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1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範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巖。

 4、地殼物質迴圈: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化→巖漿

5、地質作用: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窪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2

1、對流層的特點:

①隨高度增加氣温降低;

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

③天氣複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

①隨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温--地面輻射--大氣增温--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温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係: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我國太陽能的分佈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温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温與天氣:白天多雲,氣温不高(雲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雲,氣温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温的垂直分佈:對流層氣温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温的水準分佈:

①緯度分佈:緯度越高,氣温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佈: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温高的地方,等温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温低的地方,等温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温年較差:

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雲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3

1、水土流失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鬆黃土高原)。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治理的措施:

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

治理的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建立生

態農業模式,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荒漠化問題

我國典型的地區:

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等地)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變暖,蒸發旺盛;處於內陸地區,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髮菜等

治理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生

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乾旱缺水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華北地區、西北、長江中下游地區

華北地區:

產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2)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調;修建水庫;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鹽鹼化

我國典型地區:

黃淮海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頻繁的旱澇氣候(黃淮海平原);地形低窪;大氣降水少,以灌溉水源為主。(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生物措施;農田覆蓋;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採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區鹽澤化

我國典型地區:

北方廣大地區和南方城市

產生的原因:

過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實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

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氣温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①坡面開墾→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坡度、植被覆蓋率、降水強度、坡面巖性);

②乾旱、半乾旱地區過墾、過牧、樵採→荒漠化(降水較少,生態脆弱);

③沼澤地開發→破壞濕地→氣候惡化(乾旱)

④圍湖造田→湖泊面積縮小→調節河流功能減弱→氣候乾旱、洪澇多發;

⑤蒸發量大的地區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鹽鹼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鹽運動);

⑥過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態問題(河流水量減少,河流下游斷流、河口三角洲萎縮,海岸線後退);內陸河湖水文生態問題(河流流量減少,湖泊萎縮甚至消失,河湖鹽度升高,河湖區生態環境惡化);

⑦農藥化肥→土壤板結、酸化、污染水源

高中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4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岷山—邛崍山—錦屏山以西地區,介於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43米,號稱“世界的第三極”。青藏高原所在地區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後來到上新世—更新世時,在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斷擴張北移的印度洋推動剛硬的印度板塊,沿雅魯藏布江地縫合線向亞洲大陸的南緣俯衝擠壓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為緯度低、地勢高、空氣密度小、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體積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涼,氣温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大的高原季風氣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響着我國的氣候。

(一)、青藏高原對西風氣流的阻擋作用

青藏高原阻擋了我國低空的西風氣流,使之分為南、北兩支氣流(分支點在60°E),北支氣流經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和華東等地區流向太平洋;南支氣流則在流過青藏高原南側後轉變成了温度較高、濕度較大的西南氣流,影響我國四川、貴州、雲南、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這兩支氣流最後在青藏高原東部110°E附近匯合。如圖1所示。

冬季,我國近地面的西風急流南移,其北支氣流會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勢力減弱,使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氣候寒冷乾燥;而其南支氣流則會增強並在昆明、貴陽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昆明準靜止鋒,使四川、貴州、漢水流域乃至山東、遼寧一帶出現大量降雪。

夏季,我國近地面的西風急流北移,其南支氣流會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勢力減弱,使喜馬拉雅山南緣一些地區風力最小,天氣最穩定;其北支氣流則剛好相反。隨着西南季風勢力的增強,西南暖濕氣流會為我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帶來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氣流對我國影響較明顯,如春季我國西北氣旋活動多。

四川盆地一帶冬季由於受青藏高原阻擋作用影響較大,風速較小,空氣濕度較大,加上地形的影響,易出現雲霧天氣;夏季由於處於青藏高原“背風坡”,若西南暖濕氣流偏南流,東南季風西進勢力減弱,就易出現乾旱。

(二)、青藏高原對冷暖氣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於來自較高緯度地區的空氣很難越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區受冬季風影響就較小,氣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於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極少能越過青藏高原進入我國西北地區,甘肅、新疆一帶氣候就會幹旱。

(三)、青藏高原對我國冬、夏季風的促進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國東部地區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氣候單元,使我國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表現得極為明顯。由於地勢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氣受熱快,氣流上升,氣壓降低,這加速了陸上低壓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勢力增強甚至影響到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如圖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氣降温快,氣流下沉,使陸上高壓勢力增強,促使氣流由陸地吹向海洋。如圖3所示。

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國東亞季風環流勢力更強大,冬夏季風更替更明顯,大陸性氣候特點更突出,冬季風影響的時間更長、範圍更廣。

(四)、青藏高原對我國華南地區降水的影響

由於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國東部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季風氣候區,加上台風的影響,我國華南地區的降水極為豐富,擺脱了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變成沙漠的厄運,成了北迴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總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也對我國氣候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我國氣候複雜多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yopx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