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論文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論文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意味着,高中語文學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它貼近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可以在詩歌中感悟詩人對命運、對靈魂的探討或告白,在散文中領會語言中所浸潤的作者豐富的情感,也可以在戲劇中體驗世界真善美的存在,在小説中感受那些逝去現實的殘酷與美好。他們同文本真真切切地暢談,從而獲得了心靈的滋養,激發起了青春的激情。可以説,人文化是高中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對學生進行人文薰陶,是語文學科獨特的魅力。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論文

那麼,什麼是人文性呢?一般地講,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是指語文教學中的文化特質——文化知識和文化精神的體現。它是人類文明的積澱,是人類生命的延續,是人類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反映。

我們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呢?

一、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我們知道,語文學習不是信息從外到內單向的輸入,而是新的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的碰撞融合。它需要學生較高水平的思維活動,而不能只是滿足於記憶。學生要不斷地將新接受的知識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交流,從而將二者有機融合。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原有的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動起來,促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起來,讓學生盡情張開想象的翅膀放飛思想的光芒。課堂上教師只應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而且這種引導是有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引導,而不是天馬行空、不着邊際。如在《項鍊》中,瑪蒂爾德在資本主義世界觀的腐蝕下,因貪圖享樂而經受了多年的痛楚,但她就沒有可愛之處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情景劇表演,在形象生動的表演中讓學生分析討論,進而明白,瑪蒂爾德是如此的可愛,她勇敢地承認過錯,她在厄境之下沒有氣餒,而是發奮圖強,通過自己的勞動改變自己的生活,這又是何等高尚!倘若我們仍然沿襲過去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帶偏見的理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必會千篇一律地用政治眼光來看待這個不幸的女人。如此,他們又怎會從這一篇課文中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提高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在教學模式上應有所變化、有所探索。在變化中方能創新,在探索中方能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二、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繫

學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須經由他們的主體活動,通過運用,才能獲得從認知到領悟的進步。從人類本身來講,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從認知到模仿到領悟的過程。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它必須依靠具體的生活實踐來實現。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自我認知建構的過程,知識不是被動地直接從外界輸入到學習者頭腦之中。這種理論將知識的習得歸結為學習者積極主動建構的.結果,而且十分強調知識是學習者自我主觀建構而成的。由此可見,學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隨時隨地把握學習語文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適當指導,多作鼓勵,讓學生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益處,從而使其終身受益。比如,在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時,學生可能對其中引用的古詩文不太瞭解,諸如“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之類的,其實只需取一荔枝進行比對便可。又如學生要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儘可在生活中進行模仿辯論演講。再如寫作時,學生往往喜歡“復古”,讓寫“水的靈動”,許多人便立即聯想到屈原自盡的汨羅江、項羽自盡的烏江,如果教師能引導他們觀察身邊的江河湖泊,哪怕是自來水,那麼作文情感的真實性便油然而生,人文情懷也就會大大增強。由此可見,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性。

三、重視對作品的賞析

優秀的文學作品有如一面鏡子,它反映了社會的現實,體現了社會的良知。好書美文能啟迪智慧,更能滋補精神。學生多看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享受和美的薰陶,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考察。語文教學應當是學生精神遨遊的絕妙空間,它能使學生在閲讀中進行精神靈魂的洗滌,它能使學生純潔的品質和墨韻書香融而為一。如果我們機械地用傳統的理念對待語文教學,比如對作品作過多的分析、下過多的定論,那麼,即便是再美的作品,學之也味同嚼蠟。只有細細品味,品味之後,學生才能真正接受到美文的薰陶,才能受到應有的人文教育。我們在學習李煜的詞時,如果不細加品味,往往會誤認為其中的情感是作者的無病呻吟,而不易感受其內心的亡國之痛;學習《愚溪詩序》時,學生起先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細品之後方知,客觀景物被柳宗元冠以“愚”名,其實是表達了作者的憤激之情;學習《荷塘月色》時,學生在欣賞荷塘美景的同時,可以品味“另一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情景反差,從而感悟作者那追求靈魂清淨的境界。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人文性,應從教師、學生兩方面入手,強化教學的雙邊活動。只有注重加強了人文性,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併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zkoj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