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評述教育論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評述教育論文

摘要: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的進一步發展,它指出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它提出的教學觀,使人們從強調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的傳統教育教學觀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促使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它提出的學習觀,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學習規律和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最大限度的激發,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評述教育論文

關鍵詞:建構主義哲學心理學學習觀教學觀

建構主義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興起於當代歐美國家的一種龐雜的社會科學理論,隨着心理學家對人類學習過程認知規律的深人研究而產生的,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目的川。而傳統的教學理論則認為,教師的職能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承擔着知識傳遞的功能,人類的知識積累是通過教師對知識的複製和輸出傳遞下來的。這決定了教師對知識是否正確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完全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缺乏學習的主動精神,更壓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建構主義的產生

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的進一步發展,被稱為當代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它的產生既有哲學的淵源,又有心理學的基礎,更有其現實的原因。

1哲學基礎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思想,一種新的學習哲學,有人認為最早的建構主義者是蘇格拉底。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應該算是建構主義教學的成功範例。到18世紀,哲學家維柯被奉為建構主義的先驅。德國康德對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綜合也具有明顯的建構主義色彩。進人20世紀50年代以後,自然科學哲學家庫恩、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等人提出了科學哲學理論、科學社會學理論,後現代提出了關於科學的觀點,尤其是庫恩強調知識是個人的理解,為建構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之後在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思潮影響下,建構主義就從認知主義中繁衍而出,它是在綜合二者的核心概念思想的基礎上現代教育思想的必然發展趨向,是非理性主義哲學思想在學習理論中的一種體現。

2.心理學基礎

從心理學角度講,最早對建構主義思想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並將其應用於課堂和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是杜威、皮亞傑、維果茨基。杜威提出了經驗性學習理論,強調經驗的生成和改造。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被認為是當代建構主義的先導。他對建構主義的出現發生影響基於他的關於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即活動內化論,認為學習最基本原理就在於發現。20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傑出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研究為當代建構主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學習是一種社會建構,個體的學習是在一定的歷史、社會背景下進行的。

3.現實基礎

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基於因特網的網絡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建構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而傳統教學在科技的衝擊下,越來越不適應教育的發展。與傳統教學相比,建構主義所關注的核心是如何縮小學校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差距。建構主義對傳統教學觀念提出了尖鋭的批評,對學習和教學作出了新的解釋,以這種理論為基礎提出的一系列設想,對改革傳統教學有重大意義。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教學思想

1.學習觀

建構主義指出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意義建構是雙向的。一方面,對新信息的理解是通過運用已有的經驗,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構成的;另一方面,從記憶系統中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視具體情況的變異進行重新建構,而不是原封不動地被提取。建構主義還倡導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習的情境性、學習的社會性、學習的反思性,學習的創新性。

2.教學觀

建構主義者從他們獨有的理論視角出發,對教學過程有着獨到的'見解。建構主義對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合理性[31 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與傳統教學觀在教學觀念、教學目的、對教學環境的認識上都有所不同。在教學目標方面強調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觀念上首先強調教學的理解性,其次是重視教學的情境建構,第三是重視活動與主體的交往,第四是在師生觀上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必須樹立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善於建構知識,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具有發揮主體性的潛力,應學會自我管理,培養自我控制學習過程的技能和習慣;而教師的職責與任務是提供給學生現實世界複雜的真實問題,在於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輔導,在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其角色從權威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或高級合作者。同時在教學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學習過程中的“做一反思一學習一應用”等四個環節的內容,通過設計一定的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3.教師與學生的定位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建構主義對學生與教師的作用的認識發生了改革,提出了新的觀點。教師應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教師的作用從傳統的向學生傳遞知識的權威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者,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和引導者。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評價

1.從認識論上來説,建構主義闡釋了認識的建構性原則,有力地揭示了認識的能動性。它反對機械反映論,對認識個體的主體性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為科學地處理認識過程中的各種關係,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提供了認識論方面的理論依據。建構主義對客觀主義經驗論的種種弊端給予了不遺餘力的攻擊。但與此同時,建構主義(特別是激進的部分)走向了與客觀主義相對立的另一個極端:相對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不要去追求“真理”,另外,它過於強調世界的不確定性和變化性,甚至完全否認本質、否認規律、否認一般,有一定的相對主義色彩。

2.從教育理論與實踐來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許多觀點和主張具有合理性。它提出了新的知識觀,影響了我們對知識觀念的重新建構;它提出的教學觀,使人們從強調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的傳統教育教學觀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促使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它提出的學習觀,切中了傳統學習的要害,提出了更符合人的學習規律和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促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最大限度的激發;它提出的學生觀有利於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這些主張和觀點的提出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符合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而對教育改革實踐具有借鑑意義。

3.建構主義理論的優點在當今已為許多人所熟知,是無可爭議,有目共睹的。但是它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有:

(1)建構主義理論過於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和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由此而導致往往忽視實際知識內容的教學和那些常識性的、系統性的知識的傳授,這樣學習者通過自身意義建構學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會帶有一定的片斷性、不連貫性,甚至出現知識斷層現象。這不利於培養學習者的適應能力和生活能力。

(2)建構主義過於強調發現學習法。建構主義理論適用於指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教學課件的設計和開發。但即使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發現學習法並不是絕對有效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合去意義建構、去發現學習;而且,發現學習法對學習者的能力要求比較高,適合於高級學習,很多學習者並不能通過這種學習有效地建構知識;還有就是它佔用的時間較長,並不一定適合於實際教學。因而具有很大的侷限性,不能過分強調它在具體教學中的地位。

(3)建構主義對教師和學生的關係重新進行了定位,對師生角色互換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教師來説,要協助學生完成知識意義的建構,課下要做的事情更多。這可能會對教師能力的要求過高。在現實中,教師並不一定具備建構主義所要求的所有能力,或者能力的大小有區別,是不是有如此多的時間去設計教學,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4)雖然建構主義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但它的教學設計沒有具體的可操作因素,不易於實施操作,充滿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關注教學過程而不是對個人的學習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47e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