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貴州景點導遊詞15篇

貴州景點導遊詞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貴州景點導遊詞,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貴州景點導遊詞15篇

貴州景點導遊詞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爽爽的貴陽,西安有大雁塔,武漢有黃鶴樓,成都有望江樓,昆明有大觀樓一樣,而我們貴陽有甲秀樓,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誌,現在我們去參觀貴陽市的標誌。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20x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並築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後,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傑地靈的象徵,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蹟”,各位朋友可以在這裏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樑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淨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底層有12根石柱託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杆,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涵碧潭在此迴旋盪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上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幅楹聯,用“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裏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歷代騷人墨客對甲秀樓題詠甚多,其中清人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膾炙人中,此聯比號稱天下第一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26字。它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地理形勢及歷史變遷。

集山光水色為一體的甲秀樓有一種獨具魅力的美。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到此一遊又是一番別有情趣的享受。

貴州景點導遊詞2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誌。

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20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並築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後,貴陽果然出了許多着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的楊世友,被江南文士譽為"天末才子"的謝三秀,《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漁璜),戊戌變法中保舉康有為、樑後超、譚嗣同等人的李端芬,名噪京華的文化名人姚華,近代文學家、新聞學家謝六逸,着名地質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土)樂森尋,着名土壤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熊毅,着名數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秦元勛等,還有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傑地靈的象徵,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牌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蹟”,各位朋友可以在這裏留影。牌坊前後有8個石獅子,它們不是通常見到的坐獅或卧獅,而是從高處俯衝下來的雄獅。在貴州的古建築中;您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下山獅,顯得虎虎生氣,好不威風。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建築家在此煞費苦心,因兩岸地勢高低不同,於是在對岸建起一個大拱,形成一條曲線,增加了橋樑造型的美感。橋的兩端,前面有拱南閣、觀音閣、翠微閣,後面原有武侯祠。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名為鰲磯石。河水到了這裏,形成了一個漩渦,稱為涵碧潭。河邊有沙洲,綠草茵茵,名為芳杜洲。一橋飛架南北,把這許多景點連成一氣,造成了"煙雨樓台山外寺,畫圖城郭水中天"的美景。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淨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甲秀樓是鬧市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區內古色古香,景區外高樓林立,入夜後燈火輝煌,人影晃動,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着歷史的光芒,昂揚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貴州景點導遊詞3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是xx旅行社的戴xx,叫我“戴導”好了。這幾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黃果樹瀑布。旅遊期間,請大家認清導遊旗的標誌,以免跟錯隊伍。大家有什麼問題和要求請儘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後祝大家這次旅遊玩得開心、吃得滿意、住得舒適。

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定,黃果樹瀑布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個瀑布為什麼起名叫黃果樹瀑布,傳説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農民都喜歡種黃果,瀑布邊上就有一大片黃果園,因此就把這個瀑布稱之為黃果樹瀑布了。黃果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是全國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獲得國家評定的AAAA級旅遊區,距省會貴陽市128公里,距西部旅遊中心城市安順市區45公里,有滇黔鐵路、株六複線鐵路、黃果樹機場、320國道、貴陽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通全境,新建的清鎮黃果樹高速路直達景區呢!”

大家看,黃果樹大瀑布已經到了,你們看,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大瀑布。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周圍分佈着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羣,列入世界基尼斯記錄。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羣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

帥哥們、靚女們,“水簾洞”已經到了,請大家隨身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這個水簾洞全長134米,它由6個洞窗、3個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水簾洞一場戲,就是這裏拍攝的。我希望諸位舉起你們的照相機,把黃果樹瀑布拍下來,留在你們的記憶中,宣傳給更多的人,因為,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的驕傲!

戴導我也要和大家説再見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下次再來我戴導再給大家做導遊。最後祝願大家一路平安!閤家歡樂!身體健康!

