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文天祥 >

文天祥的風格

文天祥的風格

引導語:文天祥是宋代末年代表性詩人,一生經歷了早年仕途,中年宦海沉浮的軍戎生活以及最後的戰敗被俘從容殉國這三個階段,他的詩歌內容主要有描寫山水自然,抒懷言志,長篇紀行組詩和晚年在牢中所做的《集杜詩》200首,下面是有關他的詩歌作品風格資料,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淺析文天祥詩歌及其風格

一、文天祥生平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元名臣,他生活的年代是一個民族危機陰影籠罩的時代,他的一生與宋末元初那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爭結合,以時間為軸,融入到當時複雜的環境之中,他的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受良好家教薰陶的青少年時期。文天祥出生於南宋理宗時期自古文人薈萃的江西廬陵,他們祖輩均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這對於文天祥的人格影響非常深刻。文天祥二十歲時候,進入著名的學者歐陽守道主持的廬陵白鷺書院讀書,這位儒學大師以“有益於時用”為宗旨教書育人,為文天祥以後的人生道路種下忠義的種子。他於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參加臨安的禮部考試,並以第一的成績應舉成功,但在他狀元及第幾天之後,他的父親便去世了,他們兄弟幾人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丁憂守制。其次是宦海沉浮的仕途及其軍戎生涯。開慶元年蒙古開始向南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有宦官勸説皇上遷都,文天祥便上書反對,建議將這種奸佞小人斬殺,但被駁回,他請職還鄉。鹹淳十年(1274),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顏率兵二十萬侵宋,面對來勢洶湧的敵人,文天祥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兵勤王的歷史重任,從此開始了他漫長的軍戎生活,這期間經歷了家人被俘,但苦於力量懸殊,守到最後還是戰敗。他的愛國之心與精神卻感動着所有人,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反對投降,堅持抗戰,文天祥用他的實際行動,為國家和民族譜寫了一曲催人淚下的正氣歌。[1]最後是戰敗被俘,從容殉國時期。文天祥被捕之後,元朝的統治者也看中了他這根巍巍不倒的旗杆,企圖説服他投降,為元朝效力,但是沒能動搖他的決心。就這樣,文天祥以囚徒的身份踏上了北上的行程,繼之幽囚燕獄四年,在獄中的這一時期的詩歌也是他在文學史上愛國精神與民族正氣最強烈的表現,文天祥完成了大量的詩歌創作。在囚禁幾年無效之後,元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八日,文天祥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不拜,元人也最終將其殺害,這位民族英雄終以三首慷慨悲涼的絕命詩懷着對自己祖國的深沉熱愛走完了他四十七年光輝的生命歷程。

二、文天祥詩歌內容

文天祥的詩歌收錄在《文山先生全集》中,共有詩歌830餘首,他的詩是詩人首次將國家與個人命運結合在一起,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愛國主義奮鬥史,也是繼杜甫之後,又一部“詩史”。

(一)前期:酬唱贈答、抒懷言志詩

文天祥前期詩歌約有三百餘首,因為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這一時期大部分都是酬唱贈答與抒懷言志之作,這時候的詩歌在藝術及思想深度上雖不及他後期的創作,但是也不乏有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夜闌拂劍碧光寒,握手相期出雲表。[2]”這些寫得豪邁奔放,雄健壯闊,將文天祥早期的那種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火熱情懷錶現得淋漓盡致。在他前期的`作品中還出現有“何日洗兵馬,車書四海同。”這一類描寫南宋末年外族侵入,表達對恢復中原、統一全國、結束戰亂的信心和願望的思想性較深的作品。[3]

(二)後期:愛國詩、紀行詩

文天祥後期的作品大多收錄在《指南錄》、《指南後錄》、《吟嘯集》、《集杜詩》中,一共有五百七十餘首,這一時期文天祥被元兵囚禁,但他忠貞之心並未減少,創作量也很大,這一時期他的詩風主要是效法杜甫,以詩紀時事,以詩紀所遭。《指南錄》中大部分篇章是敍述文天祥被俘北行,雖身處艱難困境,卻依然充滿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以國家命運為己任的紀事詩。《指南後錄》是文天祥詩歌思想深度,表達感情最為強烈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文學史上愛國精神與民族正氣最強烈的表現,是文天祥自己自勵與忠貞的幾張表現。有《過零丁洋》、《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名句流傳千古。他的《集杜詩》二百餘首分別記述了南宋末年抗元鬥爭、起兵勤王被俘入獄與追憶前人舊事、感歎世事的個人生平遭遇,將國家興亡、民族命運與自己的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充分表現出他愛國,不願屈服於外族,誓死與國家命運共存亡的愛國之情。

三、文天祥詩歌藝術特色

文天祥不單以愛國英雄的形象吸引着眾多人,同時它的詩歌也已獨特的藝術特色感動着眾多的讀者,以下將主要從語言與表現手法等幾個方面來詳細論述其詩歌特色。

(一)語言風格

文天祥的詩歌大多直抒胸臆,能夠以通俗易懂、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感情,是詩歌極富表現力。如《紀事》這幾首詩,用特別常見的口語化語言將面臨敵人的威逼利誘與壓迫依然能夠慷慨從容,嚴詞相待,終不辱使命的愛國主義形象刻畫的生動形象。以這種外表平易曉暢,意藴卻深刻綿延的語言,不但顯示出他對於平時生活的認真觀察,同時還顯示出他語言運用能力的精通。在他其他一些詩中還顯示出他獨具特色的一面是雖有些詩句對語言千錘百煉,卻絲毫顯示不出生硬晦澀的地方,還有這些“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 櫓聲人語小,岸影客心長。”這些詩句,也足以見出他語言極具特色的一面。

