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論文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論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評價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環節。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論文,希望能幫到你!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論文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正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思考和探索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的基本評價標準也成為廣大中小學老師研究的焦點之一。本文擬就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提出“快樂、對話、開放、感悟、探究”等五條最基本的評價標準。

關鍵詞:評價 快樂 對話 開放 感悟 探究

隨着語文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語文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特別是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的基本評價標準,希望弄清楚新課堂與舊課堂到底有哪些區別,以探索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學策略,更好的落實新課程理念,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這裏,筆者談談自己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五條最基本的評價標準,僅供廣大同仁在今後研究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時參考。

一、傳統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弊端和侷限

(一)“是否完成認知目標”限制了教師對學生認知能力以外的其他發展的關注。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標準中,教師是否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更確切地説是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是作為一節好課的很重要的指標。的確,完成認知目標是教師在組織教學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務。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很多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問有答,或討論或交流,教師將課堂組織得“熱鬧非凡”,將學生調動得“興趣盎然”,但檢測學生實際掌握知識和形成能力的情況卻並不理想。原因就在於教師在備課時,未抓住完成該教學目標的關鍵條件。像這樣未完成預定認知

目標的課顯然不能稱得上是一節好課。但如果為了完成認知目標,而抹殺學生的創造性,忽視學生的情感的課也不能視為一節好課。認知性任務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師不應只關注知識的有效傳遞,而不考慮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不僅包括認知的發展,也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包括各種能力的發展以及個性的發展。學生的想法中也許藴涵着創造性的火花,也許是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師不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因為怕影響教學進度,完不成認知目標。

(二)“絲絲入扣”的教學設計嚴重束縛了教學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傳統的評課標準,往往強調教學進程要安排合理,教學環節井井有條。許多觀摩課,教師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課,就是怕評委們説自己設計的課“漏洞百出”,説自己水平低。教師期望的是學生

教案設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整個教學過程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鐘表一樣,什麼時間講授,什麼時間提問,給學生多少時間回答問題等都設計得“絲絲入扣”,結果往往是把一節好課上成了表演課,演員就是教師,或者説主角是教師,學生則是配角,是觀眾。教師對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常常採取迴避的處理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看不到教師的隨機應變,看不到對學生思維出現阻礙時的點撥。教學過程好似一杯淡而無味的水,觀後不是讓人拍案叫絕,為之喝彩,而是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無任何收益。因此,我們説教學“貴在得法”,就體現在教師如何作好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促進者、啟發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三)“樣樣俱全”的所謂優秀課常常使教學忽略學生學習中的實際需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可以説十分完備,而且每一項指標幾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諸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進程安排合理”、“課堂提問精煉”、“多媒體運用恰當”、“板書設計美觀”、“教態自然”、“語言流暢”等等。結果我們會發現,許多觀摩課中的不少環節就是為迎合評課標準而設計的。但是我們的教師有沒有想過,課堂教學既然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就必須圍繞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如果為了把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在黑板上即使板書並不那麼美觀,甚至讓學生參與板書,又何嘗不可呢?相反,如果讓所謂的多媒體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讓所謂的板書限制了學生的理解,那才是一堂既可悲又失敗的課。傳統的評價標準所存在的弊端和侷限性使得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種好的、值得倡導的課堂教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或者説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為此我們研究了課堂教學的科學評價問題。