貴州景點導遊詞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的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面積41900公頃,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同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主要保護對象為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峯,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顯的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特徵。本區為多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彙集地,植物種類豐富,古老、孓遺種多,植被類型多樣,垂直帶譜明顯,為我國西部中亞熱帶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區內有植物種數20_多種,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珙桐等21種,並發現有大面積的珙桐分佈;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黔金絲猴等14種,併為黔金絲猴的唯一分佈區。梵淨山不僅是珍貴的生物資源庫,也是我國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歷史遺蹟保存較多,為尚待開發的旅遊勝地。

貴州景點導遊詞5

親愛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以及18萬荔波父老鄉親,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其次感謝各位在全國眾多的旅遊線路中選擇我們荔波山水湖戲之旅,在荔波又選擇了我們***旅行社。我是我們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叫****,大家可以叫**導,或者小**都可以的。這幾天我將陪同大家一起遊覽整個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個酒店。在行程開始之前,首先請各位把手機拿出來,把我的手機號碼記一下:183-7520-1467,這幾天大家可能用得着,甚至各位回家後也用得着,在荔波這幾天要是真有什麼事情,記得第一時間給我電話,這個號碼比110還管用,不信你就試一試。

正所謂: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荔波山路比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發財的金掌、銀掌、仙人掌,給我們這位**師傅辛勤付出鼓鼓掌!***師傅今年**歲,擁有**年的駕駛經驗,對荔波所有線路和景點都比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也可以隨時問他,別看我們師傅人長得帥,其實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車技好特別愛衞生,特別是在我們車上衞生,這是我們臨時的“家”,營造環境靠大家,所以,請各位不要隨意亂丟垃圾,車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隨時招呼一聲,我給你準備。我們的旅遊車全程為無煙車,為我們國家煙草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的煙民朋友們,可要憋一下了;下車後我們會安排各位抽煙和上廁所的時間。整個行程為***小時,中途會在**站安排吃中餐!

預祝各位在我們荔波旅遊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貴州景點導遊詞6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這是貴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鎮之一,遊客來到這裏,立即就會感悟到悠悠古韻。

青巖古鎮歷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設青巖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為了控制西南邊陲,於洪武六年置貴州衞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驛道,因青巖位於廣西入貴陽門户的貴番主驛道之中段,在驛道上設傳遞公文日"鋪"和傳遞軍情的"塘"。駐軍於雙獅峯下驛道旁建屯,史稱"青巖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30尢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後駐下屯田;屯"逐漸發展成軍民同駐的村寨,"青巖屯"演變為"青巖堡"。天啟四年至七年時領青巖土守備,領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貴在離青巖堡約1公里的"四隻把"坡建土城,時人稱為"王城"音譯漢語為"兵城"或"營盤"之意,這是今青巖城的雛形。土城居高踞險,原青巖堡內寨民為避兵禍,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漸具規模,成了南下定番,此上貴陽,西入平壩,東走龍裏的十字交通要寨。經數百年曆史滄桑,多次整修擴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牆、石砌街巷。於今青巖城成了一卒座明清風格的文化古鎮。

作為貴州省歷史文化古鎮,青巖的文物點多達百處,其中23處已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在那亙古不變的獅子山下,古鎮勝蹟隨處可見。交錯密佈於鎮內的明清古建築,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其中8座石碑坊現存3坊。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寺廟、樓閣無不畫棟雕樑、飛角重檐相間,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

青巖鎮的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台和木櫃台,總給人以悠悠古韻。新建的古鎮商業街更使古鎮遺風韻味得以弘揚。

貴州景點導遊詞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梵淨山位於銅仁地區西北部,處於印江、鬆桃、江口三縣交會處,屬武陵山脈中段。車到梵淨山腳下天已完全黑了,還下起雨來,感覺甚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天氣還可以。吃過早飯,我們寄存了行李,買了些礦泉水和乾糧之類,便開始爬山。此時剛過8點,在山門口,我們看了一個告示,原來是從去年國慶起門票由原來的15元漲到50元,漲了3倍多。

入得山門,還要坐旅遊公司的面的,10公里路程,10元一位。沿途有兩個觀景點,一是瀑布;二是遠眺山頂及近觀清澈的溪流水。梵淨山是貴州名山,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範圍。據介紹,梵淨山生長有珙桐、冷杉、長苞鐵杉、水青樹等700多種樹種,藥用植物800多種,苔蘚植物近250種,大型真菌近400

