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論文

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論文

人文就是對人的教化,它既涵蓋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一切屬於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質”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自身習得、知識傳授、環境薰陶等方式,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人文素質是一個人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的集中反映。那麼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的陶冶教化,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修養,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論文

在諸多學科中,唯有語文是真正讓學生感覺自己、感覺生命、感覺到人的喜怒哀樂、感覺人的靈動心性的學科,唯有語文是可以讓學生盡興參悟人性、人生、表達個體情意智慧的學科,韓軍老師説過:“母語教育,説到底,實際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豐富人的精神經驗、豐富發展人的生命個性的教育’,是一種‘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養人的高度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擔負起塑造學生心靈,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任務,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意。那麼究竟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呢?

第一、觀念的內化

“人性皆善,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故法國人米亞拉雷説:“在母語教學中,社會學和政治方面的因素佔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也是法國人的都德的《最後一課》以愛國主義主題為米亞拉雷的話作了最好的註釋。事實上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特別看重母語的學習。因為母語和民族文化緊密相聯,子子孫孫在母語習得中將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華民族,向重語文,尤重其於倫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語文教學有着較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母語學習除了是升學和就業必須掌握的一種工具外,更有繼承文化傳統,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層意義。”“學好語文是每一個國民的基本義務”——香港大學施仲謀教授如是説。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強調國家民族觀念,努力於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對語言載體背後民族文化意識的認同感的萌生和觀念的內化,則可以説是自己的基本義務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大多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語文教師必須抓住契機,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教育。中學課本中,具有豐富人文內涵、體現人生真諦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執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熱情,誨人不倦的長者風範化為《論語》中字字珠璣的睿語箴言,讓人如坐春風,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氣息和民主精神;莊子對生命的拷問和冷峻機智的談吐;韓非子對人性的鞭辟入裏的剖析;荀子對人的本質力量的鋪張揚厲;另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錚錚硬骨;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氣概……無不開人心智,啟人覺悟,促人警醒,催人奮進。現代文學作品中,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勇敢無畏地把“匕首和投槍”刺向黑暗勢力的魯迅;品質象荷花一樣純潔、“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朱自清,更為每個學生樹立了做人的光輝榜樣。教學時,教師如果能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講解,引導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將是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潛移默化

真正優秀的語文教師在使字生獲得知識、能力的同時,應儘量避免單純的訓練,做到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悉心耕耘學生意識、情趣的土壤,指導學生髮掘教材中飽含的內在美,立志把人類許多世紀創造的美變為學生的心靈財富,使學生着魔一樣地跟隨他漸入文章的佳境,與種種高尚的人物對話,在不知不覺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薰陶和感染,逐步培養起學生髮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這樣的語文教學,既科學地遵循了語文學科的特殊規律,也完美地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藝術境界,充分顯示出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否則,就無法恰到好處地體現這一切。曾聽過這樣一節課,教師在講授《雨中登泰山》一課時,僅僅是從文字到文字,從方法到方法。對於雨中泰山的特點,學生是通過文字“知道”的;對於比喻句的巧妙運用學生是通過分析、討論“明白”的。或許這樣的訓練能達到教師預定的目標,但值得懷疑的是,學生在學課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發起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呢?當然,或許一節課沒有什麼大礙,但久而久之,會在很大程度上扼殺掉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難以真正發揮語文課人格薰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它發自內心,能引起和維持行動,排除前進障礙,對整個行動起動力調節作用。可以説,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是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和學習的原動力。可不少語文教師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對課文進行不厭其煩的理性分析,強行灌輸一些結論性的東西,以至於將一篇篇生動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黃肌瘦的癟三,學生興趣全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白居易的這段論述精闢地闡述了詩文產生的規律,並啟示語文教師,採取多種富於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學手段動心動情地進行教學,創設與課文相類似的情境,使學生在感情共鳴的良好氣氛中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

第五、聯繫實際生活

語文教師除了要密切聯繫實際生活,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討厭教師用空泛的概念強行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什麼《長江三峽》表達的是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什麼《獵户》是歌頌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空話套話既出,味同嚼蠟。難怪一些厭煩語文課的學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愛不釋手,一接觸張愛玲、劉墉便樂不思蜀,由於應試為目的的語文課無法貼近他們的情感世界,於是他們只好不加選擇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實,優秀的文本都是開放的“召喚結構”,語文教師應該潛心揣摩,從而選擇一個既吻合本意又為學生樂於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述,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教讀《荷塘月色》,通過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直抒胸臆的言語形式,可以讓學生體味人生的無奈,生命的壓抑。教讀《項鍊》,可以讓學生反覆玩味小人物的掙扎和被命運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讀課文更應符合生活實際、學生實際,唯有如此,學生才會對課文生出百味不厭的感受,他們的心靈深處被真正觸動。

中科院院士楊淑子先生告誡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現代技術,一打就垮;而如果沒有優秀的歷史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這段話精當地闡明瞭人文精神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至關重要。語文教學對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構築學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義。在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傳承傳統文化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執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瞭解和領略祖國傳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wyxl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