二、新課標理念指導下評價一堂好語文課的標準

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評價一節課,應該從教師組織學生活動的角度去觀察,從引導教師關注活動的直接效果——學生是否能夠實現有效學習,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角度去設計活動、組織教學,這樣才會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也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評價自身的健康發展。實際上,由於評價者自身觀念的滯後,由於課堂評價標準存在某種偏差,課堂教學評價給實際教學工作帶來誤導的現象並不少見。所以,在研究制定好課標準時,必須堅持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堅持以發展的觀點評價發展中的教學過程的態度,使我們所倡導的好課標準,不是懸在師生頭上束縛其主動精神發揮的利劍,而是幫助教師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引導師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武器。課堂教學的本質既然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評價課堂教學就應該從觀察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進行。觀察的重點是活動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組織下的活動過程,這些組織工作的惟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所以,教師的組織活動不是觀察、考評的重點。只有在教師的活動引發了學生的活動以後,只有把教師的活動與學生活動聯繫在一起的情況下,測量評價教師的活動才對評價課堂質量有意義;否則,不論教師講解得如何生動,不論教師展示了多少教育資源,只要它們沒有激起學生的有效學習,都是不必要甚至無價值的。在度量、評價課堂教學時,把觀察重點從教師的作為轉到學生的作為上,把教師的作為聯繫到學生的活動上來加以評價,反映了我們對課堂教學本質的新認識。當然,在這樣分析評價課堂教學以後,並不是否認教師對教學的主導作用,因為學生有效學習活動表現就是教師勞動的成果,反映了教師的組織與計劃的水平,所以,我們仍然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依據課堂上學生的實際表現來評價教師,來認識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敬業精神。作為對一種活動過程的'評價,應該從活動的目的、活動的過程、活動的效果、活動的氛圍、活動的特色等方面來加以評價,在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時,應該抓住以下五項指標:

(一)語文新課堂應該是一個快樂的課堂。快樂教學是一種成功的教學實踐,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是新課程的一個最基本的理念。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之,樂之,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求知慾望強烈,以學為樂。那麼,怎樣才能獻給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三個充滿”:

1、充滿情趣,使學生熱情高漲地學習語文。興趣是入門的先導,熱情是不竭的動力。要把一節語文課上得讓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就必須把激發興趣、調動熱情放在首位。

2、充滿激勵,使學生信心十足地學習語文。激勵性語言猶如催人奮進的號角,能鼓舞人心、增強自信。那麼,怎樣才能使教學充滿激勵、讓學生具有學習的信心感和安全感呢?首先要求教師必須遵循三條基本原則:即確保“學生無錯”原則,從多角度評價學生;堅持民主平等原則,多與學生商量溝通;尊重學生人格原則,不傷害學生自尊。其次是提倡教師採用激勵性的課堂用語:如盼其成功:“彆着急,再想想,你會想起來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為大家開了一個好頭”;幫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説得更清楚一些嗎?”

3、充滿賞識,使學生輕鬆愉悦地學習語文。賞識能使人快活,賞識能使人心智開啟,賞識能使人靈感湧動。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賞識學生呢?賞識學生,就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善待學生;賞識學生,就要蹲下來看學生,細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賞識學生,就要包容學生,在包容中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作為教師,我們永遠也不要對學生説“你不行。”因為説學生不行,實質就是學校不行、老師不行,應該檢討的是學校和教師。

(二)語文新課堂應該是一個對話的課堂。對話教學是在新課程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是相對於傳統的“獨白式”教學而言的,是以“溝通性”的“對話”為其本質的教學。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學中,進行着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法佔支配地位,這種相互作用的對話是優秀教學的本質性的標識。”對話教學主要有言語型對話、理解型對話、反思型對話三種課堂實踐形式。言語型對話是指以言語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教學對話,可分為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理解型對話是指人與文本的相互理解與闡釋,包括師本對話和生本對話;反思型對話是指以自我反思為主要手段的師生對話。在課堂上,幾種對話形式密切聯繫、相互影響,共同構成錯綜複雜的對話教學實踐形態。運用語文新課程理念來審視,進入對話狀態的語文教學主要由生本對話、師生對話與學生的自我對話所構成,並且具有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積極參與、面向生活的廣闊天地、能挖掘學生無限的創新潛能四個顯著特徵或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學要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必須抓住這種對話狀態:

1、生本對話,充分感悟,使學生在感悟中不斷提高。生本對話就是指學生對文本的閲讀和理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閲讀教學建議”中指出:“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由此可見,將學生閲讀文本視為對話,強調的是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使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將個體感受與文本意義交融,與文本共同生成各種帶有學生個性色彩的文本意義。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對這種解讀的最恰當的形容。

2、師生對話,溝通引領,使學生在引領下不斷進步。作為語文教學狀態的師生對話,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語文課堂上的師生問答,而是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説。它需要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因此,教學中的師生對話,是師生心靈的相互溝通,它不僅表現為提問與回答,還表現為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教學中的師生對話,不是居高臨下地告訴學生“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而是引領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探究發現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3、生生對話,互動交往,使他們在交往中不斷髮展。合作學習理論認為,生生對話是教學系統中極具潛力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為,生生對話賦予了教學濃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對話給每個人提供了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傾聽他人意見的機會,能使同窗真正成為學友。生生對話主要有討論式、問答式、辯論式三種形式。

