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傾聽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盲點論文

傾聽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盲點論文

摘要: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但是,口語交際畢竟是新課改之後出現的“新事物”,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探索階段。我們在平時教學中忽視對孩子傾聽習慣的培養成為當下口語交際教學中的一個盲點。只有解決這個盲點,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才能更有成效。

傾聽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盲點論文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 傾聽 盲點

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口語交際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一線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上積累了不少可貴經驗。但是,口語交際畢竟是新課改之後出現的“新事物”,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探索階段,因此,我們對於口語交際的課堂把握,無論是認識層面上還是課堂操作層面上,總會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及觀察到的一些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現象,筆者也談一談口語交際中存在的盲點及自己的些許思考。

在口語交際,甚至平時的課堂上,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現象: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中,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基本上不等老師將話説完,他們就開始爭先恐後,一個個都急於想表達自己的觀點。然而,當老師喊起一個同學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或是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以表達對老師不提問他的不滿;或是與前後左右的同學竊竊私語,聊一些與話題無關的“新聞”;或是未等那位同學説完,便自己站起來表述觀點;或是在別的同學回答得不好時發出幸災樂禍的鬨堂大笑……這樣的課堂真是十分熱鬧。筆者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練習五》口語交際《小小辯論會》的教學中,為使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上網,筆者結合課本設計了一場“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辯論會。在會上,辯手們思維十分活躍,暢談自己對於上網及網絡的看法,整個課堂氛圍十分活躍。筆者卻注意到,儘管台上是脣槍舌劍,“硝煙瀰漫”,辯得不亦樂乎,但台下卻又呈現出另一番景象:不少學生注意力分散,大有不知他人所云之感;有的同學在下面幹自己的事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態;而有的同學則一臉茫然地看着老師……這引起筆者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有效果嗎?學生掌握了多少呢?學生們缺失了什麼?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正是由於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這恰恰是口語交際課堂存在的一個盲點。

傾聽,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傾聽,就是憑助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可見,傾聽其實是人們進行認知、理解的一種複雜活動。而我們一般只是將它理解為認真地聽。當然對於小學生我們不可能要求他們具有那麼高的水平,但卻要求達到能夠認真地聆聽這樣簡單的要求。因為聽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把金鑰匙。科學實驗表明,人類獲取知識,一般“聽”佔45%,“説”佔30%,“讀”和“寫”卻只佔16%和9%;單獨“讀”獲取信息的存儲率只有35%,而視聽結合,信息的存儲率則可達65%.聽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一目瞭然了。

在《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性目標中,就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將小學階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分為三個階段。縱觀這三個口語交際的學段目標,無一例外地將傾聽作為一個重要的訓練指標:第一學段(1——2年級)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第二學段(3——4年級)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2.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第三學段(5——6年級)聽他人説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可見國家在制定課程標準時已經充分肯定了傾聽的作用,這也是提醒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傾聽能力的訓練。

那為什麼國家要特別將傾聽能力的培養列入到課程標準目標中呢?因為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學生自身,都忽視了對於傾聽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學校方面。當前社會,學校承擔了很多責任,學校的事務也變得越來越多,這自然會侵佔一些正常的教學時間。為了提高教學進度,學校狠抓課堂效率,勢必要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查,壓縮時間以完成教學進度。這便不可能讓所有的同學都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即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充當的`只是“聽”客。而老師又因為進度的限制,忽視了對他們傾聽習慣的培養。久而久之,此類學生便不會傾聽,導致聽課效率低下。而且,現在學生的課程內容重且難,考試壓力又很大,基本沒有什麼時間來進行口語交際的實踐訓練,而傾聽能力恰恰又主要形成於人與人的交際活動中。

其次是家庭方面。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嬌生慣養、包辦一切的現象比較嚴重,孩子的依賴性很強。比如,當家長説話時,孩子不認真聽、打斷家長的話、“顧左右而言他”等等。這些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家長又不能及時地予以糾正,從而使孩子心中產生一種錯誤觀點,即與人交際時不需要聽別人説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自然不可能養成傾聽的習慣。

