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歷史典故:疑鄰盜斧的文學百科

歷史典故:疑鄰盜斧
  • 歷史典故:疑鄰盜斧

  • 導語:疑鄰盜斧,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而這個歷史典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歷史典故:疑鄰盜斧【釋義】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歷史典故】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在家裏到處找都沒有...
  • 5931
  • 歷史典故:雞鳴狗盜

  • 雞鳴狗盜筆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下文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閲讀參考!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
  • 28999
  • 雞鳴狗盜的歷史典故

  • 導語: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雞鳴狗盜的典故,歡迎大家閲讀!【解釋】鳴:叫;盜:偷東西。學雞打鳴,學狗偷盜。【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説情放孟...
  • 26078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
  •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

  • 漢景帝也像文帝一樣,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決心把國家治理好。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錯,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漢景帝即位以後,把他提升為御史大夫。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是同時又有二十二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也就是所謂同...
  • 12802
雞鳴狗盜歷史典故
  • 雞鳴狗盜歷史典故

  • 導語: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相關的歷史典故,歡迎查閲與借鑑,謝謝。雞鳴狗盜筆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
  • 22000
  • 孟母擇鄰的歷史典故

  • 孟母擇鄰告訴了我們,父母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強大支持與後盾。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孟母擇鄰的典故,一起來看一下吧。【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釋義】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防他學壞。形容慈母嚴格要求子女,教育有方。【歷史典故】孟子是我國戰國時期...
  • 19935
  • 歷史典故:孟母擇鄰

  • 孟母為教育好幼小的孟子,曾為選擇環境搬家三次,終於把孟子培養成為一代大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母擇鄰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閲讀。【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釋義】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防他學壞。形容慈母嚴格要求子女,教育有方。孟...
  • 11035
  • 中國歷史典故:雞鳴狗盜

  • 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下面是其成語典故,一起來閲讀下吧:筆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
  • 14097
  • 掩耳盜鈴的歷史典故

  • 通過學習歷史典故,讓孩子讀懂半部中國史!下面梳理了掩耳盜鈴的歷史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鑑。【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釋義】掩: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歷史典故】從前,有一個人很...
  • 21645
經典成語故事:疑鄰盜斧
  • 經典成語故事:疑鄰盜斧

  • 疑鄰盜斧是指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一起來看看成語故事,僅供大家參考!謝謝!典故:有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怎麼找也沒有找到。後來他認為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他注意到鄰居的孩子的言行,神情怎麼看都象是一個小偷。於是他斷定是那個孩子偷去了,心裏還...
  • 13987
疑鄰盜斧的故事擴寫_六年級日記
  • 疑鄰盜斧的故事擴寫_六年級日記

  •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疑鄰盜斧的故事擴寫_六年級日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傳説,戰國時期,有一個人以砍樹為生,因為技藝高超,所以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每天他砍的樹都供不應求。...
  • 32453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
  •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

  • 1.匡衡鑿壁發音kuānghéngzáobì釋義後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出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2.聞雞起舞發音wénjīqǐwǔ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出處《晉書·祖逖傳》:中夜...
  • 28684
  • 小姐鬥盜賊的歷史典故

  • 從前,長安有個財主人稱萬家財的,在長安郊野建有別院,那邊山淨水秀,景物柔美,他常帶着家人去別院棲身。他家離京城很遠。可這裏地處荒僻,常常有盜賊在這裏出沒。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小姐鬥盜賊的歷史典故,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小姐鬥盜賊的歷史典故有一次,萬家財帶着妻女來到別...
  • 31633
經典歷史典故
  • 經典歷史典故

  • 經典歷史典故1以管窺天【出處】《史記·扁鵲列傳》。【釋義】以:用或從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窺是從小孔或縫隙裏看。本意是從竹管裏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見聞狹隘,看問題片面。【歷史典故】戰國時期齊國的名醫扁鵲,原名秦越人。因為他救活了許多瀕於死亡的人,所...
  • 32988
【歷史典故】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
  • 【歷史典故】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

  • 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歷史典故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篇1以管窺天【出處】《史記·扁鵲列傳》。【釋義】以:用或從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窺是從小孔...
  • 33283
  • 「歷史典故」

  • 導語:在中國文明五千年和漢語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歷史典故璀璨奪目,蔚為壯觀,它是文明的積澱,漢語的精華,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瑰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典故與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歡迎大家閲讀!【歷史典故】與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一個人在河邊看到水裏的.魚又大...
  • 18348
疑鄰盜斧的成語故事
  • 疑鄰盜斧的成語故事

  •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疑鄰盜斧的成語故事,歡迎閲讀。【成語故事】: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
  • 30466
  • 鄰人獻玉的歷史典故

  • 鄰人獻玉這個歷史故事描述了個狡猾的鄰居,説明立場不堅定的人是很容易被矇蔽的。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與q有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鄰人獻玉的歷史典故魏國的一個農夫有一次在犁田時突然聽到一聲震響。他喝住耕牛,刨開土層一看,原來是犁鏵撞上了一塊直徑一尺、光澤碧透的異石。農...
  • 15090
  • 「歷史典故」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

  • 導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同學們在備考的時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十個典故及簡析,歡迎大家閲讀參考!謝謝!【歷史典故】三十個經典歷史典故及簡析1.精衞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恆、敢於奮鬥等。2.大禹治水:奉獻精神、公...
  • 27703
歷史典故故事
  • 歷史典故故事

  •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高祖李淵次子傳説李世民四歲時,一書生見到天他説:"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去後,就採其語,名世民。公元629年至649年在位,隋末,勸其父起兵反隋,年十八歲舉義兵。高祖得天下,皆其功。李淵稱帝時,封他為秦王。天子齊王多次與謀殺他...
  • 8326
疑鄰盜斧的故事
  • 疑鄰盜斧的故事

  • 導語:疑鄰盜斧,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謝謝!【成語】疑鄰盜斧【拼音】yílíndàofǔ【釋義】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例句】一道題目為翻...
  • 25658
最新關於疑鄰盜斧讀書筆記
  • 最新關於疑鄰盜斧讀書筆記

  • 今天看到一則寓言故事《疑鄰盜斧》,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一些朋友和故事裏的那個鄉下人一樣,犯過同樣可笑的錯誤,希望我們以後不要再有這樣可笑的想法了。故事的內容是:從前有一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頭,心裏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態,像是偷了斧頭的'樣子;看他臉上的神...
  • 6728
雞鳴狗盜【歷史典故】
  • 雞鳴狗盜【歷史典故】

  • 筆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
  • 28045
  • 歷史典故:掩耳盜鈴

  •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釋義】掩: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歷史典故】從前,有一個人很愚蠢,還愛佔小便宜。凡是他喜歡的東西,總是想盡辦法弄到手,甚至是去偷也在所不惜。有一...
  • 5194
  • 雞鳴狗盜「歷史典故」

  • 筆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
  • 23894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