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分析論文

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分析論文

關鍵字:

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分析論文

市場取向;縣城經濟;小城鎮

摘要:

由於我國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城市的發展不僅沒有帶動農村的相應發展,還導致城鄉差別越來越大。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新的發展思路。即要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規劃、通盤考慮,把城市和農村存在的問題及其相互因果關係,綜合起來6L_想辦法解決。為此,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髮展、壯大縣城經濟,促進小城鎮的健康發展。

一、統籌城鄉發展與市場取向改革

現階段中國“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實質是收入問題;收入問題的實質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勞動生產率問題和城鎮化問題.20世紀40年代末,我國農業產值佔GDP的比重達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僅從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之所以無法得到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的﹁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民的數量不能隨着農業產值佔GDP比重的下降而相應減少,從而嚴重地制約着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加入世貿組織後,許多人都擔心我國農業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農民脱離農業的速度跟不上,使農民蒙受難以預料的損失。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嚴重滯後於產業結構的調整,致使我國農業領域裏沉澱了過量的勞動力,這是農民依靠農業增收困難的深層原因。與此相聯繫,由於我國農業的就業份額過高,導致農業與非農產業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從1990年的4倍,擴大到2002年的5.3倍。這表明這段時間農業相對勞動生產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麼,應當如何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純收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時,幾乎都談到物化勞動所起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是在於:活勞動的份額減少,過去勞動的份額增加,但結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總量減少,因而,所減少的活勞動要大於所增加的過去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頁),在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於客觀上存在着投資報酬遞減趨勢,農業勞動生產率往往因為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趨於遞減。如果多餘的勞動力未能轉移到農業以外的其他領域,則必然造成潛在的待業農業勞動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農業勞動力都投在數量固定甚至日趨減少的土地上,則必然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這種因為農業活勞動投入量過多而造成的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偏低,實際上是屬於不充分就業。這就説明了,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在農業部門中,僅僅節約勞動時間是不夠的,還必須把富餘的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領域,才有可能使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對農業生產要素(諸如土地、勞力、資金)的配置起着調節作用。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假設土地的邊際效益遞減了,就會有資金(技術裝備的貨幣形態)來替代它。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就在於優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國農村當前的實際情況看,相對於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勞動力價格甚為低廉,而其他相對稀缺的要素價格則是較為昂貴的,從而使得勞動力要素很難被替代出去。由於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勞動力則隨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使得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近年來不僅沒有提高,反而趨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連社會平均利潤率都產生不了,資金也就很難進入農業領域,在農業中物化勞動替代活勞動,資金替代勞動力的機制,也就很難形成。

本來,在難以改變我國土地資源短缺的條件下,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的另一條途徑,就是通過轉移剩餘農業勞動力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重新調整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讓留在農業領域的勞動力擁有足夠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於現階段我國城鄉非農業部門的擴張,還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將農村中的剩餘勞動力全部吸納,這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為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與此同時,我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人地關係相當緊張,對於大多數地區的農民來説,除了土地,還沒有其他穩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又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進一步説,在人地關係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耕地所承擔的農民福利保障功能,遠遠“超越”了耕地所承擔的生產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趨勢下,公平原則必然高於效率原則。這就必然極大地限制着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當前制約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農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要素的流動不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以及與此相聯繫的由於市場取向改革目標還漢有到位,市場體系發育還很不完善,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性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使得農村嚴重過剩的生產要素(主要指勞動力)流不出去,農村甚為稀缺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和人才)流不進來,一句話,正常的生產要素流動嚴重受阻。這是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趨於緩慢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繼續深化市場取向改革,徹底打破城鄉分割的傳統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權、平等權和發展權還給農民。回顧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中國農村必須經歷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導農民最終走上富裕的道路,從根本上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三農”問題。第一次是從僵化的農村人民公社體制下解放出來,把生產經營啟主權還給農民;第二次是從極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來,在農村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這兩次變革已經基本上完成,現在正經歷着第三次變革,即從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實現城鄉一體化,使農民同市民一樣,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二、統籌城鄉發展與壯大縣域經濟