種,有不少是珍稀植物品種。動物則有黔絲猴、獼猴、雲豹、長尾雉、娃娃魚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數十種。經過約半個小時的里程,我們的車終於停在一塊不大的空平地上。司機告訴我們,在這裏才是真正要算開始爬山。

開始登山了,我們沿着約兩米寬的石階興致勃勃向7000多級台階衝刺。走了一段後發覺腳步逐漸沉起來,且全身開始發熱出汗,揹包甚感沉重。一問轎伕,才爬了500多級。天漸漸陰沉下來,水汽也逐漸瀰漫,剛才還清晰的山頭此刻若隱若現,變成朦朧的一片。我們加快了腳步。在隱約聽到雨點打在樹葉之際,便快步入亭內避雨。有遊客提醒説,這裏剛好一千步。

路徑比1000級以下窄了一半。到2400步的時候,有一個小旅館,有礦泉水、乾糧賣,可以炒菜吃飯,也可以留宿。我們經過時,沒有作停留,便繼續往上爬,以至後來提起,有同伴幾乎沒有印象。經過一段路程的攀爬,大家已漸漸適應,沒有感覺像開始1000步那麼累。我們每爬800-1000步左右就小歇一下,吃點餅乾,喝點礦泉水。爬了大半天還沒有一半的路程,真不知何時才能到頂。

在不到山頂非好漢的信念支撐下,我們不覺邁過了3600步,將近一半的里程。途中几上幾落,翻了幾個山頭。到4500步時,有一個叫回香坪的招待所,景點管理區辦公室也設在這裏。

到達6000步時,又有一招待所,這是一個休整轉折點。站在半山腰,一陣風吹來,感覺有點冷,打了個顫抖,趕緊把衣服穿好。山頂只剩1000多步了,似乎勝利在望。但真正考驗人的還是在後頭。

繼續往上爬幾百步,又有一個招待所,右邊有一座寺廟,名叫鎮國寺,估計歷史不是很長。因為在上面有座荒廢的寺廟,原來全是由山上的石塊砌成,名叫慈恩寺,據説和尚被殺死搶掠後就荒廢了。站在廢墟上,讓人感覺到有一股悲涼。

山上水汽霧氣很濃,20米開外就已看不清人。我們先往東面走,那裏有梵淨山上的代表景點———蘑菇石。走到跟前不遠處,果然見幾塊大石在歲月的風化下形成蘑菇的形狀,大自然真是巧奪天工。一層層的巖石也有點像書頁,記載了大自然的滄桑變化。我爬上一塊石頭往下探望,嚇了我一跳,下面是萬丈深淵,我正處於絕壁之上。

在朦朧的醉人仙境中,雖沒看到梵淨山概貌的壯麗景觀,留下多少遺憾,但也感覺人在山霧中的飄逸脱俗,給人的心靈予以淨化。

欣賞完蘑菇石,我們便往西端最高處爬,那裏垂直近90度,突出一塊山峯,如巨石兀立。在我爬過的山中,可能險峻僅次於華山了。山巖上還有一個觀音洞,裏面有個和尚一遍遍誦經(錄音播放)。不少遊客入洞燒香許願,洞口因而煙霧縈繞。

出得洞口,繼續往上爬,此時山峯一分為二,裂縫不到一米,往上看如一線天。穿過隙縫攀登向上,一步一步終於接近了金頂,上面建有兩座小亭,之間有一座橋,可以穿越而過,名曰天橋,名符其實,這是我看到最高的橋了,感覺離天更近。

算算時間,已是午後近1點,整個登山過程用了4個多小時。下山時就順利多了,只用了兩個多小時。

貴州景點導遊詞8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高原明珠—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紅楓湖觀光旅遊。楓是美麗的,楓葉紅的似火,這代表着我們貴州人民的熱情,在我們如火的熱情中觀賞紅楓湖的美景,豈不是人生一快事呢?

