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論文

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論文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研討下,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師教任何功課,教都是為了達到不教。"作文教學同樣如此。我們教學生作文是為了達到將來即使沒人教,他們自己也能寫文章。幾年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寫作興趣,開拓寫作思路,讓學生在多種題材的寫作過程中鍛鍊寫作興趣,發展寫作的創造力。下面我就在四年級第七冊作文教學指導中如何發展學生創造思維過程的嘗試,論述如下三方面。

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論文

一、 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是發展寫作創造力的前提。

小學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尤其是對於剛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開始要求寫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數的要求,學生很為難。為了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視寫作興趣的培養。我運用早自習讓學生誦讀、背誦《中華古詩文選》積累詞語,給學生講古人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利用午間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告訴他們文章的好壞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尺子,我們要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學會作文,長大才能為祖國建設服務;又列舉畢業生中刻苦寫好作文的動人事例;最重要的是每篇作文,我幾乎是做到不厭其煩地三批,一批符合作文要求,教會學生審題,跑題寫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對於四年級學生審題非常重要,學會審題就為五六年級打好了基礎;二批語句通順,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四年級學生在作文中最大的普遍問題是錯別字多,詞語積累量少造成用詞不當,培養修改作文的能力尤為重要;三批描寫具體生動,培養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展開想象,將語句寫優美。爭取人人面批,用閃光點鼓勵寫作積極性。由於我在班上不斷抓寫作興趣的培養,教師批的認真,學生自然很受啟發就寫得認真,漸漸地學生對作文不再望而生畏了,也不再把作文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了。我深深地體會到:要使學生作文寫得好,關鍵的一條是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激發求知慾與創造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把"老師要我學、要我寫"轉化為"我要學、我要寫。"可見,興趣是一種求知慾的表現,它可以轉化為學習動力。學生在學習經驗總結中講到,以前怕寫作文,現在愛寫了。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我有 三點體會:

1. 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發展學生的寫作創造力。

鼓勵,實際上是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哪怕是學習差一點的學生,也應該以鼓勵為主,老師鼓勵學生就等於在撥動學生創造的心絃,點燃思維的火花。學生楊羚,在第一單元看圖寫一段話中,"美麗的小山村"寫得很有真情實感,不僅按順序寫出了各種景物的位置、形態、色彩;更重要的是想象豐富,使自己如同身臨其境,"……我彷彿也置身於這美麗的景色之中,一會兒藏在一片紅色的桃花林中,一會兒又躲在金燦燦的迎春花中,與蝴蝶、蜻蜓一起玩捉迷藏……"描寫得非常富有兒童情趣,把畫面寫活了。平時作文經常得"達標",這次給她評了個"優",她拿到作文本喜出望外,受到鼓舞,對寫作的勁頭更大了,三年級家長會後她的家長總是因為孩子後進挨留,而四年級一開學的家長會,家長卻是因為孩子的作文中聯繫橫跨渤海的體育大學教授張鍵的感人事蹟結合自己的學習感慨萬千有創新受到表揚,連家長也説孩子的作文大有進步,對她抱有信心了。由於教師堅持鼓勵、表揚,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了。班上有一位男同學劉通深有體會地説:"作文寫好後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是自己辛勤勞動而得來的甜果啊!"

2. 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發展學生的寫作創造力。

指導學生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分階段訓練,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則,勢必拔苗助長, 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四年級,我着重指導學生寫好一件事和片斷;五年級,則着重指導學生圍繞中心選材寫具體,並學習寫簡單的寫人文章;到了六年級,要求學生通過記事來寫人(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神態加以刻畫),並寫出讀後感和書評。我體會到,提出恰當的要求,有利於培養寫作興趣。

3. 要設計多種形式的輔助練習,發展學生的寫作創造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作興趣,讓學生充滿信心地寫好作文,我除了運用大小作文結合練習以外,又設計了一項"寫作訓練",堅持了幾年,頗有效果。同學們對此項作業很感興趣,每天寫一段,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這項練習文字篇幅不長,但一定要寫成中心明確的一段話。教師批閲後進行講評,很有成效。在這一輔導練習中,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發展,擴散思維能力得到訓練與培養。

(1) 給開頭一句,要學生寫下去。如:

①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好。……(用排比句寫)

②秋天到,樹葉黃。……

③跳繩比賽開始了,操場上一片歡騰。……

(2) 給結尾一句,要學生補寫上面一段。

①……同學們玩得真高興!

