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草部的文學百科

《本草綱目·草部·白前》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白前》文言文

  • 釋名亦名石藍、嗽藥。氣味苦、微温、無毒。主治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兩(炒過),甘草一兩(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豬肉、白菜。久咳氣壅(體腫、短氣、脹滿、喉中呼吸有聲,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兩,紫苑、半夏各三兩,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後煮成...
  • 9278
《本草綱目·草部·防己》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防己》文言文

  • 釋名解離、石解。氣味辛、平、無毒。主治皮膚水腫(水氣在皮膚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風)。用防己、黃芪、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三兩,混合後,每取一兩,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湯”。關節風濕微腫。用防己一兩、黃芪二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炙甘草半兩,共...
  • 9747
《本草綱目·草部·薄荷》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薄荷》文言文

  • 釋名菝活、蕃荷菜、吳菝活、南薄荷、金錢薄荷。氣味(莖葉)辛、温、無毒。主治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風熱)。用薄荷研細,加煉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調丸亦可。眼瞼紅爛。用薄荷在生薑中浸一夜,取出曬乾,研為末,每取殘,泡熱激發中洗眼。瘰癧。用新薄荷二斤,搗爛取汁...
  • 25126
《本草綱目.草部.續斷》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續斷》文言文

  • 釋名亦名屬折、接骨、龍豆、南草。氣味(根)苦、微温、無毒。主治刀傷、癰瘍、折跌、能續筋骨。亦治婦女崩中漏血,破癥結瘀血。妊娠胎動。用川續斷(酒浸)、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二兩,等分為末,加煮爛了的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產後諸疾(血暈、心悶、煩熱...
  • 20322
本草綱目草部蓑荷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蓑荷文言文

  • 釋名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氣味(根)辛、温、有小毒。(葉)苦、甘、寒、無毒。主治喉舌瘡爛。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搗汁三升內服。月經不調。用荷根,切細,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點酒,空心服。受寒聲啞。用荷根二兩,搗爛取汁,加酒一碗,和勻,細細飲服...
  • 16644
《本草綱目?草部?盍藤子》 釋名和主治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盍藤子》 釋名和主治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象豆、盍子、合子。氣味(仁)澀、甘、平、無毒。主治喉痺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酒送服一錢。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腸風下血。用盍藤子兩個、完好的皂莢子四十九個,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温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選厚重者),濕紙七層...
  • 32889
《本草綱目草部海藻》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海藻》文言文

  • 釋名單、落首、海蘿。氣味苦、鹹、寒、無毒。主治項下瘰癧。用海藻一斤,裝薄布袋中,泡酒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藥渣曬乾,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連服幾劑,即消瘰癧。蛇盤瘰癧,頭項交接。用海藻(蕎麪炒)、白殭蠶(炒),等分為末,加白梅湯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 11817
《本草綱目草部連翹》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連翹》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異翹、旱蓮子、蘭華、三廉,根名連軺、竹根。氣味(莖、葉)苦、平、無毒。(翹根)甘、寒、平、有小毒。主治瘰癧結核,用連翹、脂訂等分為末,隨時吞服。痔瘡腫痛。用連翹煎湯薰洗,後以綠礬加麝香少許敷貼。癰疸腫毒。用連翹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為...
  • 15199
《本草綱目草部白頭翁》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白頭翁》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白頭翁》作者:李時珍釋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氣味(根)苦、温、無毒。主治熱痢下重。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櫱、秦皮各三兩,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長。不愈再服。婦人產後痢虛極者,可加甘草、阿膠各二兩。下痢咽痛。用白頭翁、黃連各一兩,木香二兩,加水...
  • 6716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豆蔻》作者:李時珍釋名草豆蔻、漏蔻、草果。氣味(仁)辛、澀、温、無毒。主治心腹脹滿,氣短。用豆蔻一兩,去皮,研細。每服半錢,木瓜生薑湯調下。胃弱嘔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薑半兩,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薑汁半合倒入,和麪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湯中煮熟,空...
  • 24434
《本草綱目.草部.蜀葵》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蜀葵》文言文

  • 釋名戎葵、吳葵。氣味(苗)甘、微寒、無毒、滑。(花)鹹、寒、無毒。(子)甘、冷、無毒。主治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淨、銼細,加水煎開幾次,服之極效。小便尿血用蜀葵莖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腸胃生癰(即內癰。敗血腥穢,臍腹冷痛)。用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
  • 8196
本草綱目草部杜若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杜若文言文

  • 釋名杜蘅、杜蓮、若芝、楚蘅、山姜。氣味(根)辛、微温、無毒。主治胸脅逆氣,頭痛流涕,皮間風熱等。附方李時珍説:“杜若乃神農上品,治足少陰、太陽諸證要藥,而世不知用,惜哉。”(意思是説,杜若在《神農本草經》裏列為“上品”,是治腎、膀胱諸經的要藥,但是人們不知道用它,這是很可惜的...
  • 20967
《本草綱目·草部·漏盧》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漏盧》文言文

