徵威猛之勢的,如《詩經・小雅・采芑》的“彼飛隼,其飛戾天,”[1]191以鷹的疾飛長空、凌雲至天之勢來烘托西周大將方叔南征荊蠻的威猛之勢。還有以鷹的圖案作為軍旗以揚軍威的,如《詩經・小雅・六月》中的“織文鳥章,白旆央央”。[1]188《詩經・大雅・早麓》中的“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以鷹起興,頌美文王祭祀獲福,從而展現了雄鷹搏擊長空的英姿。從《詩經》中可以看出,鷹的兇猛之性早已被發現,並被用於軍事,賦予了特定內涵。此後還有以鷹的兇猛、殘酷之性來喻人的。唐代蓄養鷹犬畋獵之風盛行,又有蕃夷進獻,好鷹、贈鷹成為當時社會上的流行時尚。唐代又是一個尚武的時代,任俠之風盛行,鷹的兇猛、英武特性與遊俠有契合之處,所以更煽起了社會上普遍對鷹的喜好。在唐代詩文和畫家畫幅中都能見到鷹的存在,尤其是在盛唐。“盛唐的士人更具備空前的自信和抱負,他們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總是希望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相當的對應物藉以充分地展現出來。蒼鷹超然拔俗於燕雀之流,與士人良好的自我認定十分吻合,有了這一契合點,鷹受到士人的鐘愛並被不斷地繪於圖障,詠於詩篇,就不足為奇了。”

二、杜甫題畫鷹詩的文化內涵

唐朝題畫詩注》收錄的4首題畫鷹詩均為杜甫所作,另有1篇畫贊為李白所作,1篇畫贊為白居易所作。且看杜甫的《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詩中“風霜起”三字狀出了畫鷹兇猛肅殺之勢撲面而來,接着用“身”、“側目”狀出畫鷹的竦立之姿、兇殺之神。“絛旋”二句描繪出系蒼鷹的金屬、絲繩的閃閃發光和畫鷹神采飛動、呼之欲出的氣勢。後兩句抒發感慨,希望畫鷹變成真鷹去參加戰鬥,搏擊“凡鳥”,把毛血灑遍平蕪。詩中不僅再現了畫鷹兇猛、肅殺、不凡的形象、氣勢,而且賦予了它戰鬥的意藴,寄託了疾惡如仇之志和思奮報國之情。鷹不只是一個畫面形象而且是具有了主體精神的象徵意象,這個意象最能表達詩人昂揚壯大的情思和卓然不羣的氣度。

再看杜甫的《畫鶻行》:

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初驚無拘攣,何得立突兀?乃知畫師妙,巧刮造化窟。寫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烏鵲滿枝,軒然恐其出。側腦看青霄,寧為眾禽沒。長翮如刀劍,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崢嶸,粉墨且蕭瑟。緬思雲沙際,自有煙霧質。吾今意何傷,顧步獨紆鬱。

“高堂”四句用真鶻來寫畫鶻,突出其無拘無攣、高聳獨立的姿態。“烏鵲”二句用凡鳥烏鵲懼怕畫鷹出來搏擊的醜態反襯出畫鷹的兇猛、傲然之勢。接着用“側腦看青霄,寧為眾禽沒。長翮如刀劍,人寰可超越”四句狀出鷹的志在青霄、不為羣沒的遠大志向和翅如刀劍、超越人寰的'巨大力量。結尾處聯繫身世,借畫寄懷,報發感慨。由畫鷹的不能真飛想到自身空有沖霄之志、超寰之才卻難以施展,從而顧步自憐,憂思難排。詩中再現了畫鷹的傲然獨立、兇猛肅殺、志存青霄的形象,並將身世滄桑之感、懷才不遇之情一併融入其中,使鷹的內涵更加豐富,寫鷹也是寫人,主客交融,渾然一體。

又杜甫《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寫道:

近時馮紹正,能畫鷙鳥樣。明公出此圖,無乃傳其狀。殊姿各獨立,清絕心有向。疾禁千里馬,氣敵萬人將。憶昔驪山宮,冬移含元仗。天寒大羽獵,此物神俱王。當時無凡材,百中皆用壯。粉墨形似間,識者一惆悵。干戈少暇日,真骨老崖嶂。為君除狡兔,會是翻�上。[3]150-151

“殊姿”四句描繪出畫鷹清峻絕俗、出羣獨立、似欲飛動的神態美和疾飛勝過千里馬、力能抵萬的氣勢美。“憶昔”六句回憶起唐玄宗驪山温泉宮羽獵之事,突出鷹的神王之質和不凡之用。結尾句聯繫時事,寫安史之亂以來,干戈不休,鷹已無用武之地,空老山崖。在今昔對比中,惆悵滿懷,感慨萬千。最後仍言雄鷹雖老,但還可搏擊狡兔,暗喻自身尚思為國平亂的志向。在這裏,鷹已與時事聯繫起來,成了為國平亂的鬥士的化身,超出其既有的文化內涵,承載着更多的思想內容。杜甫的《姜楚公畫角鷹歌》也是突出了鷹的肅殺之氣、搏擊精神,並隱喻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fu/wqj7z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