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水資源的論文

關於水資源的論文

1、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關於水資源的論文

1.1水資源概況皋蘭縣水資源十分貧乏,本縣地表水、地下水極少。全縣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提取過境的黃河水和跨流域引取的大通河水。黃河流經縣境東南部,在縣內長34km,據蘭州水文資料觀測,多年平均流量991m3/s,多年平均徑流312.60億m3。黃河是皋蘭縣工農業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過境水資源。全縣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39萬m3,蔡家河是縣內最大的河溝,流域面積1356km2,另外還有李麻沙溝、水源等河溝。全縣地下水埋藏深,儲量小。經計算地下水資源量為962萬m3。

經綜合計算,全縣本地水資源總量為1601萬m3,人均水資源量93m3,僅佔全國人均2230m3的4.17%,耕地畝均水資源量38m3,佔全國平均水平1476m3的2.57%。

1.2水利工程現狀皋蘭縣的水利設施,主要是修建電力提灌工程提取黃河水,改變皋蘭的生態環境。全縣先後建成從黃河提水的獨立電灌工程14處,其中萬畝灌區有西電、大砂溝、什川3處,千畝灌區5處。共建成泵站197座,安裝機組374台套,裝機容量8.16萬kw;共建成干支渠156條,長592.80km,鬥農渠2118條,長1718.10km。另外還建成引大甘分幹、黑武分乾渠2條,長146.09km,鬥農渠344條,長532km,皋蘭轄區引水流量3.15m3/s,年引水量3200萬m3,灌溉面積萬畝。建成山字墩水庫1座,蓄水能力120萬m3。

2、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2.1水資源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皋蘭縣是甘肅二十個乾旱缺水縣之一,其突出表現為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現象並存。全縣目前農村供水不安全人數達104655人,農業、工業、人飲用水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2.2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和工程體系尚未形成全縣尚未形成與水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科學、合理、完整的水利工程體系,致使工農業生產和人飲安全用水對水資源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劇。水資源配置能力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求,制約着特色經濟、重大工業項目等經濟發展戰略實施的步伐。

2.3水利工程老化問題突出,功能衰減,水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儘管全縣近幾年在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歷史賬較多,灌區工程改造的任務還很艱鉅,中小型灌區因缺乏投資,長期無法配套完善,經濟社會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制約着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基本農田水利化程度低,全縣灌區老化失修的工程約佔總數的38%,破損率達42%。有一半以上渠系建築物帶病運行,農田灌溉水利用係數僅為0.54。工程老化失修,水資源利用率低,一方面造成工程實際供水能力達不到設計標準,效益不能充分發揮,同時也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制約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全縣農業灌溉技術比較落後,平均毛灌溉定額489m3/667m2,節約用水的觀念不強,用水浪費現象仍然存在。

2.4管理體制和機制不夠健全,水利規範化管理有待加強

在規範水事行為方面,水利管理體制和政策法規還不健全,依法治水、管水的力度不大。機制不健全,缺乏有力的協調管理能力。交叉灌區管理主體範圍不清,矛盾突出。水價執行和形成機制方面,由於利益關係不同,水價調整缺乏聯動機制,執行的平均水價標準遠低於供水成本,難以發揮經濟槓桿對水資源的'調控作用。現狀涉水事務的多頭管理,難以形成合力。政府對涉水事務社會管理的規劃、政策、制度等措施仍需進一步加強。

3、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必要性

3.1建設節水型社會是合理保護節約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要求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更加重視水資源的節約與保護。我縣水資源短缺,時空分佈不均,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只有協調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處理好整體與局部、近期與長遠等各種關係,才能保證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2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的有效途徑近年來,為了滿足城市“菜籃子”工程,增加農民收入,部分灌區引進高新農業生產技術,大力發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設施農業,種植反季節蔬菜,農業出現了現代化、設施化、產業化發展的良好趨勢。但由於傳統的季節性供水模式,使農業發展受到嚴重製約和影響。大力開發經濟作物,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持,提供高效的灌溉用水保障,已成為水利建設的緊迫任務。

