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結局管理及中醫研究中的應用論文

結局管理及中醫研究中的應用論文

1建立一個自動化系統

結局管理及中醫研究中的應用論文

將醫療人員的活動與患者的行為聯繫起來,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一個自動化系統,是結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以決策支持為基礎,多渠道、多時點地收集信息,通過若干數據庫和邏輯路徑的智能聯合,開展數據的收集、錄入、分析和提取,允許多用户同時共享信息,以加強臨牀和管理的決策過程。具體來講,數據採集的成本必須降至最低,數據分析所使用的複雜邏輯編程工具必須強大而靈活,各種報告和決策支持工具應該快速開發和部署。

2持續不斷地改進結局質量

結局管理將患者、醫生和自動化系統在信息循環中相鏈接,以醫療過程為導向,及時報告關鍵風險因素和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通過生成的事實和見解,結局管理最終幫助人們做出更合理的決策,以達到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9]。要注意的是,由於結局管理只是以接受醫療服務的患者為基礎,並不包含未經治療的自然病程所帶來的信息,因此關於治療措施有效性和其他方面的結論要謹慎得出。總之,結局管理是一個質量不斷改善提高的動態過程,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反饋系統,而不僅僅是孤立的研究或管理項目[3]。

3結局管理在中醫藥領域應用的設想

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實現患者利益最大化,是結局管理的最初由來,也是結局管理的最終目的。參考現有研究成果,將結局管理作為對中醫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結局進行管理的工具,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予以考慮。

3.1結局管理模型的描繪與實現

可以綜合參考Perkins[5]與Hodegs[10]提出的結局管理模型和結局管理系統模型,嘗試設計中醫藥領域的結局管理模型。根據結局管理的最終目的,“患者的'最終結局”是核心內容,至少要在初始治療時和治療結束時兩次評估患者的健康結局。整個結局管理模型實質上是醫療服務的設計與活動,包括患者的特徵與需求,患者與醫生的互動,服務質量與成本效益的評估,基於數據分析結果而做到連續不斷的質量改進。

3.2結局管理基本要素的具體化

3.2.1結局評估的內容與方法確定收集數據的時間間隔,如患者初次治療時、第3次治療時和第5次治療時,以後依據患者病情不定期收集數據,每次收集數據時間限定在5分鐘之內,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醫生和患者的負擔,最大限度地降低收集數據的成本。患者初次治療時,包括人口學資料、既往治療史、治療目的、治療優勢、退出風險、復發風險、病情嚴重程度等,都要進行評估。患者治療期間,使用相關量表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態、病情進展、所接受的醫療服務及治療滿意度。患者報告的症狀和生存質量改善是評估內容的重點,同時醫生也可以使用簡單的問卷對患者的健康狀態、病情進展、預後進行評估,以加強預測。

3.2.2數據的提煉加工方法有關治療措施的標準、指南以及必須遵守的規則,雖然被許多醫生當作“參考書”,但臨牀應用時仍然存在爭議。因此,在臨牀實踐中醫生往往將遇到的情況全部描述出來,這就導致了醫療記錄是模糊的、不確定的。以這些臨牀描述和觀察為基礎,從中提煉出所謂可靠的數據,再轉入到計算機數據庫,可能是結局管理系統面臨的最大的技術障礙。

3.2.3強大的數據知識庫知識庫的建立在結局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傳統的數據庫領域和用於決策的人工智能領域。例如,Brown[6]介紹的一家名為PBH的行為健康管理公司的結局管理系統,就有一個超過15000例樣本的數據知識庫,為病情變化軌跡的建模提供依據;還有一個未經任何心理治療的正常志願者數據知識庫,用於評估正常狀態和臨牀嚴重程度之間的截點,通過追蹤每個患者相對於正常人的病情改善程度,幫助醫生決定患者是否需要繼續接受治療。

