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從“教育”概念到教育學的追問與反思

從“教育”概念到教育學的追問與反思

摘要:對“教育”概念的探尋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教育問題關聯着幾乎每個人的成長髮展,如何認識教育和踐行教育,成為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問題。“教育”作為一個概念所涵蓋的內容是相對簡單的,而作為一項全民族的事業則充滿了可變性和多樣性。本文從生活中的教育概念到教學中的教育概念,再到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概念,逐層認識教育的實質,進而反思我們的教育認知和教育行為,反思教育學研究的問題,促進教育概念的更新和教育價值的發掘。

從“教育”概念到教育學的追問與反思

鍵詞:“教育”概念;教育學;追問;反思

1“教育”概念的追問

教育是浸泡在時間裏發展的,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中,推動着人對自身教育觀念的革新和教育行為的轉變,以及對我們所採取的教育造成的後果進行反思和總結。到底我們心目中的教育是什麼?我們理想的教育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是需要我們每個從事教育教學和研究的工作者必須要回答的問題,這是形成我們對教育基本認識的前提條件。傳統的認識裏,我們一般會把教育僅僅認為是學校教育,教育僅僅是學校的事情,教育出現了問題,就應該從學校找尋原因和解決的對策,這隻能説是一種狹義上的理解,或者甚至認為教育理論實際上就是一種實踐理論,“早期的教育學是為指導教育者的教育實踐而建立起來的,它主要包含兩種成分:從實踐哲學和歷史學角度對教育目的進行分析的理論知識;探討教學藝術以幫助教師從事實際工作的實踐知識。”[1]在傳統的狹義認識裏,教育或許就是這個樣子,這是一種階段性的認識,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教育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當然我們的認識也不會侷限於先前的狹義認識。因為教育已經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再把教育看成是一種別人的事情。任何認識只能是在原來基礎上的刷新,對原有認識的發展,教育同樣是這樣。教育問題的出現,人們開始思考自身,思考與之相關的各種因素,同樣社會的發展出現問題,人們同樣會反過來思考教育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育的發展是必然的了。其中,在人類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都一直在思考教育如何在我們認識中給其自身一個恰當的角色,在當今學科如此細化和交叉分支學科的極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學是否面臨着改革。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傳遞着人們的生存技能和社會經驗,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教育被一種生活、生產經驗的傳遞活動所代替着,或者在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之後,尤其是在學校產生之後,教育就被一種單純的教學活動所代替着,這時的教育概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是模糊的,但一些教育思想卻散見於一些長者、教師或學者的語錄和文獻資料的中,可能稱不上教育理論,但為以後人們對教育的研究起到了借鑑和啟迪的作用。在近代,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和經濟的極大發展,促使着人們對知識的極度渴求,因為在此之前人們一直生活在崇拜自然的觀念裏,認識的解放,推動着人們對自然的探求,通過對知識的掌握,達到對自然改造和利用的目的,進而促進自身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在此過程中,知識是我們掌握自然密碼的關鍵,它推動着我們揭開未知,而知識的掌握是離不開教育的,進而把教育推向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急先鋒的位置。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極大的發展動力,同時也帶給了教育極大的社會壓力,人作為一個個鮮活的發展因子,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在社會這個大的機體上。

2由“教育”概念引發的教育學反思

我們此時,需要反思一下,教育學是否可以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發揮作用,教育學屬於社會科學的一支,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都把教育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來認識了,既然教育學可以作為一種科學理論,我們就有必要證實這種教育科學理論可以科學地解決教育的相關問題。但問題在於,教育科學本身是客觀的,不具有任何歸屬傾向,但形成了理論就應該需要討論什麼樣的教育理論才應該是科學的。自從赫爾巴特給“教學”作出“教育性”的規定以後,便逐漸形成涵蓋教育與教學的“教育”概念。[2]

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理論派在19世紀末受到了來自以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理論派的挑戰,我們可以先不去討論這種分歧的具體內容,單從事實來看,傳統教育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受到了來自歐美各國的推崇,但在19世紀末這種理論之所以能夠引起一部分人的質疑,就説明這種教育思維和觀念存在着缺陷,並且在具體實施教育活動中出現了問題,不能夠適應時代對教育的新要求。這時已有的教育理論就不能夠解決這種教育問題,或者給這種問題的解決提供好的思想引領。這裏不是為了反對傳統的教育理論而去提倡現代教育理論,而是希望在這二者的比較中來分析教育理論怎樣才可以在解決教育問題中發揮其科學性的作用。分析教育理論是否具有科學性,就應從分析科學教育開始,因為科學地教育才有可能得出科學的教育理論,進而有可能成為教育科學理論。科學教育就是要求審視我們的教育的研究方法和過程是否是科學的,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是否是科學的,教育活動的評價標準是否是科學的,在教育的逐個環節進行考證和把關,把教育的科學性貫穿到每個細節中去。既然教育理論可以作為一種科學理論,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其實際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科學理論的形成是在不斷的教育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反過來可以對具體的教育活動進行思想和行動指導,避免進入誤區。但很多人也在質疑,那既定的教育科學理論能否對新的或潛在的教育問題進行及時地預防和解決呢?答案可能在很多人眼裏是否定的,因為教育理論只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形式存在的,對教育實踐的作用不是絕對的,需要我們辯證地來理解教育科學理論,但可以肯定,教育理論會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得到不斷完善。

教育學是一門學科,在現在眾多高等師範或綜合院校裏是師範生的必修課程,是師範生在走向教師崗位之前的基礎課程,或許更確切地説是一種教師崗前的職業技能的素質培訓課程。隨着學科建設的不斷髮展,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越來越多,教育學的存亡問題,就被人們提了出來,認為教育學作為一種學科的價值已經消失。這樣的看法完全忽略了教育學作為一個學科存在的真實價值,其統領性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取代的,教育學所闡述的教育理論是一種普遍的教育理論,是各個分支學科的存在的基礎。教育學研究者如果缺乏教育基本認識,缺乏基礎的學科背景知識,完全進入一個分支的領域或方向是不可能的,這樣也很容易陷入理解的困惑。

參考文獻

[1]黃向陽.教育知識學科稱謂的演變:從“教學論”到“教理學”[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4).

[2]陳桂生.略論“教育”概念演變的軌跡[J].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xx(1).

作者簡介

李圓(1990-),男,河南商丘人,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kzy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