3.3建設節水型社會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水利體制改革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要求不斷提高政府在水利領域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強化完善水利投資、價格、管理、責任、激勵等方面的政策,通過採取有效的水利社會化管理手段,推進體制和機制方面的改革,規範水管行為,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水利管理服務體系,而要推進體制改革,必須解決好供水節水這個基礎問題。

4、建議及措施

4.1深化體制改革,實現統一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積極籌建成立皋蘭縣水務局,將全縣水管理職能劃歸水務局,建立供水與排水、用水與節水、開發與保護等涉水事務的統籌管理體制,統一規劃管理水資源的開發、配置、利用、節約與保護,最終實現水資源的科學開發、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二是深化農業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農民用水者協會為主要形式的農業供水管理體制,成立農民用水户協會,形成農民自主管水、鄉村兩級監督協調、水管單位延伸服務的新型管水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業水費收取體制,加強末級渠系管理,完善配水量水設施,不斷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三是健全用水節水管理網絡。成立節水辦公室,農業用水建立以縣節水辦公室-水管單位-用水者協會為縱向的節水管理體系;工業節水構建以縣節約用水辦公室為中心,行業系統為幹線,用水單位為節點的節約用水管理網絡;城鎮生活用水構建以縣節約用水辦公室,社區、小區和用户為主線的管理網絡,全面系統地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工作。

4.2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經濟一要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以日光温室和高架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擴大蔬菜基地建設規模,推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在發展中節水,在節水中發展,形成圍繞城市、服務城市的農業新格局;二要調整工業產業結構。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積極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的支撐帶動能力。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按照水資源條件調整現有經濟結構,淘汰落後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鼓勵採用高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優化配置水資源。

4.3建設示範基地,完善工程體系一要更新灌溉觀念,抓好農業節水示範村建設。把農業節水灌溉作為主要任務,在普及改畦、整平等田間節水技術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新農村節水示範村建設,積極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大棚種植,節水方式以管灌、噴灌、滴灌為主,同時引入適宜縣情的高新技術,把發展節水工程改造和農業高效設施節水工程結合起來,引導農民羣眾積極參與推廣,通過示範村的節水經驗,帶動全縣的農業節水;二要加快生活節水器具改造。要在全縣範圍內淘汰螺旋升降式水龍頭和非節水淋浴噴頭,新建小區全部使用節水器具,包括便器、淋浴噴頭和水龍頭,老住宅逐年更換非節水型便器水箱。同時開展節水型小區示範基地創建活動,在新住宅區推行預付費方式水錶;三要推進城鎮供水和排污管網改造。要加快縣城舊損自來水管道的改造更新,擴大自來水管網的供水區域,建成縣城環狀供水管網。

4.4改善基礎設施,增強管理能力一要建立用水計量設施體系。農業供水方面,進一步強化末級渠系基礎設施建設,在試點期間要求各灌區在完善幹、支量水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加大末級渠系的配套,修建量水堰,做到幹、支兩級引水渠口安裝自動測水儀,末級渠繫有量水設施。城鎮供水方面,由自來水公司負責安裝和更換城鎮生活用水水錶,儘量做到“一户一表”;二要建立基礎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皋蘭縣節水型社會建設管理信息平台”,將歷史和實時的供水、用水、節水和水資源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形成專業數據庫,在統一的GIS平台進行管理,實現對縣節水型社會的多方有效信息的集成、分析和管理;三要加強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學習和交流等途徑,全面增強水管人員的認識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時通過普及辦公自動化等措施,建設縣節水網站,提高管理水平。

4.5健全規劃體系,完善科技支撐建立完善科學規劃體系。建立健全水資源及相關專業規劃體系,要加強基礎研究,實現科學管理。一是水資源合理配置方案的研究與制定,二是合理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格局研究,三是提高水質標準的治本方法優化研究。

標籤: 論文 水資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myp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