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辛棄疾 >

西江月遣興辛棄疾翻譯

西江月遣興辛棄疾翻譯

導語:辛棄疾的這首小詩,粗看,正如標題所示,是一時即興之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西江月遣興辛棄疾翻譯,歡迎借鑑!

西江月遣興辛棄疾翻譯

西江月·遣興

作者:辛棄疾

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着全無是處⑴。

昨夜鬆邊醉倒,問鬆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鬆曰去⑵。

註釋

⑴用《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意。

⑵《漢書·龔勝傳》“勝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見黃季剛師《讀漢書後漢書札記》説辛詩此句。

譯文

喝醉了酒後恣意歡笑,我哪裏有那閒工夫發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兒晚上我在鬆邊喝醉了,醉眼迷濛,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麼樣啊?”

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於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説:“走開走開!”。

賞析

這首詩題目是“遣興”。從詩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寫悠閒的心情。但骨子裏卻透露出他那不滿現實的思想感情和倔強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上片前兩句寫飲酒,後兩句寫讀書。酒可消愁,他生動地説是“要愁那得工夫”。書可識理,他説對於古人書“信着全無是處”。這是什麼意思呢?“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出自《孟子》。《孟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尚書·武成》一篇的紀事不可盡信。辛詩中“近來始覺古人書,信着全無是處”兩句,含意極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書,而是對當時現實不滿的`憤激之詩。辛棄疾二十三歲自山東淪陷區起義南來,一貫堅持恢復中原的正確主張。南宋統治集團不能任用辛棄疾,迫使他長期在上饒鄉間過着退隱的生活。壯志難酬,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境中寫成的,它寄託了作者對國家大事和個人遭遇的感慨。“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就是曲折地説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書中有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書》説:“任賢勿貳。”對比南宋統治集團的所作所為,那距離是有多遠呵!由於辛棄疾洞察當時社會現實的不合理,所以發為“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的浩歎。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書中的一些話,現在是不可能實行的。

這首詩下片更具體寫醉酒的神態。“鬆邊醉倒”,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濛,把松樹看成了人,問他:“我醉得怎樣?”他恍惚還覺得松樹活動起來,要來扶他,他推手拒絕了。這四句不僅寫出惟妙惟肖的醉態,也寫出了作者倔強的性格。僅僅二十五個字,構成了劇本的片段:這裏有對話,有動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劃。小令詩寫出這樣豐富的內容,是從來少見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xinqiji/023v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