  • 釋名亦名野蘭、莢蒿、鬼油麻。氣味(根、苗)鹹、寒、無毒。主治腹內蛔蟲。用漏盧為末,每取一匙,和餅子肉湯同服。小兒疳病肚脹,或常瀉痢,冷熱不調。用漏盧一兩,研細。每服一錢,加豬肝一兩或鹽少許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冷勞泄痢。用漏盧一兩、艾葉(炒)四兩,共研為末。取末一半,加醋...
  • 7973
《本草綱目·草部·玄蔘》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玄蔘》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玄蔘》作者:李時珍釋名亦名黑參、玄台、重台、鹿腸、正馬、逐馬、馥草、野脂麻、鬼藏。氣味(根)苦、微寒、無毒。主治諸毒鼠瘻(頸部淋巴結核)。用玄蔘泡酒,每天飲食少許。年久瘰癧。用生玄蔘搗爛敷患處。一天換藥二次。用玄蔘研為末,取淘米水煮的豬肝,每日...
  • 20548
《本草綱目·草部·薰草》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薰草》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薰草》作者:李時珍釋名蕙草、香草、燕草、黃零草。氣味甘、平、無毒。主治傷寒下痢。用薰草、當歸各二兩,黃連四兩,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一天服三次。傷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蟲蝕下部,痛癢不止,脈數而無熱,汗出不止。病初起時,目盡赤,七、八日後,四角變黃黑)。用...
  • 27184
《本草綱目·草部·水蘇》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水蘇》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水蘇》作者:李時珍釋名雞蘇、香蘇、龍腦薄荷、芥苴。氣味(莖、葉)辛、微温、無毒。主治漏血促使煞費苦心,用水蘇煮汁一升服。吐血、下血。用水蘇莖葉,煎汁服。吐血咳嗽。用水蘇焙乾研細,每服一錢,米湯送下。鼻血不止。用水蘇五合,香豉二俁,同搗爛,搓成小團,如棗核...
  • 17919
《本草綱目·草部·羊躑躅》 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羊躑躅》 文言文

  • 釋名黃躑躅、黃杜鵑、羊不食草、鬧羊花、驚羊花,老虎花、玉枝。氣味(花)辛、温、有大毒。主治風痰注痛。用羊躑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搗作餅,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時取焙為末,加蒸餅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飯反服。風濕痺痛(手足身體收攝...
  • 5757
《本草綱目.草部.莽草》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莽草》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莽草》作者:李時珍釋名芒草、鼠莽。氣味(葉)辛、温、有毒。主治賊風腫痺(風入五臟,恍惚)。用莽草一斤,烏頭、附子、躑躅各二兩,切細,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癬疥雜瘡。耳鼻疾,可以棉裹藥汁塞。此方名“莽草膏”...
  • 25656
關於《本草綱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 關於《本草綱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苦薏。氣味(根、葉、莖、花)苦、辛、温、有小毒。主治無名腫毒。用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乘熱服,讓汗發出;另以藥渣敷患處。又方: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把,共搗爛,加入酒一碗,絞取汁取;仍以藥渣敷患處。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採蒼耳葉,秋日採野菊花,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酒...
  • 7169
《本草綱目草部雞冠花》文言文及解釋
  • 《本草綱目草部雞冠花》文言文及解釋

  • 氣味(苗、子、花)甘、涼、無毒。主治吐血不止。用白雞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便血。用雞冠花、椿根皮,等分為末,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二次。痔久轉瘻。用雞冠花、風眼草,各一兩,加水二碗煎湯多洗。下血脱肛。用白...
  • 30612
《本草綱目草部蛇牀》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蛇牀》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亦名蛇粟、蛇米、虺牀、馬牀、牆蘼。氣味苦、平、無毒。主治陽事不起。用蛇牀子、五味子、菟絲子,等分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赤白帶下,月經不來。用蛇牀子、桔白礬,等分為末,加醋、面和成丸子,如彈子大,胭脂為衣,棉裹後納...
  • 29524
《本草綱目草部貫眾》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貫眾》文言文

  • 釋名亦名貫節、貫渠、百頭、草頭、黑狗脊、鳳尾草。氣味(根)苦、微寒、無毒。主治鼻血不止。用貫從根研末,取一錢,水沖服。各種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腸風酒痢等)。用貫眾去掉皮毛,焙乾,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或加醋、糊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
  • 6851
《本草綱目草部白藥子》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白藥子》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白藥氣味(根)辛、温、無毒。主治風痰上雍。用白藥三兩、黑牽牛半兩,同炒香,去牽牛一半後,共研為末,加防風末三兩,和勻。每服一錢,茶送下。咽喉腫痛。用白藥末一兩、龍腦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吐血不止。用白藥燒存性,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眼爛生...
  • 5991
《本草綱目草部茵芋》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茵芋》文言文

  • 作者:李時珍釋名芫草、卑共。氣味(莖、葉)苦、温、有毒。主治手足枯痺拘攣。用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石南葉、躑躅花、細辛、桂心各一兩,切細,裝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漬。幾日後,取酒飲服。每服一合,一天兩次。手足只感微痺即止。此方名“茵芋酒”。腳...
  • 26602
《本草綱目草部蘇》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蘇》文言文

  • 《本草綱目.草部.蘇》作者:李時珍釋名紫蘇、赤蘇、桂荏。氣味(莖、葉)辛、温、無毒。主治傷寒氣喘。用紫蘇一把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慢慢飲用。勞復食復。用紫蘇葉煮汁二升飲下。亦可加生薑、豆豉同煮。霍亂用滿。用能吐,用生紫蘇搗成汁服,或用幹紫蘇煮汁服亦可。九傷出血不止。用...
  • 22105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