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英語教學論文

英語教學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英語教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教學論文

英語教學論文1

一、合作型高校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必要性

這就意味着英語與學生之間的聯繫相當緊密,只有學好高校英語,才能夠幫助學生拓展其素質教育發展進程。另一方面,學好英語也能夠滿足目前社會上對於外語人才的需求,促使學生為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此外,由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教師的個人教學特點、方法與高校英語課程內容之間存在着一定的不適應性,推行團隊合作建設,就能夠通過互相幫助的形式,在綜合各家所長的基礎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而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第二,建設合作性高校英語教學團隊有利於促進高校英語教師的自身發展。當前在高校英語教學活動中,由於出現招生擴大化、師資力量不足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高校英語教師在從事教學任務時出現任務過於繁重而有心無力的情況,而這種情況進一步導致了英語教師對當前教學現狀不滿意甚至失望的後果。此外,當前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結構也存在着不合理性,特別是高職高專類院校尤其如此,主要表現在女性教師比例過大,青年教師較多,缺乏一些既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掌握先進教學理念的學科帶頭人,這就使得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而通過建設合作性教學團隊,能夠將各個教師的特長和優勢進行優化整合,在促成教師進行緊密合作交流的同時,提高整個教學團隊的英語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合作型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措施和方法

1.選擇團隊領袖

選擇團隊領袖是加強合作型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一步。任何一個團隊都要有其領袖和帶頭人。就教學團隊而言,選擇好團隊領袖,就決定了這個教學團隊今後在教學活動中的基本發展方向和學科建設進程。在進行領袖選擇時,需要明確兩個條件,被選為領袖的人應當對教學團隊有較為深刻而獨到的見解,既能夠對高校英語教學的規劃進行及時有效的制定,又能夠較為順利地帶領全體成員實施這一規劃。這就要求團隊領袖在熱愛教學工作、熟悉現代教育理念的同時,自身要具備紮實的學術造詣。只有選擇一個全面發展的團隊領袖,才能在團隊出現事物決策時較為客觀公正地處理,才能真正地增強團隊的內部凝聚力,帶領團隊共同進步。

2.規劃團隊目標和口號

合理的目標口號是教學團隊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的動力源泉,它能夠指導團體成員在行動時決定自己的行為和方向,而一個教學團隊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最關鍵在於制定一個易於實現的教學目標。具體來説,合作型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在制定英語教學團隊目標時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即指團隊所制定的目標和口號應該要符合全體團隊成員的基本價值觀,能夠被所有團隊成員所接受,當出現分歧時,由團隊領袖與團隊成員進行積極協商溝通;第二,實際性。實際性即指團隊所制定的目標口號應當是可以實現的。這就要求團隊在目標選擇時要進行一定的評估和考量,考慮當前團隊所有的資源的條件能否完成既定目標,這一目標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要時教學團隊應當根據已有的資料數據進行整合並分析,做出相對科學準確的判斷;第三,層次性。層次性即指目標口號需要體現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既不能只侷限於短期的發展目標,又不能單純地將眼光放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上,而是將長遠規劃與中短期目標合理地結合起來。

3.強化團隊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團隊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建設中的關鍵性環節,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學團隊,既能夠提升教師的個人能力,同時又能提升整個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強化團隊師資隊伍建設,具體來説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構建學習型組織。構建學習型組織能夠幫助教師在提高自己學歷層次的同時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教學團隊要做好青年教師的選派工作,儘量多為教師創造更多、更好的深造機會;其次,搭建專業成長平台。根據教師的自身教學特點、性格等因素,將其與教學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教師切身打造一個切實有效的良好的成長平台,進而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能夠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

4.樹立團體文化和精神

打造團隊文化和精神是教學團隊進行教學活動的精神指導與重要動力。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為了實現同一個目標口號而相互合作,共同承擔其相應的責任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價值認同。團隊精神包括團隊的內在凝聚力、合作精神與服務意識,它能夠幫助教學團隊的成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所得所想進行實時的分享與交流,進而推動整個教學團隊整體水平和素質的提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團隊精神並不是簡單意義的成員要進行自我犧牲以保全團隊利益,它更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個人的興趣愛好及其教學風格。

5.完善團隊運行機制

完善團隊運行機制要求團隊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種有效方法來提高團隊的運行效率,因此團隊在運行過程中首先應當明確團隊的內部管理與運行機制,確保團隊成員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司其職,保證教學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最終提高學校的形象和聲譽。當前合作型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建設尚屬於起步階段,其實踐運用的實踐較短,對於理論方面的研究尚不夠深入,相關的團隊建設的經驗有所缺乏,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也不強,針對這一發展現狀,高校英語教師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從選擇團隊領袖、規劃團隊目標和口號、強化團隊師資隊伍建設、樹立團體文化和精神、完善團隊運行機制等各個方面探索研究建設合作性高校英語教學團隊的有效措施,進而推動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進程,為高等院校教學團隊的建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研究意義。

英語教學論文2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初一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評價進行討論。文章首先回顧與思考了國外多元評價的研究現狀;然後明確了多元評價理論的相關概念並從理論上思考、建構更適應學生英語學習的多元評價體系。本文從多元化改革內容與實際教學中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出發,結合多種評價主體思考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評價。最後,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評價的進步性和制約性進行了討論。

關鍵字:多元評價;評價主體;形成性評價

1.引言

根據教育部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Go for it》全新改版的迫切需求,Role-play(角色扮演)始終貫穿全書,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註重聽、説訓練,並倡導體驗式學習;其實Role-play本身就是一種評價,它要要學生掌握語言之後,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表達相結合來把整個語境表現出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知識。而中國的英語教學長期以來沿用標準化考試模式,只重視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這種教學體制導致英語學習變為一種應試手段,教師更多的關注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怎樣通過有效的評價手段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呢?多元評價手段值得嘗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評價不能單一地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發展,而應該建立一個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要求有關學者、專家、學校及一線教師反思長期以來在我國教育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單一僵化的評價體系,並從理論上思考、建構更適應學生英語學習的多元評價體系。它是一種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評價體系,對評價目標、評價主體、評價對象、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進行多元化設計,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不但有利於提升語言教學效果,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終身語言學習習慣。

2.多元評價回顧與思考

多元評價至今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多元化測試人格的方法”;後來塞蒙茲,開闢了評價中多元化思想的先河,成為教育領域中多元化思想發展的重要借鑑。不過,塞蒙茲的多元化思想還是較為簡單的,不夠系統化。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泰勒通過長期研究證明並提出了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教育評價理論。

多元評價的教學理論最初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來的,這一概念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加德納在對這一概念進行描述的過程中,多元評價更多的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單純採用考試的標準化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並定性,在教學中從實際的教學狀況出發進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改革。

多元評價體系在教學改革中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多元化改革內容,分別為:多元化內容評價(學業和非學業、知識與能力);多元化方式評價(定量定性、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多元化標準評價(個性化與標準化);多元化主體評價(教師主導性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

3.多元化教學評價實施方案

實施步驟與方法:

研究對象是初中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評價與考查。

第一步,學期初對所有學生的聽、説、讀、寫進行診斷性評價,並用檔案袋真實記錄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水平。

