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素材圖片 >黑板報 >

拒絕校園暴力手抄報圖片

拒絕校園暴力手抄報圖片

校園暴力不僅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同時會產生許多不良的社會情緒,如恐懼和焦慮。所以,我們都應積極行動起來讓暴力遠離校園。

拒絕校園暴力手抄報圖片

認清哥們義氣,拒絕校園暴力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膾炙人口的故事情節,受到諸多讀者的喜愛,今天我們就從水滸傳裏的故事講起。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

武松發配至孟州牢營,管營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以禮待之,二人結拜。施恩的酒店被惡霸蔣門神霸佔,武松聞之大怒,帶酒趕至快活林,痛打蔣門神,奪回酒店。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此類哥們義氣的事件。

近日,高新區檢察院以涉嫌故意傷害罪依法批捕一起校園暴力案件的兩犯罪嫌疑人,並追捕三人。

2016年11月14日,犯罪嫌疑人楊某、馮某因其弟被xx中學女學生文某打傷,便糾集多人在xx中學校門口對文某進行恐嚇,並持刀將前來接文某放學的多個朋友致傷,其中一名被捅成重傷。

案發後,高新區檢察院高度重視,對該案介入偵查並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督導公安機關對在逃人員採取技術偵查方式,親自到xx中學詢問校長等進行調查取證。根據高新區檢察院引導取證,公安機關將其中在逃的兩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並提捕至高新區檢察院。

2017年2月16日,高新區檢察院經檢委會研究決定,對該案兩犯罪嫌疑人依法批捕並追捕其他同案犯三人。

近年來,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嚴重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發展,破壞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除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等等,“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

高新區檢察院立足檢察監督職能,通過辦理該類案件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拉長業務鏈條,確保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該案辦理期間,高新區檢察院向該校提出檢察建議,增強教育工作責任感,強化校園管理,傳播校園正能量。

拒絕校園暴力不能僅靠道德約束

校園暴力近年來屢屢見諸報端,網絡點擊搜索“校園暴力”,竟然出現7000多條視頻,有的施暴主角明顯稚氣未脱,但採取的暴力手段令人髮指。

當前,我國校園暴力愈演愈烈,並呈現出團伙化、殘忍化、低齡化特徵。難怪今年兩會,人大代表鞏漢林、朱奕龍等疾呼“立法遏制校園暴力”,獲得網友們的普遍點贊聲援。民意的背後折射的是民眾對校園暴力的強烈關注與抵制,對受害學生及家庭的關心與同情。

校園暴力的危害性極大,不僅對受害者造成身體傷害,還會戕害一個家庭,污濁校園之風。然而,有些學生不以施暴為戒,反而拍攝視頻上網傳播,藉此獲取關注。究其原因,法律意識淡漠是根本。以安徽投藥案為例,事發後,受害女生選擇報告老師和報警,施暴學生難以理解,憤而斥之“做得真絕”,同班學生甚至支持施暴學生,稱“你有一個班的人在後面支持你”。從這些高三學生的言論,我們不難看出即便在事情發生後,很多學生仍然沒有意識到施暴者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碰法律。這麼多年來,我國校園暴力長期停留在道德層面,而沒有上升為法律議題,是造成學生法律意識集體迷失的主要原因。

拒絕校園暴力,道德約束並不能“藥到病除”。想從根本上消除校園暴力,需要通過立法來加強對校園暴力的預防和懲罰,加大違法成本,同時進一步明確學生、家長及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範責任;通過立法來淨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管理,禁止上載和傳播校園暴力視頻;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法制宣傳,增強師生的法律意識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強化校園安全管理,提升安保水平,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儘量將事態遏制在萌芽階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ucaitupian/heibanbao/g4ov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