(二)連用用典

對於典故,前人的研究有很多,用典也是歷代文人學者所關注的一種寫作技巧和方法[4],文天祥卻能夠十分貼切的巧用這些典故。在他前期詩歌中,使用較多的是文學典故,比如在這首《閒居和雲屋道士》中,反用王羲之蘭亭集會時候感歎時事、感歎人生的典故,認為有些事不應該背後議論,既已事成定局,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放曠達一點呢,於豪放曠達之中又透露出絲絲的憂憤之情。在他的後期詩歌中,由於所處環境的特殊,作為一名愛國志士,詩歌中運用歷史典故較多,他從年幼時候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讀《左傳》、《史記》、《漢書》,在他的《正氣歌》中運用一系列蘇武、董狐、張良等烈士的典故來表明他的決心。文天祥的這種連用典故的現象,不但不顯得刻意銜接,詩中的慷慨義氣讓人讀後,反而可以給讀者帶來無限的鼓舞。

(三)賦筆、比興手法的運用

在宋代,由於當時的理學派倡導質直詩風,又由於他從小便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此時代的文天祥賦筆與比興的手法在他的詩歌創作中運用的較多。在他的《指南錄》中,主要是敍述他出使元營,被拘後設法逃脱歸國的艱苦經歷,他在這裏採用了唐代杜甫用組詩記事的方法創作,這類以記述自己遭遇,刻畫生活環境惡劣的詩篇基本都以賦筆的方式完成。在《指南後錄》與《吟嘯集》中,詩人將賦筆與比興二者結合運用,將自己作比喻,表明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國恢復自由並對於元人無論怎樣的恐嚇與誘惑都不活動搖他的忠貞之心。詩人將這兩種手法結合運用,即表明自己遭遇,又表現出自己決心的用法,在宋詩中給後人影響非常深刻。

文天祥雖落入元軍之手,是很不幸的經歷,但對於他這一階段的創作來説,卻是他詩歌最具價值,藝術性最強的時期。文天祥的優勢就是從軍生涯以及生平所遭對他的影響中,他以詩歌紀事紀行,創造出宋代文學史上的一部“詩史”,在文學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輝煌的一筆,為後代創造出無限的財富,愛國情懷也影響着古往今來的每一位讀者。

文天祥的作品介紹

作為南宋末年的抗元領袖之一,文天祥在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度相當高,只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他曾中過狀元。作為科舉時代的金科狀元郎,文天祥的才學自不必説,只不過由於戰爭等緣故,文天祥作品本來就不多,尤其以學術著作為少見,多見者乃詩詞和序言、贊、辭、頌,代表作有《文山詩集》《集杜詩》《指南錄》等。

文天祥作品以詩詞數量最多,也最為寶貴,他的詩詞集中在《指南錄》以及《指南後錄》中,另外《吟嘯集》《十八拍》中也有少量詞曲。文天祥的詩歌創作及其風格特點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從文天祥任贛州知府開始到夜走真州結束。這個時期的文天祥剛開始聚義起兵,對於收復失地和復興國家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詩歌的風格明快、豪放,令人讀之熱血沸騰。如《赴闕》一詩這樣寫道:“楚月穿春袖,吳霜透曉韉。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役役慚金注,悠悠歡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全詩雖表達了復國過程辛苦之意,但此時的作者有“填海”的凌雲壯志,眼中盡是前途之光明,那一點“楚月”“吳霜”的摧殘又算的了什麼呢?

從“夜走真州”開始,文天祥的詩歌風格開始轉變。此時的南宋“行朝”被奸臣把持,文天祥雖然被委以高官,但沒有實權,因此詩詞中開始顯露出旅途艱難之意。特別是崖山兵敗之後,文天祥心如刀絞如,詩詞風格集沉痛悲壯,又不失典雅。如《南安軍 》一詩寫道:“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該詩以城郭淪陷和山河永在進行對比,表明了文天祥對於復興大宋山河的信念和對敵人的蔑視,末兩句則突出了作者以死報國的決心。

由於文天祥流傳後世的作品大多集中於抗元后期,且多為感慨時事、抒發胸臆之作,故被後人稱為“史詩”。

歷史上的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

幾百年來,文天祥的抗元事蹟眾所周知,他在受命於危難之際,視死如歸的精神昭然於史書。那麼,文天祥是個怎樣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狀元,其才情自不必説,從後世流傳下來的詩歌也可看出文天祥這個狀元名符其實。

不過,成為狀元的文天祥,仕途並不平坦,因為他不願對奸臣妥協。文天祥在朝中屬於主戰派,他多次上書理宗皇帝殺掉提議遷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迴應。後來,權臣賈似道以告病回鄉要挾皇帝,文天祥又起草制誥諷刺賈似道,因此被責令退休,時年三十七歲。文天祥的正直不阿雖然給他的仕途帶來羈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其正直可見一斑。

實際上,文天祥不僅是一名正直的臣子,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文天祥的後半生幾乎都在軍旅中度過,他的家小也隨軍轉戰南北。有一年,文天祥駐紮於麗江浦,當時軍中流行疫病,士兵死者數百,他的母親和獨子在這個時候一起病死了,文天祥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被捕之後,文天祥在大都被關了三年,始終拒絕元朝的誘惑。元朝統治者為了逼他就範,將他的妻子和僅剩的倆女柳娘、環娘沒入宮中為奴,文天祥在給妹妹的信中説,“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沒有妻兒骨肉之情呢?但事已至此……奈何奈何!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為人父者,見女兒受難而無能為力,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但文天祥不願因家人而屈服,他死後連元世祖也頗為可惜,歎道“好男子,不能為吾所用,殺之誠可惜哉”!

標籤: 文天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wentianxiang/ev0e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