第二步,教學過程中實施以教師、學生、家長為主的多元評價主體相結合的方案,對學生實施形成性評價,並繼續運用檔案袋記錄過程。具體方法: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表,進行日常學習過程的詳細記錄,日常學習過程評價表作為形成性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之中;採用教師評價、學生小組合作相互評價、學生自評的方式:對每日家庭作業、每日聽寫、每日背書、作文、單元默寫、單元測試等進行測評。並對其它活動在適當時間進行展示、嘉獎、鼓勵。

第三步,期末進行終結性評價,確定學生成績。

學生的期末綜合成績評定包括日常學習過程考查成績(另附平時成績加分細則表)和期末筆試成績兩部分,共150分。其中日常學習過程考查成績佔30分,筆試成績佔120分。學生的英語成績是將日常學生學習過程考查成績和期末的筆試成績進行彙總,確定每個學生期末的總成績,並進行成績統計和分析。

4多元評價的問題與建議

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打破了“一考定終身”這一評價制度,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了鮮活的重生,因為這種評價制度不再以單一的考試評價來斷定學生的學科能力,而是用多種方法對學生的多個方面進行多種評價,最後確定學生的英語水平。它不但尊重個體間的差異性,還主張個性的發展,支持個體創新,為學生的發展開闢了一片新的天空。

運用多元評價手段對初中學生進行評價,是一種動態、靈活的評價手段,在其實踐過程中程序相對複雜、費時較多,與目前中學英語教學內容繁重、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實際情況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才能得到學生、家長以及學校領導和上級教育管理部門的理解與支持,是一個需要探討、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El l i s,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James Barton, Angelo Collins. Portfolio Assessment:A Handbook for Educators[ M ].20xx

[3]蔣碧豔樑紅京.學習評價研究:基於新課程下背景下的實踐[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56—58,128.

[4]徐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5]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7]張小娟,大學英語教學多元立體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海外英語[ J ],20xx(08)

[8]顏濤趙秀玲.充分利用多元評價促使所有學生全面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xx(02).

[9]周鵬來.多元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20xx(06).

英語教學論文3

[論文摘要]英語作為信息和文化載體的主要語言,在世界經濟、文化全球化進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為中國培養高等人才的最主要途徑,大學教育理應承擔起對大學生英語教育的重任。但傳統的大學英語教育並沒有針對性,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在未來專業領域內工作的需求,尤其是對英語要求很高的某些學科領域。

一、廣告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中國廣告發展的市場現實告訴我們,對於即將進入廣告領域工作的大學生來説,擁有精湛的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充斥中國市場的大型廣告公司絕大多數是外資或中外合資的跨國公司,也就是廣告界通常説的國際4A廣告公司。國際4A廣告公司佔有市場巨大份額,通常代理跨國公司的廣告業務,凡是我們能想到的國際品牌,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全都是他們的客户。這樣就導致國際4A廣告公司不管是在公司內部交流,還是與客户之間的溝通,英語都是他們的唯一語言。因此,如果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不過關就根本無法工作於這些跨國廣告公司。很多專業功底深厚的優秀生就因為英語這一道門檻而無法進入國際4A廣告。而4A廣告也為招不到合適的專業人才而頭疼。所以,專業英語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直接進入跨國廣告公司,也為他們進入其他外資企業帶來了機遇。

二、廣告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國內對廣告專業開設英語授課或雙語授課的大學寥寥無幾。這説明大多數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對廣告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有個別學校開設了雙語授課,但存在諸多問題,效果並不理想。調查發現,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幾種現實狀況。首先大部分學校因人設課,但並沒有很好的系統規劃。因為某位老師英語較好,就將其所教授的某門課程開設為雙語授課。這樣,學生在校學習的四年中,可能就只有一門課程接觸到了專業英語,沒有連續性和全面性,即橫向縱向都不夠。也正是因為學生只是零星的在某一門課上接觸專業英語,再加上學生本身英語水平有限,對語言理解有障礙,因此有些老師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解釋某個單詞是什麼意思,甚至怎麼用,此種授課方式已經完全倒向了大學英語的教學,失去了專業課教學的本質。同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天生惰性還致使很多老師在學期初還儘量使用英語講述,但隨着課程的推進和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使用第一語言。調查發現有的雙語教學最終只是多媒體課件中的重點詞用了英語,老師的課堂授課基本上是漢語。這樣的雙語教學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又有多大幫助呢?

事實上,目前雙語教學本身就存在着諸多不確定性。不同專家學者對雙語教學的概念、目的和操作方法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東北師範大學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紹傑教授説,從語言教學的角度講,雙語教學是使用另一種語言來講授母語某一學科的知識內容,教學形式通常是學生看的教材是漢語編寫的,教師授課則全部用外語,即學生在視覺上接觸的是漢語,聽覺上接受的則是外語[1]。香港浸會大學語言中心博士盧丹懷則認為,雙語教育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從而使學生通過授課語言的運用來達到掌握兩種語言的最終目標[2]。還有很多學者認為,雙語教學是指在專業學科課程的教學中,使用中外兩種語言講授國外原版教材,並在答疑解惑、作業、試驗、考試等個教學環境中均採用外文(通常指英語)的一種教學形式。不難看出,對於雙語教學到底應該用哪種語言的教材,課堂上講哪種語言還有很大的爭議。

應該肯定的是,把英語引入專業課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專業英語水平。從國外教授英語的經驗來看,應該儘量給學生創造英語環境,儘量使他們聽説讀寫都能用英語。同時必須要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至於因學生感覺太難而失去興趣。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們研究出了一套較為適合中國高校狀況廣告專業英語教學法。

三、廣告專業英語教學模式

1.模式一:全面英語教學

在中東很多國家裏,都有雙語教學。但他們並不是一門課既用第一語言又用第二語言教授,也不是隻有一門課開設雙語教學,而是某幾門課程完全使用英語教學,即使用英文課本、英語授課、英語完成作業。這樣學生可以有一個較為連貫的英語思維和英語環境,不至於每週只在特定的某門課上和英語見一次面。語言的學習,最終要上升到思維的轉化上,只有長時間的不間斷的運用某一語言才有可能領會其思維習慣。

香港對英語的教學一直很重視也很成功,而他們對語言環境的打造就更為嚴格。在香港EMI(EnglishasMediumInstruction,英語作為教學媒介)學校,學校要求學生在教室裏必須講英語,中文交流只限於在走廊和操場。這樣學生説英語的時間就更多,英語的氛圍就更濃。對於任何一門語言來説,只有不斷的練習和反覆的運用才有可能掌握。我們的學生在非英語國家中學習英語,那麼“自然”的練習機會就少,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的去創造語言環境,使他們儘可能多的不間斷的接觸英語,運用英語,才能學好英語。所以我們採取多門專業課英語教學,且規定在英語授課的課程裏,聽説讀寫全部必須用英文,即:老師全英授課,學生全英回答問題、討論問題,閲讀全英課本,聽取全英授課。這樣才能形成連續的、多角度的專業英語學習氛圍。

2.模式二:遞進式英語教學

近年來新聞傳播、法律、市場營銷等很多專業都開設了專業英語。開設這些課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掌握本專業的英語知識,甚至可以在專業領域裏靈活運用英語。但調查發現,學生很難從一學期三十六節課就徹底掌握本專業的英語,更不用説運用自如了。同時學生又反映,他們在這些專業英語課上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一些最基本的專業詞彙。因此對於普通高校可以在第一學期先開設廣告專業英語,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使學生先掌握有關廣告和營銷的一些最基本詞彙和日常用語。從第二學期開始,採取與模式一同樣的全面英語教學。

