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白居易 >

白居易《慈烏夜啼》譯文及註釋

白居易《慈烏夜啼》譯文及註釋

白居易是中國著名的唐代詩人。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下面給大家分享白居易唐詩中其中的一首,名為《慈烏夜啼》。歡迎閲讀賞析!

白居易《慈烏夜啼》譯文及註釋

  慈烏夜啼

  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譯文】

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早晚守着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着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歎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注:曾參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稱的門生。)

註釋

⑴啞啞:形容烏鴉的叫聲。啞,音。

⑵經年:終年、整年。

⑶故林:舊林,指往日與母親所棲息的樹林。

⑷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裏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⑸沾襟:眼淚沾濕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⑹反哺:慈烏初生的時候,母親餵養它,等它長大了,便捕取食物來餵養母親,這叫做反哺;引申是説:報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養。

⑺爾 :你。

⑻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為押平聲韻的關係,音。

⑼吳起:戰國時魯國名將。他曾為了追求功名,母親死了,卻不回家料理喪事。他的老師曾申(曾參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就和他斷絕來往。

⑽歿: 死亡。

⑾喪不臨:即「不臨喪」,不奔喪的.意思。古代習俗,父母或尊長過世,從外地趕回料理喪事或祭拜,稱奔喪。

⑿嗟哉:歎詞。嗟,音。

⒀斯徒輩:這一類的人。斯,此、這。徒、輩都是類的意思--

⒁復 又:這裏是加強語氣。

⒂曾參:字子輿,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是當時有名的孝子。

【詩評】

詩中用大量筆墨刻畫慈烏鳥“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狀,意在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盡反哺心”的無盡愧恨和哀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baijuyi/wyql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