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用愛譜寫師德論文

用愛譜寫師德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用愛譜寫師德論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用愛譜寫師德論文

摘要:愛是教育的源泉,有了愛,教師才能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對自己的學生滿懷愛心和信心,才能去追求卓越和創新。本文論述了一個教師如何向學生撒播愛心,用愛心打開學生心扉,如何用愛寫好“師德”。

關鍵詞:愛 抒寫 師德

世上有一種東西,給予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收穫很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我:“那是什麼?”我將毫不遲疑地回答您:“那就是愛!”愛,是付出,是自我犧牲。 有人説:“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説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魯迅先生曾説過:“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能去追求卓越和創新。”愛是教育的源泉。 愛的方式千千萬,那麼,作為教師,如何向學生播撒愛心呢?

一、關愛學生,用愛心打開學生心扉

英國哲學家羅素説過:“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凡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學生的智慧還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發展。”的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就談不上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以高尚的道德、令人欽敬的言行來薰陶學生,以真摯的愛為根基,去開啟學生真善美的心靈之窗。

在我的心裏,每個學生的進步都令我欣喜,每個孩子的退步或消沉都令我擔憂。我努力用自己的愛心打開學生心扉,用自己愛的雙手幫助每一個學生成長。我關愛每一個孩子,尤其是成績、紀律都差的孩子。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女生,初中時被定義為差生,小錯不斷,大錯也時時犯,經常打架,曠課,連家長也束手無策。我始終尋找着突破口,我用欣賞的眼光觀察她,努力發現她的閃光點,對她的點滴進步,我都大加讚賞。我的愛心終於感動了她。她向我敞開了心扉:“老師,其實我本來是一個好學生,就因為曾經犯過一次錯,老師和家長就把我定為壞孩子,從此就看不起我,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她是個正直的女孩,別人違紀時她總能大膽地指責他們,我就利用她的這個優點,任命她為紀律委員。她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她不但能嚴格要求自己,而且使班裏的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她也在班幹部工作中得到了鍛鍊,畢業後還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她經常跟我説:“老師,是您的愛融化了我,改變了我的命運,謝謝您。”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她就是一個完整的教師。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蘇霍姆林斯基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不能把教育學生當做謀生的手段,而應把她當做自己摯愛的崇高的事業。對教師來説,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社會對教師寄予重望,學生本人和家長對教師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做班主任工作不僅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不在一時一事,貴在持之以恆。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誌。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愛別人的孩子才是崇高,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身心地去愛自己的學生。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關心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完全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滿懷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能處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事事為學生着想,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每一次進步時投去讚許的目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心靈的距離。

我的學生李宇,入學後不久,和學生會的同學發生了矛盾,一氣之下退了學,我再三勸解,也沒能留住他。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他,我給他發了無數條短信,苦口婆心地勸解他,幾次到他家去家訪。他説:“老師,我不會忘記你的耐心教育,我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我這樣勸説他:“如果沒有文化基礎和一技之長,想要出人頭地很難”。經過多次耐心勸解,他終於被我打動了,又回到了學校。並且,他比以前學習更努力了,更關心班集體了。在籃球賽上,他勇猛的像個獵豹,奔跑上籃的速度飛快,為我們班出了很大的力,雖然扭傷了腳,休息了一下,又堅持比賽,雖然最後我們輸了,但是我覺得我們雖敗猶榮,因為我們的集體凝聚力更強了,他們懂得了集體的力量最大,少了一個也不行。教師只有尊重、熱愛學生,才能用心來培養學生,才能更加耐心、細心、認真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學會愛

作為教師,個人素質直接影響着班級的學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乎着學生素質的培養。我深知自己的模範表率作用,自己的言談舉止,穿着打扮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更深深明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產生的獨到效果,“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教師,要時刻記得自己的責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擔,以身作則,做學生永遠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學生的行為,感染學生的心靈。

作為班主任,更要引領學生去愛,愛自己,愛他人,2007年我當班主任時,我的學生楊小宇跟我説,服裝班有個女生家庭很困難,我們能不能幫幫她。我説:“可以呀,我帶頭捐款。咱們師生共同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我當即捐出自己的一個月的工資。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都踴躍捐款,這些捐款,雖然不是很多,但確實解決了這個學生的燃眉之急,挽救了一個即將退學的學生。這個學生和家長非常感動,家長給我們寫來感謝信,這位學生親自到我們班鞠躬致謝。我對學生們説:“在我們獻出愛心時,我們也收穫了一種心靈的體驗,這就是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感覺自己很幸福,我幸福於你們有一顆仁愛的心,我幸福於你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更幸福於我的學生能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感。我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愛的種子一定會在你們的心田生根、發芽、直至長成大樹”。我想,這些會讓我的學生記憶一生。我相信,我和我的學生所收穫的不僅僅是感動,更重要的是我教會了學生如何去愛別人。

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學生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去開啟學生的自信心,感恩心,成長學生,也成長自己,把愛在教育中傳遞,這是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延續着自己的生命,傳遞我們的生命,不僅在自己的兒女身上,更在自己的學生身上,而這種傳遞會進一步被學生傳遞得更遠,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走上三尺講台,我甘願守住一方淨土,用自己對教育的奉獻,對學生的摯愛,創造和諧教育,抒寫無怨無悔的師德頌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e97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