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範文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範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範文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1

經典就是永恆,不管怎麼變化,經典的東西里面都藴藏着人生的體悟,智慧的源泉。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個人的文雅舉止、才華風貌、大方談吐,都與自身的修養、學識有關。而讓學生從小背誦古詩詞,天天“詩不絕口”,腹中定是詩書充塞。談吐中經常引名言佳句,久而久之,都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從而提高了藝術修養和美學趣味。

我校多年以來就一直非常重視學生古詩文的背誦與積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人文修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更好地推動和傳承悠久燦爛的文化,為把創建書香校園的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一年級入學之後,我校就為各班準備了《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各班在教導處的監督下,利用週會課時間,檢查了學生古詩詞背誦的情況,在這次活動中,大多數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使這次誦讀古詩活動成功舉行,圓滿結束,為打造 “書香班級”開創了良好的開端。現將一些做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每天朗讀,定時背誦。

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我班規定了專門的誦讀時間,即每天早讀十分鐘,先拼讀,在讀熟的基礎上再帶上感情誦讀,每週一、二、三早上讀熟一首,利用週三無作業日背誦下來,由家長檢查並簽字,週四和週五早上再讀熟一首,利用禮拜天背誦,家長檢查簽字,這樣學生一個星期可以輕輕鬆鬆背誦兩首古詩,不會成為負擔。入學以來,學生已經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誦讀習慣。

二、多種形式,激發興趣。

為了讓學生背古詩落到實處,班級利用班隊會時間進行古詩大比拼,組織學生背誦古詩,比一比一分鐘內,誰背誦的古詩最多,小組內進行經典詩文接龍比賽。如老師先説《春曉》,另一個接作者,朝代,再一個接着一個説詩句,或者一個出“牀前明月光”,另一個就往下接。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背誦古詩的積極性,還促進了學生對我國詩歌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三、成績可喜,任重道遠。

從這次抽測背誦情況來看,全體學生能態度認真,充滿自信的展示自己,能夠使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達到了預期效果,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本班55名學生,共計背誦古詩 24首,學生全員參與,達標率百分之百。由此可以看出開學以來,孩子們每天堅持背誦古詩已經初見成效。我們的學生正處在記憶的黃金時期,有組織、有檢查地誦讀、熟背中華古詩文,可以使孩子們從小接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並獲得終身受益的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因此這項工作我們將會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相信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2

一、具體目標如下: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意識和能力。

在閲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1)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

(2)獲得獨特體驗。

(3)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閲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

(1)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

(2)培養語感。

(3)發展思維。

(4)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5、把“閲讀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

(1)教師藉助閲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最好夥伴。

(2)最佳啟迪者和組織者。

二、具體措施: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目前是課外閲讀的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宣傳動員,初步進行課外閲讀,激發一年級孩子的閲讀興趣,教給閲讀的初步方法。

上學期:

以激發閲讀興趣為主要目的,採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閲讀激情,喜歡上閲讀:

1、利用每星期的課外閲的課給孩子們選擇繪本的小故事聲情並茂地講成故事給他們聽;

2、積極尋求家長的支持向家長宣傳動員提高家長的認識;

3、藉助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在家也能儘量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逐漸喜歡上閲讀;

4、開展拼讀小比賽,在學習拼音以後教師可設計有趣的情景,讓孩子拼讀,在拼讀中加強認字的意識;

5、在這學期初步教會學生簡單的閲讀方法;

下學期:

1、在本學期的基礎上繼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讓每個學生買同一本適合他們閲讀的書。除此之外,可以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讓他們自主閲讀;

3、開展小交流會,讓學生説説閲讀感受;

4、開展小故事會,評比“故事大王”;

5、開始寫配圖日記

6、期末進行小結,評比讀書之星;

培養學生:

1、喜歡閲讀。

2、感受閲讀的樂趣。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猜讀陌生的詞句,在閲讀中注意積累語言。

6、用拼音或文字夾拼音的形式把閲讀的感受寫下來,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字數開始不具體做規定。

7、閲讀速度每分鐘50至60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還向學生推薦以下書目:《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小學生日記起步 》等。

總之,從一年級開始培養起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讓他們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興趣,並能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在閲讀中積累詞語,感受閲讀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通過近一年的閲讀訓練,學生逐漸養成了愛讀書,樂讀書的好習慣,學生的閲讀興趣需要不斷激發各班老師為了呵護孩子對課外書的渴求,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還開展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鼓勵學生博覽羣書,從小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3

