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解讀一座城市的大歷史觀與大產業觀演講稿

解讀一座城市的大歷史觀與大產業觀演講稿

尊敬的劉老師,各位師弟(妹)、同學,尊敬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和企業的代表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解讀一座城市的大歷史觀與大產業觀演講稿

大家晚上好!這一刻我非常激動。首先,請允許我把第一個鞠躬獻給我最尊敬的導師劉錫良教授;也請大家允許我把第二個鞠躬獻給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朋友。當然我知道,我要感謝的人很多,包括我的母校——西南財經大學,也包括今天還有好多沒有來見證這個時刻的朋友們,請允許我以第三個鞠躬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

接下來,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彙報演講。從18歲登上演講台到今天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我非常清晰地記得我的第一次演講是1985年12月9日,那一天是“12?9”運動50週年。當時,我像今天在座的小師弟小師妹一樣,作為一位年輕學生表達了向“12.9”運動先輩學習、愛國奉獻並要努力發奮讀書的這麼一種情懷。

25年過去了,我今天依然滿懷一種赤子之心,通過我自己的.方式回報國家,回報這個時代。從5歲讀書到現在40年了,剛才劉老師頒給我一本紅紅的聘書,大家也見證了剛才那麼多的鮮花和掌聲,但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使命,感到更多的是大家的鼓勵和期待,以及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大歷史觀與大產業觀》。真是非常巧,我給大家來了一本雜誌,是今天——2011年5月25日剛剛出版的《鳳凰週刊》。這期的《鳳凰週刊》把我上個月——4月28日,在由聯合國人居署主辦的“智能互聯城市與IT綠色論壇”上所做的一個即興演講,叫《大歷史觀與大產業觀》刊登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能被這樣影響巨大的刊物選登,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鼓勵,我也要感謝鳳凰衞視的朋友們給我的關心和幫助。

那次演講,在海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媒體的關注,並且接到了許多的邀請。我今天再以《大歷史觀和大產業觀》來開始我今天的演講,當然我會告訴大家更多,有大家熟悉的成都還有大家不熟悉的成都。另外,以成都高新區為例,以我們今天到場的以及沒有到場的一些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為例,來講一講我們大學生的創業、就業。另外我還會特別給大家講到,在我導師的指導下,這些年我在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時給大家分析分享一些案例,説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如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等。當然,可能會由於時間的關係,所有的問題都不能展開講,但是我們今天既然有緣分認識,那麼請大家關心關注我,我一定會努力朝着既定的方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往這個方向奮鬥。

去年6月19日,我在北京大學的百年紀念講堂做了一次有關房地產的演講,在這個會上我提出了一個觀點“房地產的梯度發展模式”。演講以後,有關方面把我的講話整理成了內參,這些建議迅速得到了中央的重視,為中央高層後來連續出台有關房地產政策,起了一定的建言獻策的作用。在去北大演講前,我頗為猶豫,嚮導師劉教授請教,他説你應該去,這對於你來講,應該叫“新人出場”。

借劉老師這句話的鼓舞和自己多方面考慮,我又重拾演講,重上演講台,在不到一年時間裏,我多次參加演講報告,在北京大學講,在廈門講,在黨校講,今年1—4月在成都講了四場,今天又回我的母校講,還是第一次。大家知道,我前面給大家彙報,25年來在學習、工作、演講的這一條道路上,我堅持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我認為在演講台上的表達,只是自己平時思考、讀書與實踐的一種表達方式。大家也知道,巴非特在遴選自己的接班人時,向全球廣發英雄帖,入圍的100多名後生,特別是最後入圍的30多名青年才俊,他們都是演講高手。我為什麼講這麼看似不着邊際的東西?我是想給師弟和師妹們一個建議,無論你的才學有多高,你一定要儘量去學習併力爭把握和運用好演講這個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9ex0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