3.模式三:英語教學實訓模式

廣告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操作遠遠多於理論研究。因此,將實訓教學引入廣告教學不但適合專業特點,而且可以從實踐中理解專業知識,同時練習專業英語。實訓教學有別於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將學生放到一個企業全真管理模式、開發環境中,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制度,讓學生以項目小組的形式協作進行完整的項目開發,以鍛鍊他們的實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作技巧等。例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組學生做一份廣告策劃,以小組為單位用進行提案,自己則扮演客户與學生進行溝通。當然這全程都必須是英語,包括提案稿。實訓模式對於任何水平的學生來説,是一項很有效的教學模式,而且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變化實訓項目。

以上三種模式總結在一起便是適合廣告專業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兩套教學方案,即:全面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實訓模式、遞進式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實訓模式。當然這些教學方法要想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老師本身有很好的英語水平和生動的專業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論文4

一、激發學生興趣,彌補學生對英語興趣不佳的問題

“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是放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首要位置,這説明興趣對一個高中學生的學習有多麼的重要,我們知道,一個學生的學習是需要學習興趣的,學習高中的英語課程就更加需要興趣。可以説,興趣才是一個高中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件事物有了興趣,那麼就會對這個事物有更強的好奇心,主動地去記住它。興趣雖然是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卻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的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項複雜並且艱鉅的任務。所以,作為高中英語教師的我們,要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對學習高中英語的樂趣,以及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對自己的生活或學習的重要性。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意識,培養學生“為自己而學”的心態,讓學生產生“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與學生進行生動有趣的語言交流,針對高中英語的課本內容,再擴展一些課外內容,增強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知識內容的興趣。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課堂上,利用英語課本中豐富的漫畫,插畫以及與課本有關的實物等等,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可以開展小遊戲,教師組織與學生進行小遊戲,高中的課程一般都是比較枯燥的、乏味的、緊張的,因為高中學生面臨的是高考,開展遊戲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身體內心得到放鬆,激發學生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輕鬆愉悦的學習情境中還能夠學到英語知識,勞逸結合,兩全其美,這樣的教學方式,何樂而不為呢?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保持住學習的興趣,不斷地增強鞏固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探索,鑽研教材,不斷地追求。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要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幻燈片、投影儀、錄音、錄像、電腦設備等等手段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把高中枯燥抽象的英語知識內容賦予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英語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學習情境,通過多重表演,對話、問答等等形式,實施情景教學,這樣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興趣盎然,全神貫注,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習興趣,也學到了高中英語知識內容。學習興趣對高中學生學習英語來説非常的重要,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並且要讓學生認識到,同時重視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增加學生的口語訓練,增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填補口語能力的不足

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不僅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內容的興趣,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擴展學生的思路。只要英語教師能夠對高中學生進行正確的方式積極及時地去引導,就可以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高中學生的口語訓練,可以加強學生能力思維、知識等等多方面的綜合訓練,而且口語訓練也可以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可以使高中學生的英語素質進一步得到培養。增強學生的口語能力,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有成效的,這就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積累與訓練,需要高中的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領域大膽地積極探索實踐與嘗試,教師需要採用科學合理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英語的口語能力,貴在平時的口語訓練上,因為在口語的訓練當中,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地相互交流信息,激發學生內心的興趣,擴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之間有競爭,有比賽,增強學生的毅力。高中英語教師應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常抓不懈,循序漸進,高效促進高中學生的口語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當中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當中,高中英語教師一般都比較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就好像是把自己大腦裏的知識傳送到學生的大腦當中,教師就充當的是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只注重結果,不注重學習高中英語課程的過程,學習過程單調枯燥,學生也只是機械地接受着教師的知識傳送。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學生都缺乏創造意識,不會創新。在新課程改革之後的理念當中,課堂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獨立思考,不斷地創新和發現的過程。所以,高中的英語教師,想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要積極地探索和創建創新學習的模式,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研究,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小結

總之,高中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才能有新的發現,不斷地吸收和繼承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的寶貴經驗,摒棄傳統教學中落後的教學思想、理論以及教學方式,要不斷地認識自己,塑造自己,完善發展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夠為國家培育出更多的符合要求的、具有高度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型全能的人才,完成社會、國家、學校以及家庭所賦予我們的使命,為英語教育再創佳績!

英語教學論文5

一、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在職業學校英語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主角,而學生參與的機會少之又少,通常是老師一個人在講台上灌輸一整節課的英語基礎理論。一方面,這樣“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在聽課時需要一個接受過程的事實,一味地給學生灌理論知識,不僅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也沒有起到預計的教學效果。由於缺乏自主思考的時間,學生往往對直接灌輸的知識接受程度不高,或者“左耳進右耳出”,下課就忘,沒有將理論知識內化。其次,這樣的教學模式枯燥無味,對本來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學生來説,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大部分學生乾脆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接受度趨近於零。這樣,老師費神費力,學生又如坐鍼氈,接受程度不高,可謂是費力不討好。在教學手段上,依舊是採用傳統的教材+黑板的模式。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它的教學目標是要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而不是使其具備英語語言理論研究的能力。而作為一門語言,提高的唯一方法就是説,而恰好,在當前的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説”的部分只佔很少比例。在這裏,學校忽視了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學習漢語理論知識之前就能掌握基本的漢語日常交流,而我們從小學一直到高等學校的英語理論教學,也沒有讓大部分的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日常使用能力,這就是長久以來我國外語教學的一個誤區。教材單一。目前,同一職業學校通常只採用一套教材教學。面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一套教材難免會出現難度過高或者過低的問題,這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的學習效果。師資力量亟待加強。英語教師資源匱乏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在部分職業學校中,英語教師的一本達標率僅僅在25%左右,擁有高級職稱者佔20%,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只佔10%。另外,有一部分教師甚至缺乏相關學科的基礎學科知識。教師資源的匱乏和教師質量的不達標,必將影響教學計劃的正常實施和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二、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改變現狀、打好基礎的着力點

(一)調整教學目標

在中職學校英語的教學原則為“應用為主,夠用為度”。所以,中職英語教學要充分認識到中職教學的特殊性,要將“夠用”和“實用”作為中職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和要求。老師要處理好必備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之間的比重,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注意英語學習和職業技能的關聯度。

(二)改革教學方法

優化教學方法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中職英語教學應該以教材為基礎,最終以實用為目的進行教學,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在向學生教授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教授與學生職業技能相關的英語知識。同時,改善課堂的教學方式,放棄以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增加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環節,並且豐富教學手段。通過數字化、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對學生產生多方面的刺激。

(三)掃除學生心理障礙

中職學校的學生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接受程度都較低,對於知識的掌握有困難,由此產生了消極厭學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主觀排斥英語學習。因此,老師應該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聽、説、讀、寫、譯中培養英語學習興趣。開展學習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討和發現中掌握和熟練應用英語知識,提升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英語學習是內化一門語言的過程,語言的學習過程中,環境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能讓學習事半功倍。目前,中職學校還無法營造一個英語言的生活環境。但是,學校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加入一些與英語相關的西方社會歷史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此外,積極構建校園英語學習環境,設立英語讀書角、校英語廣播和英語演講大賽等活動,讓英語學習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英語教學論文6

