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蘇軾 >

品讀蘇軾的作文

品讀蘇軾的作文

蘇軾的詩詞豪放如旭日噴薄,婉約如微風拂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品讀蘇軾的作文,歡迎大家參閲!

品讀蘇軾的作文

品讀蘇軾的作文一

一個人,端坐在紛亂的北宋王朝,泛着一方的赤壁,守候着最後一片潔白的孤獨?

捧讀着時隔千年的詩篇,感受着從千年前的黃州來的寒風。

我意外,甚而驚悚。

濤濤江水,將想象截成了一波又一波。泠泠的江水吟誦着生命的歷程。泠泠江水,煙霧朦朧,這裏唯有超然的孤獨,唯有生命的絕響,唯有精神的自由。

誰能承載着一山一水的`孤寂?誰能用一觴一詠抓住絕望?誰能以這種方式把自己交付給黃州這片山水?

我意外,甚而惋惜。

你不能圓滑媚俗一點嗎?你不能稍微低一下你高揚的頭顱嗎?你稍微施一點兒伎倆,也就不會把自己逼進那“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困境中了。

把酒放下。端坐,起身,撣撣素衣上的灰塵。你悠然行至江邊,就這樣,一曲趙宋王朝被你譜寫成了絕唱。

我頓悟了,我明白了。

你,一介書生,心憂天下。為貧困百姓有心,對官場勾心鬥角之人義憤填膺。你的灑脱不羈,你的英雄氣概,註定這你要被有心之人推向黃州。這樣,你便貼近了滾滾東去的赤壁,你便吟誦“殷勤昨夜三更雨,有得浮生一日涼。”你的隨遇而安使你所有的悲哀全然在這兒消解,所有的哀怨,憤懣全然在這裏沉澱,所有的英雄氣概全然在這兒升騰。

三尺黃絹,就將瘦弱的你意外推向了黃州。我想你臨去的那一天,一定很瀟灑,一定很坦然。黃州,赤壁似乎已等你許多年。可你恰恰在這裏留下了生命最美的註腳,一切那麼順利成章,又那麼必然。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你的詞表達了你被貶黃州的孤寂。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願與世隨波逐流。

隨時一場狂風暴雨,冰冷了流失的時間,但我不再意外。因為我明白,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一個人,端坐在紛亂的北宋王朝,泛着一方的赤壁,守候着最後一片潔白的孤獨——守候永遠!

品讀蘇軾的作文二

蘇軾,在我沒有走近他時,他只是一個文學家、書畫家;但當真正走入他的世界,才發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標籤是如此困難。還在冥思苦想時,筆已經在紙上輕輕勾勒出了我眼中的那個蘇軾——哲學家。

蘇軾後半生一直在探索人生奧祕,而這種思考,已經將他鑄造成了哲學家,清冷秋季,霧氣籠着茫茫大江,水天一色,不由使人感歎世界的宏大與自己的渺小,蘇軾卻坐在船頭飲酒,緩緩吟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這卻與柏拉圖的學説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蘇軾,在這一刻已不是單純的樂觀,而是徹底蜕變為了理性的'哲學家:常人看到的,是片面上的萬物流動,生生滅滅,那隻不過是感官世界罷了;蘇軾深邃的目光,卻望透了那重重迷霧,用不朽的靈魂,追隨到了永恆不變的理型世界。於是,他淡然了,成熟了,厚重了,心也如冰般透徹且不易被外界事物打擾了,如同他詩中的梨花,將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深刻的思考,使他成為哲學家。常人看到的只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他,卻調轉筆鋒“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廬山美景中,他能寫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堅信,這一切決不是蘇軾有意而為,而是在電光石火間很自然的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即使時再普通的的事物,他都能輸灌以深刻的思想,反倒讓人們看到的是他的樂觀與豁達,忽視了他的理性與深刻。而他這種深刻,不是有生俱來的,而是經過了坎坷的磨練後沉澱下來的,如厚繭老皮。

蘇軾還擁有一個哲學家應有的智慧。他信仰儒佛道三教,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將其巧妙地融為一體。當他胸懷天下卻屢屢碰壁時,能在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中找到精神慰藉;他一生像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般四處行善,卻不失曠達與灑脱。他用自己的智慧將這三教中的精華集於一身,這無疑加速形成了他獨特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哲學家。

就這樣,在柏拉圖一千四百多年後,中國有一位叫蘇軾的文人追隨他腳步,像一個真正的哲學家那樣,衝破了肉體的枷鎖,釋放了靈魂,踏上了迴歸理型世界的旅程。而我們代代相傳的那些詩詞,不過是這位中國歷史上偉大哲學家靈魂的腳印,在那裏呢喃着不知名的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sushi/88jd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