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名師工作室個人三年工作總結

名師工作室個人三年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師工作室個人三年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師工作室個人三年工作總結

三年前,我有幸加入到XX名師工作室這個温暖的大家庭,三年的名師工作室研修即將結束。回顧自己三年來走過的歷程,感覺既忙碌又充實,感受頗深,收穫不少。

一、專業引領,用心體驗。

三年中,參加了工作室組織的到宜昌、武漢等地的學習觀摩活動,與國家級名師面對面切磋交流,收穫滿滿,並寫了學習感悟和心得體會。在工作室裏濃濃的學習氛圍深深的吸引着我。在名師的引領和同伴的感染下,我的學習觀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堅持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素養。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的應用,利用所學來指導具體教學。我覺得每一次都有很大的收穫。教學反思是形成教學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師專業提升的有效途徑。我在學習的同時注重聯繫實際,把先進的理念做法搬進課堂,隨時反思,積極撰寫教育隨筆,做好讀書卡;三年來撰寫的三篇論文先後發表。

網絡是當今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的平台,信息量大,學習資源豐富,共享互動性強。網絡教育的各種資源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我利用工作室的微信羣,學習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師發在羣裏的好資源好視頻,讓我信心倍增。

平常上最多的如“教育在線”、“小學數學教學網”等網站,裏面有許多數學教育名家,致力於數學教學研究的大師們的博客,有“新教育”的實踐,在那裏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向專家學習、請教,同專家交流、對話。網絡拉近了我們與大師的距離,他們的教育理念時刻激勵着我,思想在一點點地發生着變化,靈魂深處總有股沸騰的潮流在湧動着。如何用生命去構築屬於孩子們的課堂。啟發我去思考,思考數學,思考人生

二、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記得剛參加工作室時,工作室主持人要我們每個核心成員寫一句自己的座佑銘,我當時寫的是:用心教書,用愛育人。這三年來,我就是用這句話來時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在這裏,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詮釋這八個字。記得20xx年上學期剛開學,由於學校擴班,數學老師緊張,學校領導臨時決定將我原來的班換另外的老師帶,我下去帶二年級的雙班,剛開始,原來三(2)班的好多家長都打來電話詢問我為什麼不繼續帶孩子了?孩子們回家後都説很失落,捨不得曾老師。最讓我感動的是班上有一個叫陳奕衡的孩子,他奶奶是將近七十歲的老人了,居然用微信洋洋灑灑給我寫了很長的一封信,信的最後一句:曾老師,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能讓孩子如此不捨,如此喜歡,您真的已經成功了。

三年來,下課的時間我從未離開過教室,我不離開教室不是佔用孩子們的下課休息時間來講課寫作業,那十分鐘的寶貴時間我戲稱為“為您服務”時間,孩子們下課時如果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身體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都會來找我求救,尋求解決的途徑,時間久了,潤物細無聲,那種無言的愛已深深地滲透進每一個孩子的心裏,其實小孩子是最感性最天真最無邪的,你對他們一點點的好,他們都會記得。

還有一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那是孩子們在預習二年級下冊第89頁“量一量,比一比”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對那上面的習題不是很理解,班上有個叫陳泊喬的孩子,平時就特別喜歡動腦筋,他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知識點講得特別精彩,全班孩子聽到他精彩的`發言後情不自禁的送給他最熱烈的掌聲,這個孩子的表現當時讓我驚喜萬分,我激動得連連説到:你真是曾老師的乖寶寶,老師給你一百個贊。孩子回家後,把我讚美他的話惟妙惟肖地學給她媽媽聽,她媽媽問他:“你喜歡數學課嗎?”“超級喜歡”“那你喜歡曾老師嗎?”“超級喜歡”,她媽媽後來給我打電話説,經過那件事後,現在孩子比原來更加喜歡動腦筋思考數學上的問題了,更加喜歡學數學了,真的謝謝您!

三、終生閲讀,不斷積澱。

在信息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這三年來我認真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走進新課程》、《智慧課堂》、《數學概念的行與思》等等,使自己的理論知識進一步積澱,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並閲讀了一部分文學書籍,撰寫了讀書心得。

俗話説:心有書香,不畏浮世。三年來我除了大量閲讀一些教學上的書籍外,還讀了一些文學書籍。《假如明天來臨》書中的女主角特雷斯,美麗、果敢、堅強、睿智,我喜歡她的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我最愛的特雷斯的模樣,一定是那個進過監獄,失去過孩子,被愛人拋棄……歷經一切哀痛的平凡女子,因為儘管在這種如同煉獄般一天比一天更糟糕的歲月裏,她仍然相信踏過屍橫遍野的黑夜就是觸手可及的黎明。

《呼蘭河傳》、《生死場》、《蕭紅散文集》,是我今生看到的最乾淨的文字,那種孤傲冰潔,天然靈秀,是文壇裏的一泓清泉。

還有閲讀《一個人的朝聖》的讀後感被《荊門日報》選中,刊登在20xx年4月8日的報紙上。

四、堅持寫作,筆耕不綴

三年來,協助工作室編輯出版了《智慧小語》一書,撰寫教育小故事28篇,寫讀書心得36篇,積極參與了工作室多次組織的讀書分享活動。

五、歲月朗朗,結伴同行。

我和我的小夥伴丁芳琴,雖然我們都帶雙班,但我們一有空閒,就工作上、學習上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作為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就要發揮輻射、引領、帶頭的作用。將自己的學習所得,自己的觀點、理念、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徒弟”交流探討,並且指導“徒弟”一起備課。為了發揮好引領輻射作用我經常性地聽徒弟的課,聽課後及時和她交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查漏補缺。對她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三年來,我和同伴將自己在名師工作室中學到的知識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收穫頗豐。修正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片面理解和認識,力爭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校正課堂教學的弊端,真正落實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課堂靈魂。

如今,我和同伴圍繞工作室主課題申請的子課題已經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

六、工作上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這三年一路走來,我過的充實而快樂,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討活動都給自己帶來諸多的思考與收穫,讓我在學習中成長,並在自我激勵中堅持學習與提升。今後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工作室活動,勤於實踐,勇於探索,讓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

在這三年成長的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不能積極主動完成工作室領導交給的任務,如教育小故事不能按時完成,二是對工作室平台的關注度不高,今後要注意轉變自己的工作態度,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爭取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多的成績。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力爭在教學、科研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無愧於名師的稱號。在名師這條充滿艱辛和汗水的教育之路上,砥礪前進,一路前行。

標籤: 名師 工作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yv2k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