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小學生處於身心健康發展的初級階段,心理健康關係到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而且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也有重大影響。本文探討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而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及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融入相關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引導小學生學習基本的漢字、詞語的用法及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理解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是因為小學生的心理髮展不成熟,主要表現為好奇心強,自制力差,對困難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差,不善於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不善於應對壓力等。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的開始階段,其心理健康狀態將會影響其後的學習和生活。語文作為小學時期的主要課程,除了教會小學生基本的語言知識以外,還要積極進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語文本來就是一項關乎人的發展的課程,而且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文章,小學語文老師要善於挖掘這些文章背後的道理,用來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充分挖掘開發語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小學語文具有很強的人文性,這為心理健康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這個特點來設計教學課程,特別是要注重教學設計中的以下細節:

1.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要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確立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語言能力、德育以及心理素質等幾個方面。語文教材中包含着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不過它需要教學工作者去挖掘開發,進而把它定為教學目標之一。比如在學習《醜小鴨》一文時,先給小學生講解課文的內容,然後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醜小鴨為什麼會變成白天鵝”,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再後要引導小學生明白:只有朝着目標一往無前,不懼艱難險阻,不斷努力,才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教導小學生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與目標,切不可半途而廢。

2.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一篇課文中可以用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很多,老師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某些素材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具體來講,有如下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啟發學生想象。在課堂上,啟發學生體味文中的語言、文字和意境,進而想象文字所描繪的情景並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一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訓練,還可以讓學生試着講出自己的內心感覺及體會。例如,《峨眉道上》一文,可引導學生想象“一架天梯豎在樹木葱蘢的陡坡上”的情景,進而聯繫“鋪路人揹着石板一步一步地爬上山,鋪成路……”這一場景,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訓練,進而感受到鋪路人的堅韌及持之以恆、默默奉獻的精神,這便是一堂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第二種方式是角色扮演。語文課文中的人物都具有鮮明的個性,讓學生把自己放到課文中人物的位置上去,進而感受人物的所言所思,對課文人物進行再現。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文中人物的內心,進而深刻理解課文,還可以使學生按課文中人物的言行去行動,獲得種種不同的體驗,從心理上得到教育。例如,設計學生模仿課文中的爭吵場景,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進而讓大家明白寬以待人的道理。第三種是將提問與討論相結合。課堂上提問和討論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考慮到心理學的因素,對於由誰來提問及誰來回答都是需要仔細選擇的。對於要求普遍掌握的知識,一般由老師來提問,讓他們體味到掌握知識的喜悦。至於那些具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最好由個別學生提出,使得學生可以大膽地對該問題進行思考併發言。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合作的精神。

3.在作業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後作業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單純以訓練語言能力為目的作業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不願意去做。因此,在佈置作業時應適當加入心理教育的元素,提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進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三、開展豐富的文娛活動,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

1.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相關的娛樂性活動,從側面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文裏的內容還不足以完全完成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老師在教完課本知識之後,還應該安排與課文有關的活動來深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生的印象。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我不能失信》一文時,鼓勵學生講講自己在生活中遇見的堅守信用的故事,然後讓學生講述一些自己為了不失信於人而做的各種努力。通過這種方式,把堅守信用這一觀念深化到學生的心裏。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實踐活動。除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老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課餘實踐活動。活動設計要具有相當的趣味性並且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引導。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小烏鴉和媽媽》一文時,語文老師通過組織學生放學後進行“感恩母親”的具體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回家後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心情。活動完成後,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總結,並讓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恩方式。通過親自參與,既可以加強學生對文中內容的理解,又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3.進行講故事比賽。故事背後通常隱藏着一定的道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注意引導小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想象和發揮,進而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老師再根據學生講的故事來分析學生的心理,對於不健康的心理傾向及時進行引導,保證學生的心理在正確的道路上健康發展。

4.在作文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作文來發表自己對生活以及周邊事物的看法。老師也可以通過作文來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具體來講,老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多寫作文,並敢於在文中吐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抒發個人的感情。老師也應該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文,仔細批閲之後,對文中流露出的不良心理趨勢或者具體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瞭解,進而展開針對性的疏導,多和學生交流,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引導,保證學生健康成長。隨着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和深化,心理健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併成為新時期一個合格人才必備的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具有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等特點的長期而艱鉅的系統性工作,作為語文教師,除了充分挖掘開發語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適時進行滲透教育以外,還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和學生互動,從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來進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完成這一偉大而又艱鉅的工作,為新時期培養德智體各方面都健全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娟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學週刊,2011(5).

[2]李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老區建設,2011(14).

[3]王新民.關於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08).

[4]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理論觀察,2015(08)

[5]朱永柏.探究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學週刊,2016(0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l7e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