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呼喚師生交流-教育論文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呼喚師生交流-教育論文

多媒體課件這個隨着語文課改而走紅的時代寵兒以其圖文並茂、聲像畢現、動感無限的課堂優勢深受學生的喜愛;網絡時代,資源共享,無數精美的課件網上一搜就能為我所用,方便快捷,直觀生動,信息量大,增添了語文課堂的吸引力……因此,多媒體也贏得了教師的青睞。可是我們遺憾地看到,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不少老師將一些符合母語教與學規律的、行之有效的傳統經驗慢慢淡忘了,其中一個表現是對課堂上師生交流不夠重視了。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心理溝通和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好差,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師生交流的情況,因此那些使用了多媒體而忽視了師生交流的語文課堂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思考。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呼喚師生交流-教育論文

一、沉浸文本——讓師生的智慧共同閃光

在一些使用了多媒體的語文課堂上,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的目光投向多媒體的時間多了,投向學生的時間少了,教師的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多媒體上,而忽略了學生的表現和感受;用課件展示代替了對文本的閲讀理解,缺少必要的講解、啟發、引導、評價。筆者曾經觀摩過一節《濟南的冬天》,在初步閲讀課文之後,教師讓學生談談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學生回答: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温暖可愛;濟南冬天的雪是小雪,把小山裝扮得很美麗……學生的回答表達了他們閲讀文本的初步感受,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激發多向思維,品味語言的妙處。可是她沒有這樣做,而是安排了播放課件的環節,教師説:“同學們,通過閲讀課文,我們感受了濟南冬天的可愛,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一組圖片,感受雪景的美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音樂伴奏下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幅清晰精美的冬景圖片,或舒緩、或快捷、或秀美、或壯觀,教師不停地點擊鼠標,畫面從學生眼前一一閃過,令人目不暇接。

二、課堂範讀——叩響心靈的歌唱

多媒體技術的推廣,極大地擴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網絡的普及為各種藝術元素進入語文課堂提供了可能。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動起來了,亮起來了,美起來了,似乎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就應該這樣讓人賞心悦目,於是大多數課堂很難聽到教師的範讀了,代之以播放光盤或直接在網上同步播放,伴以畫面,字正腔圓,給人以視覺聽覺的享受。但是筆者認為,播放的錄音再標準、再精美,也是不能代替老師範讀的。

於漪老師在《往事依依》中這樣回憶她的國文老師朗誦《南歸》的情景:“‘模糊的村莊已在面前,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園柳,屋頂上寂寞地飄着炊煙……’老師朗誦着,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情思凝注在眼睛裏,這種感情傳染了整個教室,一堂鴉雀無聲……”這是多麼讓人感動的場景,在這樣的範讀氛圍中,詩歌的情感不僅通過老師的聲音,而且通過那微微搖晃的身子和貯滿情思的眼神傳達給學生,感染了學生,從而產生了師生情感的交融、心靈的共鳴,播放光盤當然是不能取得這樣的效果的。“新語文教育”的代表人物韓軍倡導“美吟美誦”,即迴歸語文教育的誦讀之本,他認為“美吟美誦”是“人心”與“文心”的感應。文字是立體的——誦讀使平面的文字達於立體;文字是交響的——誦讀使無聲的文字形成交響。老師恰到好處的吟誦,會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文本特定的意境中去,常常能喚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手寫板書——最直接的臨摹

板書常常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課堂內容的“鏡子”,是一堂好課“明亮的眼睛”。斯霞老師深有體會地説:“好的板書對於提綱挈領地瞭解課文內容、對於把握課文的關鍵問題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教師必須慎重考慮、精心設計……”《教師語言藝術》一書認為:新穎別緻的板書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形象直觀的板書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變化多樣的板書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板書應該成為一堂好課不可或缺的.部分,應該是一件賞心悦目的藝術精品,它是教師學識智慧、教學技藝的直觀展示,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審美素養的綜合反映,板書的作用實在不可小視。可是觀摩了一些使用了多媒體的語文課,我們不能不感歎,板書正在逐漸遠離黑板、遠離語文課堂,鍵盤的敲擊代替了手寫板書,動漫演示代替了黑板演示,很多課堂的黑板成了“白板”,這是令人憂慮的現象。細細想來,真正的優秀老師,哪一堂課不讓我們由衷地讚歎其板書的獨特個性呢?於形於神於色都會讓人感歎其匠心獨運,板書不僅是教學內容的“綱”,也不僅僅是個人風采的展現,教師書寫板書的過程還是學生學習漢字書寫最直接的機會。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每節課都在黑板上寫下工整美觀的板書,幾十雙眼睛每天都在觀察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怎樣起筆、怎樣收筆、怎樣擺佈結構,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示範,是一種最直接的臨摹,是特殊的師生交流的過程;如果老師再適時作一點指導和要求,長時間耳濡目染,學生自然會用心觀察揣摩,激發練字的興趣。練字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寫得一手好字,它本身也是磨練“心性”的過程,對學生是大有裨益的。當我們在感慨學生的書寫日益“面目猙獰”、“滿紙塗鴉”、“不忍卒讀”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是應該反思我們的板書少了一份有益的示範、多了一分隨心所欲甚至龍飛鳳舞、雜亂無章呢?那種用課件展示代替板書“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語文課堂更應該引起警醒,得到糾正。

新課改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法時要創造條件、提供機會,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語文學習而言,只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言素養,不管是傳統的教法還是現代的教法,都應該為我們所選擇。重視師生交流、深入研讀文本、教師親口範讀、手寫板書等教法是符合母語教與學規律的教學方法,是母語教學的經典理論和實踐經驗,應該繼承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70vm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