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課改下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論文

新課改下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新課改的角度,闡述了環境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實踐項目的開設情況及意義,進而從教學方式方法上進一步探討了改革的方向和內容,針對目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新課改下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論文

論文關鍵詞:課程改革;實踐項目;教學方式;對策;環境管理課程

為了進一步將“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職教理念體現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探討“貼近學生、貼近市場”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研究、提高教研效率搭建平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助課題“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創新方法——中國職教課程課改”帶動下,我係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開展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動,通過學習、研討,教師們統一了認識,大家一致認為環境管理課程課改勢在必行。

一、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課題《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方法創新——中國職教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本課程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構建了以培養學生知識能力,技術/認知技能,社會/情感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中心的全面素質教育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中作的一致性,實現學習實踐環境與工作環境的零距離對接,形成了以環境管理課程為核心,課內外相結合,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和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中,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大力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學方法上,課程以模塊化教學,強調技能,注重實踐,採用課堂理論體系講授、案例穿插、課堂討論、實地考察調研、學生課外查閲相關資料等多種形式結合的方式,以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和項目驅動式教學等方法為主,將實踐性教學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本課程採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學院視聽媒體,將抽象的內容、典型案例、現場場景等,採用動畫、圖片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來。理論教學採用PPT電子課件,信息量大,圖文並茂,可有效精簡授課學時,增加課外相關新技術、新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問題討論,提高教學效果;實踐教學採用現場調研,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力。

二、環境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環境管理課程是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針對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主幹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該課程自2003年開設以來一直以理論教學為主,在新課改的要求下,2007年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增設一週時間安排實踐課程,但和配套的理論教學過程比遠遠不夠。2008年環境管理課程被列為可持續發展教改重點課程,這就對這門課的實踐要求更加嚴格。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各大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在2009年召開的長沙環保類教材開發研討會中,《環境管理實訓》教材也被列入高職高專類“十一五”規劃教材編寫之列。可見,徹底改革目前環境管理課程純理論教學的框架已勢在必行。

三、目前課程改革中增設實踐項目情況

實踐項目可以根據理論教學要求配套設計,可以參考現在學生所使用的環境管理教材,根據教學內容設置6-8個實踐項目。實踐項目,力爭做到針對性強、指導意義性強、便於操作。如:根據教材第一章環境問題的產生與防治可以增設一個實踐項目:環境問題的調查與研究。主要開展區域典型環境問題調查(請學生自選區域,可以是城市、鄉村、流域,也可以是小區域如某居民小區、某美食街等等)。實訓過程中,通過學生收集相關材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引導的流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進行環境管理工作的相關技能與素質。通過模擬法庭實踐,使學生對我國的司法程序和律師代理的內容有生動的感性認識,並把所學的法學理論知識具體運用到實際的法律案例中去,熟悉掌握司法程序,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在理論課程中適當加入實踐項目,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還可以培養學生現場調查、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學效果好。

四、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007年環境管理課程以“理論——實踐——總結——再培訓——實踐”的模式為原則適時進行調整後,學生的反響很好。大多數學生認為課改對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有很大的幫助。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課程改革中涉及到的實踐項目,研究區域範圍有限。研究區域大多侷限於長沙市境內的'區域,活動僅限於短途實習(實踐),研究空間小,區域差異無法很好的體現。今後爭取開拓區域外實習(實踐)單位,利用學生暑假的時間由相關專業教師帶隊,組織學生野外考察,重點放在某一自然保護區、天然草場等自然景區。

能夠和教學結合的科研項目有限,組織學生實踐的機會少。因學院(系部)或教師承擔的課題數量有限,學生學到的知識沒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僅有的項目大多主要是從環境的可持續出發,探討自然環境的破壞及保護,城市大氣、水、固廢、噪聲的污染情況,更多的集中在生活污染源方面,沒有涉及工業污染源及農業污染源,不是很全面。今後將創造條件,將教學內容與實踐活動緊密的結合起來,如可以讓學生參加科研項目,多方面的體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或任務。

參考文獻:

[1]浩歌.提高教育質量:亟待教學方法大變革[J].北京:中國高等教育,2007,(6):22-25.

[2]徐志兵,孫慧羣.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J].安徽: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8,14,(1):96-9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vy2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