古人説:“同船共渡三分緣”,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我們紅楓湖的每一花,每一草,每一樹,每一木,都在向您微笑致意。“山也親來水也親,紅楓湖上迎嘉賓”,不知不覺我們的船已經駛入瞭如夢似幻的紅楓湖內。

紅楓湖地跨清鎮市和平壩縣,距省城貴陽僅30公里,所以紅楓湖是貴陽各大景點中的天之驕子,是遊客心中的寵兒。有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來形容西湖的清麗與動人,但是大家可否知道紅楓湖的水域面積有57平方公里,而西湖的水域面積僅為5。68平方公里,所以紅楓湖是西湖的十倍還要多一點。

“一夜風雨過,小島影無蹤”這些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島嶼有178座。以各自卓越的風姿點綴着紅楓湖,彷彿給明朗的鏡子上鑲上了一顆顆水鑽。更奇特的是許多島嶼隨着湖水水位的升降,時隱時現,這情景就毫不誇張的印證了前面的那句詩。

紅楓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後湖四個景區。它們猶如四大美女一樣各具風韻,每一個都能讓人神魂顛倒。北湖以島多島秀稱著。南湖以洞多洞奇揚名。中湖以水域寬闊,波光瀲灩誘人,後湖以灣多灣美迷人。聞名遐邇的“紅楓四絕”即北湖的島,中湖的水,南湖的洞,後湖的灣。這些特色增添了紅楓湖的'獨特魅力,使得紅楓湖水面開闊卻不顯單調,湖灣狹窄卻不顯小氣,既融小巧奇秀,又具曠達豪雄,與“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相比雖不相同,但也有相似之處。

貴州景點導遊詞9

親愛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xxx旅行社以及18萬荔波父老鄉親,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其次感謝各位在全國眾多的旅遊線路中選擇我們荔波山水湖戲之旅,在荔波又選擇了我們xxx旅行社。我是我們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叫xxxx,大家可以叫xx導,或者小xx都可以的。這幾天我將陪同大家一起遊覽整個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個酒店。在行程開始之前,首先請各位把手機拿出來,把我的手機號碼記一下:183-7520-1467,這幾天大家可能用得着,甚至各位回家後也用得着,在荔波這幾天要是真有什麼事情,記得第一時間給我電話,這個號碼比110還管用,不信你就試一試。

正所謂: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荔波山路比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發財的金掌、銀掌、仙人掌,給我們這位xx師傅辛勤付出鼓鼓掌!xxx師傅今年xx歲,擁有xx年的駕駛經驗,對荔波所有線路和景點都比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也可以隨時問他,別看我們師傅人長得帥,其實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車技好特別愛衞生,特別是在我們車上衞生,這是我們臨時的“家”,營造環境靠大家,所以,請各位不要隨意亂丟垃圾,車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隨時招呼一聲,我給你準備。我們的旅遊車全程為無煙車,為我們國家煙草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的煙民朋友們,可要憋一下了;下車後我們會安排各位抽煙和上廁所的時間。整個行程為xxx小時,中途會在xx站安排吃中餐!

預祝各位在我們荔波旅遊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貴州景點導遊詞10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神龍洞坐南朝北,下寬上窄,呈現出獨特的“樓層式”風格。且每一層樓內,巖溶景觀、類型、規模各異。主要是石鐘乳、石柱、石碗、石花、帷幔式泉華。大者可達數十米,十幾人合圍,小者以釐米計算,千姿百態。洞內有清洌水潭數處,似泉若淵,又如涓涓細流於石隙。

洞頂石乳似百花、若彩旗、象錦帶、如飛龍,身臨其境,十分壯觀。如龍宮寶塔、定海神針、擎天巨柱、玉帝點將,簇簇玉石竹筍,拔地而起,猶如列峯排空,巍峨雄奇,

儀態萬千,玲瓏剔透。洞外奇巖夾徑,山石嶙峋,古木森森,奇花異葩,藤蔓遍佈,別有情趣。循徑登高,古樹參天,老樹交柯,疏影遮日,具有山峻、水碧、花豔、藴秀、洞奇之美。