②……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啊!

③……我真愛看這期的《讀寫知識報》。

(3) 給過渡句,前後補充,寫成一段話。

……小明不但刻苦學習而且樂意幫助同學……

(4) 擴充書上某一情節或給文章的前段、後段,要學生補充中段,發展創造性思維,看誰想得合情合理而又內容具體。

想想,琪琪夢見小鳥怎麼了?他的心情如何?把下面的一段話補充完整。

琪琪帶着委屈和恐懼睡着了,夢見小鳥喝了好多減肥茶,突然變瘦了,從籠子縫中輕盈地飛到湛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呀,自己也高興地唱呀,

一起載歌載舞,快樂極了。這時,爺爺生氣地出現在眼前,琪琪從夢中驚醒,

第二天早晨 ,他醒來趕緊輕手輕腳地向陽台走去。

學習《琪琪的心事》後,根據書上介紹的簡單情節對琪琪夜裏做的夢加以想象,豐富內容,同學們都寫得不錯。有的同學把自己想象成琪琪,如臨其境,寫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5)看書上的插圖,寫上一段話。

教《珍貴的教科書》、《李時珍》等講讀課文後,學生寫道:"看着《珍貴的教科書》這課的插圖,我細心品味着’珍貴’的含義,四處查找作者的姓名,這篇課文寫得太感人了!我真想知道作者是誰。"、"李時珍之所以成為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除了他有不畏艱險、勇於實踐的精神外,我覺得更為重要的是他從小就有遠大志向,併為之終生付出努力。古人尚且如此,我們做為新世紀的少年兒童,更應該在全面發展、學有特長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自學完《"0"的突破》等閲讀課文後,正趕上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期間,學生通過積極查找課外資料,看着書上的插圖,寫到:難忘許海峯!1984年7月29日中午,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射擊賽場,許海峯的'驚世一槍,從此結束了中國與奧運會金牌無緣的歷史。由於組委會準備不充分,沒有備齊五星紅旗,許海峯等了40分鐘才領到獎。望着冉冉升起的無星紅旗,許海峯萬分激動:"沒有什麼比看到中國人在賽場上揚眉吐氣更令人高興的事了。" 許海峯,我永遠記住您!

從學生寫的這一段段話中可以看出,語言的發展是建築在思維發展的基礎上的,觀察與情感的表達是離不開思維的。

發現寫得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班上及時地表揚、講評,持之以恆,這樣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按照皮亞傑的觀點:興趣是創造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濃厚的興趣,不達到"入迷"的地步,便不會產生靈感。通過作文教學的實踐,我加深了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在寫作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培養寫作興趣,使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才能大大提高作文水平。

二、 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是發展寫作創造力的關鍵。

當學生對寫作有了一定的興趣後,如何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是指導寫作的關鍵。葉聖陶先生説:"作者胸有路,遵路識斯真。"這是我們進行作文教學、閲讀教學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這裏講的"思路",既是閲讀文章要摸清思路,又指寫文章要抓住思路,也指如何教會學生從生活中發掘寫作題材的思路,以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總之,要"廣開思路"。我的做法和體會是:

1. 講讀課上教會學生摸清文章的思路。

要使學生拿到題目後,能很快理清思路,首先要上好講讀課,摸清作者寫文章的思路。抓文章的思路途徑很多,我主要通過學生讀書、釋題來培養學生抓思路的能力。現以教《羅勝教》一文為例:

我先要求學生讀書,然後板書課題"羅勝教",並對着題目問學生:一看課題,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什麼的?你能按文章的來龍去脈提出哪些問題?(針對題目提出問題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較強的表現。)這時,學生積極思考,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紛紛舉手發言,一共提了六個方面的問題,而且都能抓住要害。這些問題是:

(1)我覺得這篇文章是寫人的,要不怎麼以人名作為文章的題目?

(2)我認為這篇文章是寫事的,講羅勝教救崔瑩的一件事,以事寫人。

(3)金日成同志為什麼親筆題詞説:"羅勝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人民永遠共存"?

(4)作者是怎樣寫出羅勝教三次鑽入水中救崔瑩一次比一次艱難的?

(5)為什麼要以人名作為題目?

