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如何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學生的德育教育論文

如何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學生的德育教育論文

摘 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不僅有利於中職學生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提升,而且為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結合實際剖析了傳統教育模式下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德育優勢,並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強德育工作的舉措。

如何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學生的德育教育論文

關鍵詞:校企合作 頂崗實習學生 德育教育

校企合作是一種利用學校和企業的教育資源和環境,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技能為主的實訓有機結合起來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把職業教育由學校拓展到企業,使學生真正融入到企業的真實環境中,實現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的“零距離”對接。這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為中職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增強了德育教育的直觀性和實效性,為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借鑑。

一、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人才培養的德育優勢

校企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行為規範。瞭解職業崗位的相關環節,不僅有利於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解決中職學校德育教育上存在的弊端,體現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明顯的優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中職學校內涵式的發展建設。

1、校企合作使德育更能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

企業環境與學校環境的根本區別在於企業環境不但具有真實性而且具有直觀性。在企業環境中,不僅有真實的產品生產流程、產品營銷過程及所要求的行為規範、企業文化,而且具有複雜的人際產系、處世之道。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組織中職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讓學生在企業環境中學習鍛鍊,打破了德育課固有的時空限制,使學生能夠獲取真實的企業文化和思想道德經驗,從而更加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校企合作使德育更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活動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之所以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就在於學生在社會、企業的真實環境中,在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中,對社會、企業所要求的真實信息的體驗更為直接和深刻,才能更深刻地體驗到德育及思想道德素質對一個人的成長意義,使學生自覺地按照社會和企業的要求進行自我發現、自我調整、自我磨鍊、自我完善,提高學生接受教育特別是進行自我教育的自覺性。

3、校企合作可以使德育更好地實現知與行的統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能使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知識指導行動,用行動體驗知識,在職業崗位的實際工作中培育情感、磨鍊意志、提高綜合素質,在紛繁複雜、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培養生存能力、自我發展的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校企合作不僅為知與行的統一提供了適宜的土壤,而且頂崗實習的過程又是知與行統一的生長過程。

4、校企合作更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職業能力包括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是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我校實施了“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加強頂崗實習學生德育工作的舉措

1、適應校企合作要求,深化德育課程教學改革。

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學生,學生通過校企合作完成學業,成為社會和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要主動適應校企合作教學改革要求,大膽改革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

首先,改革“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把德育課由課堂轉向社會、由書本轉為實踐、由單一轉為多樣,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核心”的德育課程模式,突出學以致用的職教特色,使德育教育與校企合作教學改革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其次,按校企合作要求,引導學生學會做“社會人”和“企業人”。

中職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中,可主動聘請企業領導或員工作為特聘教師,為學生講解和灌輸企業文化、職業道德、企業規範、勞動紀律、安全生產要領等,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操、勞動紀律觀念和安全生產意識,為頂崗實習和就業奠定思想基礎;同時,可邀請本校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或已工作的畢業生,向在校生講述自己實習或工作中的切身感受、自己的人生經歷、求職擇業的經過、企業員工的規範和要求,給在校生以啟迪和鼓舞,使學生從他們身上看到今天應做的努力及明天應走的道路,更好地學會做人、做事。

2、利用校企合作資源,激活德育課教學。

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能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德育資源,發揮校企合作德育優勢,激活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

首先,各中職學校要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改革,改進德育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使德育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讓學生覺得德育課親切、可信、實用。中職學校要圍繞頂崗實習時學生身邊發生的人和事,結合企業的發展和經營講政治、講法規、講企業文化、講行業規範與職業道德。

其次,寓德育於校企合作活動之中。即學生離校下廠前,教師可以根據德育課的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梳理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向社會、走向企業,到實踐中去領悟和體驗。

3、引企進校,校企聯動,拓寬德育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首先,引進企業文化元素,營造企業文化氛圍。中職學校在德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上,要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大量吸收企業文化、企業理念,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來培養教育學生,縮小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崗位能力要求之間的差距,使學生畢業後能儘快適應企業的'用工要求,促進其就業率和就業鞏固率的提高。

其次,切實加強對中職學生的企業文化理念教育。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前,可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進行企業文化、規章制度教育,使學生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企業的規範及要求有一個初步認識,對頂崗實習有一個心理準備過程;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後,學校要與企業配合,共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導學生逐步實現向“員工”角色的轉變,為今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4、加強職業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擇業觀念。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推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為此,中職學校應將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提升,作為德育教育的重點工作來抓。

首先,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加強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擇業觀念和就業指導教育,養成遵紀守法、文明禮貌、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良好品質。

其次,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增強競爭意識。要通過校企合作、頂崗實習,讓學生到生產一線親身經歷和體驗競爭給企業和員工帶來的極大壓力,明白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作為學生只有擁有真才實學,掌握過硬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好的工作,實現人生的價值。

再次,要結合頂崗實習,加強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我今天到企業頂崗實習,是自己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是為以後的工作練就本事、提升就業能力的過程。

5、加強頂崗實習學生的德育和思想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首先,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活動,安排懂得頂崗實習學生心理知識的教師帶隊,隨時解答頂崗實習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溝通,及時化解和消除學生的各種心理障礙。

其次,要及時幫助學生處理頂崗實習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如崗位不適應、生活不習慣、安全問題、待遇報酬問題等。學校帶隊教師及管理人員要主動與企業管理人員合作,共同為實習學生排憂解難,並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獨立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是指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調整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對勞動力市場的激烈競爭,對企業用工需求、企業崗位能力及素質要求有了親身體驗,思想也有所觸動,實習結束回校後,學校和班主任老師應及時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職業發展方向、綜合能力提高、就業崗位選擇等方面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更切合自身實際,完成由頂崗實習向工作就業的順利過渡。

以上只是筆者對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學生德育教育的粗淺認識,在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需要研究、探討和改進的地方。只要我們充分認識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學生德育教育的特點,與時俱進,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育方法,就一定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適應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使中職學校穩步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

2、《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k8x2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