不管遊客何時登臨,都令人玩之不盡,妙趣無窮。神龍洞景區的主要景點有黃龍掛須、神筆海硯、定海神針、龍女浴池、聚寶佛、龍宮編鐘、宮主百褶裙、神龍盤踞等。更為奇特的是,20xx年景區工作人員在玉女池發現了一條長1.2米,重8.5公斤的娃娃魚(大鯢),這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神龍洞風景區位於湖北省宜興市興山縣的昭君故里與神農架原始林區、距三峽大壩址110公里,是國家級探險旅遊線路宜昌———興山———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巴東神農溪旅遊區的蹭腹地,209國道、香溪河穿景區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內氣候、土壤、植被等都具有南北過渡的特徵,被植物學家譽為“天然林木園”。特別是珙桐、紫莖、興山榆等珍稀樹種均有分佈。境內的金絲猴、大鯢、林麝、西南熊、紅腹錦雞等為國家級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

神龍洞風景區景觀宏偉,洞內景觀神奇逼真。獨特的“樓層式”風格,冬暖夏涼,巖壁光潔如玉;景物栩栩如生,清冽水潭數處,似泉若淵,泉水沿石乳滴落而形成的龍宮寶塔,定海神針、龍宮瀑布、羣猴拜佛、關公神像、千年靈芝、喜鵲相會、

九天勝景、簇簇玉石、竹筍拔地而起,巍峨雄奇,儀態萬千,玲瓏剔透令人感慨萬千美不勝收。神龍洞風景區是神農架原始森林內精品景區之一,遠古時期,神農架地區還是一片大海大海,是燕山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將其抬升為多級陸地,成為大巴山東延的餘脈。景區內呈現着遠古大海的盛貌,石壁上美麗的珊瑚石是大海殘留的遺蹟。

舉目縱觀,溶洞座依峭壁,循梯而上,可直入洞口。外洞空曠,橫高數丈,嶙峋怪石,宛若殿堂。古人於此造廟,以“龍神”祀之,龍神洞因此得名。

貴州景點導遊詞1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西江苗寨位於貴州凱里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位於雷公山東北面,距州府凱里39公里。是全國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稱為“千户苗寨”。[url]西江[/url],是苗語“雞講”的音譯,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為苗族,自稱“嘎鬧”。西江苗寨位於雷山東北36千米處。這裏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

西江苗寨,全寨苗族佔99%。黎平肇興侗寨有900多户人家、3800餘人,故有“侗鄉第一寨”之稱。全寨有5個家族,每個家族有一座鼓樓,共5座鼓樓、5座花橋、5座侗戲樓,這些極富侗族建築特點的建築物至今保存完好。

在西江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風味特色晚餐,席間接受苗家少女飛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樓美人靠(涼台欄杆,苗家稱為"美人靠")上觀千户苗寨萬家燈火。還可以觀賞銅鼓蘆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腳樓。

西江苗寨,全寨有溪溝四條,分別匯入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環繞寨腳而過,將寨分為二:河北面是平寨、東引、羊排;南面是水寨、烏嘎、也好、南貴。河水灌溉沿溪的農田,流至掛丁河注入清水江。河上有一座水泥橋,溝通南北;還有一座公路橋。為欄杆型水泥橋,是寨內老少憩息、聚會和留客的地方。橋邊竹林青翠,橋下流水潺潺。西江苗寨四周被楓香樹、杉樹和青松圍繞。

西江苗寨人民向來好客。節日或平時,客人來到苗家,全家老少都熱情接待。主人雙手捧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酒,敬給客人喝,以示對客人的歡迎。若遇節日請酒迎客,禮節更十分隆重。日常飲食,以酸、辣、甜等食品為主。按季節備有酸菜、糟辣子、醃魚、醃肉、醃筍子、醃蕨菜。鮮魚煮酸湯,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凍魚款待客人;還喜歡上山採摘野菜,龍爪菜(蕨菜)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種野菜。

民族服飾鮮豔奪目,花色品種多樣。女青年節日盛裝,頭戴銀花、銀梳,別簪銀角,包銀圍布片,戴耳環,項掛三至四隻花紐式銀項圈;還有的着古式盛裝,穿大花便衣(衣角、衣肩、衣袖都訂上各式銀花片)、黑縐裙,外系二十四條花帶和大花圍腰;手上戴三四隻銀手鐲,全身打扮得銀光閃閃。

