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

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

霧霾是什麼呢?是霧與灰塵相結合,就變成了霾,人大量吸入會得肺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下面是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

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1

看看近幾天的報紙,我發現,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了,杭州的空氣質量指數不斷的下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都是霧霾搞的鬼。

到底什麼是霧霾呢?它有多大的危害?霧霾天氣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又能為敢走霧霾天氣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通過資料的收集和自己的瞭解,我找到了答案。

原來,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霧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的危害可大了!由於霧霾、輕霧、沙塵暴、揚沙、浮塵、煙霧等天氣現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極微細的塵粒或煙粒等影響致使能見度很差,開車時,由於能見度差,就可能會引起車禍。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後對人體有害,長期吸入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所以呢,在霧霾天氣到來時,我們應該少在户外活動,一定要出去的話,一定要戴上口罩。少開窗,多補充維生素。這些都是預防霧霾的好方法哦!

這樣害人的霧霾是怎樣形成的呢?一大部分還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形成的原因有五個:

一、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時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二、地面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三、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

四、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其中,第二三四五條都是我們人類造成的,那我們是不是要減少這些行為,為治理空氣污染做出貢獻呢?

現在,城市裏的汽車太多了,尾氣排放造成了空氣污染。我們要倡導綠色出行,出門儘量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能騎自行車,這樣就能有效的減少空氣污染的程度。

祖國是我們的家,我們應該保護她。讓我們綠色出行,減少尾氣排放。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

關於霧霾的科學小論文2

霧霾是由於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混濁與霧氣混合,而導致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霧霾天空氣中的有毒顆粒物,是引發心血管疾病、老慢支、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的重要原因。

應對霧霾天氣的辦法:

1、霧霾天氣少開窗

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粉塵顆粒進入體內。口罩以棉質口罩最好,因為一些人對無紡布過敏,而棉質口罩一般人都不過敏,而且易清洗。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參茶、桐桔梗顆粒、桔梗湯等“清肺除塵”茶飲

桐桔梗茶有清火濾肺塵功能,能顯著增強肺泡細胞排出有毒細顆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協助人體排出體內積聚的PM2。5顆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質。具體可參考桐桔梗茶、桔梗湯的百度百科介紹。

4、適量補充維生素D

冬季霧多、日照少,由於紫外線照射不足,人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還會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等現象,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D。

5、飲食清淡多喝水

霧天的`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門或晨練

霧霾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殺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霧天最好不出門,更不宜晨練,否則可能誘發病情,甚至心臟病發作,引起生命危險。專家指出,之所以説霧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天”,是因為起霧時氣壓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們很容易感到胸悶,早晨潮濕寒冷的霧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不宜在霧天出門,更不宜在霧天晨練,以免發生危險。

7、深層清潔

人體表面的皮膚直接與外界空氣接觸,很容易受到霧霾天氣的傷害。尤其是在繁華喧囂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隨時要應對霧霾危“肌”外,由於建築施工、汽車尾汽、工業燃料燃燒、燃放煙花爆燭等原因造成懸浮顆粒物多,難免會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頭,造成毛孔阻塞、角質堆積、肌膚起皮等肌膚問題,所以自我保護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層清潔肌膚表層,清潔毛孔。水色盛開土耳其浴由於全身置於恆定的高熱蒸汽之中,通過大量的排汗散熱,肌膚毛細血管充分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可將積淤於體內的過多脂肪廢物和乳酸等迅速排出體外,有效防止霧霾的顆粒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生成的細小物質粘附到肌膚深處。

標籤: 論文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eyrg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