從理論上説,要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而如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呢?黨的十六大報告有個突破性的提法,這就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很有針對性的。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一直是重視解決“三農”問題的,但為什麼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過去對“三農”問題的認識以及尋找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僅僅把眼光侷限在“三農”本身,即就“三農”論“三農”。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這個新的提法突破了傳統的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就農民論農民的舊框框,站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但是,最近又出現一種傾向,即有些同志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簡單理解為跳出“三農”抓“三農”:即解決農業問題靠工業化;解決農民問題靠市民化(把農民變市民);解決農村問題靠城鎮化。這種觀點有對的一面,但還不夠全面。正確的提法應當是:跳出“三農”抓“三農”與立足“三農”抓“三農”相結合。從我國國情出發,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和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關係,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如果農村經濟繁榮不起來,城鎮化進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視了農業和農村自身的現代化,“三農”問題也不可QB得到解決。所以,黨的十六大報告在論及“三農”問題時,是用兩句話來概括:即“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這就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集中表現。

對於處於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來説,相對於城市,農村所藴藏的潛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管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如何,在農村這個遼闊的區域內,總是藴藏着比城市豐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級產品、勞動資源和自然資源。不僅如此,隨着我國農村經濟由單一的農業經濟向多部門、多層次、多功能的經濟結構的轉變,隨着我國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逐步推進,在農村區域內將會集中全國相當一部分工業、商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和其他服務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的繁榮,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整個國民經濟的繁榮。這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年末預報統計,2003年全國鄉鎮企業將實現增加值36600億元,支付勞動者報酬9000億元(農民人均910元),吸納就業人員13500萬人(佔農村勞動力比重超過28%)。從總體上説,我國縣域經濟還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經濟,也可以説是農村經濟的基本單元。這就決定了縣委、縣政府要把農村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縣域經濟要以農村經濟為中心。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其落腳點應放在縣、市,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最直接操作平台。還須指出,縣域處於城鄉結合部,是城鄉匯合點,因而應該成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與城鄉協調發展相比,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強調的不僅僅是城鄉共同發展,而且是城鄉相互融合,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互動式發展。從實際解決“三農”問題以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縣(市)這個層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為宏觀和微觀的結合部,在發展規劃的制定、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開發重點等一系列發展重大問題上,縣(市)都具有相對的、較大的自主權;其次,作為承上啟下的行政管理層次,具有比較完備的管理職能,Q8夠有效地調整縣域內各產業之間的關係,統一各部門的力量,兼顧縣(市)、鄉(鎮)、村三個層次,履行統籌、協調、組織、服務功能,統攬縣域經濟發展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始終堅持“強省先強縣(市)”的原則,走出一條專業市場、塊狀產業和小城鎮建設相互促進,發展縣域經濟的獨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個縣、24個縣級市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310億元,佔全省的`71%;財政收入達283億元,佔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農村有2/3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農民純收入增量中有80%來自非農產業。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不僅迅速推動浙江省成為全國的經濟大省、經濟強省,其在全國的排位,從第十二位進入前四位,而且顯著提高了全省勞動者的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18年居全國第一,這正是發展縣域經濟的結果。

三、統籌城鄉發展與小城鎮建設

長期以來,在城市化問題上存在着認識上的偏差,即認為城市化是為了解決現有城市建設發展速度問題。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改革開放25年來,我國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設上,雖然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規模都有很大發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顯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卻明顯滯後,究其原因就在於忽視了農村自身的發展以及在農村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這就涉及到黨的十六大報告所論及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實質是什麼?我們認為,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指它是和解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換句話説,城鎮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逐步優化城鄉人口結構,為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創造所必需的環境條件。如果説,以往發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下運行的,始終沒有顧及“三農”問題的解決,甚至是以損害“三農”為代價;那麼,當今的小城鎮建設則是着眼於解決“三農”問題的。也就是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所指出的“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當前我國“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收入問題的核心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的核心是城鎮化滯後。從黨的十六大報告的體系看,關於加快城鎮化進程的要求,都是結合着繁榮農村經濟的內容提出來的。

小城鎮是一個區域性概念,從狹義的小城鎮概念出發,小城鎮既有城市的特徵,又有鄉村的特徵。小城鎮具有城市的特徵,指的是它是以一箇中心點為依託,以中心至輻射點為半徑所構成的區域網絡。所不同的是小城鎮的輻射點是周圍的村。換句話説,小城鎮最大的特點是建立在周圍鄉村的基礎上,作為小城鎮中心的鎮,它的形成、發展與周圍鄉村發展的特點,乃至興衰有着密切的關係。改革開放20多年來,蓬勃發展的小城鎮已經成為區域性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擔當起帶動廣大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任,在農村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變革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富裕起來的農民,要求既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又得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鎮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小城鎮建設,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衞生、娛樂等設施,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精神生活,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小城鎮的發展是縮小城鄉差別的重要因素。作為我國廣義城市的重要構成部分的小城鎮,不僅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當地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聯結大中城市和農村的橋樑。因此,小城鎮不僅要發展成為吸納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輻射的地區,同時也要建設成為具有一定輻射和帶動能力的農村區域經濟文化中心。

