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語文個性化閲讀教學探討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語文個性化閲讀教學探討小學語文論文

摘要:實施個性化閲讀是小學語文新課改的重要教學理念。我們要想將這一理念深入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就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的程序化教學,將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性閲讀,產生不同的閲讀體驗與感受,以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小學語文個性化閲讀教學探討小學語文論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閲讀;主體地位;課外閲讀

個性化閲讀是新課改下閲讀教學的重要理念。開展個性化閲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而且可以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閲讀,讓學生能夠真正走進文本。這樣,學生眼中的每一篇文章才不會是詞語的堆砌,是固定模式化與程序化的知識模塊,而是可以通過文本與作者展開互動,產生情感的共鳴,實現對文本的全方位解讀。那麼,如何開展個性化閲讀呢?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對師生角色進行重新定位

在以往的教學中完全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於次要地位,且以講為中心,即教師將文章按照大綱的要求條縷分析塞給學生,使得學生根本就沒有閲讀的機會,只是在被動而機械地接受知識。因此,要實現個性化閲讀,教師首先就要對師生與文本的關係進行重新定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閲讀的主體,那麼,教師在學生的閲讀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呢?這直接關係着閲讀教學的成敗。

1.教師要成為文本的開發者。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但在閲讀教學中,教師不能機械地照本宣科,成為教材的附屬,帶着教材走進學生,而是要成為文本的開發者,要善於藉助圖片、音頻與視頻等來為學生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從圖文聲像等多方面來獲取閲讀信息,這樣才能使閲讀教學更加生動。

2.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在閲讀教學中,教師不是保姆,不能包辦代替學生的思想與思維,而是要成為學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解讀文本,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閲讀。這樣,學生才能擺脱以往的被動地位,以主體身份來展開探究性閲讀與創造性閲讀。

二、給予學生充足的閲讀空間

1.給予學生閲讀的時間。在以往的教學中,以教師的講代替了學生的讀,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使得學生只能人云亦云,被教師和文本牽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學習的主體性與能動性。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少講一點,不要講個不停,也不要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地來讓學生回答,而是要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閲讀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閲讀、去體會、去感受,從文本中讀出更多字面之外的意思,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個性化閲讀打下基礎。

2.引導學生讀中思考。閲讀與思考本是一體的,只閲讀不思考,那麼只能瞭解字面意思,既不能深入體會文字背後的含義,也不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閲讀時間,還要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思考,以讓學生的閲讀更有深度與廣度。這樣,學生才能通過思考來深入文本,深入文字,體會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義。

三、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

學生個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在閲讀教學中也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標。這正是實現個性化閲讀的關鍵所在。

1.選用不同的閲讀方法。閲讀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而學生由於基礎知識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在閲讀中同樣存在一定的閲讀差異。在閲讀中有的學生會選擇默讀,有的學生會選擇朗讀,有的學生選擇合作閲讀,有的學生選擇邊閲讀邊批註。為此,我們在教學中不能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所制定的方法來機械展開,而是要讓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方法,或快或慢,或精或精,或個人或小組來展開閲讀,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與消化的餘地。

2.強化學生的閲讀體驗。雖是同一篇文章但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卻是不同的,我們不僅要允許這些不同的存在,還要鼓勵學生不要拘泥於教材與教參,能夠切實將文本與現實生活與創作背景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透過文字形成更多的不同見解與感受。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勇敢地發表個人不同見解,並就此展開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交匯思想,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對文章的個性化閲讀。

四、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的結合

教材篇幅有限,課堂時間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閲讀需求。因此,我們要在搞好課堂閲讀的同時將閲讀的視野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課外閲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讓學生可以汲取到更多知識的養分,促進學生閲讀水平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1.選擇合理的閲讀材料。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文章,教師可以教材文章為中心來展開拓展性閲讀,如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是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文章以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理解水平與寫作水平,也可以選取名人傳記、寓言故事等小學生所喜愛的內容。只有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閲讀材料,才能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夯實學生的閲讀基礎。

2.開展閲讀成果交流。學生在閲讀中的體會、感受與心得,可以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在同學之間進行傳閲,也可以讓學生來交流閲讀心得。當然,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參與閲讀交流中來。這既是信息的輸出又是輸入,對於學生來説正是一次提升的最佳契機。總之,閲讀教學要以新課改為指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展開充分而自主的閲讀,在課內學知識學方法,在課外求發展,這樣才能讓閲讀教學更加富有情感色彩,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實現新課改所倡導的個性化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l74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