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論文

關於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論文

人們常説:“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要想學好語文,必須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藴,具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具有巧妙的閲讀和寫作能力。而這些,對於初中生來説,知之甚少。怎樣才能快而高效地提高他們的這一技能呢?

關於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論文

一、把握教材,功在課外

語文教學教材文體不一,要針對不同的文章決定不同的教法。因人施教、因文定法,力爭在每篇課文中讓學生掌握理解分析文章的規律和方法。這需要我們教師提高對教材的處理和對教學的設計能力,其前提是教師要有效的把握教材,對教材要有“全面深刻”的認識、理解、領悟。所謂全面,就是要對文本全方面、多角度的認識和理解,不能限於局部,不可有所偏廢;所謂深刻,就是執教者通過反覆的玩味,對文本有了自己精準的、深層次的甚至是創造性的理解,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膚淺的理解,不僅僅是拘於權威資料的解讀。教師只有做到對教材全面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教師和“文本”、作者之間的有效“對話”,才清楚文本的核心命意指向,才能從整體上優化教學內容,釐清教學重點、難點,明確教學方向,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單純集中又緊扣要害。

比如教學一篇小説,教師除了從整體上把握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環境等三要素,還要對其有特色的方面多作理解、把握,或是特殊的背景,或是語言,或是美感,或是藝術手法,或者不同尋常的現實意義等等。而在對這些具體的任何一方面的理解上,務必做到透徹、深刻。比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就要對其中故事情節中的“巧”(特別是情節的懸念層疊之美),人物形象描繪的“細”(特別是對菲利普夫婦的心理刻畫),主題揭示的“深”(被異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等方面要有精細的把握,又如教學《荷花澱》時,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對那種硝煙中的“美”要有深刻的領悟。

二、科學提問,調控課堂

問題太簡單,不僅無利於學生的思維訓練,而且還容易浪費課堂時間。在聽課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把題目分析得一清二楚,之後再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這種提問的必要性暫且不説,只從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是”或“對”即可知其效果:看似學生都會,實則是“花架子”,把學生當成聽課機器,根本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還有的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根本不留時間給學生思考,不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大多數學生感到困惑。如何才能科學地組織問題呢?首先,要科學選擇提問內容。太簡單的內容自不必説,但如果問題太難,超出學生的知識範圍,白白浪費掉很多思考或討論時間也於事無補。可見,設計的課堂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考慮學生實際,這樣才能使他們通過思考獲得成功的愉悦,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率。其次,提問之後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鐘。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恍然大悟,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於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在學生思考時,教師要掌握介入指導的時間。如果學生還沒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會減少學生本可以自主發現的機會;介入過晚則會讓學生過久處於迷惑狀態,造成學習興趣降低。當然,根據實際情況,有時教師無需介入,學生們就能解決問題。

三、多種教學手段的輔助應用

教師“教”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教學的內容只有學生從心理上認同並接受,他才會認真的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這樣,教師的教學目的才能夠達成,教學目標才會實現。而學生從心理上認同,關鍵的因素就在於他對學習的內容是否感興趣。因此,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就在於學生是否對教學內容感興趣。

隨着教育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錄音、投影、幻燈、錄象、CAI(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課件逐步進入課堂教學,它可以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同時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中的單調模式,拓寬了學生的想象和思維空間,使樂學落到實處。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中圖文並茂、綜合處理功能,將同類型文章編排在一塊,讓學生通過形象的比較來認識不同文章的特點。而且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以及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的好習慣。如:在學習《將進酒》、《蜀道難》後,我專門佈置了兩篇文章的比較任務,及時製作了一個課件,通過形象的比較性演示,具體生動地把道理給講清楚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杜甫詩三首》,在講授該課時,必須先讓學生了解杜甫的人生經歷,瞭解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才能使他們領悟出詩歌所具有的沉鬱頓挫的風格,體會出詩人憂國憂民、念家悲己的情懷。基於這一點,我用Powerpoint軟件將杜甫的人生分為了五大時期,即讀書漫遊時期、困守長安時期、流亡時期、寓居西南時期、漂泊時期,把有關杜甫的眾多信息給學生進行了濃縮,便於他們記憶和掌握。並利用Authware為每首詩製作了一個小動畫,將“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形象,化靜為動,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學生們一目瞭然,自然而然也就體會了詩人在詩歌中所藴含的情感了。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多層次立體教學,這樣才能更形象、更生動的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理解、觀察、合作、探究等多種能力,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但這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希望廣大教師不斷努力進取,不要使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卻忍受着知識的飢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ywkn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