一、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誤區

雖然聽力題在整個高考試卷中分量不低,也受到了學校的關注,但真開設了聽力課的學校去寥寥可數,大部分都只是在教到聽力部分時,放段錄音,如果學生聽不懂,就再放一遍,然後對照答案,在講解部分顯得很蒼白。有的教師比較重視聽力的培養,但是也最多開闢一兩節課來進行聽力訓練,讓學生挺幾段對話,幾篇短文,然後開始做練習題。在引導和提示方面基本沒有能採取什麼措施。這些聽力教學模式沉悶單調、效率很低,完全把聽力教學變成了聽力測驗。

二、圖式理論的應用

(一)激活已有圖式

高中的聽力材料一般都以日常生活中的題材為主,對於大多數的材料,在他們的大腦中都有已經存在的圖式,這個時候就要進行他們腦中圖式的激活,幫組他們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如在Boby language的聽力材料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舉例説明一些在我們生活中的身體語言所表示的意義。比如説手心向上向人招手就是挑釁,向下就是讓人靠近等等。這樣的教學既可提高教學趣味性,又可激活學生腦中已有的圖式,讓學生在聽材料時就會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二)建立新的圖式

1.在學生已有圖式的基礎上建立新圖式

比如在“How to pr eve n t poll ution”這篇聽力材料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污染實例進行回顧,如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生活工業污水、 未處理白色塑料和泡沫垃圾等等,以此來進行學生已有圖式的激活,然後以此為基礎,以初步建立一個有關如何進行預防和處理污染的新圖式。

2. 在學生沒有圖式的時候建立新圖式

在聽力教學中也回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學生對這件事並沒用已有圖式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直入主題,對這件事背景知識和一些常識直接做出介紹,幫助學生進行新圖式的建立。在在一篇Boxing Day的聽力材料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這個日子的概念,有的學生甚至會理解為拳擊比賽日。這個時候教師就不妨對這個日子的信息做出直接的介紹,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全新的圖式。

新圖式的建立,能讓高中生在聽的過程中能有選擇性的注意重點,提高了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準確性以及效率。

三、結語

作為四項基本技能之一的聽力,需要有一個完整嚴格的教學方式,和不斷的教學創新,圖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希望能有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讓英語聽力的教學變得更加合理,更加高效。

英語教學論文7

一、“活動單導學”有三個核心概念

“活動”是“活動單導學”的主要精髓,通過“活動”促進學生髮展是“活動單導學”的根本目標也是主要目標。“單”是呈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活動要求等教學元素的平台,是導學的主要手段。它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引擎,是學習材料呈現的平台,更是學生活動歷程與結果的記錄。“單”設計的基本理念:將第一思考時間還給學生、將第一表達機會還給學生、將第一體驗過程還給學生、將第一認知反思還給學生。“導學”,以往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為被動接受型,缺乏主動性和獨立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學習方式的單調而缺乏變化,過多的重複操練是學生感到學業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而在新的導學單模式下的“導學”就是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點撥啟迪、評價提升等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要包括導趣、導思和導行等。

二、課堂上的動靜結合

在課堂上,教師提出活動任務及要求,學生思考後進行小組活動。“活動”一般包含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這樣的四個基本要素,“自主學習”是活動的前提要求,“合作探究”是活動的主體參與,“成果展示”是活動的外部顯現,“自我完善”是活動的最終提升。活動又有“隱性”和“顯性”之分,課堂上的一些隱性活動也很重要,比如學生坐在位置上認真地讀題、看書、思考等,這也是活動,而且是重要的活動。表面上的靜,思維上的動。只有注重自主學習,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結合起來,才能讓個體既有獨立嘗試的機會,又能及時得到同伴必要的幫助,才能在活動中切實體現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出錯誤時,教師應適時進行點撥、指導,真正實現“學生動起來,氣氛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活動單設計應遵循四個基本方面的轉化:1.教材使用的轉化:由教材為核心轉向以課標為核心。2.設計思想的轉化:由利教轉向利學。樹立課堂學生主人觀,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場所。教師既是編劇又是導演,在活動設計、制度設計、情境創設、組織調控、有效促成、適時點撥、提煉提升中發揮主導作用。3.學習行為的轉化:由被動接受轉向自覺體驗,活動設計要利於學生的體驗,利於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利於知識的生成、生長、深化。4.教師工作的轉化:由以講課為主轉向以備課為主;由以研究知識本身轉向研究知識建構的過程。

三、多重評價,鼓勵合作

在平時的課堂上,總是那些成績好、性格活潑的學生會成為活動的主角,而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很少大聲發表自己的意見,難有表現的機會,課堂成了“強者”的課堂。如果教師、學校不重視這點,這部分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參與的信心。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採取對策。我們可以讓小組相對固定下來,每個小組分1、2、3、4號成員,讓他們分工明確,讓每位小組成員都承擔一定的責任,從而促使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還可以利用學生的集體觀念來激勵學生的合作興趣和意識,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的效果。這也要求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樣的評價體系,採取“兵練兵”、“兵教兵”的方式,鼓勵成員之間互相合作,由鼓勵個人競爭轉變為激勵小組集體合作,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要注意合作學習過程,並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在討論結束時,不僅要注重學習結果的彙報,更要注重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我們學校、年級組採用對每個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進行累計積分,按周、月、學期來評比優秀小組,定期給予獎勵和授予榮譽稱號等。這樣,在以小組成員為整體的激勵性活動中,帶動全體同學積極參與,鼓勵對自己團隊集體榮譽而出力。既培養了他們團隊合作的精神,又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活動單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從教師預設向課堂生成、從封閉向開放、從單一向多元、從外在形式向內涵轉變的嶄新平台,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學生才可以形成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並獲得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學習成果。“活動單導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形態,也不僅僅是教學的組織形式的改變,更涉及到教育理念的深層次變革,我們期待着“活動單導學模式”在新課改教學實踐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花朵。

作者:朱雪峯 單位: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

英語教學論文8

摘要:外語教學的主旨是使學生能夠對非母語的語言運用自如。在目前傳統教育的環境下,互動式的英語教學方式,如轉換教師角色的教學,多種形式輔助教學,以新帶舊的行進式教學,培養學生英語式的思維習慣,學生小組式的學習方式,師生聯繫的把握等方式是值得嘗試和探討的。

關鍵詞:互動式英語教學;快樂教學;主動狀態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習慣於老師講,學生聽。葉聖陶先生曾説過:“講當然是必要的,不足可能是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可見,講的策略尤為重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在課上的大部分時間用來接受新的語法和詞彙,這時教師是主動地講授,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在這樣的情形下,就容易產生所謂的“啞巴英語”。即考試成績很高,而實際運用卻很差的情況,就像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妨嘗試互動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動起來,使學生始終保持英語學習中的主動狀態,即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簡要以以下幾個方面來介紹: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我們不妨以主動的傳授者變為陪練者,(當然這要求面授學生的數量不能過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在課上練習的機會,有開口説英語的機會,儘量為學生創造利用英語的環境,使學生逐步形成不怕出錯的習慣,在糾錯中成長。這樣,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與同學在角色演練(role play)中互動,與教師在課堂問答中互動。