西江苗族婦女自幼喜歡繡花。有縐繡、平繡、疊繡和貼繡,龍以縐繡馳名。縐繡是用八股、十股或十二股花線織成各色花帶,然後繡上花、草、鳥、魚、蟲、獸等圖案,訂在衣領、衣袖、衣角、揹帶上,富於立體感。西江銀飾製作工藝精湛,馳名省內外。

西江被人們譽為“蘆笙的故鄉”。農曆六月“吃新節”,十月苗年“蘆笙節”,男女老少着節日盛裝,齊集蘆笙場,踏看蘆笙曲起舞。

貴州景點導遊詞12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我們已經來到中國最大的侗寨——肇興。

肇興,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現是肇興鄉政府所在地,寨內分設三個行政村,共有920多户,4000餘人,是黎平縣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自然寨。什麼叫寨門呢?

我們現在站在肇興寨門外。一座別緻的門樓,稱為寨門。寨門實際是侗寨的迎賓門,每逢節日到來,主人們就到寨門去“攔路唱歌”,表示歡迎。

大家請看肇興寨全景:中間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長方形,塊塊聚落,似船狀形,肇興的先祖開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蹟般形成這條巨船,順水而下,一帆風順,肇興能不是好地方嗎?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條溪流從寨中穿過,便於生產和生活。肇興侗寨全為木結構吊腳樓,青瓦或杉皮層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禮團鼓樓,13層,高23米。寨內有五座氣勢磅礴的鼓樓風格各異,層數不同,最高者13層,彩畫各類風物故事,飛禽走獸,最早的一座鼓樓為清光緒年間所建。

樓檐覆蓋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龍鳳,花鳥泥塑。樓頂多呈傘形,上豎桅杆或壘疊陶瓷“金瓜”、“葫蘆”。頂蓋下層,有的圍以木格或累積角形木花,“若蜂窩一樣千孔萬眼”,“象燕窩一樣壘泥點點”。鼓樓形狀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樓的層次都為奇數,有三五層以至十五層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

底層地面一般寬約二、三平方丈,有的圍以欄杆,有的空敞,中間置“火塘”,四周圍以長凳,供人休息。鼓樓為木質結構,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另立副柱加橫枋豎瓜於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結實牢固,扣合無隙。鼓樓不但是集會議事,訂立款約,處理大事之地,又是重大節日迎送賓客的場所。

戲樓

鼓樓對面的是戲樓,也叫戲台。是當地村民演出侗戲、演唱侗歌的舞台。薩歲壇

薩歲壇和社稷壇都是祭祀的一種儀式,前者是紀念祖母,而後者含有祈求豐收等之意。花橋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仁團花橋,在不到200米的肇興河上橫跨四座花橋與鼓樓相互輝映,花橋為長廊式,柱。仿。檐板均繪塑彩畫,廊的兩邊也設長凳供人休息,橋上設有涼水桶,供人解渴。

侗家風雨橋

侗族風雨橋是侗民擺古,唱歌娛樂之地。

侗族大歌

大歌的合唱形式是獨唱與眾唱相結合,主旋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有較為固定的形式,種類很多,主要有鼓樓大歌。敍事大歌。童生大歌。女生大歌。混合大歌等。多聲部無伴奏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音樂形式,曾多次出國表演,斐聲海外。

寨上男女青年為大家演唱的是侗族大歌,傳説是一個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採摘下來,傳遍侗鄉的,因此,也有人稱為“天籟之音”。從50年代開始發現,唱響全國,80年代唱響巴黎,震驚世界音樂界,現在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踩歌堂

唱完大歌,姑娘小夥們就要邀約大家踩歌堂了,踩歌堂侗話叫“哆耶”,是一種集體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貫公和也降創造的,據説參加跳這個舞能消災祈福、保佑平安,請大家都加入到吉祥的隊列中去吧,你會得到平安,得到幸福,健康長壽的。

