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文天祥 >

《文天祥》課文

《文天祥》課文

引導語:《文天祥》課文通過描寫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鬥爭的事件,表現了他的高風亮節,謳歌了他炙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下文就是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文天祥》課文原文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膾炙(kuàizhì)人口的詩句,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這正是他那熾(chì)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的真實寫照。

文天祥所處的時代,是蒙古貴族向南宋發動進攻和南宋政權日趨(qū)腐朽的時代。父親的教育和影響,在文天祥幼小的心靈裏深深地種下了愛國的種子。隨着年齡的增長,他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

1271年,蒙古汗國改稱大元,並在之後的四年中,大舉南侵,先後攻陷了南宋許多地方。南宋的許多文官武將貪生怕死,不是棄城逃跑,就是不戰而降。—時間,朝廷內外驚慌失措。在這危急時刻,在江西贛(gàn)州做地方官的文天樣,變賣了自己的家產作為軍餉(xiǎng),徵集義兵組成勤王軍,投人到轟轟烈烈的抗元鬥爭之中。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悲觀地認為元軍來勢兇猛,文大祥帶的兵都是臨時招募來的,這不是趕着羊羣去和老虎鬥,白白送死嗎?文天祥鄭重地説:“國家有難,卻沒人來解救,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組織勤王軍,就是想為天下人做個抗擊元軍、不怕犧牲的榜樣,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衞國家。”果然,許多軍民聞風而起,有的來投奔文天祥,有的則在各地起兵,互為聲援,抗擊元軍的力量—時聲勢大增。

然而,勤王軍儘管士氣旺盛,卻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與驍(xiāo)勇善戰的元軍相比,戰鬥力相差甚遠;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敗無能,抗元鬥爭頭敗了。

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fú)。被俘時,他服下冰片,想以死報國,然而卻未如願。投降元軍的張弘範前來勸降,文天樣嚴詞拒絕道:“只求一死,別無他言!”張弘範又讓他給堅持鬥爭的南宋愛國將領寫勸降信,他卻以《過零丁洋》一詩作為答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這詩中鏗鏘(kēngqiāng)有力的詩句,體現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氣魄,也表達了他寧死不屈的堅強意志。這首詩是決心書,又是宣戰書,它告訴人們:文天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妥協,不會投降!

1279年12月,南宋滅亡了。張弘範洋洋得意,在慶賀宴上勸文天祥:“國家已經亡了,忠孝之事你已經盡到了。只要你像對宋朝那樣對待大元,大元的宰相照樣由你當。”又説:“宋朝已經亡了,你再慷慨殉(xùn)國,有誰來給你寫書立傳呢?”面對這些花言巧語,文天樣無比蔑視,他堅定地問答:“國家雖亡,也不能有二心;為國犧牲的目的也決不在於留名!”張弘範勸降的陰謀破滅了,只好把文天祥押(yā)送到元朝的首都——大都。

元朝統治者想利用文天樣的影響來籠絡人心,藉以緩和各地人民抗元鬥爭的形勢。他們費盡心機找來説【shuì】客,以高官厚祿(lù)為誘餌(ěr)繼續勸降。但在文天樣的凜然正氣面前,他們都啞口無言,最後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統治者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他們給文天祥戴上滿身的刑(xíng)具,關押在一間陰冷的囚(qiú)室中,企圖使他屈服。但是,正如他自己説的那樣:“金石之性,要終愈硬,性可改耶(yē)?”三年牢獄生活的折磨,始終沒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統治者見文天祥軟硬不吃,又聽説不少地方有營救文天祥的'舉動,恐日久生變,決定要殺他。1283年1月8日,元朝皇帝試圖作最後的努力,親自勸降,文天祥説:“我是宋朝的狀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無可為者”。第二天,文天祥就被元朝統治者殺害了。

文天祥離開我們已經七百多年了,但是他的浩然正氣,卻千秋常在。

文天祥 教學教案設計(S版六年級上冊)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後期傑出的民族英雄[1],軍事家,愛國詩人和政治家。漢族,廬陵(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名(狀元),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1283年1月9日(農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文天祥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生平概況

文天祥十九歲時獲廬陵鄉校考第一名,翌年(寶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並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為第一,也成為權相賈似道門生,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四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三年。開慶初年(1259年)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人心,並獻禦敵之計,未被採納。後歷任籤書甯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鹹淳六年(1270年)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罷斥。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義軍,開赴臨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馳援獨鬆關。由於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但最終也未能擋住元軍兵鋒。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謝太后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文天祥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謝太后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佔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廣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和佔領。於是,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利用他的聲望來儘快收拾殘局。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於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趙昰任命為右丞相。

七月文天祥對張世傑專制朝政極為不滿,又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開府聚兵,指揮抗元,後入清流境過國母崠作《吊惠利夫人》詩:

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疆;男兒若不平強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冬十月,文天祥轉移到汀州,蓮城等地,派使參贊吳浚取雩都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鬥爭。

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入汀關,文天祥欲據蓮城拒敵,汀州守將黃去疾聞帝駕下海,擁郡兵有異心,文天祥逐屯兵朋口轉到龍巖。二月,文天祥率軍攻復梅州,四月斬殺跋扈大將二人後.至夏,由梅州出兵,進攻江西,此時各地豪傑響應抗元,號令通於江淮.在雩都(今江西於都)獲得大捷後,又轉戰至贛州,以偏師進攻吉州,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江西宣慰使李恆在興國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兵敗,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殘部,奉老母再入蓮城,請命益兵再舉,後轉戰至循州。

祥興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繼位的弟弟——趙昺移駐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國公。為擺脱艱難處境,便要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文天祥只好作罷,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範的攻擊,兵敗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殺未遂,被張弘範押往崖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説:“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範不聽,一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於是將自己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範。

標籤: 文天祥 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wentianxiang/qpq4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