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工程師崗位的職業培訓教學工作芻議的論文

關於工程師崗位的職業培訓教學工作芻議的論文

一、總工程師崗位專業培訓是以增新知識為主的強化教育

關於工程師崗位的職業培訓教學工作芻議的論文

總工程師崗位專業培訓,是一次增新知識的強化教育職稱論文範文,其主要任務是完善學員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管理工作的需要,也就是“增新知識”。由於培訓內容多、時間短,學習強度大,難以做到在培訓期間掌握全部內容,這也就是“強化教育”的含義。

總工程師是企業領導班子成員,負責組織企業技術管理工作和生產管理工作,也從事技術工作.總工程師是企業最高決策層成員之一,應能從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面綜合考慮問題.這就要求總工程師不僅能處理技術難題,能根據完整的、確定的先決條件來測算結果、作出決策,而且要能根據初步預見的、不太確切的信息進行定性分析以至定量估算、作出決策;不僅善於處理物的關係,而且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不僅要有技術觀念、生產觀念,而且還要有管理觀念、效益觀念、經營及市場竟爭觀念和人才觀念。這就不僅要求總工程師應通與本企業有關的工程技術知識並在其中的一、二門專業上有較高深的造詣,而且還應掌握相當於管理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所應具備的三個方面的知識:經濟學、心理行為科學知識以及具有經濟工作與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現代管理科學和涉外經濟知識。當前,五十歲以內的總工程師們畢業於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他們的工程技術知識是過硬的而其它三方面的知識是欠缺的,而且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還欠缺學習現代管理科學所必備的基礎一一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知識.總工班的任務,就是通過四個半月的培訓,給學員們較為系統、完整地補充這些知識,這一任務是異常繁重的,只有妥善設置課程,採用適合總工程師特點的教學方法,才可能有令人滿意的收穫。

常常聽到這樣的説法:崗位專業培訓以培養能力為主,普通高等教育以傳授知識為主。對此,筆者有些看法。事實上,就培養能力而言,普通高等教育的擔子要重得多,普通高校的教師除了給學生傳授必要的知識外,還應使學生具備通過自學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初步具備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這些能力的培養幾乎是從零開始的。而總工程師們早已具備相當強的自學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在普通高校、給學生安排了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多種實踐環節。而在總工班,實踐環節的比重則要小得多。而且,由於時間緊迫,總工班的教學也只能以授課、作業、自學為主要環節,適當開展研討,課內外學時之比與本科生相差不多而與研究生相差甚多.事實上,總工班的學員都能自覺地將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實際聯繫起來。例如,學習了定量分析方法,本科生們主要考慮的是方法本身的推導和計算公式,而總工程師主要考慮的卻如何取得可靠的原始數據.事實上總工程師通過崗位專業培訓所得到的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於增新了知識,完善了知識結構,從而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對於總工班的教師,注意力主要應放在深入淺出、聯繫實際地傳授知識上。

二、總工班的課程設置

總工班的課程設置應從管理工作的要求出發,用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六所院校的總工程師試點班協作組提出的《總工程師崗位專業培訓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必修課參考性教學大綱》(以下簡稱《計劃》和《大綱》)基本上是可行的.但對於總工程師而言,有關計算機知識運籌學的內容,似嫌少了些,建議將《計算機應用基礎及管理信息系統》一分為二,以《計算機應用基礎》為選修課,另開《管理信息系統》並增加內容、增加課時;將《運籌學》從《經濟管理數學》中分出來並增加內容、增加課時。

由於部分學員已經掌握BASTC語言,再學《大綱》中規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管理信息系統》的第一編是不必要的,而取消或壓縮第一編的學時,又會給另一部分不具備這部分知識的學員造成困難,並影響第二編的講授。因此有必要將第一編分出來作為選修課。由於計算機在現代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於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工作中最關鍵而又最稀缺的人才是系統分析員,而三總師是系統分析員的合適人選,由於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工作必須由企業領導人主持而其使用、維護又是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進行的。因此,應另開《管理信息系統》,將其重點放在系統分析和系統的邏輯模型設計上,該課程的規定學時不一定全作講授,宜課內外結合,安排一次大作業,作業內容是:作一個企業管理系統的組織結構圖,並用管理原理來評價(結合《管理概論》課的內容),作業務流程圖;選作一個子系統的數據流程圖和控制結構圖。並按排作業的討論、綜合,這就提供了聯繫實際、教學相長、共同研討的基礎。這樣的安排,比原課程第二編的要求有所提高,學時也將有所增加。今後若有可能(例如不再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與數理統計),這門課程還應再加重。

運籌學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廣泛,企業最高決策層人員應掌握較完整的運籌學知識,至少應有一人掌握,就目前狀況看來,這聲至少的一人,當是非總工程師莫屬了,而且,就總工程的職責而言,與運籌學關係緊密,例如,線性規劃對於產品決策和生產組織,網絡分析方法對於組織安排一次性、開發性的工作,存儲模型對於指導生產批量和訂貨批量的確定,排隊模型對於專職崗位和專用設置,都是主要的輔助決策方法。因此,另開《運籌學》課程是必要的.當前《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巳列為大部分工程技術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以後總工班將不再安排這些課,屆時,《運籌學》的份量還應再大些。目前,以線性規劃、網絡計劃技術為主,適應介紹存儲模型、排隊模型、對策論、模擬就可以了。