二、用多種形式輔助教學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c.e埃克斯利説過:“教英語的最好的策略就是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那種策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採取各種形式及多媒體的手段,利用聲像、音響的效果。例如,看英文電影、學唱英文歌曲的方式穿插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講授英語在實際情境中的靈活運用。在學生感興趣的氛圍中,充分調動他們的知識儲備。有效地實現互動。

三、以新帶舊的行進式教學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論述,學生學過的東西,20分鐘後就會忘記40%,當天就會忘記70%,第二天就會忘記75%。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個先慢後快的遺忘規律。在教學中,我們要安排學生對學習過的單詞、詞組及固定用法及時地複習鞏固,以減少遺忘。在不斷的重複與強記中,學生掌握的詞彙量增加了。能夠有效地組織運用了,自然就會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積極性自然就被調動起來了。

四、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英文的思維習慣

我們多年來的傳統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形成了考試導向的學習習慣。由此,在學習英語的歷程中,尤其是在口語的表達中,每時每刻都是在翻譯,即想好中文要説的內容,再逐字地翻譯成英文。如果遇到不會説的英文單詞或詞組,就完全地卡殼了。由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時刻給學生灌輸用英文思維的習慣,根據教師個人的風格及特長,運用多種方式,課堂演練、任務導向,使得學生積極地開口表達,想到哪裏就説到哪裏,而不必擔心是否會説錯。

五、把握師生聯繫是實現互動的關鍵

建立平等的師生聯繫,對學生一視同仁,是實現互動的前提。教師能夠走下講台,到學生中間去,熟悉每個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特點,因人施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為每個學生創造一對一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被重視,進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我們讓“課堂熱身”真正地“熱”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温暖(warm),將會有效地實現英語教學的互動。

六、學生小組式的學習方式

將學生劃分為相對固定的小組來組織教學,在完成任務的歷程中,活動參與者之間的交際始終處於一種互動的狀態,使得平時沉默或害羞的同學都能夠積極活躍地參與,起到了相互推動、優勢互補,同時也體現了教學中的人性化。

學習語言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人們藉助語言可以表達自己,可以與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交流,可以瞭解更加廣闊的世界。而興趣是語言學習中最關鍵的要素,互動式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將學習外語轉化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黃家紅,論如何推動外語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交際”[J],畢節學院學報:綜合版。20xx(03).

張歡,吳榮輝,淮豔梅,英語教學歷程中互動因素的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06).

英語教學論文9

關鍵詞:英語教學論文發表

1 引言

完美的教學設計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前提,為了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在授課前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策劃。

如果能以系統分析教學模式原則做指導,將系統分析模式完全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語言輸入到鞏固再到輸出,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筆者將以系統分析模式為理論框架,論證系統分析模式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可行性,從而鞏固英語教學效果。

2 系統分析模式理論的定義及組成

系統分析模式是教學設計中一種很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在借鑑了工程管理科學的某些原理的基礎形成的。將教學過程看作一個輸入到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這一模式強調以系統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系統的輸入--產出過程及系統的組成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組合,藉此獲得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案[1]。是將教學設計建立在對教學過程的系統分析基礎上,綜合考慮教學系統的各種構成要素,為教學系統“產出”的最優化尋求最佳的設計方案。關注的是教師安排教學的能力:輸入能力、操練能力、輸出能力。

輸入是教師通過大量照片、音像、精美的佈局等多模態引入新的語言知識的過程;操練是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對輸入的語言片段進行鞏固練習的過程;輸出是語言交際的最終模態,學生達到一定的語言能力即可進行語言交際。

3 系統分析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過程。

3.1 印象深刻的輸入

早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應用語言學家hen在他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提出了“輸入假説”論[2]。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的初始階段,主要側重於給學生大量的信息輸入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聽能力。只有預先進行各種和大量的語言輸入,而後才能將這種語言儲備轉化為語言能力,進行語言輸出。輸入並不等同於利用錄音或音像進行簡單的聽力訓練,而是檢驗教師是否具有提供給學生印象深刻的輸入的能力,也需要教師調整適合學生此階段的教學方法。

3.1.1 自然教學法[3]

自然教學法是由Stephen hen 和Tracy el 提出來的:語言發展是有階段性的,由簡到繁,逐漸提高;學習第一語言對於幼兒來説,既是生存的需要,又與他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第二語言習得也可模仿母語形成的特徵,在英語學習中,用習得的方式比學習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教師在輸入過程中應儘量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學生已知的知識設計和完成便於他們理解的教學輸入。在學習新詞彙、引進新知識的時候,教師應給於學生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輸入。

3.1.2 背誦輸入法

美國語言學家hen的“輸入假説”中指出,語言輸入是第一性的,語言習得是通過大量的理解性輸入而產生的。最佳語言輸入應具備如下4 個必要條件:(1)可理解的;(2)密切相關的;(3)不以語法為綱的;(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輸入是語言習得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條件。而背誦輸入恰是這種可理解性輸入最本質的表現形式。採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教學輸入,有利於口語輸出的產生,因為複用輸出能力(説,寫)是在理解輸入的基礎上產生的。

3.1.3 將英語教學與情境相結合

美國教育學家er與by提出了情境教學理論,認為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是為學習者提供自然的語言情境。教師設計恰當的語言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能夠自然地學習和使用語言,加深對語言的的掌握。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問題就是缺乏語言環境。要解決這一問題,英語教師就應儘量為學生創造“表達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境和機會。

3.2 高效有趣的操練

操練是語言練習和知識鞏固的階段。

英語學習過程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在完成輸入階段的學習後,應進行合理的語言操練。

教學內容可以擴展為討論、辯論等具有創造性的語言形式。此外,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儘量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訓練,學生可豐富語言知識,形成自身觀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操練要考慮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學生只有在心理無障礙時,才能將大量的輸入信息轉化為自然的語言輸出。信心和動力是影響英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學生的自信心強、情緒穩定,才能熱情的參與課堂活動。自信心強的學生能夠比較自如的使用外語,保持較高的積極性,不怕犯錯。為了避免情感因素的負面影響,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3.3 完美的輸出

語言輸出是系統分析中的產出模式,學生通過信息交流、自由討論等語言輸出,口語、聽力及思維能力將得到同步提高。

當學生進入高級階段後,教學重心應轉移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上,這時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隨之改變。

3.3.1“分層輸出”教學模式[3]

語言輸出過程中,教師應循序漸進,將教學內容合理的裁拼整合,分層輸出,從補全對話和模仿例句的半輸出到脱離課本進行角色扮演的完全輸出,才能真正將語言儲備完全轉化為語言能力。

3.3.2 合作學習

作為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是20 世紀70 年代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s 首先倡導實施的,基本特徵是在教學中強調人際合作與互動。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性格各異,焦慮、消極、恐懼、自卑這些性格必定對外語學習,特別是對口語提高帶來消極影響。而小組合作學習為此提供瞭解決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把班級分成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集體,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並作好記錄,最後以小組為單位,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達到每個同學都參與口語活動,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 系統分析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反饋和適當評價,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

