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國際技術合作的動因及其理論解釋論文

國際技術合作的動因及其理論解釋論文

國際技術合作,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企業或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進行技術聯合,實現技術資源的共享與交流,縮短技術開發期。它實際上是一種以契約為基礎的技術交易,通過技術合作,合作方可以將各自互補的技術或技術上的比較優勢結合在一起,即節省時間、資金,又提高技術水平。

國際技術合作的動因及其理論解釋論文

一、國際技術合作的宏觀動因

(一)技術國際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導致當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產生與發展的最直接動因。技術進步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並已成為各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技術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對生產的作用遠遠超過勞動力與資本的投入。科學技術研究的費用昂貴且不斷提高,加之對科研力量的要求等特點,推動了科技研究的國際化。科學技術研究的國際分工促進合作各方既可擴大自身的研究力量與能力,又可以較快地瞭解並掌握世界最新技術知識。科學技術研究國際化趨勢必然導致簽訂大量雙邊或多邊政府之間國際技術合作協定,而多邊政府協定使國際技術合作的區域化、集團化趨勢更為突出。跨國公司把已在本國失去優勢的成熟性技術,通過一定渠道或技術轉讓擴散到發展中國家去,從而產生南北關係的國際技術合作;而複雜的開發性技術的國際轉讓,則主要是在擁有相似技術水平的發達國家之間進行。

(二)生產國際化

二戰以後,生產力有了巨大飛躍,國際分工進一步加深,生產國際化有了巨大發展。生產國際化的新發展,不僅表現在各國實行現代化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即多種多樣的機器設備、大量的能源、多種礦物與非礦物原料以及合成原料等等,在更大程度上依賴外國供應;各國產品有更大的部分需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商品流通迅速擴大,對外貿易迅速增長;而且特別表現在直接生產過程已成為國際化的過程。由於許多現代化工業產品的結構與生產工藝十分複雜,技術性能與質地要求很高,它們的生產不僅要由國內的、許多部門許多企業進行專業化協作,而且要在國際範圍內進行專業協作。各國不僅實行部門之間的分工,而且要實行部門內部的分工,即實行按產品、規格型號、生產工藝的專業化分工。這樣,各國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相互依賴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也就進一步發展成為統一的世界生產過程的組成部分。

(三)資本國際化

資本國際化的主要特徵是生產資本的國際化,即一國的私人資本以兼併國外企業,通過在國外新建與擴建或訂立技術許可協定等方式,對國外直接進行生產性投資,在國外單獨或與當地資本“合股”擁有生產企業,就地僱用工人、組織生產、銷售與出口,把原來限於一國之內的生產過程擴大到國際範圍。生產資本的輸出主要由跨國公司進行,跨國公司成了資本國際化的一種主要形式。資本國際化促進了資本在國際之間的流動,使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合作得到了迅猛發展。

二、國際技術合作的微觀動因

隨着新技術複雜性的提高和不同學科、技術領域之間的交叉融合趨勢日益明顯,一個企業,無論規模多大,技術能力如何多樣化,也不可能具備所需的各個領域的技術能力,這將日益成為制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活動的瓶頸。而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將使企業獲得互補性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共享資源,形成技術協同效應和技術組合優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散經營風險,實現合作伙伴研發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

(一)推進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按照美國管理學者邁克爾·波特的企業競爭理論,企業最關心的是其所在行業的競爭地位和競爭強度,而競爭強度又取決於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這五種競爭力量可以描述為:行業內現有企業間的力量對比、競爭對手的競爭能力、跨行業潛在的可能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商品的出現所生產的壓力、購買者和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等。由於競爭日趨激烈的外部環境。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改變以往直接對抗的競爭方式,而採用技術合作這種間接競爭方式,以實現雙贏。

因此,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是通過合作、競爭去爭取多種技術。過去企業合作主要體現在市場和價格,而當技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發展根本之時,只有合作技術創新,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實踐證明,企業間的動態合作關係比傳統的內部戰略和金字塔式管理組織具有更為活躍的創新機制和更經濟的創新成本,並且—更能照顧到不同國家、地區、社會團體甚至單個消費者的偏好的差異性,更有利於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二)整合技術資源,彌補戰略缺口