增設《運籌學》後,《經濟管理數學》包含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兩個部分。對於這兩個部分,建議注意:在線性代數部分的第三章,關於克萊姆法則宜粗略介紹(計算時用處不大,且中學巳有所接觸),擬突出求解非齊次線性方程組的高斯消元法,為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單純形法及其在計算機上的實現打下良好基礎;若時間允許,可以增加正交變換,為學員解決禍合問題準備必要的基礎知識。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應特別注意與管理課程的結合,建議採取“一杆子插到底.做法.例如,將古典概型與產品驗收結合,將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逆概率公式與產品設計方案的可靠性分析相結合、將概率分佈與抽查特性曲線結合,等等。這樣做,既可避免數學概念的抽象、難懂,又能加深對某些管理方法的理解。

以上課程總學時為432,可望在18周內完成.當然,學習是緊張均。有些課程的學時減少了,擬從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從教學方法的改進上爭時間,例如提高定量分析方法的講授起點,課前印發示例等;二是加強各課程間的協調、避免重複。

三、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總工班的學員有較紮實的數學基礎,有相當強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學習刻苦,考慮問題周到細緻,但記憶力較差,課堂反應慢,為了更好地揚其長而避其短,應適應提高講授起點,處理好“精深”與“廣博”的關係,注意課程間的協調,採用靈活的作業方式和考試方法。

適當提高定量分析方法的論述起點,對一些數學上類同的方法注意觸類旁通、舉一一反三,儘可能採用精確的數學形式來描述經濟指標,這是總工班教學中大有之章可做的一個方面.由於以前經濟類學科屬文科,數學上起點較低、其教材、教學方法對於總工班學員有許多不適應之處,具體表現為推理過於瑣細、文字敍述過多,表格過多,係數、百分比過多,課堂上常常是老師的板書多,學員的筆記多。例如,普通複利法的效學原理很簡單,但引用的表格卻太多,而且其中公式、係數又並非全有用,表格中的數據可用計算器直接得到,如此多的係數表達格式既不方便又影響對複利法的本質的理解、掌握:功態回收期、內部收益率完全可以都用現值的計算來表達;敏感性分析似乎可以用多元函數的微分概念而避免用表格;田中法的公式推導其實是平面座標的旋轉。又如,在若干課程中都用到線性插值方法,將函數分解為與自變鼠成正、反變的兩部分之和的方法(質量成本的構成分析、產品的壽命週期成本分析、設的使用費用分析、低劣化數值法、簡單的EOQ等)可作一次講授,收舉一反三之功效;而流動資金週轉率與銷售收入資金率其實只差一個係數。再如,關於“全年應計折舊的固定資產平均總值”的文字敍述較繁,完全可以從“年折舊推金”的計算公式中直接導出;關於級數”,這設備的餘額遞減法,其實質是“逐年的餘額構成一個以原值為首項、殘值為末項的等比句話要比列表格更深刻鮮明。如此等等,不再一一列舉。

加強協調、避免重複。由於各門課程相互交叉,有一些內容會在不同課程中多次出現.例如,量本利分析、投資決策、經營決策的定量分析方法、設備管理、流功資金管理、系統和組織的概念、、行為科學、線性規劃、迴歸分析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的意義都會在不同課程中出現。也還有一些內容關係密切,這在前面有關經濟管理數學的數學安排論述時已涉及到。由於各門課程都在四個半月內學完,重複將是異常乏味的,而關係密切的有關內容則需要妥善安排,就本文所涉及的有關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內容,建議安排在經濟管理數學中講解而其它課程則一帶而過,這將有助於學員加深理解,又不使經濟管理數學禁錮於“象牙之塔”。加強協調、避免重複對於提高效益是大有裨益的。要兼顧“少而精”與“全而粗”,兼顧“精深”與“廣博”。學員們集中學習的機會難得,他們希望得到儘可能多的新知識。

從學員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結構來看,他們缺乏對經濟指標的準確理解而計算卻毫無困難.因此,必須用準確、嚴格的語言乃至數學形式來定義經濟指標,這是應該‘精,而又“精”,容不得含混的,而計算則可從略。對一些較複雜的方式宜用實例來説明思路,課堂上應少作數學推導,方法掌握主要靠課後的自學、作業以及以後的實際運用,課堂上宜作一些入門式的粗線條的講解。教材與講授要適當分工,自學內容要多一些。對本科生們常用的要求一一熟練掌握主要靠工作的運用,僅靠四個半月的學習很難達到。作業宜少而精。學員們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已養成考慮問題周到、全面,解決問題穩

扎穩打的習慣,而且年令大,反應慢,表現在作業上是差錯少而耗時多。因此,作業宜少而精,“多練”未必合適。圖表類的作業要有一定的深度,畫直線,算累計意義不大,定量分析的計算要適當。

考試的內容和方式都宜作較大的改變.一般説來,考試是督促學生努力學習的好辦法,有檢查、強化教學效果的作用。然而,總工班的學員都十分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都很高,“督促”的必要性不大。事實上,即使對於本科生,只要學習成績是中等的,那麼他在企業取得的成績與在校期間的考試分數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對於總工班的學員,用考試成績來評價學員的水平更不合適.而且,學員們年齡大、自尊心強,考試(尤其是答卷)造成的心理壓力大、負擔重,效益與代價很不相稱,建議用大作業、討論總結來代替或部分代替某些課程的考試。若能對以上幾個問題給予適當重視,則在規定時間內學完本文列出的課程是不很困難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jpq3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