成就感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在學習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願望達到時產生的滿足感。[4]如果由於成功而受到鼓勵和表揚,就更加強了這種感受,並會產生繼續追求滿足的需要,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或工作的興趣和動機,促使學生再次去獲得成功。可見,培養成就感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因此,在教師根據系統分析模式理論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要通過一定的激勵手段,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成就感,學習動機從低層向高層轉變,要讓成就感貫穿於系統分析的每個步驟。

二語習得是一個語言形成的過程。每個教學環節,從輸入到操練再到最後產出都要兼顧到學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參考Olshtain 和Cohen 撰寫的言語行為課程的設計方法:診斷性評估、模仿對話、情境評估、角色扮演、反饋與討論等。

在輸入的步驟中應該適當調整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增加輸入的可理解性,可以運用診斷性評估,通過可接受性評分,提高學生對言語行為的`認識與理解。

操練過程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模仿對話可呈現給學生現實生活中真實的言語行為對話。情景評估可以通過場景分析、分組討論、言語行為程度與意義分析,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有影響的語義慣用語句的選擇意識。讓學生習得的語言應用於實際生活,增加學習語言知識的成就感。

完美的輸出使語言信息轉變為語言能力,良好的評價照顧到學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讓學生不怕出錯,大膽地進行語言交際。

5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是英語課堂中的實踐主體。在二語習得中,根據系統分析模式理論設計的教學過程,都應遵循這一原則,在學生智力水平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系統地運用語言功能調動學生積極地學習英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英語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英語教學論文10

一、成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容

鑑於對於目前在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將成人高校英語的授課形式、基本內容和授課方式加以改進,並逐漸摸索對目前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加以改變。修改出一套為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為目的的課改辦法,以完善當前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首先我們可以變化課程安排,變化課程安排是全面改革教學模式的基礎,變換課程安排的重點改革內容包括打造語言環境、培養語言技巧、發展交流思維能力等,要充分增加學生自信,從而激發學生們培養聽説能力的學習需要。

其次在授課理念上產生轉變,不能一味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分數上,應該將以往的通過英語書面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好壞的觀點加以轉變,不能拿學好英語能提高分數這一理念要求學生,老師的崗位角色也可以從知識傳播者加以改變,作為知識技能的指導者出現。課堂上應該讓學生主動用英文交流,養成良好的語境習慣,教師作為參與指導者出現。

最後將英語教育改革重點放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因地制宜的將教材加以改變,留出靈活的教育教學板塊,讓學生去架構。將知識的運用和累計加以互補和協調,作為成人高校英語授課的目的,拒絕教材的束縛,要把學生作為中心,可以應用精講班和多媒體教學相輔相成的教育手法,儘可能的達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激發學生們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説表達能力,採用各種各樣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未來成人高校英語教學新辦法的養成

目前我國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學也是國家培養全方面發展人才的重要基地,國家在培養大學生人才方面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們學以致用,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需求,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的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適應社會的機會,英語教學的改革為廣大成人高校學生帶來教學內容調整的同時,也是教育政策走向完整一體化的實機,這樣才可以將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曾添實用性,也越來越適應市場需求。

英語教學論文11

摘要:

英語在我們國家作為一門非母語的語言學科,在學習中受環境的影響特別大。在農村小學,由於教師的非正常流動、家庭教育、留守兒童等因素,再加上學習方法不得當,個體差異等情況,導致出現了大批的“英語學困生”。而且隨着年級的增高,英語“學困生”問題也日益突出。 本文分析了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並就如何轉化他們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農村小學; 英語學困生; 成因 ;轉化措施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是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無法迴避的課題。小學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幾下幾種類型: 1.感知性差,對英語語言的知識結構感知不準確,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對於語言的形成缺乏足夠的敏感性,比如在初始年級階段,就會產生語言與實物之間的聯想障礙。 2.學習習慣差。幾乎所有學科學困生在學習上都存在一個共性的缺點: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英語學習來講,課前不預習課文,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後缺少足夠複習鞏固,這樣的學習狀態對於非母語的認知,是造成學生效果差的主要因素。3.家庭關注度不足。據調查,相當部分的英語學困生都是留守兒童,家長迫於生計,整天奔波在外,無暇顧及孩子,家庭配合、監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以及本身英語語言能力的有限使這些孩子從小就沒養成自覺學習的意識和習慣。4.學習方法不正確。很多學困生認為英語學習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而他們的記憶力恰恰比較差。有時就算好不容易記住了一些單詞和句型,也不會靈活運用。他們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現象,忽視語言間的內在聯繫與隱蔽條件的分析,因而容易產生語法失誤。既然找到了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我們進行轉化工作時,一定要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使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優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境

作為一個年輕學科,英語教學管理和規範大多處於模索階段,現大到績效考核、課表安排,小的作業設計、文化渲染,都站在學校的範疇進行整合或組織,可以有效的促進教育資源的利用,優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境,把英語教學放在一個平等或優先發展的地位,從而保證學困生的轉化有必要的空問和時間優勢。

二、注重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

1. 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實現師生之間零距離交流。 營造”愛”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因為愛是有感染性的。只有你先”愛”學生了,學生才會喜歡你,進而喜歡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學中,我始終把教學過程作為向學生傾注愛的主渠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和歡樂氣氛中學習,能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心裏障礙,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2. 在單詞教學時,滲透語音教學,並從音、形、義上進行歸類,幫助學生提高識記與詞的效率。

3. 在教授語法時,採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趣的內容與枯實的內容交叉進行,把枯燥乏味的東西變為津津有味的東西。 如:將語法要點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法等 。

4. 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 如聽力練習中的聽句子把句子中所缺的單詞補充完整這一道題,學生經常只寫單詞而忽略了單詞的正確形式。 教師在平時的練習時就要訓練學生養成檢説南骯擼⑶醫袒嵫綰穩ゼ恕 在做語法選擇填空時,教會學生從給出的詞句中找出關鍵的提示詞 。

5. 利用鼓勵性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遠比譴責和訓斥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説過:”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我們沒有權利選擇教育對象,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的開發他們的智力,這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寬鬆、民主的氣氛會引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堅定學習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三、實施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教師在目標的確定、新知的探求、練習設計中分層設計、區別對待,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給學困生創設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功感。 尤其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通過研究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瞭解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在學習能力上分出層次,在學習風格上歸成類別。特別是瞭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基礎與本節課的起點所應具備的基礎差距多大,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什麼幫助。

四、開展教學競賽活動,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

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缺失是學困的根本原因之一,課堂上教師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教學本身包含着許多枯燥的因素,單詞、短語、句子和課文的記憶,都需要學生進行重複地讀,重複地背,而這對於那些貪玩懶惰的學困生來説,無疑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那就要靠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去記憶單詞,採用遊戲或競賽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記憶單詞,或要求學生利用單詞和句型自編兒歌,自制謎語等,從而調動學困生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很有趣。像這樣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一一遊戲、謎語、歌曲、表演、比賽等,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不僅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有利於學生的視聽、思考、言語整體結合。

五、遵循認知規律,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在與學困生的接觸當中,我們發現學習目的的不明確,導致了學習態度的不端正,因此通過開展教育性的活動引導學困生正確認識學習,講名人故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樹立身邊的學習榜樣,表獎進步大的學生等,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繫起來,促進學困生工作的開展。