近二十年來國際競爭環境的深刻變化對公司的績效目標造成巨大壓力,因而當公司掃描競爭環境和評估它的自身競爭力和資源時,發現在競爭環境客觀要求其所取得的戰略績效目標與依靠自身資源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目標之間存在一個缺口,這個缺口被泰吉(T—T—Tyebjee)和奧蘭德(G—E—Osland)等人稱為“戰略缺口(Strategic Gap)”。根據他們提出的戰略缺口假説,戰略缺口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企業走一切依靠自身資源和能力的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這就在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走技術合作的道路才能使各企業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開展世界範圍內技術交流和合作,廣泛利用合作伙伴的技術資源以及供應渠道、營銷網絡等經營資源,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化水平,實現合作方技術資源優勢的互補,加強了彼此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而彌補這種“戰略缺口”。

(三)分散研發風險,共同分擔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

由於技術創新具有不確定性、融合性和溢出效應這三種特性,使得企業對新技術的研發充滿了風險。一般來説,企業在進行研究開發中的風險主要有三種:

技術風險:研究開發過程中的預期突破沒有實現,或出現更多的沒有預料到的技術難題。

需求風險:從開始研究到新產品投放市場這段時間內消費者需求發生變化。現代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產品生命週期迅速縮短,形成以快變為特徵的市場需求環境。新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和競爭的加劇,也會導致企業自主研究開發的不確定性風險增大。

來自競爭對手的風險:為了獲得研發的投資回報,公司需要一定的市場份額,如果競爭對手更快更好或同時推出同類產品,必然侵佔或分割預期市場,最終也許使任何一家公司都難以從其研發投資中獲得理想回報。

促使企業走向技術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減少研究開發活動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創新風險在於企業對新技術特性、創新時間和創新的經濟效果的預測變得難以把握,可能得不到預期的成果。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可以縮短創新週期,縮短開發與商業化之間的時間間隔,使每個企業所承擔的風險相對減小。更重要的是,通過不同資源和能力企業之間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使內部閒置資源產生外部效應,拓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合作團體的整體創新能力,有利於解決創新資源和能力的瓶頸,減少創新的整體風險。即使合作的各方具有共同的優勢,優勢疊加作用也有利於縮短開發時間,提高創新成功率。近來出現了一種由若干企業、研究機構臨時組成虛擬公司,整合資源進行開發創新,一旦任務完成,按照一定原則進行利益分配之後該公司便自行解體,這種合作創新方式增加了資源的流動性和優化配置,縮短了開發和創新週期。基於以上關於創新活動風險的討論,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那些認為創新活動風險很大的企業更加註重技術合作。

隨着技術的日益複雜化,研究過程的日益複雜和綜合,開發的成本越來越高。單個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難以承受所有的創新開支。如果沒有合作各方提供或分擔研究經費,研究活動將難以開展,這都迫使企業積極尋求技術合作。與此同時,市場和技術的全球化,提出了要在相當大的規模上和多個行業進行全球生產的要求,以實現最大的規模和範圍經濟,從而能在以單位成本為基礎的全球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

(四)克服技術貿易壁壘,拓展市場

由於國際市場的不完全競爭性質和規模經濟的存在,對市場份額的追求成為企業的壓力和動力,市場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企業參與技術合作不僅僅是出於獲得新技術的目的,還有開拓市場的目的。通過合作創新可以使產品獲得巨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

此外,由於技術貿易壁壘的廣泛存在,有時只有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才能夠突破技術壁壘,使技術順利進入某一市場。例如,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本國市場進行嚴格的保護,其他國家的企業只有與當地企業合作並提供先進技術,才被允許進入市場。由於對新市場缺乏瞭解,有時即使沒有市場準入的限制,要想順利進入並佔領該市場也是十分困難的,與當地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利用當地夥伴的市場經驗和銷售渠道進行新產品的推廣,將提高市場進入的成功概率,降低市場風險。

研究表明,美國很多企業開展技術合作並非為了獲得特殊技術,其獲得特殊技術的方式是兼併擁有該技術的企業或僱傭擁有該技術的研究人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進入市場的能力。例如,美國AT&T與Philips的合作,目的就是利用Philips在歐洲、中東等地區的強大銷售網絡,使自己的產品打入該市場。