抬官人

這座鼓樓還有一個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叫“抬官人”,傳説古時候有一個清正廉潔又樂善好施的“天官”,經常下到各個侗寨去訪貧問苦,與侗家結下深厚友誼,後人為了紀念這個天官,每年過年時開展抬官人活動。

行歌坐月

除了抬官人等活動而外,行歌坐月也是侗家人獨特的社交活動。它是侗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一種社交活動,小夥子與姑娘歡聚在月堂攀談。對歌。時間一般是在晚飯後進行。小夥子彈琵琶,拉牛腳琴唱着侗歌,姑娘們則邊紡紗,繡花邊輕唱。期間要是雙方產生愛慕便悄悄離開“月堂”集體,單獨找地方“行歌坐月”。

這就是肇興侗寨,這就是侗族人民,這就是侗族文化,歡迎來黎平肇興,侗鄉人民熱情歡迎你的到來。請認真傾聽:侗族人民歡迎的歌聲已為大家唱響,甘醇的侗家米酒已為大家斟滿,下面我們就一起融入到侗族同胞熱情的歌舞海洋中去吧!

貴州景點導遊詞13

梵淨山位於中國貴州省東部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最高峯———鳳凰山,海拔2752米。梵淨山不僅是貴州第一山,還是中國中西部武陵山脈的主峯,也是中國14個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護區之一,素有“生態王國”之美譽。整個梵淨山山體龐大,東西寬約21公里,南北長約27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次峯“紅雲金頂”是梵淨山的精華部分,也是梵淨山景區中段部分,總面積大約150平方公里,它分東西兩線上山遊覽,今天我們走的是東線。南面鬆桃暫且尚未開發,這三縣均屬於銅仁地區管轄。

梵淨山在唐朝之前叫“三山谷”、“辰山”、“恩邛山”,明代以後稱“梵淨山”。“梵淨”乃佛教境界。梵淨山的聞名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景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閹龐大寺廟羣,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後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佛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了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朋友們,你們不遠千里萬里迢迢來到這裏,不就是要親眼看看梵淨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的快樂嗎?是的,梵淨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説天地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年代,大自然的無窮力量,塑造了梵淨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貴州景點導遊詞14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天星橋景區。

當您還在為黃果樹大瀑布的雄偉神奇所激動的時候,您很快又會被天星橋的秀色所吸引,於是慕名而來,想要看看那天星橋是何等模樣。大概是有水必有橋吧,老天爺在黃果樹大瀑布下游不遠的地方,架起了一座橋,兩端接地,中間懸空,因為是天然生就的,所以叫做"天生橋"。這是喀斯特地區特有的景觀,由水的侵蝕而形成巨大的空洞。可是來到這裏,東張西望總尋不到那橋的蹤影。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那橋就在腳下。"過橋不見橋"是天星橋景區的第一絕,那橋就在山水疊壓處。原來,這白水河逶迤曲折地翻過了幾個灘壩之後,便悄然無聲地從一個巨大的"無底洞"溜走了,它潛入地下,變成一段伏流。

現在我們就要進入天然大盆景了,若能得"三象"之妙,將會其樂無窮。天然盆景區有一副對聯,“風刀水劍刻就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製千古絕畫”,形象而生動的描繪了天然盆景的鬼斧神工。

眼前的天然大盆景,集山水分盆景與樹樁盆景的靈秀,給人的感覺是小巧玲瓏,實際上又是它們的放大型。這裏有挺拔的石芽、石峯、石林,有陡峭的石壁,有狹窄的石縫,有怪目的山巖,巖溶形態的多樣不亞於雲南的路南石林。"盆景"的命脈是水,水中有石,石間有水,水色山光比那光禿禿的旱石林更覺有趣。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便能生長植物,這裏有古樸蒼勁的枯藤老樹,也有生長旺盛的青枝綠葉。崖畔上長着許多仙人掌,碧綠厚實的巨大洲山人掌上,開出朵朵黃色的小花。奇怪!仙人掌是旱生植物,常常長在炎熱、乾燥的地方,而在這水域中竟然長得如此茂盛又是一大奇蹟。原來,這裏的小氣候很特殊,具有乾熱的特點。仙人掌分佈在若干孤立的石崖上,漸漸繁衍起來。每年春夏時期,巖石上洲山人掌總是盛開着鮮豔的黃色花朵,它的花瓣向絲綢一樣又柔嫩又光亮。到了秋天,仙人掌就長滿引山球,它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果實,據説這是沙漠裏的居民最美味的水果。