(6)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學生在講讀課上學會了抓思路,寫作時理思路,抓中心就有了紮實的基礎了。因為"創造需要基礎知識,兩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的"。又如《李時珍》的教學,同樣,教學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導到分析作者思路的探討之中。我問學生:這課書寫誰?你想文章會怎樣寫?學生立即回答説:這篇課文寫的是李時珍,是寫人的文章,文章寫的不是一件事,文章一定要交代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説他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怎樣成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的,他是怎樣做的?當時行醫是受人鄙視的行業,為什麼李時珍還要從事這個工作?他的貢獻是什麼?為什麼李時珍的名字至今編入課本?然後,我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循着這條思路,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地學習。通過四讀課文,一讀,掃清字詞障礙(根據生字表和查字典自學,做到正確地朗讀課文。);二讀,瞭解自然段內容(根據課後預習題,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讀,理解全文主要內容(根據課後閲讀思考題和自己對文章的問題,默讀思考釋題,在辯論發言中深入理解課文,做到感情讀文。);四讀,體會感情,感情讀文(在理解課文內容、感情的基礎上,放聲朗讀,激發情趣。),學生在朗讀自學中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李伯棠老師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説過:"着眼於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對於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表達的條理性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在閲讀教學中通過釋題理解文章的思路,就為作文思路打下了基礎。

2. 豐富寫作題材,打開寫作思路。

要使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指導學生髮掘題材十分重要。題材哪裏來的?我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學生對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圍發生的事常常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認為是小事。我告訴學生要從小學會撲捉生活中小浪花。學生生活、學習中發生的一連串小事都值得一寫,都是很好的題材,使學生懂得在這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寫作題材,如:從我到我們的集體,到家庭、社會。我對學生説你們對自己的家十分熟悉,可以寫《我的家》、《我的爸爸》、《我的媽媽》、《發生在家中的一件事》、《家庭的歡樂》、《星期天我在家裏》,等等。學生們聽了恍然大悟,生活中寫的事太多了。魯訊先生説 得好:"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活躍的課餘生活,創造性的少先隊活動,豐富的課外閲讀,都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在開展創造性少先隊活動中,少先隊員們掀起了"板報熱"我看了圖文並茂的板報,眼前彷彿盛開一朵朵創造之花,我即興出題:《這是一朵創造之花》。由於題目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學生有話可説,有情可抒,第二天學生的文章交上來了,內容具體生動,記敍了自己辦報的事,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有一位同學是這樣寫的:

" 秋天的花兒是美麗的,然而花兒再美也勝不過我們的校園裏盛開的 "創造之花"。花兒只能使人欣賞,但這朵創造之花既培養了我們的創造能力,又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我愛花,但我更愛校園裏盛開着的創造之花。"我在文章旁批上:這一段讚美得很好!學生看了非常高興,寫作興趣更濃了。看課外雜誌,我要求學生向別人介紹讀了什麼雜誌,什麼內容,什麼最有趣……,題為《我讀…… 》,各人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讀物。總之,我在寫作教學中做有心人,除了教材中規定的寫作內容外,我想方設法地讓學生有寫作題材,打開思路,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就不再感到無東西可寫了。

3. 師生共同命題,開拓寫作思路。

解決了寫作題材後,還要考慮出好作文題目,因為出好作文題目能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寫出內容具體而感情真實的文章來。過去老師主觀出題較多,學生只能奉命作文。現在我從三方面對七冊教材出題:

(1)老師出題。大作文如:《美麗的小山村》或《美麗的家鄉》;看圖續寫短文《小樹得救了》、《我喜歡的玩具》。小作文如:用排比句仿寫一段話"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好。";抓住特點仿寫一段話"我的學校";根據提示內容寫一段人物對話,"士榮和小敏商量給培培補課的對話"。

(2)師生共同出題。看奧運會節目,寫《奧林匹克星》;上計算機課,寫《我學會了操作電子計算機》等;分層仿寫一段話,"我學習……" 。

(3)自由命題(包括半自由命題的補題)。大作文如:《××的秋色》、記敍生活中的《第一次……》;第二單元的看圖作文,學生自由命題寫到《知錯就改》、《敢做敢當》、《小明臉紅了》等等。小作文如:按動作的先後順序寫一段通順連貫的話, "洗衣服"、"百米賽跑"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不同方面把一個地方的景物特點寫具體,仿寫一段話,學生自由命題有"小區夜晚"、"上地高科技園"、"北大蔚秀園"、"未名湖畔"等。