如前所述,合作不僅可以使企業獲得他們所缺乏的新產品知識,還有利於進入新產品市場,及時回收投資,獲得期望的收益。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之下,一些企業為了進入新的市場,將着力與已經拓展了這一市場的公司合作。從這一層面看,國際合作將越來越普遍。

三、國際技術合作動因的理論解釋

可以從國際技術轉移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產業組織理論和企業資源及能力理論來解釋國際技術合作的動因。

(一)國際技術轉移理論

1、技術轉移差距理論

該理論認為技術之間的梯級差距是國際技術轉移的前提條件,並且認為技術如同世界經濟一樣也存在着二元結構,技術是由掌握先進技術的發達國家,即技術的“中心”,向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即技術的“邊緣”進行轉移的。技術差距具體體現在世界各國專利持有情況;世界各國對現代高新技術的擁有量及其水平;經營管理技術水平;技術模仿、消化吸收和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根據國家總體技術水平來劃分技術梯級差距,可分為三個層次:技術先進的發達國家、技術較先進的新興工業國家、技術落後的不發達國家。但總體技術水平的梯級順序並不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的技術梯級順序。因為現代科技發展迅速、技術發展日益複雜化、技術壽命日趨縮短,無論一個國家的總體科學技術多麼先進。都不可能在一切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也不可能擁有一切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也就是説,解釋國際技術轉移的發生,必須從技術梯級差距的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分析。因此,技術轉移可分為正向梯級轉移和逆向梯級轉移。目前,技術轉移多為正向梯級轉移,即由技術中心向技術邊緣轉移,先進地區向落後地區擴散。如果兩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需要之間重疊部分越多,發展差距較小,則技術轉移就越容易、頻繁,反之亦然。從目前世界技術轉移的情況來看,發達國家之間技術水平差距較小。他們之間的技術轉移就比較頻繁。而技術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較大,技術轉移相對比較困難。但隨着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水平及技術創新能力的日益提高,逆向梯級技術轉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2、需求資源(NR)關係理論

需求資源(NR)關係理論是日本著名學者齋藤優提出的,1979年他的《技術轉移論》一書中提出了“NR關係假説”,在此基礎上,1986年的專著《技術轉移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中將這一假説進一步深化。

該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對外經濟活動,受該國國民的需要(N:needs)和資源(R:resources)兩者關係的制約。齋藤優把這種關係稱之為NR關係。NR關係的不相適應正是國際技術轉移發生的原因,也是促進技術創新的動力。NR關係通過技術轉移不斷得到調整,同時在調整的過程中又不斷的出現新的問題,從而不斷的推動技術轉移向更高的層次發展。NR關係決定了技術轉移的速度與規模。一般來説,NR關係失衡的可能性越大,技術轉移的需求就越大。世界各國技術轉移的歷史經驗證明了技術轉移的發展過程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階段及其所產生的需要(N)與資源(R)的關係是基本相互協調的。當然,國際間的技術轉移不能僅僅考慮需要(N)與資源(R)的關係,還應綜合考慮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種要素。

(二)交易成本理論

國際技術合作是一種以契約為基礎的技術交易,根據交易成本理論可知,由於買方和賣方之間信息的不對稱,交易的技術越是複雜,交易合同的複雜性也就越高,交易的成本也就越高,作為企業獲取必要知識和技術的市場就越無效率。技術交易與一般的商品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技術開發投入高,風險大,並且技術知識具有溢出效應,技術擴散在所難免,因此技術交易過程中存在着嚴重的機會主義行為,而市場不能有效懲罰技術機會主義者和惡意篡改者,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於投機技術開發而帶來的損害,很多企業不得不採用技術的保護機制,使得技術的買方很難涉及賣方商業祕密或擁有所有權的知識;第二,技術的經濟效益在其創新成功之前,存在着高度的不確定性;第三,由於技術是一種無形產品,交易雙方受到“有限理性”的約束,對技術本身和交易夥伴的技術能力很難做出準確評價,因此技術交易過程中存在着逆向選擇行為;第四,技術交易是一種專用知識交易,參與交易的人數有限。

