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科普論文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按照各個科技期刊的要求進行電子和書面的表達。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篇一: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有趣的共振現象

唐朝的時候,洛陽的一座寺院裏出了一件怪事。寺院的房間裏有一口銅鑄的磬,沒人敲它,常常自己“嗡嗡”地響起來,這裏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這口磬和飯堂的一口大鐘,它們在發聲時,每秒種的振動次數—

—頻率正好相同。每當小和尚敲響大鐘時,大鐘的振動使得周圍的空氣也隨着振動起來,當聲波傳到老和尚房內的磬上時,由於磬的頻率跟聲波頻率相同,磬也跟着振動起來。發出了“嗡嗡”的響聲。這就是發生振動的共振現象,也叫共鳴。

你注意過吧,胡琴的下端都有一個不小的“肚子”——蒙上蛇皮的竹筒。當你興致勃勃地拉起胡琴時,琴絃的振動通過蛇皮會引起“肚子”中空氣的共鳴,使發出來的琴聲不僅響亮,而且音樂豐滿,悠揚動聽。人們把這種“肚子”叫做共鳴箱。你瞧,揚琴、琵琶、提琴、鋼琴等樂器,不都有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共鳴箱嗎?

除了共鳴箱之外,人們利用共振現象來做的好事還不少呢。

建築工人在造房子的時候,不論是澆灌混凝土的牆壁或地板,為了提高質量,總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盪器進行震盪,使混凝土由於振盪更緊密、結實。

大街上的行人,車輛的喧鬧聲,機器的隆隆聲——這些連綿不斷的噪聲不僅影響人們正常生活,還會損害人的聽力。有一種共振性的消聲器,是由開有許多小孔的孔板和空腔所構成。當傳來的噪聲頻率與共振器的固有頻率相同時,就會跟小孔內空氣柱產生劇烈共振。這樣,聲音能在共振時轉變為熱能,使相當一部分噪聲被“吞吃”掉。

此外,粉碎機,測振儀,電振泵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現象進行工作的。

但在某些情況下,共振現象也可能造成危害。例如:當軍隊過橋的時候,整齊的步伐能產生振動。如果它的頻率接近於橋樑的固有頻率,就可能使橋樑共振,以致到了斷裂的程度。因此,部隊過橋要用便步。

在我國西北一帶,山頭終年積雪。每當春暖花開,山上冰雪融化,雪層會離開原來的地方滑動。往往一次偶然的大吼聲,厚厚的雪層就會因為共振而崩塌下來,因此規定攀登雪山的勘察隊員,登山隊員不能大聲説話。

我們要將共振充分運用到各個科學領域,還要防止共振現象給生活、工作、環境帶來危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探索。

篇二: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裏(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着。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着,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閲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着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樹幹為什麼是圓的

崔家小學六年級竇澤平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幹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幹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幹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閲了有關資料,瞭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範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着,我們圍繞樹幹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幹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幹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

(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

(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幹,矮個圓錐體形樹幹承受風力最大;

(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着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幹,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

(4)樹幹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幹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幹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幹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給我們啟示:

(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

(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杆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幹呈圓錐狀的奧祕,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繫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篇三:小學科普小論文800字

有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一個説硬幣能浮在水上,一個説不能,最後也沒有爭出一個結果。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就立即用杯子接了一杯水,把一角錢硬幣輕輕放進水裏,硬幣“嗖”地一聲掉進水裏,我又試了幾次,結果都是一樣。難道硬幣真的不能浮在水面上?

晚上,爸爸回來了,我就請教爸爸,爸爸説:“從理論上講,硬幣是可以浮在水面上,不過我也沒有試過,你自己在網上查查吧。”我在電腦上查了一下知道:依靠水的表面張力和浮力,硬幣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但直接用手放幾乎辦不到,可以先在硬幣下墊一張餐巾紙。我決定用這個方法試試。我用敞口杯接了大半杯水,並準備了幾張餐巾紙。先把一張餐巾紙平放在水面,再把硬幣放在紙上,硬幣和紙都沉了,我把硬幣擦乾淨,決心再試一次,這一次我更加小心翼翼,我又試了幾次,還是這樣。難道硬幣真的不能浮在水面上?

爸爸觀看了我的試驗過程,問道:“你想一想剛才可能存在什麼問題沒有?”我想了想説:“感覺餐巾紙吸水太快,硬幣剛放上去就跟着餐巾紙沉了下去。”“那你用其它的紙試試。”我在作業本上剪了一個小圓片,和硬幣一起放到水面,不過還是很快就沉下去了。我決定剪一個大點的紙片,和硬幣一起放在水面,紙片慢慢被浸濕了,但紙片沒沉下去,我就用勺柄輕輕沿着紙片四周向下按,有水浸過了紙片,爸爸提醒我,別讓水漫過硬幣,我更加小心翼翼,紙片終於沉了,而硬幣還飄在水面上。“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我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又照着剛才的方法做了一次,硬幣仍能浮在水面上。

科學的世界真奇妙!我用自己的雙手證明了:硬幣也能浮在水面上,我也當了一回“科學家”。

標籤: 小學 論文 科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d7m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