對中國來説,發展小城鎮是個大戰略,也是逐步變農村為城鎮、變農民為市民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是與農村工業化、農民職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織、同步運行的過程,是城鄉經濟發展、農村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其基本動力則是農村工業化。反過來,小城鎮建設又會大大推動農村工業化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進步。在過去的相當長時間,中國一直停留在農業社會,農民太多是其貧窮的根源,要讓農民富裕起來,就要讓農民減少下去。不把農民變非農民,中國就無法實現現代化。而小城鎮分佈於廣大農村之中,既具有農村的某些優勢,又能發揮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設得好,對周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引力是相當大的,可以成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棲息地和向城市化過渡的前沿陣地。況且,隨着小城鎮的發展,還可以逐步提升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幾年,國家城建部門在重視大中城市建設的同時,已經開始把重點放在鞏固、提高現有小城鎮方面,並在這個基礎上建設起一批起點較高、經濟和社會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鎮,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依託、縣城為龍頭、小城鎮為網絡的城鎮化體系。這就是理想的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之路。

我國人口眾多,又處在經濟體制變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轉折時期,無論是農村或者城市,就業壓力都相當大。這就給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變帶來特殊的困難,這就決定了實現城鎮化目標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漸進的社會轉型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城鎮化會表現出多種多樣的過渡形態,就業形式也會表現出多種多樣的過渡形態。其中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在相當程度上是採取不完全轉移方式。這是和我國農民缺乏社會保障聯繫在一起的。對於我國農民來説,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土地不僅僅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而且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對較高的經濟收入為目標和動力,因而基本上屬於一種經濟行為。一旦城市失去就業機會,或者城市就業成本過高,他們就會退回到農村,因為農村還擁有長期而又穩定的承包地。這就涉及到我們所要加以分析的“農民工”問題。“農民工”是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農民工”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是和城鎮化的本質要求相背離的。許多“農民工”雖然在城鎮打工多年,卻始終是城鎮的邊緣羣體。他們和原有城鎮職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勞動得不到同等的經濟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勞動,也得不到同等的經濟待遇。由於有城市户籍的正規就業職工的利益是剛性的,他們的工資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趨勢;農民工的利益則沒有保障,同時由於進城“農民工”隊伍越來越龐大,數量越來越多,供大於求的趨勢有增無減,使得“農民工”的工資水平越來越低,更談不上享受原有城鎮職工的各種社會福利待遇。如此龐大的“農民工”隊伍,雖然已經從農村走向城鎮,卻不被城鎮所完全接納。這就不難理解,“農民工”現象的出現,是與城鎮化進程嚴重滯後聯繫在一起。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城市化理念。傳統的城市化理念是產生於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經濟體制。在以往的一個相當長時間內,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在城鄉隔離的環境下完全獨立於農村而運行的。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無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着的城鎮化進程中,卻直接面對的是廣大農村,九億農民。在這種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須更新,即不能僅僅理解為“單向城市化”,還應當理解為農村通過自身的發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轉化為城市。“單向運動”必然是少慢差費;“雙向運動”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決定了我國城鎮化的工作重點,應當放在農村。只要我們冷靜地思考一下,就會逐漸意識到,我國城鎮化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與其説是在城市,不如説是在農村。要加快城鎮化進程,就必須致力於農村的現代化。如果農村經濟繁榮不起來,城鎮化進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視了農業和農村自身的現代化,忽視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三農”問題終究不可能得到解決,更談不上把“農民工”轉變為市民。我國城鎮化進程,包含着農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費方式、閒暇生活方式、社會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價值標準及接受現代文化傳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種因素在內的變化,其實質是農村社區生產力結構、生產經營方式、收入水平與收入結構、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人口素質等方面與城市文明逐漸接近、趨向同一的歷史過程,是城鄉差別逐漸縮小,並最終走向城鄉一體化的歷史過程。在城鄉差別還相當懸殊的情況下,要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相當艱難的。而小城鎮又是農村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離開了小城鎮的發展,離開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農村經濟就繁榮不起來,城鄉差別就很難縮小,更談不上把“農民工”轉變為市民。

標籤: 統籌 論文 城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2zg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