《語文課標》對小學課外閲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一二年級的閲讀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在閲讀中積累詞語;閲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景,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黃毅老師更是提出“每年的閲讀量在15萬字”的目標要求。切實落實閲讀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閲讀習慣,是我們應十分重視的問題。今學期,我校各年級都開展:“課外閲讀,提高語文素養”的活動,收到一定的效果過,下面談談本人的做法。

一、進行讀書動員。

學生和家長只有在真正認識到課外閲讀的價值和意義的時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動主動參與的意識,才能更有熱情與激情。在實施閲讀計劃前,在家長會上重點和家長們進行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和閲讀指導”的探討,並請一位家長代表進行親子閲讀的經驗介紹。然後在班上開展讀書動員大會,通過舉例説明廣泛閲讀的重要性。同時,自己也現身説法,給學生講自己讀書的故事。請班中愛讀課外書的小朋友,向全班學生演講他們讀書的樂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動員,讓學生明白閲讀的重要性,產生主動閲讀的興趣。

1、創設讀書環境。

在學生常規的校園生活中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閲讀氛圍中受到薰陶和感染。

2、擺放學生愛讀的課外書籍。

走進教室,學生就會感受到濃濃的閲讀氛圍,學生課餘可以隨時在圖書角上翻閲自己喜歡的圖書,享受閲讀的愉悦。如“我喜愛的名人名言”、“本週推薦書目” “我喜歡的詞句”等內容。這些內容不定期地更換,源源不斷地為學生的課外閲讀提供參考和引領,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3、指導讀書方法。

閲讀重視從扶到放的指導過程,重點指導學生精讀和細讀相結合。按月有重點地向學生推薦共同閲讀書目,以便於指導閲讀與交流。除午間12:20-12:40為自由閲讀時間外,每天回家安排不少於半小時的閲讀,每週還抽一節課為大閲讀課,開始指導學生做閲讀筆記,嘗試自己解決在閲讀中遇到的問題。讀書筆記的具體要求是:每週2篇,每篇包括10個好詞,3個好句。

4、推進“親子閲讀”。

是順利實施的保障,需要每一位家長都能為這一項活動出一份力。課外讀物裏的許多詞語學生不能理解,要邊讀邊與家長探討讀懂的。像成語故事,學生的感想更多了,其實其中的許多故事他們都是似懂非懂,需要家長放下手中的事與孩子一起探討,把難懂的故事再用通俗的語言講解一次。課題組成員要利用家長會、家校聯繫單、家訪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親子閲讀這一特殊的讀書活動,倡導他們嘗試親子閲讀,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探討書中的一個話題,家長間互相探討家教讀書經。

5、交流讀書體會。

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後,會有表達讀書收穫或者感受的慾望,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與讚許。教師通過組織各種讀書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台,從而發展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如適時舉行讀書交流會、故事會、智力競賽、猜謎語等。也可預先讓學生根據某一主題自主選擇課外讀物,然後組織交流。還可佈置了一個讀書競賽欄,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就把圖書的名稱填在評比欄裏。班級就產生了你追我趕的讀書氛圍,增強閲讀課外書的勁頭。

二、研究結果。

通過實驗的前測與後測的比較,結合我們對整個實驗過程的分析,我們認為:

(一)學生對課外閲讀的興趣,要靠老師的培養。

學生只有產生閲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瞭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教師須成功地激發他們的閲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閲讀與樂趣相聯繫。

(二)課外閲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

搞好課外閲讀,關鍵在於教給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當學生對課外閲讀產生了興趣,就必須重視學生讀書的有效性。加強課外閲讀,是不是説課內的閲讀教學就不重要了呢?當然不是。葉老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在課堂要結合"例子"引導學生掌握閲讀的方法。然後在課外求拓展、求提高。

(三)幫助學生選擇有益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三、分析及反思。

通過一年多的研究實踐,課外閲讀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質量觀 。

據調查,以往的課堂教學,96%的教師只滿足於課本內容的教學,總覺得學生只要掌握課本內容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讓學生閲讀課外讀物。通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教師的教學觀有了轉變,其質量觀也發生了質的變化。教師評價學生從單一的看學生課本知識掌握的情況轉向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綜合評價要素之一就是對學生的課外閲讀的態度和效果。

