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初探論文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初探論文

論文關鍵詞:設計創新性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初探論文

論文摘要:創新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心理學認為“新穎”是創新的本質特徵,每個學生都有創新的需要和創新的潛能,所不同的是創新的層次和類型有差別。人的創造力可以通過良好的教育獲得發展,後天的教育就是為創新潛能的開發和創造力的發展提供支持的環境。

藝術設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實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它是按照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創造人類生活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一門科學。藝術設計教育是為培養藝術設計人才服務的,所以藝術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造就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複合型、高素質、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帶有明顯的時代性特徵,今天社會的飛速發展對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深刻認識這一點,才能正確把握人才培養的方向。

新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重點應是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知識培養上應注重知識的綜合化、系統化,使學生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較強的專業研究能力,成為社會所需的複合人才。在能力培養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創新能力。

一、拓寬專業口徑,精煉專業內容

淡化專業界限,實行專業交叉與整合。我們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一方面對原有專業進行梳理,拓寬專業口徑,精煉專業內容,整合優化現有專業,增強專業的適應性。比如,原有的廣告設計專業經過調整,增加了廣告學專業的課程,使課程模式介於廣告設計與廣告學專業之間。室內設計加大了環境類和建築類的工科課程,使其與相關學科的聯繫更加廣闊,課程內容更加系統。另一方面,積極發現市場熱點,進行專業間的交叉,積極創建新專業。例如,公共藝術設計就是融室內設計、室外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藝術品設計和雕塑、壁畫、標識設計為一體的新專業領域,發展前景較好。媒體設計專業以培養社會所需的新媒體設計人才為目標,融合多個特色專業,緊貼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二、建立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複合型知識結構是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注意這一點。教學計劃是辦學思想、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人才知識結構的平台,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中應該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按照拓寬基礎、整合課程、加強系統性、注重專業融合的原則設計教學內容,使教學計劃符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形成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第一要形成較寬的課程平台,藝術課程、人文課程、工科課程各佔一定比例,使學生能夠在較寬的課程面上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第二是專業課程設置應強調系統性、互通性,注重專業之間的融合滲透,便於學生在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相鄰專業知識。第三是加大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比例,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第四要突出課程體系各階段教學重點。應在課程體系上實行縱向三段、橫向兩塊的課程體系設置方式。縱向三段是指一年級大基礎培養,二、三年級分專業培養,四年級面向市場培養三個層次分明的階段;橫向兩塊是把課程模塊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兩大塊,並行設置,呈現由低到高漸進發展的兩條線。強調理論課程注重聯繫實踐,實踐課注重驗證理論。為了打好基礎,滿足學生多方向發展的需求,應強調學科大基礎的設置,在基礎課中培養學生對專業的適應能力,為學生今後的專業學習做準備;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研究的深入性,同時強調課程間相互滲透,增強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在面向設計市場的環節裏,強調學科知識的整合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加強實踐課程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設計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學生真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919年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建立,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它所建立的實習工廠、實驗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與市場緊密結合,包豪斯的現代設計教育思想值得研究。“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現為:實行藝術教育和技術教育相結合的方針,架起藝術和技術重新統一的橋樑,填補藝術創作和物質生產、體力勞動和精神價值之間的鴻溝。”“它所培養的'新型藝術設計師應該集藝術家和工藝技師於一身,既有藝術家獨立的創作才能又有工藝技師嫻熟的技藝。”這些教育思想在今日仍然適用。筆者所在學院重視實驗教學,在校內建立了多個實驗室,以計算機實踐和各種專業技能實踐為主,採用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並行設置的方式,使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成為教學的兩條線,力求兩者互相交融、相互印證,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同時,集中安排實踐教學,以專業考察、見習、實習“一條龍”的市場實踐課程,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交替滲透,使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市場、貼近社會,增強其實戰能力。 四、在課程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實踐性

課程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教材是實現課程內容的基礎。我們在課程教學目標上,低年級課程以開發思維為主,教學內容開放活躍、跳躍度大,重在讓學生學習設計思維方法和創新知識和能力。高年級課程則將學科的科學性和市場實用性結合,強調理論聯繫實踐。在教學內容上確立以課題為主的設計教學模塊,低年級設置小而多的課題,重在思維的訓練與創新;高年級則可設置較大課題,重在挖掘設計的寬度和深度。教材的內容決定課程教學內容的走向,應本着開放性、實踐性的原則,結合教學實踐,在教材的編寫中反映出藝術設計前沿的最新信息,體現出知識系統、科學、信息量大的特色。

五、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創造力的培養

教學是一個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同時也是創造力培養的過程。設計教學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完成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創造力的培養是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核心內容。現代設計教育的核心就是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具體的設計教育過程中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潛能。在設計課的教學中實施以課題為中心的創新設計教育模式,重點講授創造方法、營造創造情境、圍繞課題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進入創造角色,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教學過程應突出系統性,教學方法應突出多樣性。

第一,教學過程突出系統性。設計教學過程是設計教學內容展開和接受的過程,是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策劃和設計的過程,也是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形成學習目標的過程。教學過程最大的特點是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科的系統性,使學生通過設計構思、設計方案、設計發展、設計講評幾個教學環節,完成對整體教學內容的掌握。教師通過系統性教學達到引導學生、挖掘學生潛能的目的。教學過程的系統性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設計進展手冊和設計報告書是教學過程系統性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教學過程中兩個重要的文本。設計進展手冊中翔實記錄了學生設計思維的發展軌跡和教師指導學生的過程,而設計報告書是學生設計思考概括展現的成果。

第二,教學方法突出多樣性。我們在教學上實行課堂、市場相結合的方法,個人輔導、小組討論、集中講授相結合的方法,兩個結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變教學為導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採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發現學生個性,拓展學生思維的潛能。同時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多樣性的教學形式,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多數課都有電子教材和大量的多媒體演示文稿,使教學內容直觀、具體、生動,課程信息量大增,教學效果良好。

第三,設計講評實行開放性。設計講評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推銷能力的重要階段,為學生今後進入社會做準備。設計講評也是開放辦學的一種方式,由業內人士、教師、學生來評判,加強設計教育與社會、企業的聯繫,使設計教育更貼近市場。

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在中國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啟蒙確立、90年代發展完善的過程。在新世紀全球化、信息化的進程中,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從大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到小的教學設計、教學模式等都將經歷深刻的變化與改革。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者,不僅要有開放的心態、寬廣的視野,而且還應該有自我反省的態度和能力,瞭解新世紀對設計人才的新要求,修正觀念,加強藝術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訓練,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素質全面的設計人才。

創新是藝術設計的生命所在,藝術設計教育應以拓展學生的創造潛質為主要目標,通過開放式教學,即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學科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對話與互動,在課題輔導中引入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素質全面並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創新設計人才。

參考文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杜,2000.

[3]凌繼堯,徐恆醇.藝術設計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赫伯·裏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4l2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