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落實發展思維能力的論文

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落實發展思維能力的論文

解決發展題應該用什麼策略?最佳策略是什麼?這些問題對一年級學生來説,展開討論有一定難度。那麼怎麼引導學生一起解決發展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呢?筆者認為,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方法解決是重點,通過教師的解決策略引導,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關鍵。孩子是天真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我們的教學也應該成為學生美好童年的回憶,讓數學變得有趣起來,讓學生學得更加快樂是我們做教師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策略引導學生思考落實發展思維能力的論文

一、從直觀呈現到抽象數學

直觀呈現的知識比較直白,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抽象知識理解難度係數增加,學生獨立解決困難。一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低,對比較抽象的數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畫一畫、擺一擺這種實踐操作活動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直觀呈現的內容,從而理解數學知識的實質。學生在進行了多次畫、擺之後,總結出解同一類型發展題的一般規律,從需要畫、擺開始到有比較好的數感以及空間觀念,能夠通過思考解決問題。

除了畫與擺,遊戲活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手段,把遊戲引入數學課堂,寓教學於遊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自學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發展題有着題意難理解的特點,因為不理解題意,審題不清導致解題失敗的學生佔了大部分。因此,讓學生弄清題意才是關鍵。而遊戲活動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方式,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知識,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任何負擔,而是在輕輕鬆鬆的氛圍中學到了數學本領。

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是掌握知識的一般規律,學習的過程必須是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

有些題目學生在審題解題時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問題的設置必須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難度也應不斷增加,由淺入深,步步遞進,把思維一步步引向縱深,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思維的拓展,並享受到成功的體驗。這樣,學生的認知面就會不斷由“未知區”“最近發展區”向“已知區”轉化,從而出色地完成教學的目標。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71頁發展題:小紅參加數學比賽,和參加比賽的每個人都握一次手,小紅一共握了39次手,參加數學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可先讓學生思考:小紅去參加數學比賽共有5人,她和參加比賽的每個同學都握一次手,她共握了多少次?5-1=4(次)。小紅去參加數學比賽,她和參加比賽的每個同學都握一次手,共握了6次,想一想參加數學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6+1=7(人)。通過思考,學生髮現了握手次數與人數之間的關係,即:握手次數+1=人數。因此,該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49+1=50(人)。

三、一事多態,橫向呈現

“一事多態”是指在相同的事件下,只是給出的.條件有所不同,使之成為新的題目。讓學生逐題進行分析與比較,在比較中找到題目中的不同點,並從生活實際思考,想明白題意,抓住題目的特點,理清思路,掌握解題的一般規律。這種系統思維訓練的過程,有力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和靈活性,促進了思維的發散和整合。“一事多態”的練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碰到這樣的題目,能全面地考慮各種情況,然後看透題目的本質及核心,進而正確地順利地解題。

使用了直觀呈現、由易到難、一事多態等這些方法後,學生積累了一些解題的策略,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教師通過策略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高漲,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學生學得主動活躍,感覺不到發展題的難度,而是感覺這樣的題目非常有趣,能愉悦身心,並且有成功的體驗,對發展題產生了親切感,從此學生愛上了數學,覺得學習數學很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4r4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