總之,“學困生”的實質是學習個體自信心的缺乏與自我發展的消極,他們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歷程,就小學英語學科來講,每位教師都要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熱情地善待每一位學困生,將不同學困生進行歸類,然後實施針對性的轉化途徑,在不斷實踐中反饋總結,通過一些成功的實驗,最終形成了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

英語教學論文12

摘要:在現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開始出現新的職務,高職教育也由此誕生,它成功的為各行各業輸送了許許多多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充足的貢獻,讓我們的國家逐漸成為世界大國。但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一直不理想,甚至有的學生對英語有很嚴重的畏懼心理。

關鍵詞:高職教學;英語;基礎

英語已經成為現在最普遍的語言,幾乎每個人都會説英語,這也成為一個企業招聘人才的標準,因此,英語對於高職學生來説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高職生的英語成績卻非常不理想,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學生的基礎差,以及很多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導致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高職可能是學生經歷的最後一個學習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學生的英語基礎還沒有扎牢,那學生將很難學好英語,也很難把英語説好,這對學生以後找工作是關山難越的。因此,老師要抓好學生的英語教學,讓學生能夠學好英語,以便以後找到更好地工作。

一、英語課現狀

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度過了高中最辛苦的三年時光,到了大學就輕鬆了,雖説大學是比高中輕鬆,但這並不代表學生可以完全放鬆自己,老師還是要監督學生學習的。現在的英語課就存在很大的問題,普遍出現了“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玩”的現象,現在的學生人手一部手機,上課的時候帶過去,可以玩一天。這樣學生根本無心學習,再加上部分學生是高考失利後才來的高職學校,開始會對學習有排斥心理,不想認真的學習英語。

二、解決措施

(一)第一堂“特色英語”課

在學生剛剛踏進高職學校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因為學校的緣故不認真學習,再加上英語是他們不熟悉的一門課程,甚至可以説是厭惡的一門課程,學生會更不願意學。因此老師要上好第一節課,曾經有研究表明,學生會在第一節課時聽得非常認真,所以老師要抓好這第一節課,通過這第一節課讓學生把對英語的興趣打開,畢竟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程的基礎。

在第一節英語課上,我們老師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微笑,讓學生看到自己和藹的一面,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是可以親近的,縮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接下來老師要用流利的英語做一下自我介紹,同時為學生介紹一下學校的特色,讓學生了解一下自己的學校。第三步是讓學生自己用英語介紹一下自己,並説一下自己對大學生活的規劃。最後要讓學生説一下自己要如何學習英語,通過這個瞭解學生的英語基礎,為以後英語的教授做好充足的基礎。當然老師也要鼓勵一下學生,為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讓他們的大學學習生涯有個良好的開端。

(二)專業特色

很多學生到了大學後就覺得自己的專業課是最重要的,也是自己能夠立足於社會的基礎,因此都把心思放到學習專業知識上,這種每個專業都會學習的科目學生基本不會放在心上。因此,老師要在自己能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上多講一些和學生專業有關的英語專用名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這個教學方式老師要在英語課開始前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做好學習英語的準備,而不是覺得這門課沒必要學。

(三)現實特色

高職和普本學生還是有不同之處的,學歷的不同會讓高職學生體會到社會的等級觀念,因此很多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就會非常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把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和英語課聯繫在一起,活躍一下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老師可以在上課前找國外的新聞報道;或者是找國內的英語新聞報道,通過這些新聞開啟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同時這也可以讓學生覺得英語是自己立足於社會上必須具備的一門語言,從而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勁頭。

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條新聞,這條新聞可以是學生自己在新聞頻道上看到的,也可以是在網上搜索到的,之後再説一下自己對這條新聞的見解,提升一下學生的口語能力。畢竟在初中和高中時期學生的口語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老師也不是最重視它的,這導致學生很多單詞卻不會讀。

(四)家庭特色

學生並不是本地的,他們遠離自己的家鄉來到學校學習,成為一名異鄉人,這些學生總是有思鄉情節的。這也可以成為英語課的一個話題,學生總是對此很感興趣的,老師可以把本節課的知識圍繞思鄉展開,而學生面對這個話題也會非常認真,畢竟是他們父母花錢讓他來學習的。老師可以在第一節課的時候告訴學生自己要採取家庭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老師當作這個家庭的家長,學生可以像在自己家裏説話一樣在課堂上説話,前提是用英語進行發言。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讓每個學生都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也可以讓膽小的學生有表現的機會。當然老師要給予學生一些鼓勵,讓他們能夠覺得自己的發音是正確的,也可以讓他們有信心進行下一次的發言。

老師既然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就要做到家長的職責,要把自己以前教授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學習方法總結一下,把這些經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些師哥師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通過學習他們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讓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從而對自己的專業有更充足的見解。

(五)參與特色

大學已經與高中與眾不同了,高中的課堂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的任務是在下面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大學已經變了,學生要在大學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互動,老師要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變成參與式教學。老師要在講課的時候處處留下疑問,要讓學生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同時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回答這些問題,讓學生自己糾正他們的問題。這樣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把心思放到學習英語上,而不是一直低着頭玩手機。

新課程改革後,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輔助者,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在學生找不到方法的時候,給學生一些建議。參與式教學是符合改革的內容的,它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己掌握學習英語的程度,便於自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這也可以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可以接近的,從而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進而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高職學生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儘量找到一個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老師也要擁有充足的耐心進行教授學生學習。雖然這個過程是困難的,但只要老師擁有充足的信心,把自己的精力盡可能的都放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上去,讓高職學生不再為英語而擔憂,從而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英語教學論文13

一、活躍課堂氣氛,讓英語課堂充滿快樂

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課堂是主陣地,教師必須從課堂氣氛的烘托做起。小學生年齡小,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教師要抓住他們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的環境,讓課堂活躍起來。小學生都喜歡靈活多樣的課堂,喜歡幽默風趣的教師,喜歡自然多變的內容,所以教師的課堂設計就成為課堂能否活躍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抓住每一個教學的細節,充分預設好每一個教學問題,對課堂生成的新問題要加以充分引導,使整個課堂生動、活潑、有序地進行下去。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暫,他們記憶的方法也比較單一,要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教師必須藉助於一些有效的課堂活動。遊戲是一種很好的活動,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教師能夠把教學的內容轉換為遊戲的形式,將大大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遊戲是需要智慧的,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如果一方能夠憑藉自己的智慧戰勝對方,贏得一場遊戲的勝利,他將會將這場遊戲記在心裏,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感到英語學習輕鬆愉快。例如上句型操練課時,我叫一個學生上講台,蒙上眼睛背對同學們,然後我在台下找一個學生,並且悄悄地將這個學生帶到遠離他座位的地方,讓他倆用英語對話幾句,最後讓講台上的學生猜出這個同學的名字。由於發出聲音的地方太遠,猜的學生往往出錯。其他的同學乾着急,使勁説:“No,guessagain!”台上的同學只好又猜測:“Areyou…?”學生爭先恐後地要求上台玩這個遊戲。這樣學生內心專注,注意力集中,台上台下緊張活潑,師生關係很融洽,學習英語成為一種快樂。

