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翡翠玉石雕刻中蓮花紋飾的運用論文

翡翠玉石雕刻中蓮花紋飾的運用論文

蓮花繁茂而蓮蓬多籽,故在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蓮花紋飾普遍以剪紙、刺繡、年畫、木雕、磚雕的形式出現,成為一種對生命繁衍的暗喻和象徵,寓意多子多福。在民間藝術中常取“蓮”的諧音“連”,寓意持續、久遠;取諧音“廉”,寓意清正、清廉。蓮花紋飾的表現形式也因此更加豐富,常見的題材有:“百子連科”、“連生九子”、“一品清廉”、“連年有餘”、“連年如意”、“連生富貴”、“路路清廉”等。另外,“荷”與“和”、“合”同音,寓意和睦、和諧,此類蓮花紋飾有“和合二仙”、“百年好合”、“合和如意”、”和和美美”等紋樣。蓮花紋飾還可以寄託對獲取世俗功名的渴望,如以蓮花和鷺鷥相結合的紋飾,寓意“一路連科”。

翡翠玉石雕刻中蓮花紋飾的運用論文

蓮花是佛教藝術中極為重要的象徵符號,被認為是西方淨土的象徵,孕育靈魂之處。佛教認為,現實世界是一片污泥穢土,而佛法可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達到身心清淨、圓融無礙的境界。蓮花從淤泥中生長的過程正是一種解脱、化生的`過程,是從污濁塵世到清靜法界的昇華,亦是從此岸到彼岸的修行歷程。蓮花意象在佛教中象徵着崇高、聖潔、安詳、素雅、光明、貞靜的佛的形象。南朝時期大量裝飾有蓮瓣紋飾的碗、盤、罐、尊的形式就是受到佛教教文化影響的產物。

蓮花紋飾在翡翠玉石雕刻題材中的應用:

1.蓮花紋飾在佩飾玉器雕刻中的應用

我國玉器雕刻歷史悠久,題材豐富,種類繁多,按其用途可以大體分為佩飾玉器、陳設玉器、器皿玉器等諸多品種。佩飾玉器是指佩戴在人的頭部、頸間、胸前、手臂等部位作為裝飾的玉器。中國古代先民佩戴玉器的風俗從新石器時期就開始了,包括殷商時期的玉筓、東周時期的玉組佩、明清時期的玉鐲等。在現當代翡翠玉石雕刻中,佩飾玉器一類以翡翠墜最為常見。翡翠墜,行內也叫翡翠花件,古代稱其為玉佩,清代叫別子。《禮記》雲“古之君子必佩玉”。翡翠墜為隨身佩戴之物,因此最講究吉祥寓意,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蓮花紋飾形式多樣,為翡翠玉石雕刻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在翡翠墜雕刻中多采用浮雕工藝,寓意愛情美滿、婚姻幸福、家庭興旺。雕刻蓮花,既可以用冰種、玻璃種等質地細膩、高透明度的原料雕刻,也可以雕刻於顏色豐富的翡翠上,如綠色俏雕為荷葉,春色雕刻蓮花,白色雕刻成蓮藕。

在不同質地的翡翠上雕刻蓮花,其雕刻技法也有所差異。在種優水好的原料上以透色工藝為主,儘量保留雕件的拋光面,以展現原料本身的質地和美感,在雕刻工藝上以寫意手法為主;在色多、色豔的原料上,則以俏色工藝為主,因料施藝,剜髒避綹,雕刻風格趨向於細膩寫實。蓮花與其它吉祥植物、動物圖案的組合也大量地出現在玉石雕刻中,如雕刻荷葉、鯉魚表現“連年有餘”;也有雕刻鮎魚的,取其音“年年有魚”。雕刻荷葉、蓮藕和鯉魚,蓮意為年,為“年年不斷”;魚為餘,表示豐慶有餘,生活富裕。“百年好合”,雕荷花、百合、萬年青等吉祥之物,寓意新婚夫婦和和美美、百年到老。此類題材的翡翠雕件多延續了傳統造型的特點,運用圓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法,構圖簡潔,線條流暢,飽滿大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和諧自然的審美情趣。

2.蓮花紋飾在陳設玉器與器皿玉器雕刻中的應用

蓮花紋飾還大量運用於陳設玉器和器皿玉器的雕刻中。陳設玉是指形體較大,擺放於屋內架上的玉器。常見的雕刻蓮花紋飾的陳設玉器包括蓮花紋插屏、掛屏、蓮花花插、蓮花紋玉如意等。器皿玉是指器形為用具的玉器,如杯、盞、盤、碗,文房用具,佛前焚香的香爐等。雕刻蓮花紋飾的器皿玉器常見的有蓮花紋薰爐、蓮藕筆架、荷葉形水盂等。此類玉器有的端莊厚重,有的清麗雅緻,在造型上借鑑了古代青銅器、金銀器與瓷器的造型特點,運用透雕、鏤雕、內雕、雙面雕刻、鑲嵌組裝等玉雕技法,強調了作品的空間感,使之呈現出別樣的藝術風格。

綜上所述,蓮花紋飾作為我國常見的傳統裝飾紋樣,其題材豐富,寓意吉祥,在翡翠玉石雕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雕刻有蓮花紋飾的翡翠墜、玉石擺件等或造型別致、生動傳神,或圖案鬥滿、厚重大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清麗恬淡、閒逸自然的審美情趣,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與期盼。(本文作者:錢婧曦 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2xw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