3.2.4性能指標和決策支持工具性能指標和決策支持工具是結局管理的關鍵要素。性能指標是從一個階段到下一階段結局測量的變化情況。除非我們知道這種變化的合理預期水平,否則結局就無法解釋。PBH的結局管理系統推薦使用病例組合模型(case-mixmodel),即使用最初數據預測治療結束時患者性能指標的變化[6]。患者最初幾次治療後的病情變化軌跡,可以幫助判斷患者治療初期的反應以及是否有必要調整治療方案。PBH的結局管理系統還通過病例組合模型迴歸方程對最終治療結局的預測,幫助及早發現有脱落風險的患者,使他們避免提前終止治療[6]。Toche-Manley[7]介紹的PolarisCD結局管理系統將患者按照脱落風險的低危、中危、高危進行分類,通過分析脱落病例特徵與PolarisCD初始評估內容的相關性,提示患者的脱落風險水平,使醫生意識到有必要對高脱落風險病例進行激勵訪談(motivationalinterviewing)。PolarisCD系統還做到了問題—治療匹配,具體來講,就是“什麼樣的患者”可能對“什麼樣的治療”有效,這種治療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以此決定患者是否需要增加個性化治療[7]。有效的決策支持工具可以幫助改善結局和更有效地進行資源分配。可能提前終止治療的患者,也是最可能在進一步治療中有較大獲益的患者;初期治療效果不明顯卻有可能在後續治療中病情有較大改善的患者,應該獲得更好的治療條件和更嚴格的治療措施,甚或有必要進行特殊的治療監測;病情顯著改善、進一步治療不太可能獲得更明顯效果的患者,就要權衡是否有必要繼續治療。決策支持工具就是潛在地將資源提供給那些最需要幫助的患者和最有可能獲得收益的患者。

3.2.5性能反饋與報告生成性能反饋主要是指將以結局為基礎的信息提供給決策者,能夠基於某些臨牀變量追蹤和識別高危患者,以更好地計劃和監測治療。PBH的結局管理系統按報告生成的時間,可以分為日報告、週報告和月報告[6]。日報告與週報告類似,對最近的患者評估數據和醫生評估數據進行掃描,分析風險指標,預測病情變化軌跡,生成高危患者個性化的臨牀報告。月報告有兩套,一個是針對已結束治療的患者結局的總報告,另一個是針對治療中的患者結局變化指數的報告。PolarisCD結局管理系統按報告特點分為臨牀報告、運行報告和程序層次總報告[7]。臨牀報告對治療方案和監測提供詳細的信息,在患者每次完成評估後就立即生成;運行報告顯示在過去1周、4周或1年內完成實時評估的患者百分比;程序層次總報告概括了患者的人口學特徵、治療目標、初始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過程、治療措施變化的原因、治療優勢,還包括治療滿意度、隨病情嚴重程度變化的臨牀結局等信息。結局管理系統生成的報告會及時反饋給決策者,以便他們不斷地調整治療方案。與那些不根據反饋而治療的患者相比,前者病情改善程度要高於後者,這也暗示結局管理在醫療服務領域是一項有前途的項目。本文來自於《中醫》雜誌。中醫雜誌簡介詳見

4小結

綜上所述,結局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綜合過程,是多種方法的聯合應用以監測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結局管理能夠使醫生更快捷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態,幫助制定治療方案、掌握病情進展、證實健康結局;結局管理能夠使醫患雙方更為滿意,在做出醫療決策時,個人與社會的價值會更合理地加以權衡,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當然結局管理的開發和執行在現實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戰。首先,結局管理跨越了諸多活動,並不是一個工具或一種方法能夠完成的,這就在方法學方面帶來了諸多難題;其次,結局管理不但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而且醫生也要認真實施和配合,所以在執行力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結局管理要依賴於多學科人員的緊密合作,還要對包括患者和醫生在內的所有涉及到的人員進行培訓和引導,才能保證結局管理的順利實施。雖然結局管理涉及到的方法學還有待完善和驗證,但使用結局管理來監測治療過程越來越多地得到醫生、患者、醫療保險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鼓勵。結局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從真實世界收集數據,臨牀醫生將源於成千上萬患者實際治療中得出的重要信息再反饋應用到患者,以增強臨牀實踐能力。這種將科研成果向循證實踐的轉化,正是中醫真實世界臨牀科研新範式的現實反映,隨着中醫臨牀科研信息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不久的將來,結局管理就會嵌入到該系統,這將更有利於提高辨證論治個體化診療的療效評價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k47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