題目出得好,能開拓寫作思路,出得不好,會封閉作文的思路,挫傷學生的 寫作積極性。實踐證明,通過多種寫作內容的訓練,有助於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掌握多種文章的寫作規律,培養創造力。

4. "一體多練"、"一事多寫",活躍寫作思路。

"思維"是寫作的重心,從生活到寫成文章,中間有一段距離,一定要通過思維這個橋樑。思維過程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經過多次反覆,螺旋上升,不斷深化。開展發散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環節。"一體多練"和"一事多寫"的目的是訓練學生多角度地思維,從而活躍寫作思路。"一體多練"是在一定時間裏集中練習某一文體,有利於學生掌握這種文體的寫作規律。教四年級,為了給學生打下寫記敍文的基礎,我集中一段時間要學生學會寫"一件事"的文章,如《一件小事》、《一件有意義的事》、《難忘的一件事》、《一件好事》等等。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與寫作練習,學生明確了寫記事文章的六要素,掌握了寫記事文章的規律。 "一事多寫"就是讓學生從多角度來認識事物、分析事物,培養、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第二單元的看圖作文,學生自由命題寫到《知錯就改》、《敢做敢當》、《小明臉紅了》、《做誠實的孩子》、《講究衞生、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錯了》、《保護環境,申辦奧運》、《他變了》、《應該我來掃》、《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樓上樓下》、《家裏家外》、《省悟》、《感化》、《一老一少》等等,同學們的命題各不相同,誰也不願意與別人相同,激發了寫作興趣,拓寬了寫作思路,同樣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就可以寫好好多文章,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既活躍了寫作思路,又開發了學生的智能,從而發展了創造性思維。

三、如果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是發展寫作創造力的前提;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是發展寫作創造力的關鍵;那麼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文教學本身就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

1. 在平常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下棋,是平常生活中的小娛樂活動,我覺得下象棋特別開發智力,就鼓勵全班學生下象棋,於是中午小飯桌也擺上了擂台。下面的作文,就是教師從培養學生下棋的"興趣",到有了寫作的"思路",最後至創造思維出"作文",將作文教學滲透於每天,重視了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

2. 在新聞事件中進行作文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老山漢墓的挖掘,是前一段社會上關注的焦點,該生注意結合新聞事實,有感而發地寫作。

20xx年8月20日,我懷着好奇的心情觀看了老山漢墓挖掘現場直播。老山漢墓是去年在抓獲盜墓賊時被發現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早晨9點30分,現場直播開始了,電視鏡頭把我們帶到了老山漢墓的挖掘現場,只見幾十名考古工作者拿着毛刷和小鏟正緊張地工作着。在老山漢 墓中沉睡了2000多年的墓主人是誰?墓中有什麼寶貝?墓室有沒有被盜過?這些祕密能不能得到解答呢?我急切地想知道迷底。

通過專家的介紹,我瞭解到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一個大發展的朝代,歷時400餘年。老山漢墓位於西漢時期的北方地區,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9年這200餘年間,先後有8位燕王和4位廣陽王執政,而老山漢墓的主人,很可能正是其中的一位。這時,主持人介紹説,在墓前室發現了一具完整的人體骨架,頭朝下,專家推測可能是35歲的男性,身高約1.61米。這具骨架的身份有可能是墓主人、盜墓者或殉葬者。究竟是誰,還有待於考證。另外墓中還發現了一些漢代漆器。到直播結束時,考古現場已開槨見棺。

短短兩個小時的直播結束了 ,我仍然意猶未盡。因為它讓我瞭解了不少考古和歷史知識,如"黃腸題湊"、"漢代葬制"等,同時也使我對考古工作有了真正的瞭解。以前我總認為考古是一項有趣而神祕的工作,現在我才認識到考古是一項嚴肅的科學工作,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挖墓,有時甚至很枯燥、很艱苦。

8月底的北京,天氣已經很涼快了,但我看到在挖掘現場的考古工作者卻早已經是汗流浹背了。但我還是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考古工作者,因為挖掘我們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勞作鬥爭、創造發展的歷史軌跡,追尋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一直是我最大的願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ljzy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