(二)提高了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學生逐漸養成了閲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根據本年級的特點,經常閲讀課外讀物。

(三)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閲讀量 。

根據家長的記錄和與學生談話, 98%的學生達到了大綱的基本要求,其中有50%的學生的課外閲讀量超出大綱要求的一倍以上。

(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識別能力、信息篩選能力、信息儲存能力和信息提取應用能力。在眾多的課外閲讀材料中,教師指導學生面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正確的判斷、整理、處理,並做出相應的選擇。

因此,在課外閲讀中,學生的信息(活用)能力得以提高。

一年級課外閲讀的總結4

經過一年級上學期的課外閲讀指導,已經初步激發起了孩子們的閲讀興趣,本學期,我再接再厲,針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情況,制定了本班的課外閲讀計劃。經過一學期的語文課外閲讀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創設氛圍,人人樂讀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學期已經初步激發起孩子們的讀書熱情,這學期,我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對讀書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本學期的開展課外閲讀同樣應首先從激發興趣入手,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產生閲讀的內部動力,才會主動地尋找課外讀物。為此,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與所學課文有關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閲讀興趣。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等這些童話故事時,就介紹一些有關小動物故事的名字。如:龜兔賽跑,小猴子下山等,先簡介故事內容,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

另外:我們經常開展一些學生所喜愛的活動,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讓學生不斷體會到閲讀帶來的甘甜,讓一次次豐富多彩的活動轉化為一股股催動學生多讀、好讀的內在動力,從“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我樂讀”。

二、組織閲讀評比

我先後開展了“閲讀大王知識競賽”、“故事大王演講賽”、“讀書經驗交流會”、“成語接龍”、“朗讀比賽”“課外閲讀小報”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以賽促讀,激發閲讀的興趣。

三、定時定量,保障閲讀

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培養而逐漸形成。要學生對書籍產生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去接觸書籍,嘗試着去閲讀,當漸漸地感受到書籍的魅力時,就會產生閲讀興趣,進而養成閲讀習慣。據研究分析,閲讀習慣是通過不斷重複或練習形成的一種較為固定的閲讀行為方式,它可以經過訓練、強化和積累,形成定型化和自動化的反射。閲讀習慣在生活中表現為學生在空閒時,或在睡覺前,在沒人要求的情況下,自覺地閲讀書籍,把閲讀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先要求對學生的閲讀定時定量。我的做法是:

1、先從量上明確讀書時間,每天閲讀半小時;明確讀書數量,一天至少一千字。這項要求把它當作每天的必修課,當作一項作業來完成,並檢查督促。教師在家庭作業佈置時,精簡書面作業量,摒棄機械重複的作業,佈置一些課外閲讀的作業,這個作業由家長教師共同配合評價其完成情況。

2、在校內,開展師生共讀活動,利用課間時間,在規定時間裏師生自由地閲讀書籍,不作摘記,不作內容限制,每人一本書,靜靜地遨遊書海,這樣形成一個閲讀的氛圍。

通過以上做法,學生的閲讀數量有了最低限度的保障。課外閲讀不再是放任自流、可有可無的事。從閲讀數量上計算,這樣做能達到新課程要求的小學生總閲讀量在160萬字以上。

四、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習的一條寶貴經驗。在閲讀教學中,對於文章中的字詞句,我們要讓學生從語境中體會、訓練、理解詞語的含義,在練説中由詞成句,以便為寫話服務。

1、仿照句式進行練習。

2、理解詞語,再用詞語寫一句話。

3、理解故事意思,用幾句話複述故事內容。

4、用一兩句話寫讀後感。讀思結合是讀書的一個好方法。

五、家校合作,保證課外閲讀順利進行

在家長會上,我把課外閲讀的重要性與家長説清楚,請家長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課外閲讀環境,並把介紹給學生的適宜其年齡特點的有益書籍打印出來供家長參考,為孩子選閲;其次,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語文課外閲讀中的指導作用,帶頭每天堅持看書為孩子做榜樣,通過合作閲讀,相互交流、討論,讓學生充分發揮釋放自己的積累,展示自己收穫;再次要有一定檢測方式,使學生產生相應壓力,平時每天給學生規定閲讀時間,並讓家長督促簽名,促進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閲讀。

一個學期過去,我班孩子對課外讀物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語言水平也得到發展,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們會慢慢探索,爭取更大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ye8qn3.html
專題