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晏殊 >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原文賞析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原文賞析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是著名詞人晏殊的一篇詞作。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原文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原文賞析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

  原文: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敍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譯文

又是殘春天氣,青梅煮酒,好趁時新,春遊時,與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招呼她轉過身來,鋪開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暢敍情懷。遊絲悠揚不定,若有還無,彷彿自己心中縹緲的春思,欲來還去。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註釋

①青梅煮酒:古人於春末夏初,以青梅或青杏煮酒飲之。鬥:趁。時新:時令酒食。

②茵:墊子。泛指鋪墊的東西。

③朝雲:相戀的女子。用宋玉《高唐賦》“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典故。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創作背景

此詞創作於真宗天禧二年(1018),時晏殊28歲。在春末夏初之時,主人公在東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情人相聚,分外歡欣。但好景不長,女子即如朝雲一般飄去,縱使化作遊絲也牽繫不住,一人如何不失意,因此寫下此詞。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賞析

“青梅”二句寫又是殘春天氣,青梅煮酒,好趁時新,以閒筆入題。古人春末夏初時,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鬥時新”,猶言“趁時新”。接下來,“東城”二句寫抒情主人公春遊時,與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耿湋《寄司空曙李端聯句》:“南陌東城路,春風幾度過。”其後陸游亦有“看花南陌復東遷”之句(《花時遍遊諸家園》)。

過片三句,描述兩人相遇後的情景,“展香茵,敍情親”寫詞人鋪開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暢敍情懷。其親密無間,殷勤款洽,説明詞人跟他的意中人纏綿深長的情愛。正由於詞人能夠跟這位意中人“敍情親”,所以才動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時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遊絲”悠揚不定,若有還無,彷彿自己心中縹緲的春思,欲來還去。

“朝雲”,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身傷。這三句是説詞人這時甘願化身為千尺遊絲,好把那朝雲牽住。可是,這柔弱裊娜的遊絲,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雲留住,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藴含了豐富的潛信息:偶然的相會,短暫的歡娛,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離散;多少悵惘,多少懷思,盡不言之中了。

這首詞感情深摯,雖寫麗情,但不纖佻,而文筆純淨,有一種幽細、含蓄之美,是一首頗有品格的小令。

《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作者介紹

晏殊14歲應神童試,真宗召他與進士千餘人同試廷中,他神氣自若,援筆立成。賜同進士出身。從祕書省正字官至知制誥,進禮部侍郎。後因事出知宣州,改應天府。又任禮部、刑部、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病卒於家,仁宗親臨祭奠。諡元獻。《宋史》本傳説:“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他平居好賢士,范仲淹、韓琦、孔道輔、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薦的。

晏殊是北宋文壇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説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數文人的作風一樣,晏殊的詩文詞都是繼承晚唐五代的傳統,他“贍麗”之中有沉着的內容,所以不流於輕倩、浮淺,故為當時所重。他的詞今存130餘首,風格上既吸收《花間》(温庭筠)、(韋莊)的格調,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他一生顯貴,尤其善於寫旖旎風光,歡愉情趣,但他的作品並不單純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慼之感。如他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種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個人一時的'無名的悲感,也藴含着人類永恆而無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類普遍的永久的無可逃避的命運。由這種主觀的悲哀推而至於客觀世界的運轉,又何嘗不如此。“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現在”的結論:“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這比起《花間》温、韋的清詞麗句來,就看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yanshu/lgyv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