最後則是學生自身方面。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對於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不感興趣,因而不易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學生的注意範圍較小,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學生是不可能將其所有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課堂或者發言學生身上的,這是由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的。

學會傾聽有助於理解掌握知識,它是實現口語交際有效性的必要基礎。結合上述原因的分析,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嘗試訓練學生傾聽的能力,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從而提高口語交際的課堂效率。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舞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才會讓學生樂於傾聽,樂於參與到口語交際的課堂中來。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境應該放在真實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這將會拉近課堂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從而調動學生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而這將促使他們在課堂上高度集中,傾聽老師的講解、同學的發言。《學會解釋》這節口語交際課前,學校老師就建議課堂開始創設“學生遲到”的情境,因為這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繫較大,會讓學生願意去學、去聽。最後實踐證明,這樣的情境創設是正確的,就連平時在課堂上不怎麼聽講、容易走神的同學這節課都聽得特別認真。朱熹曾説過:“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我們只有在口語交際課堂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才會使學生樂於傾聽,從而融入課堂。

二、突破單一的説,加強交際性的雙向互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並不是簡單的聽話、説話,它是聽與説雙方的一種交際性的互動過程。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我們要把發言的主動權和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自由發揮,從而克服過去教學中將“聽”和“説”機械割裂的毛病,扭轉“聽説”、“説話”以前那種單向獨白式的訓練,充分調動“聽”、“説”雙方的積極性,形成交際雙方的有效互動。在這樣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所有參與交際的學生,都負擔着一定的“角色”.然而“角色”之間的定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聽”的學生也有可能在下一次練習中成為“説”的人。這就改變了教學中學生訓練機會不均衡的現象,通過全班交流,生生互動,“聽”、“説”雙向互動,從而促使學生去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提高口語交際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三、教師做好表率,適時加以引導。教師在培養學生傾聽習慣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樣的,但更多的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課堂上,教師要成為認真傾聽的表率,注意傾聽並及時總結學生的回答要點,善於捕捉交流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教師的認真傾聽會對學生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教師還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提醒,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筆者曾聽過學校鄧老師講授的一節《學會解釋》的口語交際課。在課堂上,老師認真傾聽每一位同學的發言,並及時予以正面評價,而且還經常提醒學生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糾正同學不正確的姿勢,對認真傾聽的學生進行表揚等等。那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相互傾聽,學生們能學習他人優點,理解掌握解釋的要點,並在遇到問題時靈活進行運用,達到了課堂的基本目標。這正是傾聽對於口語交際課堂效果的正向促進的體現。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老師的表率作用及適時的提醒引導,會激勵學生傾聽行為的形成。

四、對口語交際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特別是針對口語交際,既要涉及“説”的一方,也要關注“聽”的一方。老師關注“聽”、“説”雙方,將會對學生產生一種導向——交際是“聽”與“説”兩個人的活動,傾聽也是對他人的尊重。當前語文課程內容多,課時緊,教師疲於完成進度,應付各級各類測驗、考試,在課堂上一些設計的環節都被省略掉了,特別是口語交際中的學生互評。口語交際課中應多一點學生互評,這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定的目的性,使學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到發言學生或者老師的身上,引導他們去傾聽。

另外,家長也要重視孩子能力的培養,多對孩子進行引導指正,助孩子養成傾聽的習慣。

交際是一種雙向性的活動,我們在進行口語教學時,不能一味只強調學生讀寫、運用知識的能力,也要着力解決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盲點問題——傾聽習慣的培養。在學生學會傾聽基礎上的口語交際教學將會是事半功倍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於交際、喜歡交際;也只有這樣,口語交際教學才不會成為語文教學的裝飾品,甚至是累贅。口語交際教學才會真正登上語文教學殿堂,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支奇葩。

參考文獻:

桑標。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韓豔梅。論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教育評論》。2002

王慧。創設情境 訓練口語交際能力。《新作文》。2009

張鴻苓。中國當代聽説理論與聽説教學。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邱建芳。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問題與思考。《教育科研論壇》。2008

黃乃佳。當前口語交際教學的狀況與對策。《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

王傑。新課程背景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gok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