石景、水景與樹景在這裏結合得如此完美,兼有山水盆景與樹樁盆景兩者之長,而目自然而然,這難道不是人間罕見的天然大盆景嗎?石之絕、水之絕和樹之絕,這就是天星盆景的三絕。

我們踏上了"數生步",在彎彎曲曲的石林中穿過,它就像是人生的旅途,一步步從腳下開始,一步步在曲折中邁過。這些墊腳石中間有水流淌,人走在上面,必須一步步跳過去,在貴州方言裏叫做"跳蹬"。巧的是這些跳蹬剛好365步,正好是一年的週期。這365塊跳蹬,包言着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從第一塊開始,您就可以隨意取一個數字,比如您或您的至愛親朋的生日,一盲數下去,到您心中默唸的那個數州享下來,然後舉目四望,一定會看到美不勝收的景色。因為此地無處不佳,所以無論默唸什麼數字都能獲得好的運兆,都能獲得意外的驚喜,這一佳景因此取名為"人生旅程"。

現在我們來到"水上石林"。這水上石林與別處的石林不同,它並不以刺破青天的雄姿取勝,而是以千姿百態的變化爭雄。變化多端的跌水、溪流與石頭相遇,形成石水相依的自然奇觀。看浪花飛濺、聽驚濤拍岸,絕對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

遊客朋友們,天星橋景區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份珍貴的饋贈,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保護它,關愛它。天星橋景區到這裏就觀賞結束了,祝大家一路順風!

貴州景點導遊詞15

石門坎是貴州近百年來最有文化活力和創造力的地區之一,是特定歷史條件下,西方與東方、本土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奇異花朵。

在生態版圖上,石門坎原本邊遠洪荒之地,位於貴州接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古時被稱作烏撒蠻的烏蒙山區腹地,屬威寧,距縣城140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處薄刀嶺2762米,最低河谷1218米。生態惡劣、稼穡艱難;古來瘴癘之地,貧病交加,生計難;大霧陰雨、溝壑縱深,行路難。到了機動車時代,石門鄉處在貴州公路網末梢,與雲南路網不銜接,退居邊緣之邊緣。至今,鄉村交通仍然羊腸細路,村民往來依舊人背馬馱。《石門坎溯源碑》曰:“天荒未破,疇諮冒棘披荊,古徑雲封,遑恤殘山剩水”。

在文化版圖上石門坎曾是茅塞未開的村落,居住着所謂“晦盲否塞”、結繩刻木的苗族。苗語稱石門坎為“卯嶺南”,苗文寫作"hmaoblisnaf",有兩種解釋:一説意為像嶺南那麼興旺的苗族居住地;另一説為從利亞那搬遷來的苗家,二者都寄寓對好生活的嚮往。苗族苦難數千年,遷到黔西北、滇東北的一支稱大花苗,棲身在彝族土目的地盤上,刀耕火種,受土目和官府的歧視盤剝,被官府劃為尚未教化的“生苗”。處於半農奴半奴隸境地。遷來石門坎時,大花苗是漢字文盲,漢語語盲和數字數盲。

石門坎近百年曆史令人歎為觀止:這個從物質角度觀察近乎“煉獄”的地方,在文化視野中別有一番景緻,這裏曾經是文化“聖地”,一個蠻荒不馴的小村落,異軍突起,帶領苗族和周邊川滇黔十多個縣少數民族掃除文盲,勃興教育,風雲叱吒,成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區。關於石門坎教育和衞生的成就,文獻這樣記載:

創制苗文,結束了苗族無母語文字的歷史。這種文字以石門坎語音為滇東北方言區的標準音,在川滇黔苗族中廣泛傳播。

標籤: 景點 貴州 導遊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q9km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