這些特點決定了技術的市場交易,在面臨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時,即便是市場交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也會有比較高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雖然傳統的層級組織可以降低交易過程中的信息成本,減少機會主義行為,但是由於層級組織所固有的“慣性”,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缺乏靈活性,日益面臨着資源不足和由於企業規模過大而引起的高管理成本問題。而技術合作作為介於市場交易和層級組織之間的一種經濟形式,構成了在市場和合作方之間的一箇中介機制,打破了合作企業間的壁壘,由於合作伙伴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共同進行收益分配,形成了一種相互監督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企業間技術轉移,從而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技術越是複雜的企業,越有可能選擇合作。可見,技術合作是當前技術和市場環境下企業技術創新,實現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合理選擇。

(三)產業組織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指出,企業尋求合作的原因是為了吸收知識和增強創新能力,以創造新的核心競爭力。由於技術存在溢出效應,而專利制度並不能起到絕對的保護作用,因此企業無法獨佔技術成果,通常會挫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導致企業在研究開發上的投資少於社會最優投資。因此,社會應對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補貼並加強專利保護。但是,對研發活動進行補助將干預市場機制的作用,專利制度有時並不十分可行。技術合作為企業提供了一種靈活的組織形式來學習吸收新技術,適應技術的變化,促進企業間知識的轉移,分擔潛在的技術迅速過時的風險,因為合作創新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合作可以將研究開發的外部效應內部化,增加成員的研發支出:二是合作創新消除了重複研究和重複投資,而且知識的分配和共享、企業合作的協同效應將使創新顯示出更高的效率;三是通過成員企業共同投資,合作創新可以完成企業單獨無法承擔的大規模研究項目;四是合作創新可以克服專利制度不完全時,研究開發中常常遇到的“搭便車”現象,從而提高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四)企業資源及能力理論

該理論認為企業要保持長期競爭優勢,關鍵在於企業的核心能力。我們知道企業的核心能力是藴含在組織內部和人力資源的經驗性知識中間的,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學習和積累起來的,具有企業特定性的知識。這種學習過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涉及企業中不同生產技能的協調,企業內多種技術流的整合,組織中價值觀的傳遞。一方面企業需要協調、整合內部的各種資源;另一方面企業需要汲取來自外部環境的信息、知識,並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從該理論的觀點出發,技術合作實際上是由一系列的技術學習、技術管理與技術進步等活動構成的一個合作創新的動態過程。它為合作成員提供了一個技術學習的平台,使彼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和學習合作伙伴特有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一般來説技術合作包括三個階段:

1、資源和能力共享階段:這個階段通過合作企業資源和能力的優化組合,常常能夠創造出市場中更加稀缺的資源,產生“1+1>2”的優勢疊加效果。

2、技術學習階段:大多數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的動機,主要就是獲得合作伙伴的特有知識,包括技術知識、管理知識和組織形式。技術學習是一個多階段動態的過程,企業在每一階段學習某種特定的技術,獲得的知識將形成企業新的知識積累,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更多的技術,隨着學習過程的延續,企業之間的知識差距將逐漸縮小。

3、新成果產生的階段:這些創新成果既包括有形資源的創造,也包括企業能力的發展。技術學習和能力創造的效果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以分為企業維、合作結構維、企業行為維這三個維度。企業維包括企業戰略的協同性、與合作項目有關的企業內部技術研發能力和經驗、企業內技術研發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整合性以及企業合作創新的經驗。合作結構維包括合作契約結構、合作各方資源和能力的互補性、合作各方的職能分配、合作者數量。企業行為維包括企業在合作過程中的學習動機、參與程度、企業間相互交流的頻率及相互信任水平。對於合作創造的新的資源和能力,企業必須進行消化和吸收,並在內部完成整合,將其真正融入到企業核心能力體系之中,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的技術進步和核心能力的提升。

通過對技術合作創新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內部資源是企業取得長期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但是由於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各國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性,使得企業對外部資源的需求及對夥伴資源的依賴性也日益加強。因此,如何整合並獲取外部的技術資源,彌補戰略缺口,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異質性資源基礎上合作產生新的核心能力是企業參與技術合作的一個主要動機。通過技術合作能夠實現合作雙方或多方資源和能力的最優組合,這不僅適應了技術發展的要求,提高了創新效率,而且由於技術合作的協同效應,不同知識領域的結合常常能夠產生全新的技術,實現雙贏。目前,技術合作已經逐漸成為企業進行技術學習、創造知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qzq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