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校德育理念分析優秀論文

高校德育理念分析優秀論文

1德育理念的內涵

高校德育理念分析優秀論文

德育理念是人們對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認識,是先於行動的核心理論和哲學前提。沒有科學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創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會引起方法的變革。德育,從根本上説就是育人。傳統的德育往往是見事不見人,或者是沒有充分考慮人的獨立個性和內在需求等因素,進行呆板的説教。現代德育越來越強調發展人的潛能,激發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積極性,注重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創新的目標是樹立現代化的德育觀念,儘快樹立起科學的具有時代特點的德育新觀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問題

2.1偏重理論學習,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儘管高校德育改革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處於注重理論學習、實踐教學不盡人意的狀態。在偏重理論學習的影響下,德育教育不自覺地演變成了一種知識的灌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成為教育的客體。久而久之,學生對枯燥的理論產生厭煩情緒,並由於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沒有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獲得,甚至會覺得這項教育對他們來説是沒有意義的,這正是對學生主體地位忽視的表現。

2.2德育觀念錯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會本位論”和“個體本位論”爭論已久,長期以來,我們一貫注重“社會本位”而忽視個人,過度強調國家和社會的要求與需要,面對個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慮較少,學生個體發展的內在需要難以滿足。德育不僅具有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功能,而且具有促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別是個體享用功能。然而,現實的德育往往只重視其社會功能。在當前我國的高校教育教學中,智育重於德育的現象普遍存在。

2.3重視標準化教育,忽視人的差異性和個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論上統一灌輸,在教育形式上整齊劃一,雖然滿足了儘可能多的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卻沒有尊重教育主體的差異性,沒有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異,沒有尊重學生依據自己的個性特點選擇自己發展方式的權利。其最直接的負面效應就是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低下。

傳統的高校德育侷限在校園內,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幾乎是封閉的教育。高校德育還忽視了學生的實踐以及情感體驗,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創新的途徑

面對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問題,面對我國知識經濟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對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線地位,德育理念必須實現理論上的突破和實踐上的創新。

3.1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創新,首先要確定“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為德育的主體和根本,把人的發展作為德育的根本出發點。以人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質內容,是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於對人性的喚醒和尊重,在於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強調學生具有自身的尊嚴和人格,更加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師不僅要善於激發每個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由被動的受教育者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且要把這種“人本”思想體現在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關心、幫助、尊重和激勵上,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積極引導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方向。

3.2樹立個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個性化觀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導個性化教育,我們這裏所説的個性化教育,就是在不違背總的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特點,充分挖掘其潛能,發揮其特長,鼓勵每個人按照社會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長。這樣的學生應該具有自由選擇、獨立決策、敢於爭先的能力和品質,能夠適應社會需求,敢於擔當責任,承受能力強,身心健康。個性化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個性化教育更顯示出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一致性。未來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所以高校應樹立個性化的德育理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3.3要樹立和諧共進的德育理念

要樹立和諧共進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諧、共進的師生關係。教育實踐證明,教育學生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道德教育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諧的師生關係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輕鬆的人際氛圍中開展教育工作,其所傳授的思想觀念更易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諧的教育關係也有利於受教育者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教育者就會由尊重到信任,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學相長、親密友愛的師生關係。此外,高校還應構建知、情、意、信、行統一的德育模式,讓大學生真正參與德育過程。積極開展大學生自我教育,使之學會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學會在開放的情境中鍛鍊辨別是非善惡、自主正確選擇價值和行為的能力。

3.4樹立開放性的德育理念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則是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教育。當前德育教育應從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強調人類的共同發展和共同進步,要注重培養人的開放意識以及競爭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須深入社會生活實際,必須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以增強其實效性。樹立開放性的德育觀念,必須擴大德育的視野。經濟發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樣也不能關起門來進行。高校德育在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確立一種開放意識和開放精神,把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同積極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結合起來,在思維方式、信息交換、內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體現出開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斷更新的活力。因此,開放性應該是高校德育始終堅持的原則。

3.5樹立實踐育人的德育理念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知行合一”,促進理論學習向內在品質的轉化。所謂“實踐出真知”表明了實踐對於人們形成正確的認識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樹立德育實踐觀,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視實踐育人的作用,切實加強德育的實踐性,使學生在德育的實踐中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並逐步養成正確的行為規範和優良的品格。社會實踐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是道德知識的檢驗場,是德育所傳導的積極精神的載體,是大學生形成道德體驗和適應社會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應樹立實踐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強實踐環節,通過讓大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來增強大學生的道德體驗,從而促進其道德養成和基本素質的提高。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高校德育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克服傳統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德育創新之路。觀念的樹立是行動的先導,高校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本文對德育理念的內涵、德育理念存在的問題以及實現高校德育理念的創新途徑三個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校德育理念創新

參考文獻:

[1]李雪萍.論高校德育觀念的創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10):105-107.

[2]鄒樹樑,劉韻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觀念創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張莉.試論高校德育面臨的挑戰和創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4]李霞,範勇.德育理念研究綜述[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30-3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ljzl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