二、進行賞識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感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每個人最美好的願望,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他們也都想在英語學習上取得成績,得到同學的讚揚,得到教師的賞識。要想每一個學生有一種成功感,實現自己的價值,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進行賞識教學。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有一點點的成功,哪怕讀準了一個單詞,準確表達了一個意思,那麼教師都要肯定他們。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點點的差錯,或者是不經意的一個小的錯誤,教師也不能打擊,使他們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在批改作業過程中,教師要多進行鼓勵,要多寫一些激勵性的評語,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學習的成功,感到每一天學習的進步。只要教師堅持賞識教學下去,學生就會感到學習英語有一種成功的感覺,就會盡心學習,盡情表達釋放出內心學習的動力,挖掘出自身的學習潛能。現在的英語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有着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學校都有語言電教室,有教材錄音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感到學習輕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手段,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的快樂的同時,享受英語學習的成功。

三、結語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功夫,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教師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有收穫,有成功。對於學生來説,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喜歡英語,不再為英語學習而為難。只要師生配合默契,攜手同行,我們的英語課堂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論文14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大多數醫學院校都在跟隨我國近幾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還沒有開始自己真正的教學改革,各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仍停留在探索和反思階段,並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學且富有自身專業特色的教學體系。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單一,公共英語(EGP)為主和醫學英語(EMP)為輔。ESP教學完全不能滿足社會對醫學生英語能力的需求,它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材選編、師資建設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問題(李佳,20xx:iv)。公共英語教學在醫學院校裏一直被視為重頭戲,醫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習EGP,醫學英語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英語教學延續以語言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英語以四六級考試為目標,基礎英語學習未能與醫學專業英語學習銜接和互補,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真實需要。儘管英語對醫學生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他們所學的英語卻未能跟他們的專業學習掛鈎,看不到英語的實際用途,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大受挫敗,學生對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普遍存在“懈怠”現象。

二、國際化視野下的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依據

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正在進入一個重要的歷史轉型時期。這個轉型不只是反映在教學手段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內容上。以內容為依託的外語教學(CBI)將成為下一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以內容為依託的教學,是指將語言教學建基於某個學科或某種主題內容的教學之上,把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學科知識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提高(袁平華、俞理明,20xx:59)。CBI把外語教學的重心從傳統的“學習語言本身”轉向“通過學科內容學習語言”,是一種更加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有效模式。從語言技能本體向內容進行轉向,以內容為依託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已成為學界的共識。但究竟以何內容為依託,目前出現了通識教育和學術英語教育兩種不同的觀點。較為適宜的做法應該是遵循因地(校)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各學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個性合理規劃配置教學資源,並制定出個性化的教學大綱。具體來説,究竟是開設通用英語課程、通識類課程還是學術英語類課程應充分考慮到學校類型、學生水平和學生需求等因素(史光孝,趙德傑,20xx:104-108)。以CBI為理論指導,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內容依託式教學,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需要跟實際需要相結合,選取適合醫學生專業特點的內容為依託,通識類課程與學術英語相互結合,以培養醫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四、醫學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內容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尼爾P.亨特教授指出,住院臨牀醫生的核心能力應該包括醫療服務、醫學知識、基於實踐的學習與提高、人際交流和溝通技巧、職業精神以及以系統為基礎的實踐。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可以作為實現通識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通識英語課程”可以幫助醫學生通過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形成較寬厚、紮實的專業基礎以及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發展全面的人格素質與廣闊的知識視野。臨牀醫生的核心能力除了醫學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外,還需要大量的“通融識見”。把通識教育的內容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使“普遍知識”成為英語教學所依託的內容,讓通識教育與語言教學合二為一,可謂一舉兩得。以學術技能為導向的學術英語課程和以內容為導向的專業英語課程,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效率原則,符合在使用中學習語言和提高語言的學習規律。將大學英語教學定位在學術英語上,也是大勢所趨。學術英語可分通用學術英語(EGAP)和專門學術英語(ESAP)兩種)。

對於醫學院校而言,專門學術英語即為醫學英語(EMP)。通用學術英語,簡稱EGAP,側重培養學生在專業學習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學術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和學術英語書面交流能力,是教授如何聽學術講座、做筆記、參加學術討論、進行學術陳述、學術閲讀和學術寫作等語言技能的課程。學術英語和公共英語都是英語學習課程,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模式邊鞏固基礎,邊真實應用。除了教學目的不同外,兩者在學習起始水平和課程難度上並無任何差異。當學術英語課程所佔學時、學分增多時,公共英語可設為選修課。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可考慮以一至兩個學期的基礎綜合英語為過渡,銜接中學英語學習和大學英語學習,在第三、第四學期開設英語通識課和通用學術英語課(含通用醫學英語),為後續的雙語醫學專業英語做準備。為了貫徹高等學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應該由單一的通用(基礎)英語教學向英語通識課教學和學術英語教學轉移,其定位應當是基礎英語、英語通識課程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簡稱ESP)齊頭並進。在基礎英語、通識英語和學術英語三位一體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大學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也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基礎英語教學進一步強化英語語言能力,通識英語課程更有助於思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學術英語則凸顯學術能力、國際交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培養。醫學生所獲得的能力鍛鍊更能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學習、科研和職業的挑戰。

英語教學論文15

一、我國涉外護理英語專業教學情況

相比較而言,我國英語教育相對落後,特別是涉外護理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更為薄弱。高校在擴招之後,由於學生存在較大差異性,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下滑,而快速發展的社會對涉外護理英語專業人才要求卻逐漸提高,在種種制約因素的影響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涉外護理英語的教學難度。

二、ESP引入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1.堅持ESP教學原則

針對涉外護理英語專業的特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ESP教學原則,首先,課程設置能夠符合未來涉外護理工作的語言需求;其次,教學內容能夠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加強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人文滲透,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再次,加大對護理英語的關注力度;最後,豐富護理英語教學方法,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可以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日後能夠熟練進行交流和溝通,另外,涉外護理英語專業與普通英語不同,其中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這部分專業術語的講解。

2.精選教材

教材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科學、合理的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因此,在教材選擇方面,教師要充分結合涉外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教材內容能夠涉及國內外最新護理專業知識、護理等多方面知識,另外,教師要選擇能夠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綜合能力的教材,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接受能力,選擇科學、合理的教材,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具備專業技能、高素質的涉外護理專業人才。

3.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養

合格的教師是落實ESP護理教學的關鍵和核心。目前,涉外護理英語教師主要是缺乏護理專業知識,而護理教師又缺乏英語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養勢在必行。首先,組織英語專業教師與護理專業教師組成科研室,進行集體備課,加強學術上的交流和溝通,提高教學水平;其次,組織教師參與專家講座,豐富自身知識,鼓勵英語教師參加醫學護理專業知識的培訓,使其具備相關的醫學護理知識;最後,學校可以組織ESP護理英語專業課程由英語和護理專業教師一起授課,併合理利用課後時間,組織涉外護理專業課外活動,以此來創建師生溝通和交流平台,切實解決學生在護理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4.完善教學方法

目前,大部分採取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滿足現代教育需求,完善教學方法十分必要。教師可以結合多種教學模式,例如:任務教學、案例教學等,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將英語的聽説練習和護理的操作實驗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推動涉外護理英語專業進一步發展。根據上文所述,涉外護理英語專業會成為我國醫學發展的基礎,將ESP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與之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還能夠促使學生掌握護理知識,從而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加專業人才,推動我國醫學領域可持續發展。

標籤: 英語教學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2jw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