(三)語文新課堂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新課程所追求的教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教學觀念、教材內容、學習方式和教師心態的開放等方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在教學中要能真正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必須在教學時空、教學課型、教學內容等方面實施開放策略:

1、教學時空的開放,以拓寬學習時空,讓學生時時處處可以學語文。傳統教學的教學時空是封閉的,以上課、下課鈴聲為教學的起始和終結,教師走進課堂才表明教學的開始。開放的教學時空是沒有嚴格的起點和終點的。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課堂的時空向課前開放。比如,課前向學生公佈教學內容,學生可先通過查找資料、蒐集信息來幫助預習新課,以便課堂上與教師、同伴、文本對話,使課堂真正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特別是作文教學,如果事先讓學生擬題、議題、定題,給學生較充足的準備時間,到作文課時,學生就會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二是課堂的時空向課後開放。下課鈴聲絕不是教和學的休止符,它應成為繼續探究的新起點。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是把所以問題解決在課內,而開放式教學則提倡把問題帶出課堂、帶向生活。

2、教學課型的開放,以創新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開放的教學課型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構建起開放的教學課型;二是指不搞統一的教學課型,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如質疑式(其操作程序為:“學生質疑→帶疑閲讀→嘗試討論→小組交流→解疑存疑。”)、討論式(其操作程序為:“出示討論題目→定向學習材料→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全班交流。”)、辯論式(其操作程序為:“學習新材料→確定討論題目→分組做準備→兩組展開辯論→辯後師生小結。”)、茶館式(其操作程序為:“課前預習教材→七嘴八舌談見解→教師適當作點評。”)等等,各具特色,開放多變。

3、教學內容的開放,以開發學習的資源,讓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開放的課程觀認為,教材只是教學的一個媒介、一種載體,師生周圍有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善於發現和利用:一是用好有字之書,包括教科書(引導學生讀好用好課本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要由“教教材”轉變為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材為師生的教與學所用)、課外書(古代多少學者説過:“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如果詩人説“功夫在詩外”的話,那麼學生則是“功夫在課外”)。二是關注無字之書(教學起源於勞動、生活,理應迴歸生活。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書,生活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我們應該隨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三是開發自己的書(根據學校特色,開發校本課程,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四)語文新課堂應該是一個感悟的課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而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從心理學角度來描述語文教學過程的心理動詞就有很多,比如“感受、體驗、想象、體會、思考、感悟”等。事實上,“感悟”與語文及語文教學有着更為密切的關係,“感悟”一詞所揭示的心理特徵更真實具體地反映了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的心理過程。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的閲讀特別強調“感性、感覺、感悟”,特別強調“多義性”,不能以“一解”去斷然地統一“多解”,去否定“多解”,更不能用“人解”(別人的解)去統一“我解”(自我的解),去否定“我解”。詩歌的閲讀尤應如此,傳統的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教學模式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也不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語文教學規律,應樹立“以人為本,自讀自悟”的教學理念。因為在所有的文體中,詩歌的音樂性是最強的,很講究韻律和節奏。郭沫若把音樂性看作是詩歌的生命,只有吟詠、誦讀,才能把詩歌的音樂美充分地體現出來。因此,朗讀應成為小學閲讀教學的主旋律,“讀中質疑、讀中探究、讀中感悟、讀中釋疑”,應該是閲讀教學特別是詩歌教學的基本途徑。

(五)語文新課堂應該是一個探究的課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説,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和增強學生創造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創造性、探究性地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是這次新課改的焦點、熱點,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重點。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一種綜合的、自主生成的、創新性的學習活動,不僅有利於喚醒學生的無知意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發展,而且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養成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同時,給學生一個探究的課堂,還有利於克服基礎教育課堂長期存在的“三重三輕”(即重知識、輕能力,重結論、輕過程,重模仿、輕創新)的弊端,能夠滿足學生渴望探究的心理需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總之,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只要體現出“快樂、對話、開放、感悟、探究”等特徵,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愛學語文的人,會學語文的人,有豐厚文化底藴的人,有語文運用能力的人,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8dkm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